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的尊王思想

合集下载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例》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例》
仪征刘文淇 ( 瞻 ,79 84 《 孟 l8一l5 ) 春秋 左 氏传 旧注疏证 》 下 简称 《 证》 经 其 子毓 崧 ( 山, ( 疏 ) 伯
ll一 l6 ) 孙 寿 曾 ( 甫 , 崧 长 子, 8 8 88 87 、 恭 毓 l3 — 18 ) 贵曾( 82 、 良甫 , 毓崧 次子 ,85 19 ) 14 - 89 等三世
乐, 一统 于天下 ……三正 以黑 统初, 日月朔 于营 正 室, 斗建寅……正白统者 , 历正 日月朔于虚 , 斗建丑 ,
… …
开宗明义, 倡言“ 春秋》 释《 必以周礼明之” 则于《 , 左 氏》 之学 , 内有 正本清源, 外有捍边境、 安社稷 之大
功 。刘 氏子孙 于 此 义 又 加 阐扬 , 阐层 出 。明 了 此 精
在经义和治经方法等方面划清 了界限。在此基础上, 刘文淇进一步清理 了杜预《 左传》 注的凡例错
误, 其后世 子孙 对 周礼 的 内涵 又加 阐论 , 将 其 《 证 》 凡 例 拓展 为 三 大研 究领 域 , 构起 刘 氏 并 疏 的 建 《 左传》 学的 经学体 系。 关键词: 周礼 ; 刘歆 ;公 羊》; 《 杜预 ; 州 学派 扬
读 刘 文 淇《 春秋 左 氏传 旧注疏 证 ・ 注例 》
徐 兴 无
( 南京大学 中文 系 , 江苏 南京 2 09 ) 10 3
摘 要: 刘文淇《 春秋左氏传 旧注疏证 ・ 注例》 中倡言“ 春秋》 释《 必以周礼 明之” 使其《 , 左传》 学 回到了汉代《 左传》 学的起点, 内找到 了贾、 对 服等汉儒 旧注的源头, 对外与汉代和清代 的《 公羊》 学
未毕 , 至襄 公五 年止 , 仍被 公认 为清 儒 十三 经新 疏 但
书之 , 当按礼 以正之 ,” 。 所谓 礼 , 即指 周礼 ) 。

(完整word版)从《春秋》三传的注解特色的不同看中国古代经典解释道传统

(完整word版)从《春秋》三传的注解特色的不同看中国古代经典解释道传统

从《春秋》三传的注解特色的不同看中国古代经典解释的传统2001级中文本科晁天刚【摘要】《春秋》三传产生于我国古代文献注释道初步发展阶段,它们各自所开创的经典解释道体例,对后代经典、文献的注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从成书背景与流传形式的角度来看,《左传》定成书型最早,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经典注解,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解释性的著作之一。

其次,从注解的内容及特色方面来看,三传的不同表现为:1)解经体例不同。

2)三传对同一史实的记叙及理解不同。

三传处于我国经典解释传统的源头,开创立我国经典解释道不同模式.在唐代由解经的文字而升入经典的行列,成为《十三经》中的经书.[关键词]《春秋》三传;经典解释;叙述式解释模式;哲学诠释《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三传产生于中国古代文献注释的初步发展阶段,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断代编年史《春秋》的经典解释。

相传《春秋》一书由孔子整理而成,由于该书文辞简短,记事简略,仅为纲目,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各种说解,即“传”。

今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是最著名的注释。

“传"是解经的,唐人刘知己说:“盖传也,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史通·六家》)。

“传”原来主于传承师说,表示传述的意思,与西方的解释学有些相似。

西方的解释学名为Hermeneutics,其词根是Hermes,即赫耳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向人间传达神旨的人,因传达时需要解释,久之便成了“解释"的代名词。

但西方的解释学是一门理论,而中国古代的“传"则产生于中国古代注释学的早期阶段,仅是一种注释的体式而已.传体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多样性,以《春秋》三传为例,《左传》主于传述本事,证发经意,《公羊传》、《谷梁传》,则主于传述师说,正面解释经意。

本文试图从三传的成书背景和流传形式及注解特色三个方面,来探讨三传对同一文本解释的独特性,以及其对后世经典的解释产生了哪些影响。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孔子“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孔子“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孔子作《春秋》,孟子和司马迁言之甚详。

但孔子作的《春秋》,并非“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即今以左氏命名的“左传”蓝本。

其实,对“春秋经”非孔子作这一点,从唐代刘知几开始,就以“惑经”为名作了初步的证明。

这以后,历代学者如郑樵,朱熹,刘克庄,朱彝尊,石韫玉到“五四”以来的顾颉刚,杨伯峻等,都作了多方面的考辩,论定“《春秋》者,鲁史也。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推断,孟子和司马迁说的孔子作《春秋》为虚妄。

一、孟子说的“孔子作《春秋》”即指“春秋传”孔子作《春秋》之说,最早始于孟子。

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亦其惟《春秋》乎?”(《滕文公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孔子是“作”《春秋》,而非如后代经学家所鼓吹的只对“鲁春秋”进行“笔削”,作“一字之褒贬”。

其二,孔子出于时代的历史性剧变的需耍,怀着“罪我”之惧,首创私修《春秋》之举。

“《春秋》,天子事也”,在孔子之前,修《春秋》是史官才有的权利,而孔子不仅“侵权”私“作”,而且还要以此“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太史公自序》)。

故不得不担心“罪我”。

从性质上看,孔子的《春秋》不同于今之“春秋经”,而同于“春秋传”。

其三,从讨伐“乱臣贼子”而言,只有今之“春秋传”才“当得起”。

“经”不仅记事简陋,而且褒贬不明。

孔子身居的鲁国,有弑君五,逐臣二的史实,在“经”中无一得到反映。

特别是对典型的弑君杀臣的“乱臣贼子‟庆父,“经”中未讨一笔。

相反,对被孔子叹为“良大夫”的赵盾,却强加上了“弑君”之罪。

如此黑白颠倒,实在不足称道。

唯有“春秋传”,才对这些被“经”所隐所讳的事实真相,一一予以披露,予以深诛严伐。

言鲁史官之不能言,记史官之所不敢记,为后代保留了唯一的信史与珍史。

在内容上,只有“春秋传”才悬明确针对“邪说暴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实而作的。

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探析

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探析
西安 石 油大学学报( 会 学 ) 社 科 版

刘 文淇《 春秋左 传 旧注疏证》 析 探
孙 锡 芳
( 长安大学 马克思 主义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4 摘 要 : 春秋 左传 旧注疏证》 清代 扬 州学派仪征 刘氏家族历经几代而 未竞 的学术 名著。通 过对其 编撰 《 是
背景 、 过程的分析 , 明该书是清代 学者尊 崇经典 、 说 回归汉学学术思潮影响 下的重要研 究成果 ; 通过 对该 书两 大 主要 内容—— 旧注和疏证 的归纳分析 , 概括其特 点分别为 : 辨章 学术、 考镜 源流和 广考博征 、 审独到 ; 精 通过 以 上 分析揭 示该书的价值不但在 于进 一步疏通 了《 左传》 文意 , 而且在 辑 录和疏证 旧注的过程 中, 理 了《 传》四年, 疏证》 但《 最终还是一部未完之作。解放后 , 科学出版社 于 15 年 整理 刊 99 印了该书 , 才使这部价值颇高的学术作品得 以面世。

刘文淇虽然只撰写了《 疏证》 的第一卷 , 其后主要 由其孙刘寿曾完成 , 由于《 但 长编》 对后人编纂《 疏 证》 的宏观指导作用 , 再加上有第一卷作为样板 ,疏证》 《 全书的编撰体例基本上是刘文淇所制定 的注疏 体。刘文淇在其《 致沈钦韩书》 中对《 疏证》 体例有精确概括 : 取《 氏》 “ 左 原文 , 依次排 比。先取贾 、 、 服 郑君之注 , 疏通证明。凡杜 氏所排击者纠正之 ; 所剿袭者 , 明之 ; 表 其袭用韦 氏之亦一一疏记 。他如《 五
学史。
关键词 :刘文淇;《 春秋 左传 旧注疏证》; 左传 》 《 ;清代
中图分 类号 : 27 K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0 8— 65 2 1 )4—07 0 10 5 4 (0 1 0 0 6— 5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念:读东师少儿图书,做好入学准备。以幼儿园用书及学前读物为出版重点,发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优势, 做全做细幼教图书。这个集体年轻而充满朝气,编发一体的模式更有利于开拓市场和选题论证。
已出版图书:《学前小课本》《幼儿练描红》《幼儿练算术》《小学生读名著》《幼儿启蒙课堂》《成长好 故事》《名牌小学入学测试》《宝贝听书》《漂亮捏泥》《童话大王》
主要业务
出版大中专教材和教师教育教材、高职高专教材、中小学生教辅、少儿读物的图书。
分支机构
1
教材分社
2
研发中心
3
少儿分社
4
期刊分社
5
音像电子
教材分社教材分社社长:吴长安副社长:张恰
市场部主任:孙昕编辑部门:理念是与时代同步,与课改并进,依托师范特色,服务教师教育。这是一个编 发一体、辛勤耕耘、勇于拼搏的集体。他们以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事 业研发精品教材。
遵循服务第一的宗旨,准确细致做好财务的每一项工作。财务科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制 定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财务科贯彻经济核算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 效益,具体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及措施,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作好总账、报表、原始单据审核等各项工作, 财务科每年要完成发出图书3个亿码洋,销售收入上亿,记账凭证每年一千多本,生产成本9000多万元的核算任 务,并严格遵守财务的制度及经济法规。财务工作全面实现微机化管理。财务科管理包括师大出版社、师大出版 社书店、音像出版社、学习与研究杂志社四个账户的核算工作。
谢谢观看
从1993年起,出版社每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投资千余万元,为我校教师出版学术专著300多部。
2000年出版社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良好出版社、2004年被评为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 图书质量通过“国检”,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表彰。贾国祥社长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荣获我国出版 界最高层次奖“韬奋出版新人奖”。2007年获得首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优秀图书出版社奖,回响中国2007中国教 育年度总评榜“全国十佳高校出版社”,编校技能大赛省优秀团体奖、全国个人优秀奖。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内容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内容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内容
《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是春秋时期
的史书之一。

它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


“旧注疏证”是指对《春秋左氏传》进行的古注释和注解,目的是
对文中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辨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
历史资料。

旧注疏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春秋左氏传》文中古文的注释和
解释,对历史事件的疏解和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和解读,以及
对文中涉及的地理、宗族、礼制等方面的考证和解释。

旧注疏证的
目的是通过对《春秋左氏传》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理
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认识春秋时期的
历史和文化。

在旧注疏证的内容中,注释部分会对文中的古文词句进行解释,包括对古代用语、典故、典籍等的解读,以便读者理解文本的意义。

疏解部分则会对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说明,帮助读者
理解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行为动机。

此外,对于一些涉及地理、宗族、礼制等方面的内容,旧注疏证也会进行考证和解释,以帮助读
者更全面地理解《春秋左氏传》所呈现的历史画卷。

总的来说,旧注疏证的内容是对《春秋左氏传》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的成果,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古代史书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左传简介

左传简介

7、讨
(一)研究 《论语·宪问》:“世叔讨论之。” (二)声讨。 《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境,反不讨
贼。”
齐晋鞌之战
1、介
(一)甲。特指披甲执 兵的人,即甲士。
《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介。” 动词,披甲。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 (二)疆界。 《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引申为释放。《孟子·梁惠王上》“舍之,吾不忍其觳 觫。”
11、语
(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语, 寝不言。”
(二)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 故,且告之悔。”
(三)名词,言语,话。《论语·季氏》: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 “语曰:唇亡则齿寒。”
《左传》的思想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 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 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左传》的内容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 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 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 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 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 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 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5、亡
(一)逃跑 《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
也。” (二)灭亡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三)死 《论语·雍也》:“亡之,命矣夫。”
6、反
(一)翻转,颠倒。 《诗经·周南·关雎》:“辗转反侧。” (二)造反,叛乱 《史记·项羽本纪》:“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三)回来 《左传·宣公二年》:“反不讨贼。”

刘文淇学行考论

刘文淇学行考论

海 内, 为学界推重 百余年 。文淇 、 毓崧 、 曾祖孙三世 , 留 寿 名
史籍 。师培与章太炎并驾齐驱 , 时称 “ 二叔”( 申叔 、 刘 章枚
叔 )论政论学 , , 多惊人之语。然多人共治《 左氏》 之学, 穷 数世精力, 而其家著述《 春秋左氏传 旧注疏证》 仍仅止于襄
公 四年 , 未成完帙 , 每念及此 , 学界叹息。
刘文淇学行。

之 由, 皆效于其亲者然也。 @ ” 嘉庆 己卯 ( 89 ) 11 年 科与刘宝
楠一 同拔 取优贡生 , 获得 “ 二刘”称 号 , 庆庚 辰暂 就职候 嘉
选训导。 此后命途多舛, 直至道光丁酉( 87 ) 历经十 13 年 止。 八年, 忙于科举。 刘氏一生科场偃蹇, 先后 } ‘ 四余次试礼
“ 扬州二刘” 之称。 曾与刘宝楠等相约, 为诸经各作新疏, 刘 文淇撰 《 春秋左氏传 旧注疏证》 作长编数十巨册 , , 晚年编
辑成 疏 , 仪得 一卷 而殁 。抉 剔孔颖 达 《 义疏 》 袭取 刘炫 所
收 稿 日期 :0 5 1—6 20 —2 1
谈及刘 氏学术渊源 , 后人多归之其舅 凌曙 。张舜徽 《 清 代扬 州学记 》 : 谈 到仪征刘 氏学 术 渊源 。 必然要联 系 说 “ 便
二、 学术渊源
刘文淇 ( 7 91 5 , 1 8 8 4) 字盂 瞻, 江苏仪征人 。嘉 庚 己卯 ( 89 ) 1 l 年 优贡生 , 候选训导 。少年家贫 , 跟随舅父凌 曙学 习。 稍长 。 即精研古籍 , 贯串群经 , 于毛 、 、 、 郑 贾 孔之书及宋 、 元以来学说 , 览冥 搜 , 博 实事求是 。壮年 与刘 宝楠齐名 , 有
维普资讯
第2卷第2 7 期

重点提示左传与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重点

重点提示左传与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重点
秋》作传的还有两部书,一部是齐人公 羊高所作,叫《春秋公羊传》;另一部是鲁谷梁赤所作,叫《春秋 谷梁传》。这两部书不同于《左传》的共同特点是叙事较少,而主 要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但多失之穿凿附会,故其史学价值和 文学价值均不及《左传》。
精选PPT课件
19
《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 教诲之语。“重民”、“尚礼”、“崇德”,是其主要表现。其思想观 念驳杂不纯,但基本体现儒家思想倾向。
从文学角度看,《国语》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 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展现了其时政治变化的轮廓。不少篇章深刻揭露了 统治者的凶残和穷著极欲,提示了广大民众处境的悲惨,为后代提供了 鲜明的历史画卷,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周语》、《鲁语》颇重文辞 ,较为曲雅,风格近于《左传》;《晋语》多记谋略,事胜于辞而不管 幽默风趣之笔;《楚语》讲究修饰,文章亦较有气势;《吴语》、《越 语》文笔别具一格,精采动人。
首先左传由于编年记亊体例的限制一般只是在记亊过程中用一些较为生动的细节的片断和精练的文字渲染刻划人物而战国策则往往通过更为完整曲折的情节和铺张扬厉的说辞来有意识地塑造形象因此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较乊左传更丰满多姿
先秦叙事散文
重点提示:
《左传》与《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重点。
《周易》、《尚书》参考书:
《战国策》宋鲍彪注,元昊师逆补注,通畅好读,但自作主张改动 原文及次序不可取。
《战国策选注》 原北京师范学院牛洪恩、邱少华、孙悦春选注,天 津古籍出版社,为较好之普及本。
精选PPT课件
4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有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 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 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 记事记言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先秦 散文兴盛的原因有:

五经名词解释

五经名词解释

五经名词解释《诗经》:《诗经》原名《诗》,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

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在汉代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因此常常并称为“诗、书、礼、乐”。

《周易》:又称《易》或《易经》,是占卜之书。

最初是卜筮用书,主要记录占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征兆。

后来才成为阐述“天道”与“人道”的重要著作。

《尚书》:也称《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传说是夏代的史官所写,但大部分是后人编纂的。

《尚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是《虞书》和《夏书》,这些是商王朝及其前身夏王朝的历史。

其余散见于《逸周书》等书中的商朝文献,均系战国时人的伪作。

《礼记》:由西汉戴圣编撰。

内容上分“大学”、“中庸”、“小戴礼记”三个部分。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

除本文外,尚有三种异文:一是宋代赵琦美等人校勘《春秋》时引用的,作一卷;二是清代王先谦所辑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作八卷;三是明代人何楷所著的《春秋左氏传集解》,作四卷。

《公羊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书以记事为纲,将古代史实“发凡起例”地联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主张“尊王”,要求恢复西周的奴隶制统治。

反对当时诸侯割据混战。

提倡“忠恕”之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战国时期: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主张仁政,提倡民贵君轻,孟子最为推崇“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行动。

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创作。

包括五十五篇。

哲理散文的代表作。

李斯《谏逐客书》:秦始皇时李斯所上,告戒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韩愈《师说》: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认为儒学已经开始没落。

《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兵书,是春秋末期齐国军事家孙武所著。

其中不少内容早在先秦时代就流行。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整理后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整理后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整理后记这本《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整理》,说实话,不是我想搞个大题目,弄个什么精深复杂的研究报告。

真不是!要知道,搞这一类的整理工作,光是捧着这些历史文献琢磨个细节,都能把人烦死。

你能想象吗?我把这几本原本晦涩难懂的古籍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多遍,脑袋晕乎乎的,像吃了大葱一样辣眼睛——但也正是这种反复“泡澡式”的阅读,才让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乐趣和价值。

你看,左传的这些文字,虽然说是有点“高冷”,但它背后记录的可都是那段历史的精华。

你要知道,春秋战国那会儿,国家纷争、英雄辈出,每个字、每句话都像是刀刻斧凿的历史痕迹,不容错过。

左传嘛,说白了就是个“言简意赅”的“历史教材”,讲的是各国大小人物的故事,既有英雄救美的激情,也有尔虞我诈的宫斗,甚至有些事儿,看得你直想摇头,觉得那就是个“局”——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多大的努力,历史本身就是一出精彩的好戏。

不过呢,大家看到的左传原文都是经过后代学者注解过的,那个注解不是我说的普通解说,而是很多字句里翻来覆去的意思,简直比唐僧念经还要耐心。

这些注解的学问,得小心谨慎,不能乱翻乱看。

你如果不小心,读着读着,自己都能从“左传”里迷路。

说到底,这本书的整理,不只是帮大家捋清楚那堆堆叠叠的注解,还得搞清楚哪些注解合理,哪些注解有点“画蛇添足”,不能拿来当真。

这就像是解谜游戏一样,得把其中的真伪掰开了看。

“疏证整理”这活,简直就是个“大扫除”。

你看那一堆注解,或长或短,可能有些注释看着像是跑题了,或者解释得过于冗长,简直像是“话痨”在啰嗦。

但其中有的注解真的很有道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细节。

整理的过程像极了清理家里角落的尘土,你一拿起扫把,那层灰尘竟然厚得让你愣住。

这其中的“冗余”部分其实正是历史学者们对那段历史细致入微的“痴迷”,每一句注解都是他们对这段历史真相的探寻和诠释。

再说了,整理这些东西的过程中,你常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有些注解突然让你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

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

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郜 ?【摘要】两汉时期,《春秋》被视为孔子所作的“一王之法”,是学术与政治的核心。

“三统”是《春秋》学中的重要理论。

它滥觞于西汉初期董仲舒的“三统说”,影响到西汉中期以眭弘为代表的革命思潮。

西汉末年,刘歆将“三统说”改易为“三统术”的历法技术,并引入五行相生说,论证了新莽及东汉王朝的历史正当性。

从“三统说”到“三统术”的变化,昭示了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

【关键词】三统;董仲舒;刘歆;《春秋繁露》;《三统历》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3-0133-08作者简介:郜 ?,辽宁沈阳人,哲学博士,(北京100088)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博士后。

“三统”是汉代《春秋》学中的核心学说,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汉今文经学的框架中讨论其相关问题。

①事实上,在西汉时期,“三统”理论经历了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的转折。

理清这一转折,既可以明晰“三统”的性质与作用,又能够揭示出西汉儒学性质的转变。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三统说”两汉时期,《春秋》是一部重要的经典。

汉人多以《春秋》为孔子所作,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②所谓“一王之法”,指的是孔子有德无位,制作《春秋》,为汉制法。

由此,《春秋》便成为孔子立法之“作”,是汉代经学的核心。

皮锡瑞说:“汉崇经术,实能见之施行……皇帝诏书,群臣奏议,莫不援引经义,以为据依。

国有大疑,辄引《春秋》为断。

”③汉初的《春秋》学以“春秋公羊学”为重,《史记·儒林列传》言:“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董仲舒所传“公羊氏”的内容,今已不得其全,幸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至今。

《春秋繁露》多记董子言说《春秋》之理,其解经体例与汉代后的经注不同,如苏舆所谓“说经体”。

《左传》与《春秋》关系考证

《左传》与《春秋》关系考证

《左传》与《春秋》关系考证一、历代关于《左传》是否解经的争论《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所谓“传”就是阐释经意的意思,即我们常说“依经作传”。

但是关于《左传》的性质,自刘歆争立其经学博士地位以来,历代都有争论,尤其在汉代争论尤为激烈。

(一)两汉关于《左传》是否解经的争论西汉宣帝之后,《公羊》和《榖梁》都被朝廷立为官学,设博士,而《左传》没有获此殊荣。

西汉末年以刘歆为代表的一些经学家极力主张将《左传》也列为博士。

哀帝时,刘歆与当时朝廷所设的五经博士就《左传》是否应该设博士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大司空师丹“奏歆改乱旧章,非废先帝所立”,左将军公孙禄斥其“颠倒五经,变乱家法。

”面对强烈的反对声,刘歆自身也遭到了谪贬“惧诛,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

”[注释:[1](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408页.]直到西汉后期王莽把持朝政以后,《左传》才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而被立为官学。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由于尚书令韩歆关于《左传》应该立为博士的提议,《左传》是否解经的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当时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据《后汉书》记载,博士范升持相反的意见:“《左氏》不主孔子,而出于丘明。

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

”[[2](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364页.]公羊派学者李育也对《左传》的解经性质提出了异议,“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据理体,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3](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759页.]虽然如此,《左传》还是在陈元等人的极力争取下被立为官学,但是由于继承者寥寥无几,到《左传》博士李封死后,《左传》的官学地位也就渐渐淡化。

(二)汉代以后关于《左传》性质的主要观点汉代以后,关于《左传》是否解经的争论仍在延续。

晋代杜预通过为《左传》作注的方式,详细的讲解《左传》是如何传《春秋》的。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版本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版本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版本一、引言《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被誉为"百家之书"。

旧注疏证版本是传统版本的一种修订,旨在澄清文字、释义和注释上的问题。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以自然流畅的语言,描述《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版本》的相关内容。

二、旧注疏证的意义旧注疏证版本的出现,对于深入理解《春秋左氏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旧注进行修订和证实,可以减少误解和歧义,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旧注疏证版本还可以为后人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丰富研究内容。

三、修订与证实旧注疏证版本对于《春秋左氏传》的修订和证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字修订:通过对古代文字的研究和比对,修正原文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准确之处,确保文字的准确无误。

2. 释义澄清:对于一些古代词语或短语的含义,旧注疏证版本会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和澄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容。

3. 注释增补:旧注疏证版本会对原著中的注释进行增补和修订,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注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思想。

四、独一性与结构合理本文所描述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版本》具有独一性,避免了重复出现的内容。

文章结构合理,通过适当设置标题,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五、无网络地址与公式为避免插入任何网络地址和数学公式,本文将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确保文章的纯净和流畅。

六、丰富词汇与句式流畅本文将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句式流畅、结构严谨,确保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七、人类视角与情感表达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读者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通过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更加融入其中,增强阅读的情感共鸣。

八、准确无误与严肃认真本文所述内容将确保准确无误,严肃认真地进行描述,以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读者可以放心地阅读,获取到真实、可靠的知识。

九、自然度与流畅度本文将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避免让读者感觉像是机器生成的内容。

《春秋左传正义》的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的研究

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引言 (1)第一章《春秋左传正义》的成书、作者及其主要版本 (1)第一节《春秋左传正义》的成书 (1)第二节《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 (4)第三节《春秋左传正义》版本略述 (7)第二章《春秋左传正义》的《春秋》学概述 (8)第一节《正义》对《春秋》性质的认定 (9)第二节《正义》对杜预所述《春秋》书法的概括和理解 (10)第三节《正义》对“凡”的大义阐释 (12)第四节《正义》对“不凡”的阐释 (18)第三章《春秋左传正义》的贡献与不足 (22)第一节《春秋左传正义》之贡献 (22)第二节《春秋左传正义》之不足 (28)第四章《春秋左传正义》征引文献考述 (34)第一节对《春秋》类文献的征引 (34)第二节对其他经部文献的征引 (36)第三节对史部文献的征引 (39)第四节对语言类文献的征引 (41)第五节对地理类文献的征引 (43)注释 (45)参考文献 (47)致谢 (4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9)中文摘要《春秋左传正义》是唐代《五经正义》之一,由孔颖达等人奉敕编撰。

左氏春秋传有什么内容

左氏春秋传有什么内容

左氏春秋传有什么内容《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左氏春秋传有什么内容,希望你喜欢。

左氏春秋传的内容《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为孔子所作。

“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

古人之所以重视写史,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的生活记录,还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指导现世人生。

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知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

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

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

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衰。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

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春秋之际,战争频仍,《左传》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

并且,人物成为《左传》的主角,将历史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

遥想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齐桓晋文争霸,楚庄王也要问鼎中原,礼崩乐坏,同时又在外交场合吟诗作乐,说古论今,也足见古人风致。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范文1:《春秋左氏传》的历史价值大家好,我是一位对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春秋左氏传》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历史价值。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历史事件、政治斗争、战争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本书的作者左丘明在史学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史书被誉为“左传”,被後人称为“史家之细儒,儒家之正史”。

《春秋左氏传》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道德。

在《春秋左氏传》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礼法观念、王权思想、忠诚、勇气、智慧等等,这些文化和道德观念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春秋左氏传》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从中找到一些对我们今天生活有帮助的启示和借鉴。

总之,《春秋左氏传》这本书在史学、文化和道德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写作重点:本文从《春秋左氏传》的历史价值入手,对这本书的史学、文化和道德性进行了阐述。

用词上,文章采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注重逻辑性和可读性。

范文2:对《春秋左氏传》的深度解读大家好,我是一位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生,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春秋左氏传》的深度解读。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本经典的史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春秋左氏传》这本书的写作形式。

它采用了“左传”这种古代史书的写作方式,即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年代顺序逐年描述各个国家间的外交关系、战争情况等等。

同时,这本书的叙述是非常简明扼要的,不会过多地描述某一个事件的细节,而是直截了当地讲出来。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所阐述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首先,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与道德,这本书阐述得非常充分,例如忠诚、道德经营、不准许侮辱国家的尊严等等,都是这本书的重要内容。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天下一家”思想的悠久传统。

这种思想到战国尤其是汉朝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系统的大一统思想。

《春秋公羊传》是表述这种思想的一部著作。

此书在战国时期就以口授的方式在学者间师生相传,至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

汉武帝时的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对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

至东汉末,何休作《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把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一套具有历史哲学的特点的理论体系。

本文所要论述的范围就是这三部书的大一统思想的内容以及其间的发展。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开篇云:“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左传》云:“元年,春,王周正月。

”只是说明,所谓“王正月”就是周王朝所采用的历法的正月,即周正。

所以只是说明一下事实。

《谷梁传》云:“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

”这就连经文中“正月”前面的“王”字都未作解释。

唯独《公羊传》作了细致的解释,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对于这一段《公羊传》,董、何二家皆有解说;不过,他们的解说包含了他们各自的天人学说。

这可以说是他们对于传文的解释,也可以说其中已经包括了他们的发展。

所以,关于他们的解释,以下论及他们的思想时再说,这里直接谈我个人对于传文的理解。

为了尽可能减少个人先见(Prejudice或Vorurteil)中不应有的主观成份,这里将尽量采用汉代人的训诂成说。

首先,关于“大一统”的“大”,在这里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

按《公羊传》文例,凡言“大”什么者,都是以什么为重大的意思。

如隐公七年传中两次言“大之也”,都是“以此为大事”的意思。

又例如《荀子·性恶》“大齐信焉而轻财货”,杨注云:“大,重也。

”这里的“大”作为动词既与“轻”相对举,解为“重”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这里传文“大一统也”,意思是说,所以书为“王正月”,是因为以“一统”为重为大的缘故。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

《新世纪万有文库》缘起我们正在做一件好事情。

先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还要老老实实地做下去,力争好起来。

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至今余响不绝。

我们照抄原名,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但承继之意是不言自明的。

要设计一个所谓世纪工程,选编一些人人当读的书,“万有”一词再恰当不过。

这就像把物体间的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一样,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不叫“万有”,还叫什么!我们只能赞叹王云五和他的友人、同人的聪明才智,并且乐于承继。

要承继的,不仅是一个名称。

当年编辑《万有文库》时,据传得到了一大批顶尖人物的支持,有蔡孑民、胡适之、吴稚晖、杨杏佛、张菊生、高梦旦等三十余人。

我们这一代人,得失与短长都是显然的,无论是“比不得”还是“不可比”,专家都非请不可,于是也有了陈原、王元化、李慎之、顾廷龙、金克木、董乐山等三十多位海内外的大家出任总顾问或学术指导,还有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担任策划。

当然,聚合这样一些顶天立地的人物,不是我们的功劳,我们也无此能力;他们是冲着“新世纪万有文库”这一富有使命感的大名而来的。

这只能增加我们的责任,使我们感到,无论对时贤或是对先人,我们的工作都只能做好或不能做坏。

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也有不少承继。

六十年前,商务的《万有文库》在廉价简装上作文章,而其销售则以图书馆作为主要对象。

我们今天大体仿此,只是销售对象适应今天的情况更加展开一些。

在这“豪华本”和奢侈消费盛行的时代,向读者提出“你的简装书来了”,不免悖时。

但看到当年的“万有文库”本在今日旧书肆里依然受到欢迎,也就有了信心。

做出版,原是要做“长命”的事。

“商务”诸前贤,当年筹划种种,又何曾想到身后的声名会如此流芳多年呢?!较多不同前人的,大概是内容。

《新世纪万有文库》大别为三: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

传统文化书系重在传统古籍。

我们所收,内容自然不出前人曾定范围,书名雷同者至夥,但在“新世纪”里,当求其选题更适合时代需要,校审更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颖达 (7 _68 《 54 _4 ) 正义》 独取 杜注 以后 , 遂定 于一
尊, 古注相继佚亡。顾炎武日 : 今杜 氏单行 而贾服 “
①( ) 清 孙诒让 : 刘恭 甫墓表》 载《 《 , 籀膏述林》 台北 : 文书局 , ( 广
17 9 5年 ) 卷 9, 4 2 , 页 2。
②( ) 清 赵尔巽等撰 :清史稿》 北京 : 《 ( 中华书 局 , 7 年 )第 4 17 9 , 3
④( 钱 大昕: 春秋 内传古注辑存序 》 载《 清) 《 , 续修 四库全 书》 上 (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9 5年) 第 12册 , 1 19 , 2 页 。
辑存也是当时清儒从事 《 左传》 究的一个重要方 研 向。顾氏《 左传杜解补 正》 惠栋 ( 67 15 ) 左 , 19 - 78 《
收稿 日期 :06— 3—1 20 0 4
作者 简介 : 卢鸣东( 9 9 )男 , 16 一 , 广东 东莞人 , 香港浸会 大学 文学博士 , 香港 浸会 大学 中文 系副教授 。

5 — 6
维普资讯
卢鸣 东
( 香港浸会大 学 中文系 , 香港 )
摘 要: 刘文淇少从舅父凌曙学, 曾 陈立《 也 授 公羊》 然而, 家学的渊源上 , 学, 在 刘氏四代祖孙 皆 致力于《 左传》 究其原 因, , 实与刘文淇的尊王思想有密切关 系。始于清初的一片“ 反杜” 呼声下, 刘 文淇对杜预义例严加 纠正, 他利用 古注辑存 的成果, 并凭借乾嘉时期典 章名物考证 日趋精进的优
册 。 1 26 页 37 。
③( ) 清 刘文淇 : 春秋左 氏传 旧注疏 证》 台南 : 《 ( 明伦版 社 , 7 1 4 9 年 ) 页 3 疏证 》 , 。《 的撰写经过 , 参见 1 5 99年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 研
整理《 长编》 但却没有续写《 , 疏证》 是以未得完稿。 ,
而经益晦 。辅嗣之 《 、 易》 元凯之 《 春秋》 皆疏 于训 ,
诂, 而后世盛行之。 比较贾逵 、 ” 服虔 、 郑玄 ( 2— 17 20 三 人 来 说 , 预 (2 _24) 为 晚起 , 自孔 0) 杜 22 8 稍 而
恭甫又卒。 ① 疏证 》 ”《 由刘 氏祖 孙 三代 续 写而 成。 《 清史稿 - 儒林传》 记载 “ 文淇 治《 氏春秋 长 初, 左 编》 晚年编辑成疏 , , 甫得一卷, 而文淇没。② ” 刘文淇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月 第 3期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NAN I A HU G NI RST JNG XI 0Z AN U VE IY
Ma , 0 6 y20 No .3
论《 春秋左 氏传 旧注疏 证》 中的尊王思想
括《 左传旧疏考正》 春秋左氏传 旧注疏证》 以下 和《 (
简称《 疏证》 。考察刘文淇 的家学渊源 , ) 不难 发现
在《 春秋》 三传 中, 氏祖孙四代俱致力于《 刘 左传 》 研
究 。孙诒 让 ( 8 8 1 0 ) : 嘉 庆之 季 为义 疏 之 14 - 9 8 日 “
学者, 又有刘先生孟瞻治《 春秋 左氏传》 , 而先生 ”“ 遽卒 , 其子伯山先生继其业 , 亦未究而卒” “ ; 伯山先 生长子恭甫知县绍明家学” “ , 属稿 至襄公 四年 , 而
势, 去例言礼 , 通过《 春秋》 褒贬揭示尊王之 义。此外, 疏证》 在《 的撰写上, 刘文淇 自 称对沈钦韩《 补 注》 十取其六” 其 中因袭了沈氏对杜预人格方面的怀疑 , “ , 也据此驳斥杜注, 申明《 春秋》 大义以尊
王为 本 。
关键词: 尊王; 义例 ; 绝去王鲁 ; 去例言礼
刘文淇 , 字孟瞻 , 江苏仪征人 , 生于乾隆五十 四 年(79 , 18 ) 卒于咸丰 四年 ( 84 , 15 ) 经学 传世之作包
左氏传贾服注辑述》 以及刘文淇 《 , 疏证》 , 等 俱专收
贾逵 、 服虔等汉人古 注, 详加精审 。可以说 , 清儒重
视古注的辑佚工作 , 表现出“ 尚汉学 ” 的一种治学风 尚, 也反映出他们对魏晋注解的强烈不满 。钱大昕 (7 8 10 ) “ 12 - 84 日: 汉之经 师 , 其训 诂皆有家法 , 以 其去圣人未远 , 魏晋 而降 , 儒生好异求新 , 注解 日多 ,
中图分 类号 :2 5 0 K 2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2 2 0 ) 3— 0 6—1 10 7 0 ( 06 0 0 5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言
传补注》 洪亮吉(7 6 89 《 、 14  ̄10 ) 春秋左传诂》 严蔚 、
《 春秋 内传古 注辑存》 李贻德 ( 7 3 82 《 、 18 一l3 ) 春秋
清初《 左氏》 , 自顾炎武( 63 62 倡议 学 肇 11 ̄18 ) 以考证典章名物为主 , 至乾嘉时期大盛 。此外 。 旧注
究所收 录的“ 整理后记 ” 。其 中指 出《 证》 疏 的撰作除 了《 史稿 ・ 清 儒林传》 所载的刘 文淇 、 毓崧 和刘 寿曾 外 , 刘 寿曾 的两个 弟弟 贵 曾 (85 19 ) 14- 89 和富曾 (87 12 ) 曾参 与其事 。近人 曾圣 益 着 14- 9 8 也 《 仪征刘氏春秋左 氏传学研 究》 详 论《 证》 , 疏 成书过 程, 得参 考。 值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05 7 。 20 年 月
首先写了《 长编》 十巨册, 数 然后据 此为提纲 , 作 撰 《 疏证》 由于他写到 隐公 四年便去 世, ; 其子刘毓 崧 (88 87 、 1l一l )孙刘 寿曾(88 18 ) 6 13- 82 接手续写 , 稿 至襄公五年而止, 及后曾孙刘师培(84 11 ) 18- 99 虽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