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历史与逝去的历史
活着的历史
如此 ,读史方有意义。 自《中国青年》
史 书 的可 读 性还 在 于 它 并不 总 是呆 板 的 。譬 如 《史 记》,鲁迅先生称 其为“史家之 绝唱 ,无韵之离骚 ”,前 半 句话说的是它的史学价值 ,而后半句话则肯定了它的 文学 价 值 。通 常 编 撰 史书 的 人本 身 就 是一 个 文 学 家 ,所 以他们 的作 品中自然而然地带着一些文学意味。譬如 二十四史 的编 撰者们 ,司马迁 、班 固、范晔 、陈寿 、房玄 龄 、沈约 等等 ,无 一不是名重一 时的大文豪。他们 的文 学修养那么高 ,写出来的东西又岂会寡淡无味(7
事实是最有说服 力的 ,试想 ,一个戎马倥偬 的将军 在动荡 的时局中仍不忘勤读史书 ,史书必有其独特的 魅力 。我们生在太平年间 ,得闲时 ,岂非更应该读点史 书 (7
说 得通俗一 些 ,史书 就是写历 史的书 ,而历史是过 去人的生活轨迹。人有来处 ,方有去处 ,知来处 ,方能更 好地去往去处。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铜为镜 ,可以正 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读 史 最 大 的 好 处 在 于 可 以 对 照 古 人 的 言 行 找 到 自 身 的 长处和不足 ,也可以从 曾经发 生的事情中找到 自己需 要学习或摒弃的要点 ,让自己有一个长足 的进步。
既有读 史之人 ,必然也有一群记录史实的人。中国 古来便设 有“史官”一职 ,史官的职责是对历史负责 ,用 司马迁的话说 ,便是 “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 故谓之实录”。《春秋 》一书中“夏五月乙亥 ,崔杼弑其君 光 ”之句便为我们讲述 了一个 史官秉笔直书 、不惧生 死 、用 热 血 捍 卫 史 实 的 故 事 ,但 后世 的 史官 也 有 部 分 是 有选 择性地“君 举必书 ”,故而读 法千万 ,有一点是相同 的 ,就是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要勇于存疑。任何一本史 书都不 是完美 的 ,尽信 书不 如无书 。正史之外 ,我们还 应该读一点散落民间的稗官野史 ,与之互为印证。
读书笔记赏析活着(精品10篇)
读书笔记赏析活着(精品10篇)读书笔记赏析活着篇1《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叫福贵的男人在历经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变故后,仍然坚韧地活下去的故事。
这本书以一种深刻的、感人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直到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而卷入战争。
不久之后,他的家人相继离世,他本人也沦为乞丐。
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
福贵的生命历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和变故。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刻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然而,福贵始终坚信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始终坚持活下去,他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
这种信念和坚韧的精神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小说中,福贵与许多人有过接触,包括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丈母娘、女婿等等。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福贵与他们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亲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陌生人。
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情节和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和真实,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福贵的生活和他的内心世界。
例如,小说中描写福贵在战场上捡到一颗手榴弹时,他犹豫了一下是否要拉弦,这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福贵的恐惧和无助。
又如,小说中描写福贵的儿子有庆生病时,他的妻子凤霞为了让他吃上饭而唱歌,这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
《活着》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生的苦难和变故。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和价值。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活下去,我们就有可能战胜它们。
这种信念和坚韧的精神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题是家庭和亲情。
福贵与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丈母娘、女婿等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力量。
我们如何回忆过去?——余华《活着》中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
我们如何回忆过去?———余华《活着》中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孙心怡 刘 艳内容提要 余华代表作《活着》具有独特的时间建构与记忆讲述特征。
小说将自然的时间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呈现了人物生命历程的绵延流淌,及其在“活着”与“死亡”之间摇曳的姿态与一根头发负起千钧的坚韧力量。
一方面,在讲述之中,福贵对牛的命名与呼喊在共时性层面赋予讲述以历时性意义,遵从时间的自然规律,体现出伯格森的“绵延”意味;小说故事层与话语层的“两个福贵”,体现出海登·怀特的“言辞结构”以及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对“小历史”的重视,在“生活”与“幸存”之间消解了“生”与“死”之间的决然对立,也使得叙事本身拥有了中国气韵的生命力,从“说”的角度体现了记忆的疗愈作用。
另一方面,在讲述之外,处于“忘年之交”对话关系的采风者和福贵之间,存在着两层聚焦的叙事关系,结合英加登的“不定点”理论,展现时间整合年轻人与老年人对生命的理解的深刻力量;通过对阳光、黑夜、大地的相关讲述,展现“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
同时,小说也引发了对“记忆讲述”方式及“过去”之意义的更深层追问。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时间建构 记忆讲述 叙述眼光〔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2-0067-12 研究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史,会遇到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中不约而同出现“三头牛”,分别出现在贾平凹的《废都》(1993)、陈忠实的《白鹿原》(1993)以及余华的《活着》(1992)当中。
《废都》中庄之蝶的牛具有深刻的思想,甚至通晓人类社会的生存命运;《白鹿原》中的牛,与具有象征意味的“鹿”相对应,暗含着某种神性的启示。
与前两者不同,余华笔下的牛是以一种偏离了余华原本的先锋姿态来呈现的。
牛仿佛能通人性,听懂人话,但是牛不再拥有近乎神性的意志与力量,牛也不再承担见证一整个村庄、一整段人生浮沉的使命。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的文化是历史申论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的文化是历史申论申论: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的文化是历史历史是人类的经验库和记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历史并不是静止的,随着时代的转变,历史也在不断地演化。
其中,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的文化是历史,这个命题体现了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提醒我们要注重现在,关注未来。
一、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活着的历史是指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是人们正在亲自经历和见证的历史。
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形成、接受和积淀下来的各种知识、信仰、习俗、价值观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说明当前的历史正在影响和塑造着当下的文化。
例如,当下疫情是活着的历史,人们的防控措施、医学研究、抗疫救助等现象都是被认为是防疫文化、医学文化、人文文化等的组成部分。
如果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就可以作为未来历史的一部分,被后人了解和学习。
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文化,关注当下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推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二、死的文化是历史死的文化是指已经消失、被历史所淘汰的文化,但它们曾经对人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历史是垂青着这些文化,记录和传承着其中的经验和智慧。
例如,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历史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这些诗词已经超越了当下的时代和文化,成为了历史的产物,但它们却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感受。
这种感觉是活着的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死的文化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也需要我们去阅读、理解和继承。
三、结合当下,关注未来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的文化是历史,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当前的文化同时也是未来历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当下,投身于社会实践中,积极地推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与此同时,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注重历史积淀和传承。
我们应当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文化自信,形成自己的文化精神和风貌,让文化成为我们建设未来的重要支撑。
总之,在活着的历史中,我们要珍惜文化,让文化成为历史的记录者和塑造者。
生活在特殊时代的情感《活着》的历史背景
生活在特殊时代的情感《活着》的历史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小说《活着》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和历史背景。
首先,作者余华以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中国农民的艰苦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出生在农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农田里的劳作者。
他们辛勤劳作,但生活条件却十分恶劣。
在那个时代,农村缺乏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人们靠天吃饭,每一粒谷物都来之不易。
农民们艰难地耕种土地,忍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这种贫困而艰苦的现实背景下,农民们的情感也深受影响。
其次,小说《活着》紧紧地围绕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众多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得农民渐渐摆脱了封建地主的压迫,但同时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社会分裂。
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无数农民被迫离开家园去参军、组织和接受再教育。
这些历史事件深深地刻画了人们的情感,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希望和绝望的交织。
此外,《活着》也以其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特殊时代下的人际关系。
小说中,福贵与儿子、妻子和女儿之间的情感交织着希望与无奈。
尽管他们面对着贫困和苦难,但他们对于家庭的执着和对爱的坚持使得他们的情感依然鲜活而真实。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人们需要依靠彼此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度过困难和挫折。
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际关系让人们对于亲情和友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综上所述,《活着》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特殊时代的情感,并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苦生活、历史背景和人际关系来展现这一主题。
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情感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特殊时代尤其如此。
活着影评
活着影评活着电影影评(一)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确实名副其实。
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竭斯底里,仿佛只是一段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注释。
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
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
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
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扭转过来了。
这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
按这个定义来说,我们每个人成了受虐狂。
由是,观众,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套入这个故事中的一员。
每个人的自身,既是历史铺展开的卷轴,又是受历史牵引压榨而生的产物。
现实没有为人们怎样活着提供选择,而每一步前进的步伐都成了一种必须。
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影片平实、朴素的记叙与情节保持了一致,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
葛优饰演的福贵,表情和动作维持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
情节上,张艺谋在原著的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
插入了一些新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的过程中并没有王教授这个角色。
《活着》中的历史背景:教学方案
活着中的历史背景:教学方案引言在教授余华的小说《活着》时,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将《活着》与中国历史联系起来,通过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激发学生们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社会背景。
2.探讨历史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活着》作者在其中所反映的现实。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文本与历史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1.讲座式教学:通过主讲老师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并结合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研究并讨论相关历史事件与小说之间的联系。
3.角色扮演:选择几个关键人物,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角了解历史事件和小说中的情节。
4.分组研究项目:将学生组成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并用PPT或海报等形式呈现给全班展示。
教学内容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对中国的影响•探讨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地位和角色。
•了解《活着》中冯家与日本人相关争议的联系。
2.辛亥革命及其后果•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革与挑战。
•思考《活着》中许多人物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如何与辛亥革命相关联。
3.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讨论抗日战争对余华小说中家族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
•探究国共内战时期家族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的背景。
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评估:评价每个小组展示历史事件研究项目的质量和信息深度。
2.高阶思维问题:提出一些与历史背景和小说相关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深入分析。
结论通过本教学方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活着》所呈现的历史背景,并将其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文本所揭示的现实。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促使他们在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时更加细致入微地思考其中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活着》的文学价值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活着》的文学价值《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通过其悲惨的命运揭示了中国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困境。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同时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学价值。
首先,小说《活着》的纵横开展时间跨度大约为六十多年,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年到社会主义时代的初期,再到改革开放的时代,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变迁。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个历史时期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忍受着战争、饥荒、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的冲击。
作者余华通过一家人的命运展示了整个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生活面貌。
以家庭为缩影,描绘了社会历史的瑰丽与变幻。
其次,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视角,展现了人在生活困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对希望的追求。
尽管福贵经历了无尽的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人生的态度,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通过福贵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良、坚毅以及对生活的珍视。
福贵以其乐观的精神和艰难的生活境遇形象地刻画了中国农民的集体心态,在历史的冲击下保持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力量。
此外,文学在表达历史的同时,还通过艺术特色来凸显作品的文学价值。
《活着》以朴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叙事风格,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情感体验以鲜明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余华采用了富有诗意的描写,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深情和思考。
作者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让读者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境真切可感。
同时,通过对福贵亲身经历的再现,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冲击下的生活困境,还能够体味到作者对人性的探寻和思考。
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不仅使作品深入人心,也突显了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总之,小说《活着》以其深邃的历史背景、深刻的人物描写以及独特的文学风格,充分展示了文学与历史的交汇之处。
通过这部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变迁、人性的抉择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活着》不仅仅是一部文化传承的作品,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强烈思考和深刻阐释。
《活着》挣扎与希望,历史变迁中的家国纷争
《活着》挣扎与希望,历史变迁中的家国纷争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张艺谋执导,李保田、姜武、葛优等主演。
这部电影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家国纷争,同时也深刻探讨了人性的挣扎与希望。
通过对这部电影的观看,我不禁被其深度和内涵所打动。
电影的开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安静而平凡的农村家庭。
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和妻子小凤过着朴实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土改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福贵一家经历了一个个动荡的时代,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电影以福贵的视角展示了这一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
在土改时期,他们失去了土地,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在大跃进时期,他们被迫上山挖掘矿石,生活艰苦;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整个时期,福贵一家始终在贫困和苦难中挣扎着,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电影中的福贵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坚韧的人。
尽管他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寻找生存的机会,努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他在困境中保持着乐观和善良,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电影中的家国纷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福贵一家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家国纷争。
这些变迁和纷争对普通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着,努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电影通过福贵一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活着》的成功在于它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人性的挣扎与希望。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家国纷争,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福贵一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让人动容,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最后,我想说,《活着》是一部深度和内涵并存的电影。
它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人性的探讨,向观众传递了关于生活、关于希望的深刻思考。
社会观察与历史变革《活着》的社会观察
社会观察与历史变革《活着》的社会观察《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生活经历,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历史变革中所面临的巨大转变。
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观察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通过主人公一家的遭遇,展现了其悲惨的命运。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活着》进行社会观察与历史变革分析。
首先,小说中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分化。
在小说中,福贵是一个普通农民,他的一生就像是被命运般摧毁。
他通过辛勤劳动致富,却在社会变革中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
这一描写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阶层固化问题,即贫富差距的扩大,农民阶层的贫困化。
同时,小说还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上层社会对农民的歧视和冷漠。
这些问题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历史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深层次问题。
其次,小说观察到了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在小说中,福贵一家的命运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在集体经济时代,福贵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福贵丧失了自己的土地和财富,家庭陷入困境。
这一变革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演变,同时也揭示了农民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
第三,小说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观察。
在小说中,福贵一家在历史事件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福贵被迫参与斗争,家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这一描写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动荡,人们的生活遭受到极大的恶劣影响。
同时,小说还观察到了社会中贪婪、腐败的现象,通过描写贾佩仁一家的罪恶行径,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最后,小说对人性的观察也非常深刻。
通过福贵一家的遭遇,作者展现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化。
福贵一开始是个乐观向上的人,但在命运的摧残下逐渐变得悲观和冷漠。
这一观察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的人性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活着》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家的生活观察,准确地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历史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活着个体命运与历史背景
活着个体命运与历史背景活着,这个简单而又庞大的词汇,涵盖了每个个体的存在与经历。
个体的命运,无论是幸福还是悲惨,往往和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历史背景不仅塑造了个体的命运,也影响了人们对命运的理解与应对方式。
本文将探讨个体命运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从古代到现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结构与价值观的塑造。
社会结构决定了个体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而价值观则决定了个体对命运的理解和对待方式。
首先,社会结构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等级严格划分,个体的命运往往受到其出生背景的限制。
贵族出身的人往往拥有特权和更多的机会,而平民则往往被束缚在较低的社会地位,命运无法改变。
这样的社会结构让人们的命运备受限制,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
而在现代社会,虽然社会结构相对宽松,个体的命运受到教育、职业和机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然而,现代社会的竞争也让个体命运更加复杂。
在信息时代,技能和知识成为了决定个体命运的重要因素。
那些掌握了新技术和知识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命运更加光明。
然而,没有相应技能和知识的人,往往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命运可能较为困顿。
其次,价值观对个体命运也有深刻的影响。
历史背景中不同的价值观念,塑造了人们对命运的理解和态度。
在传统观念中,命运往往被视为不可改变的,个体应该顺其自然,无法抵挡。
这种观念追求顺从和顺应,个体对于命运的不满和抗争较少。
相反,在现代社会,个体更注重自主性和自我实现,命运被视为可以改变的。
这种观念鼓励个体积极面对命运的挑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也带来了不同的命运阶层。
在社会阶层分明的历史时期,命运的差距更加明显。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涉及到教育、权力和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
相反,在社会结构相对平等的历史时期,个体的命运更加趋同,差距相对较小。
因此,历史背景的变迁也会对个体的命运产生直接的影响。
申论范文: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传承“活着”的历史
申论范文: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传承“活着”的历史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传承“活着”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根基。
中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我们的文化不仅为我们传递着智慧和智慧,更是连接着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为了传承“活着”的历史,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差异,中国的文化众多而多元。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传统文化,它们都是我们的瑰宝,都需要被尊重和传承。
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仍然过于狭隘和片面,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甚至是过时的。
他们把传统文化与自由、开放、理性等现代社会价值观相对立,导致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社会逐渐丧失。
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传统文化应当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文化的演化和变革,不可盲目追求新的东西或抛弃传统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文化是一种变动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它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对文化保持固执的态度,而是要使文化在适应时代的同时保持其根本的特征和内涵。
传承是文化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传承才能使文化继续活跃、发展和创新。
尊重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对文化的认同,关注文化的发展重点,注重传统文化的公众参与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承“活着”的历史需要我们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的存续和传承。
历史是我们的根,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更要从学的层面上进行深入理解、研究和传播。
只有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的内涵,进而传承和发扬其精髓。
读书笔记摘抄《活着》简单(精选9篇)
读书笔记摘抄《活着》简单(精选9篇)读书笔记摘抄《活着》简单篇1《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叫福贵的男人在历经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变故后,仍然坚韧地活下去的故事。
这本书以一种深刻的、感人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直到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而卷入战争。
不久之后,他的家人相继离世,他本人也沦为乞丐。
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
福贵的生命历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和变故。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刻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然而,福贵始终坚信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始终坚持活下去,他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
这种信念和坚韧的精神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小说中,福贵与许多人有过接触,包括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丈母娘、女婿等等。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福贵与他们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亲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陌生人。
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情节和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和真实,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福贵的生活和他的内心世界。
例如,小说中描写福贵在战场上捡到一颗手榴弹时,他犹豫了一下是否要拉弦,这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福贵的恐惧和无助。
又如,小说中描写福贵的儿子有庆生病时,他的妻子凤霞为了让他吃上饭而唱歌,这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
《活着》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生的苦难和变故。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和价值。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活下去,我们就有可能战胜它们。
这种信念和坚韧的精神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题是家庭和亲情。
福贵与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丈母娘、女婿等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力量。
历史的记忆活着读后感
历史的记忆活着读后感历史的记忆活着旅行时,我总是喜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是那些被质问,被记录,甚至被歪曲的记忆,这些记忆就像是一本巨大的书,向我们讲述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记忆是历史的宝藏,它们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痕迹,激发出无比真切的情感。
而历史的力量,则超越了个人的记忆,塑造着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留下深远而永恒的烙印。
每当我站在一座历史遗址前,时间仿佛倒流,我看见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眼神、声音、苦辣和欢乐都在历史的记忆中重现。
比如,在古老的城墙下,我想象着曾经奋勇拚搏的士兵们,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守护着一座座繁荣的城市。
那些曾经领略过烟花的人们,早已消逝在岁月长河中,但历史的记忆,却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历史的记忆并不只是一脉相承,也经历了时间、地域和个人的改变。
历史的书写者们带领着读者走入不同的历史背景,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历史图景。
正是这种多元性,让历史的记忆依然生生不息,不断催生着新的思考和感悟。
然而,历史的记忆也容易被篡改和利用。
有些人为了达到个人或政治目的,选择歪曲历史事实,曲解历史意义。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历史记忆的亵渎,它们隐瞒真相,误导人们的判断,破坏着社会的和谐。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的记忆呢?我认为,历史的记忆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指南针。
通过了解和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明确自己的方向,理解自己的价值。
历史的记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
回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伟大的民族崛起和辉煌的时刻。
这些时刻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是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与荣耀。
历史的记忆也让我们体验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坚韧性。
在经历了战争、灾难和苦难之后,历史的记忆告诉我们,人类有着无尽的勇气和希望。
那些曾经经历过磨难的人们,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坚强地站起来,他们活着,证明着生命的力量。
活着为了讲述历史与记忆的承载与传承
活着为了讲述历史与记忆的承载与传承人类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我们有着记忆和历史的承载与传承能力。
而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便是为了讲述历史和传承记忆。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活着为何重要,以及我们如何传承并讲述历史与记忆。
第一节:活着的重要性活着是一种珍贵而独特的经历,它赋予了我们感受世界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塑造自己的意义。
生命有限且脆弱,因此我们需要珍惜每一个瞬间,将它们转化为有意义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活着也意味着我们能够创造历史并参与其中。
历史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它记录了我们过去的努力、挫折和成就。
我们的行动和选择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有责任以正面和有意义的方式影响世界。
第二节:历史的承载与传承历史被认为是人类的记忆宝库,它包含着我们的过去经验和教训。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时代。
传承历史意味着我们将过去的经验和智慧传递给下一代,并确保这些宝贵的知识不会被遗忘。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口述传统、文化艺术以及纪念活动来传承历史。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代了解他们的根源,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三节:记忆的承载与传承记忆是我们个体在生命中积累的宝贵资产,它包含了我们的个人经历、情感和身份认同。
记忆是构建我们个人和集体身份的关键因素,它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过去、认识自己的现在并规划自己的未来。
记忆的传承是将我们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连接起来,并确保它们能够传递给后代。
通过家庭故事和传统、文学作品、纪念活动以及社会和文化机构的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记忆。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代保持对过去的敬畏和认可,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第四节:讲述历史与传承记忆的方式讲述历史和传承记忆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这些方式包括口述传统、书写、艺术表达、媒体和科技工具等。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以确保历史和记忆得以传递并保留下来。
我们可以通过口述传统来传承历史和记忆。
活着历史变迁与人生哲理的感悟与思考
活着历史变迁与人生哲理的感悟与思考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才能够亲身经历历史的变迁,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起伏。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上演着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每个踏上这个舞台的人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和经历。
历史的变迁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悟,也为我们的人生之旅增添了深度和意义。
回望古人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
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便利条件,没有电灯、电视、手机等现代科技的陪伴。
然而,他们却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一片辉煌。
他们懂得用简单的工具耕种土地,用笨重的交通工具穿越山河,用艰苦的劳动创造出美好的家园。
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得越来越发达,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手机与家人朋友随时保持联系,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便利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日益迷失在物质的诱惑中。
追逐金钱、名誉和地位成为很多人的唯一追求,我们开始追求快乐、成功和满足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少关注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追求物质的满足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我们主动将自己置于浮华和虚荣的世界中,习惯了外界的声音,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我们开始追求瞬间的满足,追求昙花一现的虚假的泡沫。
转瞬之间,我们的生活被赶着前行的步伐所笼罩,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和人生的意义。
然而,当我们迷失在物质的追逐中,当我们被消耗得精疲力竭时,人生的哲理开始重新浮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们开始反思自己所追求的和珍视的究竟是什么?追逐物质的满足是否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我们开始回望历史的长河,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和外在的追求,而是在于内心的丰富和心灵的满足。
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它告诉我们不要迷失在物质的诱惑中,要用内心深处的眼睛审视人生的本质。
2023年阅读《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
2023年阅读《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活着这本小说是余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于1992年出版。
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表达了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
在2023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触动,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与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叫福贵,他是一个普通而朴实的农民。
故事从福贵的父亲去世开始,一直讲述到福贵的妻子们相继离世,儿子去世,孙子出生的全过程。
通过福贵的生命历程,世代交替的风云变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福贵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悲剧和苦难,他被赶出家门,被迫背井离乡,去搬运黄土。
他的妻子被虐待致死,他的儿子在战乱中丧生,他的孙子则从小就被绑架。
他的人生几乎没有一丝幸福,他只是活着为了活着。
通过福贵的遭遇,余华先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荒诞和残酷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福贵的经历让我明白,生活并不容易,人生可能一直都是一场苦难的旅程。
然而,就像福贵一样,我们必须坚持活下去。
福贵没有抱怨或自怨自艾,他只是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努力地活着。
他的坚韧和毅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活着的意义。
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福贵的一生,我了解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许多黑暗和残酷。
从国民党时期到解放战争,再到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都对福贵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福贵只是个普通农民,他无法左右这些历史事件,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应对。
通过福贵的故事,余华先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民的苦难。
福贵的人生告诉我,生活中没有永远的苦难。
纵使福贵遭受了无数的打击和伤痛,他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
他发现了太太那细微的温暖,发现了对孙子的爱,发现了乡村的宁静。
虽然这些美好只是短暂的,但它们仍然让福贵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福贵的坚韧和乐观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相信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能找到一丝希望和快乐。
活着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人生的价值观。
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痛苦,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也没有失去对人生的热爱。
2024年余华作品《活着》读书心得
2024年余华作品《活着》读书心得《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具有震撼力和深刻思考的作品,书中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变革。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认知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在这本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邓巴、福贵的命运变迁,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一段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巨大变革。
小说中,邓巴和福贵经历了农村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重要时期的动荡和变革。
他们的命运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也受到政策和时代的影响。
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境遇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时期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也能够思考社会变革对于个人命运的作用。
其次,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家庭和亲情关系,揭示了人类在困境中的顽强求生和家庭的重要性。
虽然邓巴和福贵遭遇了许多不幸和磨难,但他们在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于家庭的深情和责任感。
他们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的幸福,不断努力,甘于吃苦。
这种家庭观念和亲情的力量使得主人公能够在逆境中坚持下来,也让读者深深地思考了人类的生存本能以及亲情对于一个个体的意义。
《活着》还通过对主人公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与读者分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小说中,邓巴和福贵经历了众多亲人的死亡,目睹了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各种生死考验,但他们仍然敢于面对死亡和生命的边缘。
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让人深感敬佩。
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读者不仅可以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激发自己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最后,我想说《活着》给予了我更深刻的历史体验和社会触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还体会到了历史背景对于一个个体命运的影响。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的许多问题和困境,在当代中国社会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认识现实和未来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能够让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为全面地认识社会和自身的定位,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当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老街旧巷的文案
老街旧巷的文案
1. 领略时光的足迹,老街旧巷是活着的历史百科全书。
2. 走进老街旧巷,仿佛回到了久远的过去,感受岁月的沉淀。
3. 在老街旧巷的脚步声中,追赶逝去的岁月,体味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4. 这里是追寻古老记忆的最佳舞台,老街旧巷将带您踏上一段奇妙的时光之旅。
5. 在老街旧巷的迷宫中迷失自我,找到自己与过去的奇妙联系。
6. 老街旧巷宛如一座无声的博物馆,每一栋老房子都是历史的见证。
7. 当古老的建筑静静述说着历史的故事,你是否融入了这个古旧街区的温度?
8. 老街旧巷是历史遗迹的载体,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展示着过去的精彩。
9. 小巷间的古建筑散发着岁月的痕迹,老街旧巷是时间的见证者。
10. 在老街旧巷的独特氛围中,你会发现传统和现代可以如此和谐融合。
《活着》的震撼力和思考价值
《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民的苦难经历。
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人性描写、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活着》的震撼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性的深刻描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和行为表现都被描绘得非常真实和深刻。
通过对人性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在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的变化和崩溃。
2. 对历史的反思: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的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3. 对生命的珍视: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最终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珍视。
这种对生命的珍视,不仅是对人类生命的肯定,也是对人类精神的肯定,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活着》的思考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性的思考: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和反思,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变化和崩溃,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 对历史的思考:小说中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反思,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历史的教训和启示,是我们认识现实和走向未来的重要依据。
3. 对生命的思考:小说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珍视和坚持,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生命的可贵和珍视,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持和勇气,都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品质。
因此,可以说,《活着》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价值的文学作品,它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历史和生命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着的历史与逝去的历史——赴加拿大、美国参观考察观感之五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引子】了解和比较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没有多少历史,但是她并不缺乏活力。
18世纪早期,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到美洲抢占地盘并大量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中、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而英国则在美洲建立了“北美13州联合殖民地”。
1775年,这里的人民发动了推翻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在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并宣布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美国宪法正式肯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
算起来,美国开国至今为220年的历史。
不过,那些当年在“内地”混不下去的“混混”,你们可别小看他,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不安分守己。
美国人的活力是出了名的,就拿我们这次代表团的主持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给我们的考察指南中即可见一斑。
在“美国国情概况”中美国的“社交习俗”是这样介绍的:“美国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美国宾客善交道,平易近人含微笑;热情好客有传统,待人接物讲礼貌;性格浪漫喜新奇,开朗大方不单调;自由随便无拘束,彼此从不互客套;坦率诚挚爱直言,不愿与人搞弯绕”。
什么是历史,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
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更深学问的解释是:这是一门研究事件(影响国家和民族的事件)的编年纪录之学科,它奠定于对原始史料的考证基础之上,并对这些事件的缘由做出解释。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一、对活着的历史的关照带来了活力按照日程安排,我们来到了位于纽黑兰市的一所高中,了解这所高中在公民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
这所高中的名字叫:“GREENWICH HIGH SCHOOL”,它是康州第二大高中,在校学生2700余人,学生的学业表现相当优秀,约40%的学生可以进入美国的一流或二流的大学,被康州居民认为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学校之一。
这里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镇的税收,学生享受义务教育制。
本学区所在的各镇是康州比较富裕的,但居民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也具有多样性。
校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自由、责任、权力。
在自由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而学校则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帮助他们完成上大学的必要准备。
总之,这个学校就是要通过提供一流的教书育人环境,以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来调动和营造校园的良好学习与研究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服务于美国社区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为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以提供为确保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所需的各方面建设人才,不让一个孩子落伍。
而后,教务长介绍了这里公民教育的基本情况,在10年级开设美国历史和社会基础,在11年级以后正式开设公民意识课。
在社会常识课方面,有30个教师开设18门课,其中多为选修课,包括历史、绘画、健康、美术、表演、摄影等等。
学生一般在3个年级内把选修课修完,也可以在第4年级选修一些其他课程。
虽然选修课不记学分,但对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其视野、发展其特长、因材施教极其重要。
一位老师则具体讲述了他是如何向学生讲述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在美国历史上有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思想家,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推崇什么等等。
此外,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交流中,一位我们的团员问这里的高中生要参加社区服务,谁来考核他们?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学生非常讲诚信,去了就是去了,没去就是没去,不会虚报的。
这里强调的是“关爱教育”和“自我管理”。
还有一位团员问到,公民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老师回答道,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自由、自律的公民。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的潜力焕发出来,给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一个机会,提供一种基本的素质和技能。
还有一位团员问到,高中生是一个发展的年龄段,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公民教育的要求来做,学校如何对待那些违纪的学生。
老师说:管理也是教育。
训导部负责学生纪律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对违规学生进行惩罚。
保安人员负责全校师生的安全工作,在校内巡逻,负责检查学生的学生证。
一旦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训导或保安人员把学生带到训导室开展教育,必要时予以校规惩处。
不过,除了这些正式的介绍之外,有两个地方使我非常感叹,一是康州教育部部长致辞时说她来过中国,看过许多中国的高中,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高中生在操场上整齐划一做操的场景,这在美国高中是不可想象的。
再就是,当我们走到课堂上,看不到正襟危坐的学生,看到的是随意举手发言,会心的笑声,甚至是叫声,而老师也不指责他们。
什么是活力,这就是活力,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这既包括个体感到他们自身拥有的体力、情绪能量和认知灵活性,也包括他人对他们自身的身体、精神上或能量的总体感觉。
这种活力既是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也是他们内心的体验。
美国人待人热情、开朗大方、易于接近的风格;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喜欢服从于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过分客气地恭维自己的习惯;一致推崇那种受大家喜欢、具有吸引力的人格偏好,学校教育是打上了深深烙印的、是功不可没的。
二、对逝去的历史的关照带来了自信从纽约到华盛顿的路上,我们走进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心地带”:费城和巴尔的摩。
在这里我们对美国历史的传统,美国人民性格形成的轨迹,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费城(Philadelphia)是美国第五大城,宾夕法尼亚州最大城市,也是美国历史名城。
17世纪初为瑞典人移居地。
1682年由英国教谊会派移民始建城市,“费拉德尔菲亚”之名取自希腊语,意为“兄弟之爱”。
1701年设市。
到18世纪中叶,已发展为英国美洲殖民地中最大的城市。
费城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地位重要,1774-1775年两次大陆会议在此召开,通过独立宣言;1787年在此举行制宪会议,诞生了第一部联邦宪法。
1790-1800年曾是美国首都。
我们照例要到独立宫(Independence hall)和自由钟(Liberty Bell)游览。
由于费城是独立宣言的签署地,这个标志着美国历史开始的地方,因此具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
1730年建立的独立广场,现为国家独立公园的一部分,独立宫是宣布独立宣言的地方,珍藏着著名的自由钟,其意义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和城楼。
伫立在独立宫前,蓝天白云下的红色小楼,显得特别美丽壮观。
这是一座两层旧式红砖楼房,修建于1732年。
乳白色的门窗,乳白色的尖塔,正屋和塔之间镶嵌着一座大时钟。
就是在这座朴实无华的楼房里,诞生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在费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自由钟。
自由钟是费城的象征,也是美国人的骄傲,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
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这个钟做工粗糙,表面坑洼不平,还有一个著名的裂缝。
在自由钟参观之前,有一个很短的片子,用各种语言讲述自由钟的历史。
其语调铿锵有力给人以振奋,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有激情的东西了。
它告诉人们自美国革命之后,自由钟的历史从来未曾中断。
它进入了诗歌;它为争取自由的妇女运动复制;它作为国宝在美国巡回展览;二战期间,它的声音被电台广为播送,成为美国人信念的旗帜;黑人争取投票权,围绕它静坐。
两百多年来,自由钟以自由为主题,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诉求代言,不断地为美国历史所诠释,其象征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地被丰富和提升,终至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最好的教材之一。
在墙上也用各种文字刻下了这里的人们通过自由钟表达的基本理念,好在文字不长,全文照录: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自由钟上的铭文选自《圣经》利未记第25章第10节自由钟是美国革命的标志,它象征获得的自由,同时提醒我们还有尚未实现的自由。
自由钟是国家创立的纪念物。
自由钟曾经激励和启发过无数个参观者,尤其在危机时期。
自由钟的纲领为全世界所熟知,它向世人传达了不断将自由拓展至新的民众,并且进入生活新方面的理念。
告别费城继续前行,途经马里兰州的明珠海港“巴尔地摩”。
由于天色已黑,我们没有看到海港美景,看到是高速公路上宛如瀑布的车流灯光,那是一个壮观,估计在美国才看得到。
不过,在我脑海里流淌的是《星光灿烂的旗帜》(the star-spangled banner)的诗词,耳边里响着《星条旗永不落》的曲调。
据传说,巴尔的摩市东南的麦克亨利堡,曾在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作为前哨阵地抗击英军。
它建在一个小半岛上,是个平面成五角星状的要塞,扼进港要道。
1814年,英国舰队直扑麦克亨利堡,昼夜连续猛轰此堡。
当时,有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乘船到英舰交涉释放被扣留的美国平民。
他目击了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的经过,忧心如焚。
次日早晨,当他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仍在要塞上空猎猎飘扬时感慨万分,于是激情满怀地写下了《星光灿烂的旗帜》这首诗。
诗歌很快不胫而走,后被配上曲谱后流传全国。
《星条旗永不落》的曲子是“进行曲之王”美国作曲家、军乐指挥家约翰·菲力浦·苏萨(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著名的代表作。
《星条旗永不落》创作于1897年,管乐合奏曲。
这首进行曲充分发挥铜管乐队的表现功能,以磅礴的气势和热烈的情绪歌颂自己的国家和军队,颇有鼓动力。
193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星条旗永不落》定为国歌。
如下是这首诗的全文:I.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II.透过稠密的雾,隐约望见对岸,顽敌正在酣睡,四周沉寂阑珊。
微风断断续续,吹过峻崖之巅,你说那是什么,风中半隐半现?现在它的身上,映着朝霞烂漫,凌空照在水面,霎时红光一片。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III.都到哪里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们?他们向往的是能在战争中幸存,家乡和祖国,不要抛弃我们。
他们自己用血,洗清肮脏的脚印。
那些奴才、佣兵,没有地方藏身,逃脱不了失败和死亡的命运。
但是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IV.玉碎还是瓦全,摆在我们面前,自由人将奋起保卫国旗长招展。
祖国自有天相,胜利和平在望;建国家,保家乡,感谢上帝的力量。
我们一定得胜,正义属于我方,“我们信赖上帝,”此语永矢不忘。
你看星条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美国一切都好,他们学校教育的秩序不佳的事实,交友易聚易散的诟病,过于追求新奇而无定则的弊端,太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感受的做法(比如说在自由钟纪念馆里把达赖喇嘛的大幅照片挂出来就不妥,就凭中国大陆游客给你费城贡献了那么多银子,你也不该这样干),也是人们常常说的美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