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顺推和倒推天干地支推算年,公元前也能推算,准确无误【完美版】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a19a79f46527d3240ce05f.png)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推算公式:①推算天干: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于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则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于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于某一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②末二位数00+9:9,地支序数9是“申”。
则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则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
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则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
②末二位数81+1=82,递减6个12后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
则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后余4,地支序数4是“卯”。
则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dec7c550e2524de5187eda.png)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推荐于2017-11-25 15:49:44最佳答案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
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 (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0492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2.png)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
(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
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六、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dec7c550e2524de5187eda.png)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推荐于2017-11-25 15:49:44最佳答案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
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 (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天干地支的推算规律
![天干地支的推算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f96d9c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8.png)
天干地支的推算规律天干地支的推算规律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
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
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
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
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的一个循环干與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
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來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而东汉的曆學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https://img.taocdn.com/s3/m/369b9c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9.png)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掌据此方法可以不用查万年历。
用掌诀加心算快速算出任何年月日时的干支。
此方法筒单实用,是本人经常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年日干支算法,是我结合自已多年实践经验所创,网上是无法找到约。
希望各位易学爱好者好好珍惜,关注收藏。
以免用时找不到。
A:年干支快速推算法:1.年天干求法:年尾数4加在十天干掌甲位上,5(乙),6(丙),7(丁),8(戊),9(已),0(庚),1(辛),2(壬),3(癸)。
(见十天干配年命掌诀)即公元年4尾对应年干为甲,5尾对应乙,6尾对应丙,余仿此类推。
2:年支的求法:1900年一1999年基数为1,2000年一2099年基数为5。
(1900年前和2099年后的基数就不必记了,因为这两个基数已经包合200年了)方法是:把公历年尾数后两位加该年所对应的基数的和除以12所得的佘数对应的地支数,就是该年的地支数。
举例:求2022年的地支?1:根据上面求天干掌知道年尾2对应十天干掌壬上,故知年天干是壬。
2:求地支:用年尾22+基数5=27 27÷12余数是3,3对应十二地支寅,故知寅是2022年的地支,综合上面知道:2022年的干支是壬寅。
余仿此。
B:月干支推算法:五虎遁歌: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首,丙辛之年从庚起,丁壬壬位顺行程,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举例:求2022年5月干支?根据上面知道2022年干支为壬寅,套入上面歌诀丁壬壬位顺行程,知道壬寅年正月起壬寅,2月癸卯,3月甲辰,4月乙巳,5月丙午。
故知壬寅5月的干支为丙午。
佘仿此。
C:日干支快速推算法:此法经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潜心钻研所得。
熟练后用心算(用手机计算器更简单)可在数十秒内推算出前后200年内任何一日的干支,比查找万年历方便实用,比流年赶月,大小金钳等方法更简单易记,只要记住四句口诀,四个常数就可以了,简单吧?(当然你也可以推算一干年甚至一万年,一百年只须记住一个常数只可,但是超过前后200年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推算日干支的方法,但不是口诀常数一大堆,就是推算过程非常繁杂,都不实用。
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https://img.taocdn.com/s3/m/3f8b3c5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0.png)
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公式揭密: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8c0e1852ea551810a687ad.png)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推算公式:①推算天干:西元年末位數-3=年幹(適用於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西元年末二位數+9=年支(適用於十九世紀,即1800—1899 年);西元年末二位數十1=年支(適用於二十世紀,即1900—1999 年);西元年末二位數+5=年支(適用於廿一世紀,即2000—2099 年);說明:①年幹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順序;年支按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順序。
②求年幹,不夠減則借10;求年支,超過12要遞減12,取餘數。
③求年幹之公式,適用於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適用於某一世紀“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數0-3:7(不夠減借10),天干序數7是“庚”。
②末二位數00+9:9,地支序數9是“申”。
則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數9-3=6天干序數6是“已”。
③末二位數99+9=108遞減8個12後餘12,地支序數12是“亥”。
則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數5-3=2天干序數2是”乙”。
②末二位數35+1:36遞減2個12後餘12,地支序數12是“亥”。
則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數1-3=8(不夠減借10),天干序數8是“辛”。
②末二位數81+1=82,遞減6個12後餘10,地支序數10是”酉”。
則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①末位數9-3=6天干序數6是“已”。
②末二位數99十1=100遞減8個12後餘4,地支序數4是“卯”。
則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數0-3=7(不夠減借10),天干序數7是"庚”。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2246e94693daef5ef73da7.png)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读音: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 én)、癸(guǐ);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戍(xū)、亥(hài)1.推算年柱干支:推算年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推算年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 1900—1999年,年末二位数+1=年支;2000—2099年,年末二位数+5=年支;和超过12,除以12余数即是年支,余数是0,年支即是亥。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2.推算月柱干支:推算月天干:月干=年干数×2+月数,和除以10,余数即是,整除月干即是癸。
推算月地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正月为寅,二月为卯,…,十二月为丑。
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3.推算日柱干支法:(推公历日干支)口诀: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公元前的干支计算公式
![公元前的干支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9fe7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3.png)
公元前的干支计算公式一、天干对应数字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或10)二、地支对应数字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或12)三、公元前的干支计算公式公元元年(1年)是辛酉年,所以公元前1年是庚申年,公元前2年是己未年,由此可以得出公元前年份干支推算公式:公式一:天干:8-公元前年份尾数,得到是几,就是天干对应的第几位,如果不够减,就用18减去公元前年份尾数;地支:10-(公元前年份除以12余数),得到是几,就是地支对应的第几位,如果不够减,就用22减去(公元前年份除以12余数)。
例如:公元前2019年,公元前2019尾数是9,不够减,就用18-9=9,天干第九位为壬;公元前2019除以12余数为3,用10-3=7,地支第七位为午,所以公元前2019年是壬午(马)年。
公式二:用58-(公元前年份除以60余数),得到是几,就是六十甲子中对应的第几位,如果不够减,就用118减去(公元前年份除以60余数)。
例如:公元前2019年,公元前2019除以60余数为39,用58-39=19,六十甲子的第十九位为壬午,所以公元前2019年是壬午(马)年。
【资料拓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是指中国传统纪年历法。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这就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进入下一年。
(1)天干(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最新快速推算年日时干支法
![最新快速推算年日时干支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daadf602768e9950e73858.png)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 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公式揭密: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即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⒈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⒉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68516058fafab069dc0280.png)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推导理由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1.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作10)(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2. 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176cbd852458fb760b56b2.png)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1 / 7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推算公式:①推算天干: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于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那么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于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于某一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②末二位数00+9:9,地支序数9是“申〞。
那么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
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
②末二位数81+1=82,递2 / 7减6个12后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
那么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后余4,地支序数4是“卯〞。
那么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dc822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2.png)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一.干支纪年[方法一]公元1年的干支是辛酉,只要记住辛酉这一干支,即可简便而又迅速地推算公元前后任何一年的干支。
1.求公元后年干支干:支取所求年分的个位数支:以所求年分数目12,取其余数。
然后,以辛酉为起点,按干支顺序依次推出年干和年支(正推)。
逆干支顺序而推为反推例1:求公元1846年的干支干:6(1846年的个位数是6)支:10(1846÷12,得余数为10)以辛酉为起点(即1),正推,得1846年的干支是丙午附注:如干.支数为0,则取辛酉的前一个干支,即庚申。
例2:求公元2050年的干支干:0-庚支:10(2050÷12余数10)-午2050年为庚午2.求公元前年干支算法与上法一样,只是要反推,即逆干支顺序而推,或用10和12分别减去原得数后再正推。
但要注意,此时起点与上法不同,以辛酉为0,反推时以辛酉前一干支即庚申为起点(即1),正推则以辛酉的下一干支即壬为起点。
或直取公元前负数即可。
例如:求公元前231年的干支[方法一]干:1支:11(231÷12余数11)11为反推时的干支数,只要直取表内公元前负数即可,即为庚戊。
如要正推,则还要用10,12减去此二数。
即干为10-1=9,支为12-11=1。
结果为庚戊。
[方法二]如不以辛酉作起点,也可以任何一个已知年干支为起点推算。
一般可以当年为起点。
方法:以所要求的年数减去已知年数(或当年),得数的个位数即为年干数,得数除以12所得的余数即为年干支数。
干支数为正数时正推,为负数时反推,或按[方法一]中方法变为正推。
应注意的是已知年干支作0,正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后一干支为1,反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前一年干支为1。
例如:已知1985年是乙丑年,求1999年的干支。
1999-1985=14干:4支:2(14÷12余数为2)按乙0丙1······的顺序正推得年干为已,按丑0寅1······的顺序正推得年支为卯,故1999年为已卯年。
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
![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662d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d.png)
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根据网上资料综合编写)(一)、利用天干、地支序数推算公元年份的干支纪年1、天干序数表2、地支序数表3、推算公式(1)、(公元纪年-3)/10 其余数R1 为天干序数(2)、(公元纪年-3)/12 其余数R2 为地支序数(3)、(公元纪年-3)/60 余R ,R/10余x 为天干序数R/12余y 为地支序数(这里的余数为正整数,下同)4、举例:推算辛亥革命1911年的干支纪年按公式(1)、(2):(1911-3)/10 R1=8 天干为辛(1911-3)/12 R2=0 地支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按公式(3):(1911-3)/60 R=48 48/10=8 天干为辛48/12=0 地支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注】当公元纪年小于10、12、60时,公式(1)改为(公元纪年+60-3)/10(2)改为(公元纪年+60-3)/12(3)改为(公元纪年+60-3)/60(二)、利用60花甲序数推算公元年份的干支纪年1、60花甲顺序表2、推算公式:公元后的公式(1)、公元纪年/60 余R ,(R-3)为花甲序号的干支。
(2)、(公元纪年-3)/60余数 R 即为花甲序号的干支。
公元前的公式(3)、(公元纪年+3)/60 余R,(60-R)为花甲序数干支。
3、举例:(1)、推算公元1911年的干支纪年按公式(1)有 1911/60 R=51 51-3=48 查表48为辛亥年。
(2)有(1911-3)/60 R=48 查表48为辛亥年。
(2)、推算公元前246年(秦始皇执政)的干支纪年按公式(3)有(246+3)/60 R=9, 61-9=52 查表52为乙卯年。
(三)、利用公元纪年的余数推算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1、天干余数表2、地支余数表(2)公元纪年/12的余数为对应地支的余数4、推算方法:以1911年为例。
1911/10 余数=1(天干)对应余数1为辛1911/12 余数=3 (地支)对应余数3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怎么根据公历推算农历年份天干地支
![怎么根据公历推算农历年份天干地支](https://img.taocdn.com/s3/m/b7e4c74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7.png)
怎么根据公历推算农历年份天干地支其实有很多人纳闷要怎么根据现在的公历推算农历的天干地支纪年呢,今天就推荐大家一个方法。
天干地支【1】怎么算公元后的年份先用十天干对应阿拉伯数字0到9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 2、 3、 4、 5、 6、 7、 8、 9、 0再用十二地支对应阿拉伯数字0到1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 2、 3、 4、 5、 6、 7、 8、 9、10、11、 0然后用一个公式:天干是公历年份减3再除以10之后的余数去对应上面列出的天干地支是公历年份减3再除以12之后的余数去对应上面列出的地支合起来就是那一年的农历年份比如2017年,2017减3之后除以10的余数是4对应是丁2017减3之后除以12的余数是10对应是酉2017就是丁酉年比如1911年,1911减3之后除以10的余数是8对应是辛1911减3之后除以12的余数是0对应是亥1911就是辛亥年,那年著名的辛亥革命【2】再来说说著名算公元前的年份。
由于公元前是有1,-1,-2,-3往后推得的,之前列的就要倒过来先用十天干对应阿拉伯数字0到9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0、 9、 8、 7、 6、 5、 4、 3、 2、 1再用十二地支对应阿拉伯数字0到1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0、 11、10、9、 8、 7、 6、 5、 4、 3、2、 1也是用一个公式天干是公历前年份加3再除以10之后的余数去对应上面列出的天干地支是公历前年份加3再除以12之后的余数去对应上面列出的地支(记住跟公元后相反是加3哦)也照常举例子来验证下公元前100年,100加3之后除以10的余数是3对应辛100加3之后除以12的余数是7对应巳公元前100是辛巳年公元前221年,221加3之后除以10的余数是4对应庚221加3之后除以12的余数是8对应辰公元前221是庚辰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最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要加3和减3呢?因为公历元年那年是辛酉年,跟天干地支纪年开始的甲子年差3年,所以必须要这样。
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https://img.taocdn.com/s3/m/fee37e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0.png)
干支是中国历法中的一种年号,以两个不同的字母表示,一般用来记
录时间。
从公元纪年到干支纪年,可以按照如下方法:
1、先要知道公元纪年的时间段,再根据时间段确定其对应的干支纪年。
由于每十二年有一个生肖,这样就可以按照每十二年的循环顺序确定
干支纪年的时间段。
⑴以公元前2637年到公元前1382年,属于甲子到壬子的时间段。
⑵以公元前1381年到公元前687年,属于癸子到甲戌的时间段。
⑶以公元前686年到公元前74年,属于乙亥到丁丑的时间段。
⑷以公元前73年到公元25年,属于戊寅到己卯的时间段。
⑸以公元26年到公元130年,属于庚辰到辛巳的时间段。
⑹以公元131年到公元723年,属于壬午到癸未的时间段。
⑺以公元724年到公元1316年,属于甲申到壬戌的时间段。
⑻以公元1317年到公元2637年,属于癸亥到甲子的时间段。
2、根据《太平御览》,可以找到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之间的对应规律,由此可以确定每个时间段对应的干支纪年。
例如,公元1年属于庚辰,公元2年属于辛巳,公元3年属于壬午,公元4年属于癸未……以此类推,可以将从公元1年到公元130年的对应的干支纪年记录下来。
3、根据每一个时间段的干支纪年,可以计算出年份数。
年份顺推和倒推天干地支推算年,公元前也能推算,准确无误【完美版】
![年份顺推和倒推天干地支推算年,公元前也能推算,准确无误【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bfd8bc376baf1ffc4fadf2.png)
知道几几年算天干地支,知道天干地支算倒退算出几几年。
包括算公元前。
真正顺推和逆推。
其他就不用看了算天干:按照以下顺序。
记住下面的顺序就行,其他不用管。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算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公元干支纪年法:如:2000年(庚辰)天干即:庚0地支:用2000除以12等于166余8即:辰8公元前纪年法:如:公元前781年(庚申)781天干:11-1=10即:庚0地支:781除以12等于65余1 13-1=12即:申12公元前314年(丁未)天干:11-4=7即:丁7地支:314除以12等于26余2即:13-2=11即:未11公元前57年(甲子)天干:11-7=4(甲)地支:57除以12等于4余913-9=4(子)公元前1年(庚申)天干:11-1=10(庚)地支:13-1=12很关键的一个关系:被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很辛苦才发现的算法。
大家给点分吧。
如下内容绝对真实,具有较高价值。
(申)(被除数-余数)/除数(12)=商即被除数=12*商+余数比如要算甲辰年离今年2012年最近的是公元几几年:1、知道了是算公元后的。
那么天干:甲就是4地支:辰就是8。
(这个8就是余数,而这个4就是被除数的末尾那个数必须是4)注意:如果要算公元前天干:那就需要11-4=7;地支:就需要13-8=52、设被除数为X,商为S那么X=12S+83、分析:如果我们要得到甲辰年,被除数S的尾数必须是4的数。
当S=1时,X=20当S=2时,X=32当S=3时,X=44...............................这个就符合当S=4时,X=56当S=5时,X=68当S=6时,X=80当S=7时,X=92当S=8时,X=104..............................这个就符合4、这样下来就知道了,以60年为系数往上加当S=163时,X=1964当S=164时,X=1976当S=165时,X=1988当S=166时,X=2000当S=167时,X=2012当S=168时,X=2024所以1964年和2024年是离我们最近的甲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几几年算天干地支,知道天干地支算倒退算出几几年。
包括算公元前。
真正顺推和逆推。
其他就不用看了
算天干:按照以下顺序。
记住下面的顺序就行,其他不用管。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
3.
算地支:
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公元干支纪年法:如:2000年(庚辰)
天干即:庚0
地支:用2000除以12等于166余8即:辰8
公元前纪年法:如:公元前781年(庚申)781
天干:11-1=10即:庚0
地支:781除以12等于65余1 13-1=12即:申12公元前314年(丁未)
天干:11-4=7即:丁7
地支:314除以12等于26余2即:13-2=11即:未11公元前57年(甲子)
天干:11-7=4(甲)地支:57除以12等于4余913-9=4(子)公元前1年(庚申)天干:11-1=10(庚)地支:13-1=12很关键的一个关系:被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很辛苦才发现的算法。
大家给点分吧。
如下内容绝对真实,具有较高价值。
(申)(被除数-余数)/除数(12)=商即被除数=12*商+余数比如要算甲辰年离今年2012年最近的是公元几几年:1、知道了是算公元后的。
那么天干:甲就是4地支:辰就是8。
(这个8就是余数,而这个4就是被除数的末尾那个数必须是4)注意:如果要算公元前天干:那就需要11-4=7;地支:就需要13-8=5
2、设被除数为X,商为S那么
X=12S+8
3、分析:如果我们要得到甲辰年,被除数S的尾数必须是4的数。
当S=1时,X=20
当S=2时,X=32
当S=3时,X=44...............................这个就符合当S=4时,X=56
当S=5时,X=68
当S=6时,X=80
当S=7时,X=92
当S=8时,X=104..............................这个就符合4、这样下来就知道了,以60年为系数往上加
当S=163时,X=1964
当S=164时,X=1976
当S=165时,X=1988
当S=166时,X=2000
当S=167时,X=2012
当S=168时,X=2024
所以1964年和2024年是离我们最近的甲辰年。
算公元前的话,要
负数。
X=12S-8不能还是象上面一样+8,并且S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