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24唐诗二首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24 唐诗二首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一、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理解文意。
2.教师点名阅读,学生为其正音。
3.教师指名学生翻译。
二、精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深入探究(一)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首句让你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开篇首句让人想到狂风咆哮之中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耳旁仿佛风声灌耳,让人为那屋子能否完好保存下来而担忧。
由此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也是焦急万分的。
何况,屋顶上本不多的茅草还被卷走了好些。
2.第二句用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什么?“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到屋旁,都随风“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的洒在“江郊”,很难收回来。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图画,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二)阅读第二段思考。
3.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一者,挂在高树梢与飘在深塘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不能不令诗人焦虑万分。
二者,这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痛心。
第三,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而“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愤慨和感伤。
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谅解的,但诗人在叙述群童行为时,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到底不是真的说他们是“盗贼”,与其说诗人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贫困、灾难。
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三)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心境怎样?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引发情感波动的情况?”(如:遇到大风大雨时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通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诗句、解读意象,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认同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韵律、意象和艺术特色。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这个案例展示了唐诗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尊重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
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文阅读与理解。
3.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诗歌主题及诗人情感分析。
5.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
6.课堂讨论与互动:探讨诗歌的意境和现实意义。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卖炭翁》的背景、作者、诗歌内容、主题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哲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朗读节奏、篇章结构、生僻字词和诗句深层含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卖炭翁》相关的问题,如“诗中的卖炭翁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有何相似之处?”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卖炭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2.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情感、主题,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赏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诗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卖炭翁》中的社会现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a.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b.诗意理解: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诗歌鉴赏:从艺术特色、表达技巧等方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赏析。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其韵律美、意象丰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案例展示了唐诗如何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引发的情感波动?”比如,一场秋雨可能会让人感到莫名的忧伤。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杜甫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情感,以表达诗歌的韵味。
举例解释:
在诗句解析中,学生会重点学习“破歌”一词,理解其不仅指歌声的悲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通过分析“秋风”和“茅屋”等意象,学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2.教学难点
-诗歌背景理解:学生可能对杜甫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不够了解,难以深入体会诗歌背后的社会意义。
人教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
24.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1.诵读并默写本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24《唐诗二首》教案
24唐诗二首◇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叙述的是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全篇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黑暗。
诗人以卖炭翁为典型,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穷苦百姓的不平。
他们虽然不全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都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都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积累诗歌中的名句,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朗诵这两首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体会诗人身遭苦难、心怀劳苦人民的精神,培养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主旨。
2.难点:品味诗歌的精彩描写并在写作中借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还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境下的真实写照。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
第24课唐诗二首【导学目标】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诗歌意境,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4.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完成《卖炭翁》。
第一课时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求亲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刚盖起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感慨。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三重.茅(chóng)挂罥.(juàn)长.林梢(cháng) 沉塘坳.(ào)布衾.(qīn) 大庇.(bì)怒号.(háo) 突兀.(wù)广厦.(shà) 见.此屋(xiàn)2.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读准节奏,选择一节划分节奏,并试读。
【交流点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选择第1、2节),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江对岸。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4一. 教材分析《唐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唐诗《登高》和《春望》。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所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和历史意义。
《登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而《春望》则描绘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的社会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对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唐代的差异较大,学生对于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此外,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唐诗,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唐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对于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理解,以及诗歌的深层意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对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两首诗的详细讲解。
2.学生准备课本,以及相关的文学鉴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PPT展示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分别呈现两首唐诗《登高》和《春望》,并引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八年级语文 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情境导入】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杜甫因此被誉为“诗圣”。
在我们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其生前可能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一定不愁吃、不愁穿,住在华美的屋子里写诗作赋。
实际上并非如此,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读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就明白了。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
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读:(1)可采用默读、轻读、放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字,并标出疑难字句。
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梳理文意。
3.重点字词:挂罥.(juàn)塘坳.(ào)布衾.(qīn)庇.(bì)秋高:秋深。
挂罥:挂着,挂住。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俄顷:一会儿。
向:接近。
恶卧:睡相不好。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彻:到。
诗中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哪里能得到。
庇:遮盖,覆盖。
突兀:高耸的样子。
4.应掌握的重点句子:(1)忍能对面为盗贼。
译文: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
(2)娇儿恶卧踏里裂。
译文: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译文:哪里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二、深入探究——理清层次默读全诗。
本诗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之《卖炭翁》教案
举例:诗中的“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辗冰辙”所蕴含的艰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深度和社会意义。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诗歌,帮助学生理解韵律的变化和美感,从而突破韵律感知的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和朗读练习。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朗读练习也让她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尊重”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卖炭翁》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通过卖炭翁的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诗歌的结构、韵律和意象是其重要的文学特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卖炭翁》这首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具体描述,了解卖炭翁的辛勤生活,以及诗人如何通过诗歌传达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卖炭翁》这首诗。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我发现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这种情感还不太了解。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诗歌的结构、韵律和意象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来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解释“辗冰辙”这个意象时,我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行走,感受冰面下的艰辛。这样的比喻似乎让学生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
24 唐诗二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这两首诗的正确读法,在诵读中熟悉两首诗,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
3.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
(二)情感目标: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了解作品的风格及其创作背景。
2.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了解诗歌运用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难点: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走进作者:1、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
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茅屋”——公元 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二首》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诗的基本特点、韵律美和意象运用,以及诗人的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唐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唐诗韵律或意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唐诗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有些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1.创设更多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唐诗的韵律特点。
2.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唐诗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分析和评价能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解析和创作,使学生能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唐诗二首
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舍为秋风所破歌1.朗读并默写本诗,领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色。
2.联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尝文章语言,感觉诗中所描绘的社会现实,领会诗人的情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必定过着特别舒坦、安适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这样。
“文章憎命达”,无数交口称赞的传世之作,恰好是作者磨难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单没有过上平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日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舍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类情形下的真切写照。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认识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很多反应现实、伤时感事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老迈别》等。
2.背景资料。
年纪末,杜甫一家展转漂泊到了成都,在亲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舍。
两年后的一个秋季,一场狂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幸亏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尴尬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触万端,写下了《茅舍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抢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此次战乱使社会遇到了一次空前大难。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录:“宫室燃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弃,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隔离,千里冷清。
”几乎包含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芜,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频频朗诵,整体掌握诗歌体裁及内容1.初读诗歌,谈谈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色。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新人教
24.唐诗二首第二课时卖炭翁/白居易一、新课导入播放【作者作品】《白居易》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了解“宫市”宫市,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
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有相关记载: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
三、初步感知1.播放【影音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意。
参考:鬓(bìn)辗(niǎn)辙(zhé)两骑(jì)敕(chì)麾(huī)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直:通“值”,价格。
2.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可参考【知识总汇】四、探究学习朗读诗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精品课件】1.请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并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苦”。
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
这苦也有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
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可参考【微课堂】《卖炭翁的艰辛和贫寒》2.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并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霸”。
具体词句: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可参考【微教案】《〈卖炭翁〉中的对比》3.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他们寄予的情感。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过程一、助学资讯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链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
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
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
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卖炭翁》:本诗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
本诗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说课稿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说课稿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二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古诗苑漫步”,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本课《唐诗二首》选择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首诗。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描绘了金陵凤凰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生活的关心,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基本形式和语言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这对于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背景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唐诗,掌握一些古诗的基本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两首唐诗,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两首唐诗,掌握一些古诗的基本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以及对古代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词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唐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诗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教学设计24、唐诗二首(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
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侧面写出了风的大。
6、这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的秋日。
狂风肆虐茅草乱飞(二)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
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
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自称“老无力”的杜甫,此时实际年龄却只有49岁,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背景链接: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社会现实:①.《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②.《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③.《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
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老天无情毁屋。
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衷;;三叹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三)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3、这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比喻,写出了杜甫生活困窘、痛苦(四)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4唐诗二首 教案
24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诵读并默写本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
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焦灼苦痛)(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愤懑无奈)(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忧思不绝)(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忧国忧民)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第一段赏析: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
“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
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
(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卖炭翁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一、导入新课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
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板书:烧炭—运炭—抢炭)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
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明确:外貌描写。
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
“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明确:心理描写。
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
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
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
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
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