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的家系中,5、8号均患有甲病。
7号怀孕期间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9号患有Turner综合征(染色体组成为45,X)。
在不发生其他突变及不考虑其他基因的情况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Ⅱ代6、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B.第Ⅲ代9号患甲病的概率为1/6
C.9号患Turner综合征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无关
D.进行羊水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 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C.过程③需要使用NaCl 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
D.过程④可利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 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3.无花果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中,需在果实发育的五个阶段各取一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
B.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碘液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
C.在晾制无花果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结合水
D.据图分析可知,果实中淀粉分解不是葡萄糖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4.人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下图是导致正常细胞成为癌细胞的三种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移位均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B.若图示的三个过程发生在体细胞中,则癌症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
C.图示三个过程都会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从而使细胞无限增殖
D.原癌基因需要在致癌因子的诱发下才能进行表达
5.研究人员用蒸馏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1.00素(GA3)分别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如图。
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
B.IAA和GA:均不直接参与野牛草细胞的代谢活动
C.IAA对野牛草幼苗生长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D.GA;对野牛草茎的影响比根显著
6.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导致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造成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移动
B.臭氧层减少使人类遭受短波辐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减退
C.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会加重温室效应、酸雨、水体等污染问题
D.脊椎动物灭绝的数量比无脊椎动物还要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某种山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
其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黑毛母羊与白毛公羊杂交,后代母羊都是白毛,公羊都是黑毛。
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Nn在公羊中表现有角,在母羊中表现无角。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山羊毛色的基因M/m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双亲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
(2)一对山羊交配,发现F1的母羊中无角:有角=3∶1,但公羊中无角:有角=1∶3,请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
(3)基因M/m只位于X染色体上,黑毛有角公羊与白毛无角母羊杂交,后代公羊中出现了黑毛无角个体,母羊中均是无角个体,理论上,子代中黑毛无角羊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现有一只有角公羊,请设计实验鉴定其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①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
8.(10分)某同学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作为____;培养基中的KH2PO4与Na2 HPO4的作用是_________(答出2点)。
(2)在筛选过程中,接种土壤样品稀释液前,需要先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____。
(3)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
(4)对分离得到的分解尿素的细菌作进一步鉴定时,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
9.(10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五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直刚毛(D)对焦刚毛(d)为显性。
如图是雄果蝇M(bbvvrrX ed Y)的五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用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非亲本性状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
若雄果蝇M与基因型BBVVRRX ED X ED的雌果蝇交配,F1产生雌果蝇配子时,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
(2)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与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与红眼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让白眼黑身雄果蝇与红眼灰身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能产生的雌配子有___________种,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若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___________。
10.(10分)生物体的大部分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它是内含生物大分子的小膜泡,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细胞的扩散转移与外泌体相关。
为了给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方向和思路,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请写出题干中未提到
...的癌细胞的两个特点_________。
(2)肿瘤内部处于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会分泌外泌体,内含一段小分子RNA(称为miR-650),外泌体可将miR-650传递给周围常氧条件下胰腺癌细胞N。
miR-650可与细胞N中某些mRNA结合,从而导致mRNA被降解或其_________过程被抑制。
(3)研究人员进行了划痕实验,证明细胞N的迁移是由外泌体中的miR-650引起的。
具体做法:将细胞N与外泌体混合培养至细胞刚刚长满培养板时,在培养板上均匀划两条直线。
划线后,用培养液洗去两线之间的细胞并在显微镜下拍照;然后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板在同一位置拍照,对比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见下图。
请写出该实验应设置的另一组及其结果_________。
(4)目前已知的细胞缺氧调控机制是:缺氧情况下,细胞中的HIF-1α(低氧诱导因子)会进入细胞核激活缺氧调节基因。
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多种基因的表达,引起系列反应,如: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促进细胞的转移等。
而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与VHL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
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与低氧胰腺癌外泌体混合培养后的常氧胰腺癌细胞N中HIF-1α水平明显升高。
请结合上述研究,推测低氧胰腺癌细胞促进其周围的常氧胰腺癌细胞N转移的机理_________。
11.(15分)啄木鸟通过敲击树干“笃笃”的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
一只成年啄木鸟每天大约能吃掉1000条虫子,在2秒内就能啄击树干30多次。
研究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构造独特,它的舌骨像过山车轨道一样围绕头骨一圈,最后在鼻孔处汇合;它的顶部肌肉特别发达,头部运动轨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的脑损伤,啄木鸟这种防止“脑震荡”的头部构造可谓一个完美的“减震装置”。
请据此回答:
(1)啄木鸟是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啄木鸟有“森林卫士”的美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啄木鸟为避免“脑震荡”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体育运动中使用的防护帽就是根据“啄木鸟减震原理”设计的,以达到防震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分析题中家系谱图:由于1号正常,5号患甲病,所以可以推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不生有为隐性,父正女病非伴性”)。
【详解】
A、由于5、8号均患甲病而父母均不患病,说明甲病为隐性基因控制,又由于5号为女性,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
如果用A/a基因来表示则第Ⅱ代6、7号基因型是1
3
AA或者
2
3
Aa,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1225
33339
⨯+⨯=,
A正确;
B、由于6、7号基因型都是1
3
AA、
2
3
Aa,所以9号的基因型aa=
2211
3349
⨯⨯=,患甲病的概率为
1
9
,B错误;
C、由于Turner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6、7号正常,因此9号染色体异常与1~4号无关,是其父母产生了异常配子所致,C正确;
D、进行羊水检测时如发现胎儿有重大疾病,可终止妊娠,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遗传病的发生,D正确。
故选B。
2、D
【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mRNA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工程核心步骤);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详解】
A、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错误;
C、过程③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C错误;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从图中看出,随着开花天数的增加,蔗糖含量基本不变,而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
【详解】
A、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取多个果实进行测定,A错误;
B、斐林试剂只能定性用来检测还原糖,不能用来检测可溶性糖,也不可能检测其含量,碘液也不能测定淀粉含量,B 错误;
C、在晾制无花果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在前一段,淀粉下降幅度较大,而葡萄糖含量升高幅度较小,后一段,淀粉下降幅度较平缓,葡萄糖含量去急剧上升,因此推测果实中淀粉分解不是葡萄糖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基因突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图中显示正常细胞成为癌细胞的三种途径。
【详解】
A、从图中看出无论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移位导致蛋白质异常活性或正常蛋白质量特别多,造成细胞癌变,A正确;
B 、原癌基因发生的变化发生在体细胞一般是不遗传给后代的,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B正确;
C、从图看出三个过程都会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引起细胞癌变,癌细胞无限增殖,C正确;
D、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但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的表达不需要致癌因子的诱发,D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茎长和根长。
【详解】
A、实验过程中,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来判断不同激素及激素浓度对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A正确;
B、IAA和GA为植物激素,均不直接参与野牛草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正确;
C、由图可知,图中不同浓度的IAA对野牛草幼苗生长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其两重性,C错误;
D、由图可知,GA对野牛草茎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根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
A、温室效应会导致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会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A正确;
B、臭氧层减少使人类遭受短波辐射增加,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B正确;
C、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是由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正确;
D、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有12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要远远多于脊椎动物,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白毛X m X m X M Y 这对山羊的基因型均是Nn,杂交后代NN∶Nn∶n=1∶2∶1,由于公羊中Nn表现有角,母羊中Nn表现无角,因此母羊中无角∶有角=3∶1,公羊中无角∶有角=1∶3 3/8 ①实验思路:让该有角公羊与多只有角母羊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②结果分析:若后代出现无角羊,则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是杂合子;若后代都是有角羊,则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子
【解析】
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Nn在公羊中表现有角,在母羊中表现无角,说明该对性状表现为从性遗传,根据一对山羊交配的F1的母羊中无角:有角=3∶1,但公羊中无角:有角=1∶3,可判断基因型为NN的雌雄个体都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的雌雄个体都表现为无角。
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交,子一代雄性均为隐性性状,雌性均为显性性状,可据此特点判断显隐性或基因位置。
【详解】
(1)若控制山羊毛色的基因M/m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黑毛母羊与白毛公羊杂交,后代母羊都是白毛,公羊都是黑毛,可确定显性性状是白毛,双亲的基因型是X m X m、X M Y。
(2)已知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一对山羊交配,发现F1的母羊中无角:有角=3∶1,但公羊中无角:有角=1∶3,说明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均为Nn,杂交后代NN∶Nn∶n=1∶2∶1,由于公羊中Nn表现有角,母羊中Nn表现无角,因此母羊中无角:有角=3∶1,公羊中无角:有角=1∶3。
即无论雌雄基因型为NN的个体都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的个体都表现为无角。
(3)若基因M/m只位于X染色体上,黑毛有角公羊(N-X m Y)与白毛无角母羊(NnX M X-或nnX M X-)杂交,后代公羊中出现了黑毛无角(nnX m Y)个体,母羊中均是无角个体(Nn、nn),可判断亲本公羊含有n基因,母羊含有m基因,且子代没有出现NN,所以亲本公羊基因型为NnX m Y,母羊基因型为nnX M X m,理论上,子代中黑毛无角羊(NnX m X m、nnX m X m、nnX m Y)所占的比例为1/2×1/4+1/2×1/4+1/2×1/4=3/8。
(4)①有角公羊的基因型可能为NN或Nn,欲鉴定其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让该有角公羊与多只有角母羊(NN)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②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为NN,则杂交后代基因型为NN,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
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为Nn,则杂交后代基因型为NN、Nn,公羊均表现为有角,母羊出现了无角。
所以若后代出现无角羊,则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是
杂合子;若后代都是有角羊,则该有角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子。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能够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是解题关键。
8、凝固剂为细菌提供无机营养和保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出现尿素选择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解析】
1、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鉴别培养基是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2、分离尿素分解菌的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详解】
(1)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培养基中的KH2PO4与Na2HPO4的作用有:为细菌提供无机营养、保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
(2)在筛选过程中,接种土壤样品稀释液前,需要先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出现。
若出现菌落,则受到了污染。
(3)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4)对分离得到的分解尿素的细菌作进一步鉴定时,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变红的原因是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
【点睛】
本题考查培养基的成分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识记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原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3/8 V、v、b 直刚毛红眼1:1 4 RX E:RX e:rX E:rX e=1:1:1:1 红眼与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果蝇体内控制眼形粗眼(b)的基因和翅形残翅(v)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3、4上,bv连锁遗传;
(2)控制眼色白眼(e)的基因和控制焦刚毛(d)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ed连锁遗传;
(3)控制体色灰身(R)对黑身(r)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5、6上,独立遗传。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用黑身残翅果蝇vvrr 与灰身长翅纯合子VVRR果蝇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VvRr,F2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其中非亲本性状个体(灰身残翅、黑身长翅)出现的概率=6/16=3/8。
若雄果蝇M(bbvvrrX ed Y)与基因型BBVVRRX ED X ED的雌果蝇交配,F1产生雌果蝇基因型为(BbVvRrX ED X ed),因为B和V连锁、b和v基因连锁,且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形成配子时,V、v、b基因都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X ed Y)与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X ED X ED)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X ED Y,表现型为直刚毛红眼;若进行反交,即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 ed X ed)与直刚毛红眼雄果蝇(X ED Y)进行杂交,子代中白眼与红眼的比例是1:1。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让白眼黑身雄果蝇(rr X e Y)与红眼灰身纯合子雌果蝇(RRX E X E)进行杂交得到F1(RrX E Y、RrX E X e),F1相互交配得到F2,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RrX E X e)能产生的雌配子有4种,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RX E:RX e:rX E:rX e=1:1:1:1;若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与白眼,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X E X E:X E X e:X E Y:X e Y=1:1:1:1,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连锁遗传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10、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翻译对照组处理:敲除外泌体A miR-650,与胰腺癌细胞N混合培养至细胞刚刚长满培养板,随后进行划痕实验
预期结果:24h后无细胞区域的宽度与0h差别不大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
...进入周围常氧
......
...-.650
...A.的.miR
胰腺癌细胞
...对.HIF
.....,
...VHL
...-.1a..的降解作用
...的表达
.....N.中.,与VHL基因mRNA 的部分序列结合,抑制
..VHL
...,解除了
HIF-1a 含量升高,激活低氧信号通路,促进
...........N.的转移
...。
【解析】
癌细胞是构成癌症的最小的一个单位。
一般癌细胞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能细胞核比普通的正常细胞要大很多,而且形态不规则,可能含有丰富的染色质,所以染色的时候会表现出颜色深浅不一。
癌细胞由于基因发生改变,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少,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另外癌细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无限增殖的特性,正常的细胞不可能出现无限增殖。
【详解】
(1)题干中提到了癌细胞易扩散转移,未提到的癌细胞的两个特点: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2)mRNA是翻译的模板,miR-650可与细胞N中某些mRNA结合,从而导致mRNA被降解或其翻译过程被抑制。
(3)欲证明细胞N的迁移是由外泌体中的miR-650引起的,自变量是外泌体中的miR-650的有无,题干中设置的实验组是含外泌体中的miR-650的,从0h与24h对比可以看出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因此应设置对照组:不含外泌体中的miR-650的组别。
故对照组处理为:敲除外泌体A miR-650,与胰腺癌细胞N混合培养至细胞刚刚长满培养板,随后进行划痕实验
预期结果:24h后无细胞区域的宽度与0h差别不大。
(4)缺氧情况下,细胞中的HIF-1α(低氧诱导因子)会进入细胞核激活缺氧调节基因。
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多种基因的表达,引起系列反应。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A的miR-650进入周围常氧胰腺癌细胞N中,与VHL基因mRNA 的部分序列结合,抑制VHL的表达,解除了VHL对HIF-1a的降解作用,HIF-1a 含量升高,激活低氧信号通路,促进N的转移。
【点睛】
本题以实验和图解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癌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且对图形信息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以此来解释常氧胰腺癌细胞N转移的机理。
11、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直接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1)树木是生产者,虫子吃树,所以虫子是初级消费者,啄木鸟吃虫子,所以啄木鸟是次级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啄木鸟有“森林卫士”的美誉,说明啄木鸟可控制森林中害虫的数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
(3)对人类有实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非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叫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体育运动中使用的防护帽是根据“啄木鸟减震原理”设计的,以达到防震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