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与政策调整_广东东莞_惠州_梅州调查
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信贷需求逐渐增加。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存在失衡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信贷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信贷的需求逐渐增加。
他们需要信贷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等。
尤其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信贷需求更加迫切。
2. 农村信贷供给不足:虽然农村信贷需求一直在增加,但是农村信贷供给并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
由于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投放不足,导致了不少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
3. 农村信贷成本较高:在农村地区,由于信贷资源的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定价往往比较高。
由于农村信贷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审核把关也比较严格,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信贷成本的升高。
4. 农村信贷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地区,农村信贷往往过度依赖抵押贷款,而对于小微企业、农村个体经营者等非抵押贷款需求较大的群体,却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以上种种表现,都说明了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存在明显失衡的问题。
1. 金融机构偏好投放城市化的信贷项目:由于农村信贷的利润相对较低,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投放城市化项目,因此对农村信贷的投放不足。
2. 农村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农村信贷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营销相对困难,农村信贷的风险相对较高,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审批更加谨慎。
3. 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络不完善,导致了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
4. 农村信贷需求结构不清晰:农村地区,农村信贷需求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如农业、农村产业、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等。
农村信贷需求结构不清晰给了金融机构不小的挑战。
1. 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投放力度:政府应当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信贷的投放力度,压缩城市和农村信贷利差,提高农村信贷供给。
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研究综述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一系列失衡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步发展所导致的,也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概念和表现、原因及影响、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农村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概念和表现农村金融失衡问题,是指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服务的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的分布和不平衡的状况。
具体表现为:一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金融机构少、机构规模小、服务水平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活跃,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多样性;二是金融服务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向大企业、城市和发达地区倾斜,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信贷难、融资难,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窄,服务质量低。
1. 原因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代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投入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的稀缺。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能力薄弱,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多样性,导致了金融服务的不平衡。
农村金融市场监管不严,存在一些金融乱象,金融市场秩序混乱,金融服务的质量无法保障。
2. 影响农村金融失衡问题的存在给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一方面,农村金融失衡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业生产资金紧缺,农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金融失衡也导致了金融服务的不足和不平衡,农民融资难、信贷难,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受到了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解决农村金融失衡问题,需要依靠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等多方合作,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政府引导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和引导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推动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均衡。
试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及对策
提高 证 券 化 的 成 功率 、防 止 形 成证 券 化 风 险 、维 护 广 大 散 户 投资 发放 抵 押 贷款 时要 采 用 标准 化 和规 构 建 完善 合 理 的汽 车 贷款 证 券化 环 境 , 市 场参 与 者意 愿 是最 为 人 的利 益有 着 重要 意 义 。 同时 , 范 化 的贷 款合 同 , 以免 产 生 过 多 的歧 义 和 不必 要 的法 律 纠纷 。 可 初 始 的运 作条 件 。
题 所 需 要 的资 金还 是 短 缺 , 不 能得 到 所 以它 在 信贷 方 面也 有 很弱 的 能力 不 能满 足供 给主 体 的
村金 融 的供 给 与需 求 之 间不 断 出现 , 这 就压 根 我 们要 及 时 采用 有 效 要 求。
F i n a n r - i a [ Vi e w i 金 融 视 线
试论农村金融供 给与需求失衡及对 策
l 、 红 梅 山东 省滨 , / I 忻 博 兴 县 博 昌街 道 办 事处 2 5 6 5 0 0
摘要 : 农业是 我 国国民经 济发展重要 组成部 分, 在我 国经济 的发展 中起到 了重要 的作 用。
处于 计 划 经济 的 社会 背景 下 , 我 国的农 村 金 融机 构 受 国家 的控 性 的银 行 , 而 农业 银 行 又 是我 国有 村 金 融的 主 要 支撑 力 量 。 但 是 ,
制, 由国 家进 行 计 划 安 排 。在 市 场 经 验 的 时代 , 国 家对 农 村 金融 结 农 业银 行 也 在变 革 , 如 今它 已经 成 为 了一 个 商 业性 的金 融 机 构 , 从 而 且银 行 对 利 益看 得 更 重 , 多 是 注 构进 行 了很 大 的改 革 , 发展 迅 速 , 其结 构 也 发 生 了很 大 的 变 革 。 由 些 它也 不 再 是 农业 领 域 的 行业 , 进 行 着 大规 模 的 经 济运 作 , 其 服务 的对 象 也 是大 供 给 的角 度 看 , 合 作 金 融 为基 础 的组 织 体 系结 构 比较 明显 , 金 融体 重 低成 本 的交 易 , 系 多是 由政 策 金融 和 商业 金 融 分工 合作 , 所运 用 的手 面 与方 法 也 呈 型企 业 和城 市 , 与其 合作 , 而且 是这 两 个领 域 的主 要信 贷 给者 , 所 以 现多样化。从需求的方面观察 , 农 民对 金融 的需 求 与供 给 相 差 不 也 越来 越 降低 了对 农 村领 域 的投 资 。农 村 信用 社 比较 接 近农 村 , 成 多, 也 是多 样 化与 个性 的特 点 , 这是 都 是好 的 改革 成 绩 。但是 , 在我 为 了农 村金 融 的 主力 军 , 但是 , 它 自身有 着 很 多的 不足 之 处 , 比如功 比农业 银 行 的 规模 小 , 产权 也不 清 晰 、 没有 很 强 的 抗 风 国 当 前的 农村 金融 的供 需上 还 存在 着 很多 特 点 , 特别 是 “ 三 农 ” 问 能 不 清 晰 ,
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研究
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1.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原因,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设立和服务供给受到限制。
2. 金融机构资源分配不均现代金融机构往往更倾向于将资源优先分配给城市地区,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供给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农村地区的贷款需求相对较小、风险较高,同时金融机构对农村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了解较少,使得他们在农村地区的业务开展受到限制。
3. 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不足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缺乏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使得农民难以获得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解决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方案1.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借助科技手段,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方式,提高辐射农村地区的能力。
技术手段如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2. 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乡村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
这样可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3. 完善政策环境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并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增加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力度,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和理解,激发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并合理利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信贷的供给不足,二是农村信贷的需求过大。
一方面,农村信贷的供给不足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投入不足。
传统上,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城市居民提供信贷服务,而对农村居民的信贷支持相对较少。
由于县域经济相对较为薄弱,金融机构可能担心农村地区的信贷风险较大,进而选择回避农村信贷市场。
金融机构在将资金投入农村信贷市场时,还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对农村居民的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信贷的需求过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各种投资和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加。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贷渠道,大量的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要加大农村信贷供给的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增加信贷投入。
通过增加贷款额度上限、降低利率、提供贴息政策等方式来吸引金融机构投入农村信贷市场。
还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需要优化农村信贷的管理和监管机制。
政府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投放。
在金融机构选择投放地区时,可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信贷需求情况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指导,减少投资风险。
加强对农村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
需要加强农村居民的金融教育和信息共享。
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和理财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对金融市场的认知和参与能力。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方便农村居民获取相关金融服务信息,提高他们对农村信贷的需求的知情度和获取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前我国县域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农村信贷供给力度、优化管理和监管机制以及加强金融教育和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各项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实现县域农村信贷市场的有效发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缓解金融服务供需矛盾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缓解金融服务供需矛盾介绍农村金融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储蓄、贷款、保险、支付等方面。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着供需矛盾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以及解决途径,以期能够缓解这一问题,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的现状农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例如,农民需要贷款来购买农业资料、发展产业、购买农业机械等。
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农民对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的相对不足尽管农村金融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仍然相对不足。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分支机构覆盖面窄。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和先进的金融技术。
再次,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支持度较低。
农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农民对金融服务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很难获取到最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农村市场的深入了解,无法提供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的途径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为了缓解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首先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并提供相应支持。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提升其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服务中心,提供综合型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了解和认识。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路径。
一、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的表现1.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设立相对集中于城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较少,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2. 信贷政策倾向城市:传统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贷款和信用服务,农村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 信息不对称:农村居民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多,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财技巧,难以从金融市场获取到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融资成本高: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较为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融资风险认知较高,因此提高了农村居民融资的成本。
二、解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路径探讨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和需求,金融机构应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出以农产品质押为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等,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3. 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同时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到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
4. 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用评估: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用评估,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融资风险的认知,以降低融资成本。
5. 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支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改进路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农村金融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分析农村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
1. 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大问题。
传统上,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聚集在城市,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民、农村企业等乡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乡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金融机构较少,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不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金融产品匮乏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不够丰富多样化。
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多样化,但是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不能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不高。
4. 农村金融风险管控不足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农村金融风险也相对较高。
但是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不足,容易出现风险控制不力、风险暴露等问题。
二、农村金融模式改进路径1.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金融补贴资金,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机构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增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保障。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研发出更加贴近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性,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金融机构在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时,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乡村振兴是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主题,而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之一,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较为落后,金融机构较少,服务质量也不高,导致了农村居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机构不足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只有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而这些机构又比较注重大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和贫困户的帮助并不足够。
二、金融产品不够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另外,农村金融产品的利率也较高,让一部分贫困户难以消费。
三、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小由于农村人口少、经济水平低,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有限,这就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这个市场。
对于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合理规划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将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并注重小微企业和贫困户的需求。
二、拓宽金融产品渠道通过加强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拓宽金融产品渠道,开发多样化、适合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加强金融信用建设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信用建设,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信用体系,减轻贫困户的借款成本,同时维护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
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培训,提高客户的金融市场意识和理财能力,加强金融服务质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扩大金融产品渠道、加强金融信用建设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的融资需求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完善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及调节对策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及调节对策作者:王亮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8期一、边远地区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现状(一)农村金融的需求情况农牧民生产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资金需求旺盛。
近几年,边远地区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牧民对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非常旺盛。
另外农牧民消费需求呈现新特点,但潜在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涉农企业及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难。
由于现有的信贷规模不能满足这类企业或组织的资金需求,导致全旗很多种养大户、农牧业龙头企业融资困难,难以带动更多农牧民脱贫致富。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情况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资金供给规模最大,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当地发放贷款最多的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成为金融资源道“外流”的最大通道。
农业银行在推进商业化改革时,削弱了在农牧区的金融业务,由于信贷管理权限上收,使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吸收的大量信贷资金大规模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对边远农牧区中小企业及农业的信贷支持越来越少。
(三)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存款多,发放贷额少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有限,每年吸收的大部分存款或缴存人民银行,或通过系统直接上划,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资金较少,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资金更少,资金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灵活,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包商惠农贷款公司是达茂旗唯一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截至2010年1季度末,该公司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9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全部贷款投放额的11.2%。
同时,该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非常灵活,结合当地资金需求特点,相继开发出十几个农村信贷创新产品,突破了传统农村信贷单一的信贷投放模式,对于缓解边远地区农村资金短缺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边远地区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竞争机制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是导致边远地区金融供求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县域商业银行战线收缩、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发放谨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等方面。
东莞市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分析
东莞市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分析经过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东莞市经济逐步缩小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
其中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东莞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规模,金融业务规模逐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步伐加快,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与农村金融市场相比较,缺口明显加大,产生了需求和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一定失衡。
而东莞加快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东莞市农村金融市场开始更合理、完善地高速发展。
在此大环境下,目前东莞市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巨大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一、东莞市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状况分析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要道,同时还接近经济特区珠海、深圳。
自中国改革开以来,东莞市经济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近年来东莞市慢慢开始谋求经济转型。
然而,经济转型所产生的资金对于巨大金融资源需求相比,目前东莞金融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1.1东莞金融经济发展角度在东莞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速度也愈来愈快,从表1-1可以分析出,东莞市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结构正走向城市化阶段,大环境下,中国农村金融的制度、金融结构的相对落后等各种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故深化体制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落后的一个原因,由于国家发展政策实施"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促使更多的资金流向非农业领域。
大部分城市的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与需求并不匹配。
1.2金融服务机构体系角度从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中分析,近年来,东莞市不断扩大以及完善金融服务机构,银行机构数量由"十一五"末期的22家发展至37家,增长68.2%,村镇银行由1家增加至6家(数据来源:东莞阳光网---东莞存款总量迈进万亿俱乐部)。
一方面其他类型在内的各种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加入,不断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目前东莞市正处于现代农业走向工业化的阶段,资金方面的需求变得尤为紧缺。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增加,包括农民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农村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等;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
本文将从供求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1.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城市地区较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覆盖率较低,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平衡。
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上级银行,缺乏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互动合作,限制了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
2. 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信贷需求外,农民对于投资、消费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供给侧的不足导致需求失衡。
3. 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渠道较为单一,农民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选择有限。
另一方面,农村贷款需求的评估和风险控制存在困难,使得金融机构更加谨慎对待农村贷款。
二、解决路径的探讨1.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农村银行、信用联社等专门的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同时,在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方面,要注意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培养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团队。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加强产品创新,推出以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消费需求为导向的金融产品。
同时,应加强金融服务创新,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3. 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及解决对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制”特征,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更使得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向城市。
金融作为资金配置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也随同这一趋势,向城市地区聚集。
对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忽视,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薄弱,金融供给与需求缺口较大。
同时,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模式被逐渐打破,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不同的需求,迫切需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金融非均衡供需问题分析(一)农村金融供需总量矛盾。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农村金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供给性抑制。
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尚未放开,低存款利率对社会资金吸引力较弱,导致资金分流,储蓄率持续下降,信贷资金供给有限;另一方面,农业的高风险性、农村贷款业务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较高以及贷款需求的分散性、小额化所导致信贷业务规模不经济问题,使金融机构始终对农村信贷缺少动力。
从需求方面看,随着农村地区小农经济模式逐步瓦解,规模经营主体快速增加,广大农民经营意识和金融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事实上的贷款门槛高、贷款利率高和审批时间长等客观因素以及“熟人社会”的行为偏好,使得民间金融大行其道,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挤出效应”,造成对正规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
(二)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矛盾。
1、金融机构存款业务定位与农村贷款需求增长的矛盾。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及以下机构业务权限很小,基本无信贷审批权,主要业务定位为办理存取款、结算、汇兑等基本业务,成为只存不贷、或少贷的“储蓄所”,吸收的存款被大量上存,信贷资金转移出农村。
2.农村信贷需求多样化与信贷业务创新滞后的矛盾。
首先,农户信贷需求从生活消费性需求向产生经营性需求变化,小额信用贷款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经营性大额信贷需求。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村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家庭工场、贩运大户等农村新型规模化经济主体不断壮大,金融服务对象层次增加,金融产品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对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强烈。
新农村建设下金融供需失衡与成因
新农村建设下金融供需失衡与成因一、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现状分析(一)在供给总量方面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矛盾。
供给不足主要是指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资金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农村信用社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信用社由于估计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使得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方面的能力有限。
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贷款过程中的资金安全,要求贷款的农村经济主体提供相应的抵押品(土地使用权以及农户房屋等都不属于合格的贷款担保品),这就使得当前农户的融资渠道只能依靠民间私人借贷,使得民间私人借贷开始盛行,这就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不足。
供给过剩是指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
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源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只存不贷的特殊制度。
这就导致农村的存款资金转移到城市,资金大量外流现象产生。
(二)在供给结构方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目前在供给结构方面,有如下表现特征:首先是期限结构失衡。
我国的农户在金融信贷方面的需求较为多元化,在时间的跨度上也比较长,因此农村的农户信贷需求在期限上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
而根据人民银行的固定,农民的再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这就会加重农民的贷款负担,农民贷款现象减少。
其次是信贷额度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的农业的分类复杂化,有些从事种植业,有些则进行水产养殖、畜牧、果木种植,甚至有些农民进行集体企业,因此,农村的经济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国内农民的贷款数量也随着农民从事行业的不同,信贷的金额差距较大。
这就导致农村的金融市场信贷额度结构失衡。
最后是贷款投向失衡。
我国的信贷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贷款过程中,会偏重将信贷更大力度的投入到传统种植业中,不愿意将信贷投入到新兴产业中,这中放贷的投向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中新兴农业技术的培育和推广,这就使贷款投向结构失衡。
二、农村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失衡显然并非是偶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金融机构功能缺失金融机构及其功能缺失是指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退化、政策不到位导致了金融的异化。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及调节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及调节
曹晓勇
【期刊名称】《经济论坛》
【年(卷),期】2004(000)023
【摘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的城市战略计划,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金融需求高度不足,信贷指标的分解、少数的农村存款和民间借贷足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由消费性向生产性转变,规模种植、专业养殖、个体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维持农村金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已经不存在,而农村金融体制的转变还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调整农村金融的供给,重新维持农村金融的供需平衡。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曹晓勇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5
【相关文献】
1.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其调节 [J], 于丽红;兰庆高;刘丹
2.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原因及调节措施 [J], 于丽红;兰庆高
3.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其调节 [J], 卢亚娟;蔡则祥
4.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失衡与改善 [J], 黄庆安
5.新城镇建设中农村金融供需失衡调节作用研究 [J], 宗杰;佟光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供求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供求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本文将从供求视角出发,对农村金融服务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不足的原因1.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对于城市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信贷、储蓄、支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加二、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不平衡问题的对策建议1.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和金融补贴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2.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贷款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3.加强金融科技应用通过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有效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设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开发手机App等方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吸引更多农村群众使用金融服务。
4.促进金融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供求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强化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补贴力度,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更多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应增强服务意识,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和信贷支持,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农民应提高金融意识,主动了解农村金融服务的情况,并积极主动利用农村金融服务,实现自身的财富增值。
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金融投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目录一、概述二、农村金融投入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不稳定2. 投入结构不合理3.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4. 农村金融投入监管不到位三、解决农村金融投入问题的建议1. 多渠道筹集资金2. 调整投入结构3. 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推广力度4. 强化农村金融投入监管四、结语一、概述农村金融投入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金融投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二、农村金融投入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不稳定农村金融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捐赠等途径。
然而,现实情况中,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机构的投入意愿不强,社会捐赠难以长期稳定,导致农村金融投入的资金来源不稳定。
2. 投入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金融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和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而在农村金融教育、农村金融科技以及金融保险服务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全面发展。
3.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一些较为发达的乡镇地区,而对于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
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平衡,无法真正惠及更多的农民裙众。
4. 农村金融投入监管不到位在农村金融投入过程中,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对于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足,导致了一些农村金融投入存在浪费和挪用的现象。
这影响了农村金融投入的有效利用。
三、解决农村金融投入问题的建议1. 多渠道筹集资金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拓宽农村金融投入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金融投入的支持力度,确保资金的稳定来源。
2. 调整投入结构应注重加大对农村金融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结构,满足农民裙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 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推广力度应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在农村地区设立更多金融服务网点,推广和普及农村金融产品,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立: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与政策调整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与政策调整Ξ———广东东莞、惠州、梅州调查□周 立 内容提要 对广东省东莞、惠州、梅州三地的农村金融供求状况的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就不同,金融需求也不同。
针对日益增长的三类不同的金融需求,两类金融供给的缺口明显加大:正式的金融安排越来越难以满足金融需求,非正式金融安排的发展又受到遏制。
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安排农村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将更切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 金融制度 农村经济远比城市复杂。
同样,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复杂性,相对于城市部门也要大得多。
比如,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有明显季节性、单笔存贷款规模小、生产项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缺乏必要的担保与抵押品等特点,这决定了农村信贷服务的风险较大(J.D.冯匹斯克,1990;H off 和Stiglitz ,1993;Y aron 等,1997)。
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农贷的整个申请、获 31R ozelle ,S.1996.S tagnation W ithout Equity :Changing Patterns of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s P ost -Reform Rural Economy.The China Jour 2 nal 35(January 1996):63~9641Carter ,C.A.and A.Estrin (2001),China ’s T rade Integration and Im pacts on Factor M arkets.M 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January 51Li ,S.,F.Zhai and Z.W ang.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1999.The G lobal and D omestic Im pact of China Joining the W orld T rade Organization , A Project Report.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he S tate C ouncil ,China61Anders on ,K.,J.Huang and E.Ianchovichina.2004.W ill China ’s WT O Accession W orsen Farm H ousehold Income ?China Econom ic Review , forthcom ing in V ol 1571黄季火昆,李宁辉1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预测模型———CAPS iM 1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0~4181Huang ,J.,S.R ozelle and M.Chang.2004.T racking Distortions in Agriculture :China and Its Accession to the W orld T rade Organization.The W orld Bank Econom ic Review ,V ol.18,N o.1,2004:59~8491Huang ,Jikun ,Fangbin Qiao ,Linxiu Zhang and Scott R ozelle ,2000.Farm Pesticide ,Ric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EEPSE A Research Report 2001-RR3.IDRC ,S ingapore(作者单位:黄季火昆,徐志刚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李宁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Scott R ozelle 加州大学(戴维斯)农业资源经济系 美国加州 95616) 责任编辑 李玉勤—51—Ξ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03019)、中国人民大学“十五211课题”(2003)系列调研成果之一《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2005年第7期得、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问题突出,产生信用风险,农业的自然依赖性也导致信贷的地区风险较大(Meyer,2001)。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式金融机构,往往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提供信贷服务(Berger和Udell,1999)。
农村金融供求还有多样化、不平衡、阶段性的特点,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是一个基本特征(周立,胡鞍钢,2002;周立,2004)。
为获取现实资料,摸清各类农村地区金融供求的具体状况,我们选择了广东省东莞、惠州、梅州三个发展程度差异明显的地区作为调查点,以使地区研究更具有全国代表性。
一、调查设计 (一)农村金融供求分类与“三农”问题相对应的是三类农村金融需求: (1)农民生活需求,指农民日常消费、临时性消费和大项消费(如婚丧嫁娶、建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对资金的需求;(2)农业生产需求,指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3)农村发展需求,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包括道路、水电、通讯、娱乐、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学校等建设需求。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供给,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正式金融安排,一类是非正式金融安排。
正式金融安排是通过国家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典当、租赁、信托等正式金融机构和扶贫贷款、粮食贷款、希望工程等自上而下的资金扶持给予农村的资金。
非正式金融安排则是通过民间借贷(含亲友借贷、灰色借贷、高利贷等)、合会组织(含转轮会、标会、抬会、写会等)、集资(生产性集资、公益型集资、互助性福利集资)、私人银行(钱庄)、互助会、储金会及其他信贷代理机构等民间渠道获得的资金供给。
(二)调查方式在社会研究中,技术性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存在冲突,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可以有效应付这种两难(巴比,2000),对于情况十分复杂的农村金融而言,访谈方式效度较高,问卷方式则会提高信度。
所以我们结合这两种调查方式,使之互补。
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象都设定为农村信用社、村组干部和农户。
访谈和问卷都是半结构性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情况。
以村组干部和农户作为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调查对象,前者能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等农村发展性金融需求的信息,后者能提供农业生产性和生活性金融需求的信息。
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调查对象,并从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获得更全面的当地金融供给数据,从对村组干部和农户的访谈中印证金融供给的数量与结构。
(三)被调查地区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意义,调查样本要有代表性。
我们选择的东莞、惠州和梅州三地,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基本上处于中国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水平。
按照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标准,三地分别处于中等收入、中下收入和低收入水平。
二、调查内容 (一)三类“三农”问题(1)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村发展问题。
在发达的东莞地区,由于农民生活多已步入小康状态,农业的小部门化状况十分明显,“三农”问题主要体现在城镇化问题上。
(2)中等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
在中等发达的惠州地区,农民温饱问题一般早已解决,基本消费需求都能满足。
但由于公共积累不足,发展程度不够,城镇化进程暂时还无力实现。
农民主要在农业部门就业,农闲时打工补贴家用。
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农业进一步扩大投入。
(3)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民生活问题。
在欠发达的梅州地区,农民的生活几乎处于维持温饱水平,大项消费支出存在一定困难。
(二)三类金融需求与三类“三农”问题相对应,有三类金融需求(见表1)。
1.发达地区农村的主要金融需求———农村发展需求。
作为发达地区的东莞,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事实上已经非农化,生产和生活都基本上自立,农业不占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村的金融需求就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61— 周 立: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与政策调整设和公共服务提供这类走向城市化阶段的需求了。
表1 农村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结构项目传统农业阶段现代农业与走向工业化阶段走向城市化阶段金融需求以农民生活性需求和农业生产性需求为主,金额小,资金需求十分分散,季节性和临时应急性强,还款来源缺乏保障以工商业发展需求与农副产品加工需求为主,金额较大,资金需求分散,季节性强,还款来源明确,但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农村基础设施需求和工商业发展需求为主,金额大,期限长,还款来源明确金融供给民间借贷、小额农贷工商信贷、民间借贷、小额信贷工商信贷、基建贷款 2.中等发达地区农村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
在一些传统农业区(如惠州),农业生产有较大优势,依托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农村的金融需求也就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需求了。
农民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子女教育、婚丧嫁娶等大项支出也基本上能够自足,所以农民的借贷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上。
中等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性消费已可以自给,部分农民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难,靠亲友借贷基本上能够解决。
要想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还得靠农业生产。
至于农村发展所需资金得靠农业发展和加工企业的兴起推动。
农业生产型需求的特点是资金需求分散,季节性强,还款来源明确,但不太稳定。
3.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主要金融需求———农民生活需求。
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多数如同梅州农民一样,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由于手头的现金不敷应付大项和临时性支出,他们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消费性需求上。
农户家庭虽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
由于消费性金融需求难以通过正式金融渠道满足,民间借贷在欠发达地区相当盛行。
农民生活型需求的特点是金额大小不定,资金需求极为分散,临时应急性强。
由于用于消费,还款来源缺乏保障。
(三)两类金融供给1.正式金融安排。
在正式金融安排中,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最主要的3个金融机构,其他金融安排无法发挥经常性作用。
我们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农民储蓄与借贷结构比较(见表2),发现号称农业大国的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显示,虽然政策上不许民间办金融机构、吸纳储蓄(这使得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吸纳的农村储蓄占到了80%以上),但农民真正有了金融需求后,多数情况下(仍占60%以上)仍然只能靠私人借贷。
私人借贷占大部分比重的事实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受到严重抑制的,农民之所以将大部分资金存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其他被允许的储蓄和投资渠道,被迫存放在官办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