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1专题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正)
《咬文嚼字》说课稿(正)咬文嚼字说课稿咬文嚼字是指过分追求字句的准确、用词的精细与整洁,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咬文嚼字被视为一种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但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已经受到一定质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咬文嚼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咬文嚼字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
一、咬文嚼字的正面影响1. 语言的精准性:咬文嚼字追求字句准确,用词精准,可以保证文章表达的内容准确传递给读者,使信息传递更加清晰。
2. 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注重语言的整洁美观,能使文章的排版更加规范、有序,呈现出一种审美的感觉,提升文章的艺术价值。
3. 表达的深度:咬文嚼字注重字句的精细刻画,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深入,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咬文嚼字的负面影响1. 内容空洞:过于追求字句表达的精准,可能导致文章在内容上变得空洞,缺乏思想和观点的独特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文笔僵化:过分追求语言的整洁美观,可能使文章的风格过于僵硬,缺乏生动和灵活性,影响文章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3. 阅读难度:咬文嚼字过多可能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限制了文章的传播和接受范围。
三、咬文嚼字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咬文嚼字可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促进学术交流的发展。
2. 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咬文嚼字可以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因语言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解和曲解,确保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 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可以使作品更加精致和深入,刻画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构建情节更加紧凑,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总结咬文嚼字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在传统文化中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咬文嚼字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权衡。
在不影响文说通顺、篇章流畅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美观和深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价值。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咬文爵字》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温州市艺术学校郑舒艺一、文本分析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的第二个板块“如琢如磨”。
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文学史中的实例,提倡人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要以谨严的精神咬文嚼字,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以达到艺术的完美。
本文的特点是:论点新鲜明确,在引用郭沫若“炼字”的旧例后再呈现;论据充足有力,以“推敲”等典型故事为例;论证生动贴切,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严谨精炼,“大半”、“似乎”、“怀疑”等词不下断语。
二、学生分析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明确“咬文嚼字”这一论点及论点鲜活、论据有力、论证生动的写作方法,把咬文嚼字的精神运用于日常创造。
高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首先,在认知上,对议论文的论点阐述、论据引用、论证方法和语言运用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情感上,能结合自己的读写经验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诵读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文的论点及其内涵;2能阐述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3能运用联想避免“套板写作”;4能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能说出本文的论点及其内涵;2能阐述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三)教学难点能运用联想避免“套板写作”。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今天我们来学朱光潜的《咬文嚼字》。
先来看一组图(展示学校标语)。
这是在我们学校老师的朋友圈和学校宣传中经常出现的一款标语。
大家找一找,这类标语里关键的字是哪一个?(“艺”)。
“艺路”谐音哪个词?(“一路”)。
可见“咬文嚼字”,在我们身边也是很常见的。
朱光潜先生就是一位咬文嚼字的提倡者。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请大家看看课本注释,在横线里填上他的著作。
(《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从书名就可以知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一篇经典的古文阅读材料,《咬文嚼字》自出版以来便备受推崇。
本篇文章针对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咬文嚼字》一章,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古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内容及其背景。
2.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阅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提问:学生们是否读过《咬文嚼字》?(2)简单介绍一下《咬文嚼字》的背景及作者杨继盛。
2.核心内容讲解(1)对《咬文嚼字》的文章结构进行解读。
(2)讲解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包括词句辨析、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理解等。
(3)逐段分析文章内容,解读作者运用字词之妙。
3.阅读练习(1)教师提供一篇类似《咬文嚼字》的古文篇目,要求学生辨析其中极具文化内涵的词句并总结出正确的阅读方法。
(2)分组阅读《咬文嚼字》的相关原文,并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文中难词、语言表达及文化背景进行讨论。
4.思考展开(1)掌握了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后,鼓励全班同学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自行查找古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练习,并总结出来正确的方法。
(2)随机挑选一部分同学,以小组分享的方式讲解所阅读的古文,将个人的阅读策略和心得分享给全班。
三、教学资源1.电子版《咬文嚼字》。
2.其他类似于《咬文嚼字》的古文阅读材料。
3.学生阅读笔记。
四、教学效果及评价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从原本的一知半解到可以独立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阅读练习环节中,学生们运用所学技巧成功地解读了古文,并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心得。
在思考展开环节中,个别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很好地传递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示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综合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学生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理解上下文、分析句子结构、注重字句之间的联系等。
《咬文嚼字》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咬文嚼字》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咬文嚼字》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咬文嚼字》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近些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的能力则离不开文学修养的积淀。
《咬文嚼字》一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字习惯,提高文学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咬文嚼字一课,副标题为《中国人的字如何被“嚼”掉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咬文嚼字的概念、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2. 语言表达中的“咬文嚼字”现象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联;3. 咬文嚼字所揭示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咬文嚼字》的教学,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点目标:1. 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渊源和现实意义;2. 正确认识“咬文嚼字”的文化价值,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力所能及的语言准则;3. 取得“咬文嚼字”在语言表达中的巨大作用和必要性,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4. 理解咬文嚼字所揭示的社会背景、历史链条及历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5. 使学生了解《咬文嚼字》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学术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带有“咬文嚼字”性质,且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进行分组辨析,参与探讨。
例如评选出一组顺口溜,根据意义来研究它们的差异;选取近义词、难辨词组等等,让学生尝试举出具体案例。
2. 知识展示讲解“咬文嚼字”的概念、渊源和现实意义,可采用教师讲解、课件展示和影片演示等形式,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以实际语言材料为分析基础,对比分析一些具有“咬文嚼字”现象的经典案例,如《诗经》中的“翩翩者南山”、“翩翩者逝水”;唐朝韩愈《进学解》的“阳春白雪”等等。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咬文嚼字”的文化价值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承。
《咬文嚼字》说课稿4篇
《咬文嚼字》说课稿《咬文嚼字》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咬文嚼字》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咬文嚼字》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将从八个方面(教材、学情、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评价、开发、得失,出示ppt)说我对此课的思考和我的教学。
一、说教材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共有三篇文章,朱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
(出示ppt)这几位先生都是文艺理论界的大家,学养极其丰厚,治学都非常严谨,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朱先生谈论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内容丰厚,论说严谨,观点鲜明。
对于高二阶段的学生能起到启发指导的作用。
在小说单元和古典抒情散文单元之后,教材安排朱先生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对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重视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具有指导意义。
本课的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梳理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学写议论文。
本课的难点:作者阐释观点的不同角度,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程度和真正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ppt知识树)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本着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理解,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了解作者朱光潜。
2、积累本课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过程,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1、让学生在反复研读中体味咬文嚼字的重要性,2、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训练,尤其是文言散文和诗词鉴赏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理解较难散文的能力,已经能够独立分析问题。
《咬文嚼字》说课稿三篇
《咬文嚼字》说课稿三篇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讽刺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朱光潜先生却赋予这个成语以特殊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xx),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再看1-7段的内容。
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
总共有几个实例?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完成课后练习二、学习新课:具体分析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够:
了解文字的重要性和作用
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的文字观察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文字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
三、教学准备
相关的文字学习资料和例句
练习和表达的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引发学生对文字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文字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2. 文字的重要性和作用
讲解文字的重要性和作用,如文字是人类交流和记录思想的工具,文字具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功能。
3.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
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如汉字的构造和演变、汉字的部首和笔画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4. 文字观察和表达
通过练习和表达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表达所学的文字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字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文字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培养了文字观察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对文字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通过练习和表达来深入理解和体验文字的魅力,对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2.1【教学设计】《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
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篇课文的。
这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文章是一篇文艺评论,文章的写作特色是值得借鉴的,同时文章的内容包含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一些重要的观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践;此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这篇课文的讲解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结合学情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和知识点的补充。
【知识与能力目标】1、对作者及其创作要有所了解;2、能够把握议论性文章阅读的基本步骤并应用于实践;3、引导学生懂得“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推敲语言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的道理,并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4、引导学生参照文章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论说,增强艺术评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这是一篇论说性的文章,在阅读方法上,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阅读;2、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3、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4、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2、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实例,多谈谈自己的观点;2、“套板反应”是人们的通病,应该作为教读重点,启发学生改变那种不动脑筋、好用陈词滥调的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初次接触文艺评论,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有所准备,思维转变上可能存在难度。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语文》的第五章第一节《咬文嚼字》。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咬文嚼字”一词,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广告、电影台词等,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4.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举例子,讲解“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咬文嚼字”一词进行造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咬文嚼字”的定义和用法。
7. 作业设计: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一词进行写作,体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六、作业设计答案:由于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进行写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运用。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如查找其他关于“咬文嚼字”的文章、书籍,了解其在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细节补充在情景引入环节,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至关重要。
例如,可以选取一则常见的广告,如某品牌的食品广告,其中包含了对食品名称的巧妙运用。
通过分析广告中“咬文嚼字”的运用,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咬文嚼字》说课稿三篇
《咬文嚼字》说课稿三篇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讽刺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朱光潜先生却赋予这个成语以特殊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__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__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再看1-7段的内容。
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
总共有几个实例?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完成课后练习二、学习新课:具体分析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生:不是。
《咬文嚼字》一等奖说课稿
案例分析教学
03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和应用能力。
巩固练习及拓展延伸
多样化练习形式
设计口头回答、书面练习、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 需求。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调 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提升
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研讨会等活动, 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 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分析,通过实例阐述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方法 。
教材选用了典型的例子,如成语、俗语、诗词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在语言 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剖析
01
02
03
重点
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及其 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 言,领悟语言的精妙之处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
《咬文嚼字》一等奖说 课稿
目录
•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 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 •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途径
0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介绍
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一篇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提高表达能力的文章,选自高中语 文教材。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和表达不当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 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美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口试、作品展示 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①。
竖式移位练习。
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问题教学法,教师针对本课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理解课文,最终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课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会重点体现这种教学方法。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去学习本课。
本节内容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作为教学重点的特殊待遇,同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的储备的不协调性,本节内容在知识点的设置上先学相对简单的细胞免疫再说体液免疫,同时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现了将该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化成了直观亲近的知识点,大大降低了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内在的灵性,打造活力课堂。
讲课过程中要有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主要有三种方式(自问自答角色转换、重复评价、说课的形式)老师建议用第二种形式,形象体现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
每当看到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我就会问自己:“为什么很简单的计算也会出错?真的是马虎吗?原因究竟在哪里?”其实,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条件。
他们感兴趣的就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反之他们则会不予理睬。
本节课中,我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精灵为主线,让同学们用“一边…一边…”说话,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等等。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教学目标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一、导入新课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
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
”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前者有李白。
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
(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二、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三、课文分析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自己思考诵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知识点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1)炼字的重要性。
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
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咬文嚼字》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体味文中所举的例子。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并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品味妙语佳句,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实例所反映出的道理,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感悟法,点拨法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
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①逸:马脱缰奔跑。
②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咬文嚼字在文中含义是什么?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这也是贬词褒用。
(二)研读深思,自主学习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独立完成表格内容。
(三)小组讨论,合作互学1、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
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苏教版必修三《咬文爵字》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三《咬文爵字》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咬文爵字》是苏教版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全文通过描写一场关于文字规范与地方习俗的斗争,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字规范、语言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正确对待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咬文爵字的含义和内涵;2.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规范意识;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解和分析《咬文爵字》这篇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规范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2. 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和咬文爵字的意义。
2.整体阅读(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尝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课文剖析(25分钟):通过教师解析和学生讨论的方式,逐段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写作技巧。
4.语言规范训练(10分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讨论如何规范使用语言,尝试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一件事情。
5.写作训练(2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意图;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敏感性和意识。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与用意;2.提升学生写作表达能力,让学生以规范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要注意文字的规范使用?–你们平时遇到过哪些与文字规范有关的问题?–咬文爵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整体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咬文爵字》。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秀说课稿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秀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咬文嚼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咬文嚼字》是必修五阅读鉴赏板块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向我们讲述“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斟酌字句、锤炼语言”的一篇文化随笔,认真学好它,对学生了解文化随笔的特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在阅读和写作中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高二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但是,对文化内蕴很深厚的随笔的解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随笔的特点还不了解,然而,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模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也愿意发表个人见解,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一)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体味文中所举的例子;(二)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三)提高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养成阅读、写作的严谨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一)教学重点:品味妙语佳句,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实例所反映出的道理,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了解随笔的特点;(二)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四、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1.诵读感悟法。
语文教学贵在多读,《咬文嚼字》是文艺评论中的经典,所以作为老师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2.点拨法。
点拨法是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的点拨,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 “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
3.迁移训练
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试着根据自己写作的体会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这个论断。
七、本课板书
《咬文嚼字》朱光潜
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文字更改可以改变作者思想感情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字的好坏要看表达的效果,不能光看繁简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锤炼文字,重在把握当时、当地的心情与情景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创作要大胆发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