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见证 此其发轫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感悟个人心得体会8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感悟个人心得体会8篇历史和实践不断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国人民最值得信赖的执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民族战胜一切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保证。
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始终将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将自己的命运时刻与基层群众的命运连在一起,时刻不遗余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美好明天而不断努力奋斗,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稳”中求进,毫不动摇主动担当作为,让“中国式现代化”扎根泥土、遍地开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惧怕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冲锋在前、敢做先锋的勇气,坚定主动担当作为的信念,坚持做表率、争先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为民之路、常怀为民之心,坚持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成果转变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力量,为党的__精神指引乡村振兴发展铺平基层道路。
“稳”扎稳打,毫不动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汲取文化营养。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含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从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展现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成果。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探索借鉴文化传承中的优秀做法,并把他们灵活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文化力量,最终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文学评论》马大勇文章
种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网络诗词平议马大勇内容提要:近十年来,以网络为平台的旧体诗词创作勃兴,却少有人梳理,本文试从悲悯凝重的人文情怀、自由深邃的思想取向和守正开新的艺术追索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创作进行描摹。
小引讨论近十年的诗词写作,最应注意的现象无疑是网络创作的忽焉勃兴。
回望当代诗词史程,尽管其中不乏优秀作者与作品,也不乏可在诗词史站稳脚跟、堪与古人争胜的大家名作,但在总体上,当代诗词确乎越来越远离了“缘情”、“言志”的根本,呈显小众、平庸、工具化的形态。
即便已经有数量统计说,旧体诗词的作者人数、诗词期刊的发行量都已超过新诗,但一般读者心目中,当代诗词仍然成了死去的文体。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网络为载体的诗词写作异军突起,以悲悯凝重的人文情怀、自由深邃的思想取向、守正开新的艺术追索刷新着当代诗词写作的面貌,给人带来诸多“惊艳”,甚至“惊为天人”式的阅读体验。
那些波澜跌宕、飞珠溅玉的作品无疑在续写本已划上句号的诗词史卷,使中国语言美妙氤氲的最高形态得以再次挥发出令人感奋激越的魅力。
对此,网络诗词界自身也已有了相当鲜明的认识。
比如,究竟何谓“网络诗词”?檀作文以为网络诗词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而是要“用…网络诗词‟这个概念将新一代的年轻诗人与依赖《中华诗词》等传统官方媒体成名的中老年诗人群区别开来” 。
嘘堂倡“当代诗词在网络”之说,进一步确认网络诗词的特征和价值。
伯昏子则更具体提出“现代文言诗”在表现方式、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层面的三个“现代性”。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瓦解了技术层面的“网络诗词”之指称,都带有着强烈的价值判断与身份归属的意味。
又如,关于网络诗词所承担的历史角色,《留社丛刊第一期序》有如下阐释:久矣哉诗道之霣零也!方其发轫乎风骚,榘矱乎汉魏,成乎六代,盛乎唐,深乎宋而拗怒乎清季也,浩浩汤汤,涌跃沣沛,诚千秋之壮观也。
今文遽兴,如浊浪排空,喧腾沆瀣,为时不过百年而诗道遂衰,犹江河入海,晚景恋岫,挽之无计,留之乌能,而留社因之作焉……诗者五色,人者素布。
高考热点“中国瞬间”关键词的作文限时练
高考热点“中国瞬间”关键词的作文限时练【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年至2023年,新时代领路人10年10篇新年贺词,宛若一本“国家相册”。
这本“国家相册”,定格了许多“中国瞬间”:这些“中国瞬间”由普通人创造;积微光聚烛照,累瞬间成永恒。
“中国瞬间”给正在成长的我们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这份材料强调了“中国瞬间”的重要性。
材料突出了普通人在创造“中国瞬间”中的主体作用。
这些瞬间并不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单独创造的,而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共同铸就的。
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奋斗和奉献,才使得每一个“中国瞬间”都充满了力量和温度。
他们的微光汇聚成烛照,他们的瞬间累积成永恒,共同书写着国家的辉煌篇章。
此外,这份材料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努力和瞬间组成的。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和努力,在时间的积累下,最终会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立意指导】这份材料通过“国家相册”和“中国瞬间”等概念,强调了国家发展与普通人努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因此,在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深度:普通人的力量:强调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普通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们的日常努力、微小贡献,都是推动国家前进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瞬间的积累与永恒的价值:分析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瞬间如何汇聚成国家的历史长河,以及这些瞬间所蕴含的永恒价值。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人行动与历史进程之间的联系。
国家与个人梦想的结合:探讨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作文思辨】这次作文材料用语虽然不多,但含有多元思辨关系,体现了很强的思辨性。
“瞬间”与“永恒”。
“中国瞬间”不能简单地看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孤立事件,一个个“瞬间”连缀成一部生动的中国发展历史,从面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与永恒。
学校周年庆典致辞稿5篇
学校周年庆典致辞稿5篇学校周年庆典致辞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带着一份渴望与敬意,带着一腔激情与企盼,我们终于迎来了学校十周年校庆。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学生向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每一位东方国际学校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从进入东方国际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校长就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要我们时刻牢记学校的校训。
从那一天起,东方的学子们就时刻把它们铭记在心,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
今日东方的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氛围!处处朝气蓬勃,处处奋发进取,处处闪耀着青春的亮丽和风采!清晨,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在朗朗的读书声里,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现我们的才华,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课间,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的友谊,共叙同窗之情。
有时欢呼雀跃、谈笑风生,有时独倚栏杆、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自习时,我们埋头苦读,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挥笔解题,时而背诵记忆,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校园的上空时时回荡着学习的主旋律!在这个成长的摇篮里,我们的活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每一个投篮的动作,滑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每一次上抛的空中旋转,诠释着运动的灵魂与力量。
运动会上,我们看见了每个运动员那离弦之箭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和战无不胜的决心!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呐喊声气焰冲天、响彻云霄!运动铸就了我们强健的体魄,而知识竞赛更使我们变得聪颖和睿智:作文竞赛,我们抒情言志;书法大赛,我们挥毫泼墨;科技制作,我们匠心独运;创新实验大赛,我们各显神通;表演台上,我们欢歌劲舞。
青春的风采在这里铺洒,扎实的基础在这里打下,成才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学子的豪情在这里挥发!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谁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是谁用博大而无私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那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我们东方国际学校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啊!他们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始终心要解略钞
始终心要解略钞││民国十三年夏在绍兴戒珠寺讲││原序一248原序二249引言250释题252甲一释文题252甲二列人题259释文259甲一总标三谛性德259乙一总标259乙二列释259丙一中谛259丙二真谛262丙三俗谛263丙四结显264丁一显非前后264丁二显非造作265甲二别明三惑覆障265乙一总标265乙二列释267乙三结显268甲三正示三观明修268乙一引征269乙二反显269乙三明修270丙一初明观法270丙二次论修证270丙三明非异时274丙四明非次第275乙四总结276原序一觉王御世,以法利生。
古德拈椎,应机施教。
故普光明殿,知识不分于八部龙天,耆阇崛山,得记均沾于四众弟子。
所以道迷心为生,生非定生。
生原是佛,了心即佛。
佛非定佛,佛本是心。
心空也,则生佛一如。
法空也,则生佛平等。
空空也,则不坏假名。
心空者,真谛也。
法空者,俗谛也。
空空者,第一义谛也。
故曰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
迷性成修,而生三惑。
了性成修,而起三观。
观成谛显,惑破执亡,性具之道,一以贯之矣。
吾祖湛然公之始终心要者,法门之妙钥,实相之神符也。
欲登一切法空之座,离此何居。
民七戊午,本寺开办观宗学舍,初为诸生发轫,即以是书为神符。
尝曰:诸君欲登清净法殿,入妙庄严缦者,宜先熟此为阶梯也。
甲子夏,绍兴佛学研究会,余仍假此为开蒙。
当演讲时,众中有骆子季和,聪明过人。
闻即了解,随闻随录。
初不知其为何见解也,经一月,绍兴大云旬刊发现,首登是解。
始见钞序,心甚异之。
继见钞文,心窃喜之。
曾谓本社诸生曰:是着虽非疏钞体裁,洵为演讲材料,宜留意。
不数期,竟成完璧,未始非法门中之要典也。
辅讲宝静,嘱方子远凡,付板流通,公诸同志。
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非此之谓乎。
释尊应世二千九百五十一年腊月除夕日观宗老头陀谛闲述于本寺之密藏居原序二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然既得人身矣,不知正思虑,遵正道,而日逐逐于五欲之中;务以彼我陵夺为快意,是人而犹未为人也。
开谱庆典致辞范文
开谱庆典致辞范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族亲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充满喜悦和庄重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我族新谱庆典这一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修谱委员会,向所有到场的家族成员及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为此次族谱编纂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家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载着我们的先祖事迹、传承着家族血脉、弘扬着家风家训,是我们寻根问祖、教育后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今天,我们翻开这本新编撰的族谱,看到的是家族历史的厚重,感受到的是血脉相连的深情。
回顾过往,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为我们的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展望未来,我们更应铭记先贤遗志,秉承家族传统,发扬光大优良家风,将诚实守信、勤奋进取、团结互助的精神薪火相传。
新谱的完成,不仅标志着我族历史文化的又一次系统梳理与记录,更是对我族精神家园的一次深度挖掘与传承。
希望每一位家族成员都能从这份沉甸甸的族谱中汲取力量,让
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对家族根源的敬畏之心,对生活事业的热爱之情,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之志。
最后,祝愿我们家族在新的篇章里更加繁荣昌盛,愿每一个家庭和谐美满,愿每一位族人健康快乐,愿我们共同携手,让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一份简要的开谱庆典致辞范文,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离骚经全文
离骚经全文【原文】离骚屈原〔先秦〕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改此度一作: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祖祠重光庆典贺词
祖祠重光庆典贺词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乡亲们: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代表全体祖祠的后裔,向大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与感谢!祖祠重光庆典是我们久违的盛会,也是凝聚了一代代乡亲心血的见证。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感受着祖先的慈祥目光,庆祝祖祠的重光。
祖祠,是乡亲们的情感纽带,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乡亲们心灵的寄托。
祖祠见证了我们家族的兴衰荣辱,承载了我们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然而,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使得祖祠逐渐荒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但是,我们乡亲们从未放弃对祖祠的热爱与期盼,一直都怀着重光的梦想。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倡导,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重光的时刻。
重光庆典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对我们祖先的崇敬与感恩之情的表达。
祖祠重光,意味着我们对祖先的传承和弘扬,意味着乡亲们的团结和奋进,更意味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祖祠是我们根的象征,是我们乡亲们对家族渊源的追溯。
在此次重光庆典中,我们将向大家展示祖祠的历史与文化,让乡亲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族和根源。
我们将举办祖祠历史展览,展示祖先的事迹和家族的传统;我们将组织文艺表演,展示祖祠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我们还将开展祭祖活动,让乡亲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祖先的恩泽和庇佑。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让祖祠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乡亲们有机会亲近、了解、传承自己的家族文化。
祖祠重光,也是我们对乡村振兴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乡村振兴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后裔的责任与使命。
通过重光庆典,我们希望能够唤醒乡亲们对乡村的热爱与关注,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
我们将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祖祠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重光庆典是祖祠的新篇章,也是我们家族历史的新起点。
我们深知,祖祠的重光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我们将立足于传承与发展,秉承祖先的智慧和精神,努力将祖祠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社会和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平台。
庙宇落成庆典发言材料
庙宇落成庆典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贵宾、亲爱的村民们:
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今天的庙宇落成庆典,共同谱写这个历史时刻。
我代表所有参与建造庙宇的人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庙宇作为我们村落的精神家园,见证了我们的忍耐、勇敢和坚持。
它不仅是我们虔诚信仰、寄托祈福之地,也象征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今天,我们终于看到庙宇完工,它将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见证。
庙宇的落成离不开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建造过程中,家家户户都尽力出钱出力,村民们积极捐资捐物,谨守家业,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建设成果。
多次洪水和困难并没有让我们退缩,相反,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这个庙宇的诞生是全体村民的共同成果,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庙宇的落成,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加安稳的精神寄托,也象征着我们村落的繁荣和发展。
无论是每日的晨钟暮鼓,还是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庙宇将成为我们共同的聚集地,让我们共同感受到它带来的庄严、宁静和温暖。
我们相信,有了这个庙宇,我们将更加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村落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参与庙宇建设的人员和大家的支持。
我们应该引以为豪的是,在这个庙宇的背后,传承了我们村庄的文
化和历史,也凝聚着每一位村民的心血和辛勤。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个庄严而伟大的建筑,将其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它来激励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村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王开岭写顾城要点
“点灯的人也是黑暗道路上的匆匆过客,他们每个人都把小火炬高举在头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路上点燃灯光,活着时无人知晓,工作不被重视,随即便像影子一样消失。
”(普鲁斯《影子》)哪一位天才领受过他那个时代的荫庇和恩泽?哪一块金子逃得脱灰尘的嘲讽与淹没?孤独而凄凉。
不记名的遗产……这类道路从来就这样。
许多年以后,碰到较公正或记性好的历史,或许子嗣们能从尖埃中救出他的著作……“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在十年之后蓦然回首,惊讶于顾准之先知,顾准之预见!而这个社会最需要思想家的时候,它产生的思想家即已被早早地扼杀了。
”(朱学勤《迟到的理解》)今天,当豪华的顾准《日记》、《文集》火爆书肆榜首,当遗产继承者们喜气洋洋活像哪家的“接收大员”——而不是些手捧骨灰盒的忍泪人之时,我感到恍惚、茫然、犹疑。
长歌当哭。
如此隆重的“隔世交流”何独体味不到悲剧思考的庄严、神性与感动?难道这就叫“幸运”——顾准的幸运还是子嗣的幸运?不公正之后的“公正”究竟有多大诚意偿还上时代的债务?其中包含着多少灵魂拷问和理性觉悟?未挖净的烂根是否仍在野地里暗恣汹涌……再比如,面对一场大火,如果不是为了将火除去,而仅仅是想从火里抢出点什么值钱的东西,此番英勇值得称道吗——这种“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做法!不要做只盯住遗产而不讲痛感的“遗孀”!否则,那罪一百年后仍是罪,假寐的灰烬伺机还要复猖。
萧伯纳在《伤心之家》序言中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仅仅是:我们从未由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
”此语虽残酷,但对很多时代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
多少耻痣在岁月淘洗中流失了它的“质”,多少悲剧被作践地“以旧换新”。
多像一个频频堕胎的妇人。
由于年轻时的荒淫无耻,当她真诚地想做母亲时,却落下个“习惯性”的病。
对于后世,对那些无辜被消灭的孩子,这个母亲,不——这个自私的妇人该作何忏悔呢?写下这个题目的冲动,缘于一幕偶得的画面。
晚上打开电视,见一部旧时西语片。
我视力不佳,不关心那些细匝的中文旁白。
戴逵画“行像”考
052 戴逵画“行像”考戴逵画“行像”考陈思建(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 要]通行《世说新语》校释本对“行像”一词存在各种混淆,采用美术史研究的视角可以解决文献学难题。
戴逵创“挟纻法”佛像与中古佛教“行像”仪式的视觉方案关联密切,通过视觉方案辨析,戴逵“行像画”表现佛像的视觉动态,直观上以“行”字来描述,可见中古早期艺术认知的突破。
判断戴逵画“行像”是再现现场,材料不足支持。
[关键词]戴逵;“行像”画;文献脉络;视觉结构[ 中图分类号 ] 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0)06-0052-07收稿日期:2020-07-12作者简介:陈思建(1978-),男,福建古田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刻与艺术文献研究。
① 《世说新语》本书语涉戴逵处,计十二则,散见于“雅量第六”“识鉴第七”“伤逝第十七”“棲逸第十八”“巧艺第二十一”“任诞第二十三”“排调第二十五” 各篇。
其中与戴逵的艺术活动有关,“雅量”篇记琴书,“识鉴”记在少年时瓦官寺作画,“巧艺”篇记画行像及《南都赋图》。
东晋时期的戴逵(326-396,字安道),为中国美术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南齐谢赫(479-502)《古画品录》称其:“情韵绵密,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荀、卫之后,实称领袖”。
[1]戴逵或许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奇特之画家,绘画之外,兼擅雕塑,在佛教造像领域创制新式,实施革新,是“美术史上少有的多面手”[2]。
其亲手以挟纻法制作漆佛造像,声名与其子戴颙并传,称“二戴像制”。
此外,作为《雪夜访戴图》的“画中人”,戴逵也是历代画家所津津乐道、传写不绝的经典母题。
唐初贞观年间,官修《晋书》,戴逵本传入“隐逸”,称其“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
[3]唐修《晋书》,多取材于南齐臧荣绪(414-488)纂《晋书》。
而臧荣绪的《晋书》,实际上也是从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中取材,据研究统计,总数有三百五十则之多。
用“微视角”洞悉世界“大历史”
用“微视角”洞悉世界“大历史”作者:李舫来源:《现代艺术》2022年第09期章夫的这部《图腾与废墟》,正是围绕着“轴心时代”徐徐展开的一部文化散文力作。
他用比较视野,以实地探访姿态,进行着艰难却有趣的中外文化的对比和考察。
一1949年,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新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雅斯贝尔斯将人类文明的这个时代命名为“轴心时代”。
章夫的这部《图腾与废墟》,正是围绕着“轴心时代”徐徐展开的一部文化散文力作。
他用比较视野,以实地探访姿态,进行着艰难却有趣的中外文化的对比和考察。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
即祠、宫、城、堡、人、家。
这六个字,犹如六盏明暗不同、色彩缤纷的指示灯,把我们引向六个不同的方位。
这六个方位,又恰如六条射线,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
它既指向“他者”,也指向不同的文明与文化,或许正因为此,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以祠为例,“祠”虽然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词”,但却被作者巧妙地挪作“祂”用。
“祠”直通“神”,所以在很多地方,“祠堂”又称“神庙”。
章夫从厚重的古埃及开篇,并有了一个精妙的发现,“最终体现埃及文明精髓的,不是金字塔,而是神庙。
”古代中国,祠堂是儒家伦理的道德法庭;近代西方,祠堂就是一本书,让人类读出它的伟大来。
著名的巴黎先贤祠门楣上,有一句最煽情的广告词:“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苍穹之下,偌大的祠堂就像一盘跨越东西方的巨大棋盘,那些“棋盘高手们”都在同时思考人类“下一步”的方向与走势。
风云激荡50年_风云激荡四十年
风云激荡50年_风云激荡四十年从1958年到2008年,《中国体育》杂志,伴随着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不觉已经走过了五十年。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中国体育》在风雨五十载的岁月中,见证了中国体育百转千折、峰回路转、崛起辉煌的历程。
1949年,随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五千年沧桑的华夏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之林。
龙的传人,终于摆脱了1840年以来被三座大山凌辱奴役的命运,而新中国的体育从业者,也开始默默地积蓄力量,为在体育舞台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污蔑而开始了漫长的奋斗。
从1949年到1959年,是中国体育百废待兴、学习和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国情体育运动发展道路的准备期,也是中国体育的“陶器时代”。
源远流长的陶器,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之一。
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而以泥土为胚烧制而成的陶器,和中国人在血脉上有着天然的亲近。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体育,也就像朴实粗犷的陶器一样,简单、实用,朴实无华又生机勃勃。
虽然没有过多地参与国际体育比赛,但无论是推广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还是热情欢迎海外游子回归、参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建,都扎实有效,为以后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从1958年开始,中国体育进入了“青铜时代”。
《中国体育》也在这一年创刊,从此本刊和中国体育携手并进,多少崎岖多少坎坷,不离不弃,直到守得云开见月明。
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召开。
开始系统地展现中国体育的初步成就;同年,容国团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体育从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直到1968年为止,中国体育的青铜时代,通过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服务,并在三从一大的原则下,确立了至今都在遵循的竞技运动训练方针。
正当中国体育有序发展、显现出勃兴的苗头之时,十年浩劫席卷了神州大地,举国摧折万马齐喑。
覆巢之下,安能完卵?中国体育也无奈地进入了“生铁时代”。
担任国家体委主任多年的贺老总含冤离世,容国团、傅其芳等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被迫害致死,更多的教练和运动员被迫离开了心爱的体育事业,年华蹉跎。
《楚辞》与《山海经》山水树木神话之互证
《楚辞》与《山海经》山水树木神话之互证纪晓建(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摘要!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因而山水植物神话便是原始自然神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植物神话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直接产物它产生于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先民探求原始自然神秘力量的反映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材料可以相互印证关键词!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它们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欢乐因此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先民们在探求原始自然神秘力量的过程中产生了自然神话山水植物神话便是原始自然神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材料可以互证一$神山原始人类聚族而居山又是他们最早的居住地出于生存的需要早期人类对山产生了崇拜的感情因而山岳崇拜也就成了原始自然崇拜之一由于大山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其顶峰为原始人类所罕至更使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先民们便想象那些高大的山就是上天的通道亦或山顶便是神灵们的居地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地相隔并不太远可以相通交通道路就是上插云霄的高山上插云霄的高山就是神灵所常游的地方所以人们便把虔诚的宗教感情敬献给高山及山上的神灵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印度神话中的喜马拉雅山印加神话中的安第斯山西伯来神话中的锡安山等都是神山的代表中国神话中的昆仑山与之相当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都有所体现昆仑堪称中国神话的第一神山在楚辞中共出现次在山海经中出现更有次之多其神话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原始先民朴素的思维是一种人神杂糅的原始神话思维他们认为高山之巅连接着天庭那里居住着天神天地可以相通人神互可往来人神来往于天地间正是沿着天梯上上下下的在山海经中昆仑山便是具有这种天梯作用的通天工具之一西次三经云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壮如蠭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毒也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这是山海经中有关昆仑神山的最早记叙帝之下都郭璞云天帝都邑之在下者穆天子传卷二云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则此昆仑不仅是神的家乡而且是凡人升天通道但有虎身九尾人面而虎爪的神陆吾护卫又有恶兽毒鸟把守还不是怎样美丽飘渺的仙境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昆仑山的地理位置极言其范围之广山峰之高品物之丰神祇之众攀登之难其神秘性愈显突出昆仑还是西王母的居地大荒西经云昆仑之丘其下有若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高山在古代神话中还是顶天立地的天柱原始先民由直观的视觉印象而产生天圆地方的观念同时想象在大地的四面八方有八座高山支撑着天空这八座高山便是八根天柱而八座高山的顶端与天结合处也就是上天的入口被称为八门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志以刑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柱柱原作极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据该篇所记这八根擎天柱指 东北方的方土之山 称 苍门 东方的东极之山 称 开明之门 东南方的波母之山 称 阳门 南方的南极之山 乘 暑门 西南方的编驹之山 称 白门 西方的西极之山 称 阊阖之门 西北方的不周之山 称 幽都之门 北方的北极之山 称 寒门昆仑 这座古代最具神秘色彩的高山 也是屈原向往和神游的主要地方 在 离骚 中 主人公神游必经昆仑 其第一次神游写到驷玉虬以乘翳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昔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曰 悬圃神山在昆仑之上淮南子曰昆仑悬圃维绝乃通天言已朝发帝舜之居昔至悬圃之上受道圣王而登神明之山其第二次神游同样离不开神山昆仑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在 天问 中诗人这样写到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屈原在神游时曾到过西方的昆仑悬圃 在这里又一次被问及 它是共有三层的昆仑神山的第二层 具有 登之乃灵 能使风雨 的神性特征 淮南子 坠形训 昆仑之丘 或上倍之 使谓凉风之山 登之而不死 或上倍之 是谓悬圃 登之乃灵 能使风雨 或上倍之 乃维上天 登之乃神 是谓天帝之居 昆仑神山 登之可以成仙 食其物便可以长生不死 如 离骚 末段写诗人在一片天乐歌舞声中 经昆仑而登上了光明灿烂的太阳神世界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涉江 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虽然是写屈原的抱负 但也反映了登昆仑山就可以长生不老的神话思想值得指出的是 神话昆仑并不是一座具体的山 这一点早在汉代就有人指出过 尔雅 云 三成 层 为昆仑丘 清代学者毕阮在注 山海经 时则更明确地说 昆仑者 高山皆得名之 这说明神话昆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意义 是神山之代表 而非今天的昆仑山或如学者们孜孜以求的那样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或者今日之泰山除昆仑山外 神山在 山海经 和 楚辞 中尚有多处 如 山海经 中巫覡借以升降天地的 大荒西经 中的灵山 海外西经 中的登葆山 海内经 中的肇山 大荒东经 中所记的日月所出之六山 大言山 合虚山 明星山 鞠陵于天山 猗天苏门山 壑明俊疾山 杨慎 山海经补注 云七 盖合汤谷扶木而记也 然汤谷扶木仅日出之地 非日月所出之地 大荒西经 中记的日月所入之六山 曰丰沮玉门山 龙山 日月山 鏖钜山 常阳山 大荒山 离骚 中的九疑山也是一座很重要的神山 它是诗中主人公两次神游的出发地 第一次神游 诗人 驷玉虬以乘翳兮 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 昔余至乎悬圃 王逸 章句 曰 苍梧 舜所葬也 洪兴祖 楚辞补注 引如淳曰 舜葬九疑 九疑在苍梧冯乘县 故或曰舜葬苍梧也 可见 这里的苍梧是指九疑山而言 诗人二游昆仑之时 在九疑山目睹了一次宏大壮观的巫咸降神仪式 巫咸将昔降兮 怀椒糈而邀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 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 告余以吉故 当百神在巫咸虔诚的祭拜中从天降临之际 九疑山神纷纷迎接 在这个百神遍降 神光灿烂的充满热烈而庄严的宗教巫术气氛里 诗人占卜获得吉兆 最终在百神的招谕之下陟升天国二! 圣水昆仑山巅是众神的大本营 又是神灵升天降地的重要通道 这座神圣的高山同时又是许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王国里 这几条重要而神秘的河流便成了从神山流出来的圣水 它们在名称 色彩 特征等方面都具有神话性质 在 楚辞 和 山海经 中有着丰富的材料可以相互印证 楚辞 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王逸注曰淮南子言白水出昆仑之山饮之不死洪补引河图云昆仑山出五色流水其白水入中国名为河水五臣云白水神泉楚辞 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王逸注曰 赤水出昆仑山洪补引尔雅云昆仑虚赤水出其东南陬河水出其东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弱水出其西南陬河水入东海三水入南海楚辞 惜逝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王逸注曰 犹赤水也淮南言赤水出昆仑楚辞 天问黑水玄趾三危安在王逸注 黑水出昆仑也山海经 西山经 记载 源出昆仑之丘的共有四水河水白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山海经 海内西经 记载 源出昆仑之丘的共有六水赤水出东南隅 河水 白水 出东北隅 洋水 黑水出西北隅 弱水 青水出西南隅海内西经 比较为古老的 西山经 多了弱水和青水 但综合各种典籍 昆仑神水最初只是四水 其颜色分别是白 赤 青 黑四种 如 淮南子 地形训 说昆仑有 四水 凡四水者 帝之神泉 以和百药 以润万物 御览 卷引 山海经 云 昆仑山有青河 白河 赤河 黑河环其虚 萧兵先生认为这是古代四方观念的产物 且与昆仑之虚为 四方 有 四门 等等一致这些发源于昆仑神山的圣水 都具有特殊的神秘特性 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使人长生不老 如王逸注引 淮南子 言白水 饮之不死 五臣注 白水 神泉 海外南经 不死民在其东 其为人黑色 寿 不死 郭璞注 有员丘山 上有不死树 食之乃寿 亦有赤泉 饮之不老 因此都有 神水 长寿水 生命之水 的称誉楚辞 与 山海经 中的圣水 除了发源于神山昆仑的诸河流外 还有供太阳升空之前汲取热量的汤谷 楚辞 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楚辞 远游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山海经 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汤谷 日所出之地的大壑 内有奇热无比的液体 山海经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大壑 郭璞注曰 诗含神雾 曰 东注无底之谷 谓此壑也 大荒东经 又称为 温源谷 郭璞注曰 温源即汤谷也 楚辞 中皆作 汤谷 在远古神话中 太阳每早要在汤谷中洗澡 并且汲取足够的热量 然后升起 在附近的太阳神树扶桑上歇息之后 就直上九天 开始一天的巡行 大汶口文化遗址所见的图像文字 既反映初民以山头为坐标测量太阳相对位置的原始计时法 也间接地表现太阳从 汤谷 汲取热量 带着烈火冉冉升起的神话形象三! 神树张光直先生指出 在巫风习俗中 第二种通天地的工具是若干种树木 这也是萨满文化中常见的所谓 世界之树 或 宇宙之树 淮南子 中记载 建木在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关于神树的神话主要有扶桑的神话和若木的神话 这些都与沟通天地有关 江林昌先生则进一步证明 若木 扶桑神树之所以与沟通天地的巫术有关 乃是因为这些树木都是太阳树因此 扶桑 若木等神树之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作为太阳升降之树 通常称作 太阳树 反映了远古先民太阳崇拜的宗教信仰 其二是作为神祇和巫师升降天地的工具和通道 通常称作 天梯 在 山海经 和 楚辞 中有丰富的材料来相互印证山海经 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山海经 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楚辞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 言东方有扶桑之木 其高万仞 日出 下浴于汤谷 上拂其扶桑 爰始而登 照耀四方 日以扶桑为舍槛 故曰 照吾槛兮扶桑 也论衡 说日篇 日旦出扶桑 暮入细柳 则此扶桑为东方太阳树无疑 所以在 离骚 中 诗人第一次神游时 朝发轫于苍梧 后便云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在这里 扶桑既是东方太阳神树 也成了诗人神游的上天通道西方的太阳神树则是若木 犹如 论衡 说日篇 中的 细柳 太阳正是沿着此树下潜地底的 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王逸注 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曰 言日未出之时若木能有明赤之光华乎 山海经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文选 月赋 注引此经 若木 下有 日之所入处 五字 淮南子 地形训 若木在建木西 末有十日 其华照下地 周祁 名义考 引 山海经 佚文 灰野之山 有树青叶赤华 名曰若木 日所入处 均可证若木乃西方的太阳树 也即太阳下潜地底所经之树也太阳通过神树上升和下潜 从文字构造上也可以得到证明 甲骨文里表示早晨与东方的 朝 东 杲 诸字和表示西方和傍晚的 杳 莫 暮 诸字从日从木 表示日在扶桑之上或日下若木 杲 即有 日在木上 之义 杳有 日在木下 之义 说文解字 卷六 东 字下引官溥曰 东 从日在木中 说文解字 莫 日且冥也 从日在草中 草犹木也 段玉裁注 莫为日且冥 杳则全冥矣 由莫而行地下 而至于扶桑之下也 同时考古学的成果也为太阳升降于扶桑 若木神树的神话理论提供有利证据 马王堆号汉墓出土的 帛画 上就有 九阳 在藤状的 若木 扶桑之枝 间飞动的景象 在 楚辞 与 山海经 中并见的神树还有建木和玉树海内经 记载 有木青叶紫茎 玄华黄实 名曰建木 太暤爰过 黄帝所为 在 太暤爰过 下 郭璞注曰 言庖羲于此经过也 郝懿行 笺疏 言庖羲生于成纪 去此不远容得过之 二说均是以人事解释神话 因而不得正解 据袁珂先生研究 过 字的含意应该是 缘着建木 上下于天的意思 建木应该是 居于天地中央的天梯 就是各方的天帝或上天或下地的梯子 他们就是缘着这棵直入云霄的细长的树爬上去爬下来海内经 开明北有视肉 珠树 文玉树 不死树 鸾鸟 凤凰 郭璞注 文玉树 五彩玉树 淮南子 地形训 玉树在其 昆仑 西 离骚 王逸注引 河图括地象 云 昆仑上有琼玉树 指的都是这种神树楚辞 中可与 山海经 互证的山水植物神远非以上所举数例 仅在屈原的作品 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 远游 与 招魂 等篇中 尚有诸多神话材料与 山海经 所记相合 招魂 中的 十日代出 也就是 海外东经 中的 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 和 大荒东经 中的 羲和者 帝俊之妻 生十日 雷渊就是 海内东经 所记的 雷泽中有雷神 的雷泽等等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一切民族在其原始时代都有原始宗教 都有万物有灵乃至整体有灵观念 并且这种有灵观念可以一直延续到一神教和阶级社会产生之后 泰勒认为 神话起源的真实背景就是万物有灵论的信仰 山水植物神话产生于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论 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直接反映 原始人类崇拜自然 信仰万物"下转第页#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的互动高校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及校园网等高校新闻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党委和行政机关的喉舌要实现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的互动就高校行政管理系统而言一是教育部要求对高校校报等校内新闻媒体进行宏观管理分类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新闻媒体评估体系并指导对高校新闻媒体的评估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所辖地区高校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和评估主要检查各高校新闻媒体运作流程内部管理和办公条件等并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各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新闻媒体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委对校报等校内新闻媒体的领导要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协作的高校新闻媒体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同时从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来看高校校报是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新闻媒体中宣传鼓动最有力量的工具之一校报等校内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地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学校办学目标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服务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与大众新闻传播系统的互动由于全球进入了传播多样化个性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的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在向我们预示着新时期传播文化大繁荣的同时彼此间出现了空前激烈的竞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其演变规律从而根据高校新闻媒体的内在发展要求和外部生存环境的演进规律有效推进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与大众新闻传播系统的良性互动从当前外部形势看现代媒体从海陆空立体式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积极介入社会事件引导社会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高校处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媒体建立一定的公关关系就学校某些事务如重大人事变动重要教学改革重点科研成果招生信息工程采购招标等与媒体进行及时的沟通这些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的事务是现代媒体社会新闻的来源也是现代媒体十分关注的新闻资源现代社会媒体的这种情况成为高校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重要诱因新闻发言人制度较以往校党委宣传部审批再由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采访的工作流程而言使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明确性也增加了透明度和传播效率另一方面高校往往容易成为社会媒体不实低俗报道的牺牲品尤其是那些敏感的话题经过媒体的渲染容易成为流言而散布于社会公众之中尤其是那些动机不纯借高校事件炒作自己意图一炮打响的媒体或记者更是把高校作为紧抓不放的目标不少负面报道产生消极影响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站出来对事件进行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澄清而是任由不实的信息在媒体之间不断的放大夸张彻底失去了维护自己权益的话语权因此新闻发言人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传声筒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无形之中为学校的信息安全增设了一道防火墙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新闻发言人背后有一个团队在工作着就高校而言它的新闻发言人背后的团队应该是高校新闻媒体的全体从业人员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势必带动它背后的这个团队从而推进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并促进该系统与大众新闻传播系统的有效互动参考文献#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加迈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闵大洪媒体互动与媒体联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络版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宋敬华!上接第页"有灵认为山水植物都有生命而某些高山大河植物是神灵的化身由此产生了山水植物等种种神话是必然的结果参考文献#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江林昌说楚辞皇之赫戏和繁鸟萃棘杭州大学学报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江林昌楚辞巫风习俗考民族艺术萧兵马王堆帛画与楚辞考古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黄启明原始恩维人民出版社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责任编辑杨小民。
[形容创新的成语]创新的成语
[形容创新的成语]创新的成语(1) [创新的成语]形容事业的成语八事业一词有多种含义,概括讲有以下四种:1、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2、事业可以是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3、有时事业一词也可以指个人的成就。
4、有时事业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意义。
形容事业的成语1) 繁荣兴旺: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2) 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
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3) 烈烈轰轰: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
形容事业的兴旺。
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4) 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
形容事业的兴旺。
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5) 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6) 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7) 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同“筚路蓝缕”。
8) 震古铄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
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9) 震古烁今:烁:光亮的样子。
震动古代,显耀当世。
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10) 蒸蒸日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
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11) 苌弘碧血: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
碧:青绿色的玉石。
12) 不挑之祖: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13) 不祧之祖: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14) 不祧之宗:不迁入祧庙的祖先。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1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16) 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17) 克传弓冶:犹克绍箕裘。
祖祠落成序文
祖祠落成序文
岁月悠悠,世代相传。
我族自先祖开基以来,历经风雨沧桑,始终秉承先祖之遗训,维系族群之团结。
今逢盛世,族人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终于将祖祠修缮一新,落成于斯。
此诚为我族一大盛事,亦是对先祖之最好告慰。
祖祠乃我族之精神象征,不仅见证了族群之兴衰历程,亦承载着族人对于先祖之无限敬仰与追思。
昔日祖祠,或因年久失修,或因战乱损毁,族人痛心疾首,然亦矢志不渝,誓必恢复祖祠之原貌。
今朝新祠,巍峨耸立,气势恢宏,再现先祖之辉煌。
新祠之落成,既是对先祖之最好纪念,亦是对后人之最好教育。
吾辈当以此为契机,传承先祖之遗训,弘扬我族之优良传统。
愿族人以此为荣,以此为勉,共同为族群之繁荣发展而努力。
今日之盛况,实乃族人共同努力之结果。
感谢各位族人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亦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之鼎力支持,共襄盛举。
愿我族在新祠之庇佑下,团结一心,共创辉煌。
谨以此文,为祖祠落成志庆。
愿先祖之灵,庇佑我族,繁荣昌盛,永续辉煌。
关于祖国摇篮的演讲稿五篇
关于祖国摇篮的演讲稿五篇同学们,让我们健康成长,努力拼搏,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谱写更璀璨的中华诗篇,让祖国从此繁荣昌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祖国摇篮的演讲稿,仅供参考。
关于祖国摇篮的演讲稿篇一亲爱的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曾记得,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我们都为此欢呼雀跃,就连世界上的几个大国都为之震惊。
曾记得,我国科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研制出“两弹一星”,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曾记得,1978年12月18日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代,经过这31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三峡工程建设,神舟飞船上天……中国的发展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中国健儿在祖国大地上摘金夺银,这令人难忘的一幕幕,都是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看今朝,2009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看着一辆辆坦克,一队队方阵从天安门前经过,天空中飞机梯队也一一掠过天安门城楼,世界各国无一不为此感到折服。
是啊,祖国六十年的变化有多大!近百年来,许许多多大有成就的中华儿女,哪个不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奋斗。
周恩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一代伟人,不就是因为他从小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鞭策自己;现代科学家童第周由一个后进生变成了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这股动力不就来自他的坚定信念“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不畏艰辛远渡重洋回到祖国,为国家奉献了一生,因为他一直不变的崇高信仰,是他归国时感人肺腑的话“祖国啊,我回来啦!”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能忘记吗?当然不能。
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
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王希恩本文对民族精神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分析。
文章认为,民族精神概念的提出是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并且从一开始就与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和推崇联系了起来。
民族精神是民族活力、民族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健康的民族意识、鲜明的民族性格四者有机的统一,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具体构成,集中表现于各民族特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特定的文化现象和历史遗存之中。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作者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近年来,民族精神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任务提出,“非典”疫病冲击又引起了许多相关的思考,使有关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更为热烈。
本文就民族精神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分析,以求引起此研究的深入。
一、民族精神概念溯源关于谁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是有不同意见的。
英国著名思想史学家以赛亚・伯林(Lsaiah Berlin )指出,“民族精神”“这个词是赫尔德(J.G.von.Herder ,1744-1803)发明的”。
①但我国有学者认为是孟德斯鸠(C.de.Montesquieu ,1689-1755),②原因在于,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
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
”笔者以为,从孟德斯鸠这段话及其后文来看,这里的“人类”实际指的是各民族,而“一般的精神”则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一般的精神”,“民族的精神”。
③孟德斯鸠谈到的“民族的精神”虽不十分明朗,但毕竟提了出来,①②③参见[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05页。
参见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商丘传奇---归德城
商丘传奇---归德城撰文/记者“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在华夏文明史的宏大叙事中,这句话耳熟能详。
商丘古都城有幸,见证了华夏文明开启的那个时代,并从此五千年文脉不断,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历经500余年风云变幻仍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
大量的史料和考古证明,远古时期,商丘就有人类居住,“三皇之首”的燧人氏曾在商丘一带活动,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五帝”中的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都亳(商丘),奠定华夏根基,留下诸多历史遗迹;帝喾之子阏伯(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任“火正”,观星授时,被尊为“火神”,世代传颂。
寻根探源,让我们暂且绕开古城今生的厚重繁华,走进五千年前的“往世”,感受商丘古都城远古时期的不老传奇。
燧人氏“三皇”之首的不老神话出商丘古城向西南1.5公里,有燧皇陵,是“三皇”之首燧人氏的陵墓。
燧人氏是距今一万年前的氏族首领,他因发明人工取火被尊为“燧皇”。
燧皇陵步入燧皇陵景区,大门两侧的“开万象之光,圣火于斯发轫;列三皇之首,宗风在此传薪”的对联和燧人氏高举火把的雕塑,让人联想到远古时期,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华夏最早文化源头——火文明;一块块刻着“华夏第一火种”“华夏文明之光”“人类文明之火”的石碑默默诉说着后人对于燧人氏的崇敬。
穿过石牌坊和两侧整齐排列着龙、凤、麒麟、石人、石马等石像生的神道,燧人氏披兽皮、树叶的坐像映入眼帘。
绕过坐像,沿陵前台阶而上,就是庄严肃穆的燧人氏墓。
燧人氏墓高13.9米,整个墓冢占地15亩,栏杆选用较为贵重的汉白玉雕刻而成。
墓冢前有一通高大的赑屃座龟驼巨碑,著名历史学家俞伟超先生书写的“燧人氏陵”四个大字镌刻其上。
环陵一周,有用汉白玉雕刻的18幅浮雕,分别为盘古开天、无火悲音、自然之火、鸮鸟啄燧、钻木取火、火化腥臊、圣火取暖等,这些浮雕和文字向世人展示了从燧人氏发明火到现代火的运用。
商丘历代流传着关于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的神话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严见证此其发轫学位授予仪式揭秘当入场音乐响起,梁銶琚堂顿时肃穆起来,在舞台灯光及神奇特效的映照下,整个礼堂熠熠生辉。
教授手执权杖缓步入场,全场起立,注目行礼。
舞台的左侧,银色权杖辉映着仪式的庄严和神圣。
身着学位袍的学子们,在权杖的见证下,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纪念册。
校歌奏响,宣布礼成。
在这个每年如期而至的毕业季,2015届毕业典礼暨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5届毕业典礼暨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1982年,我校举行首批硕士、学士学位授予仪式;1986年举行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并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位授予仪式只针对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由研究生院举办。
2005年,学校考虑到人数最多的本科生的诉求,决定于11月12日的校庆日,在怀士堂前草坪为当年毕业的本科生专门举行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反响良好。
2006年的学位授予仪式仍然在怀士堂前草坪举行,此次仪式,引入了权杖及学位服两大元素,由于人数众多,校长只能与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的代表握手,以示祝贺。
2007年,学位授予仪式趋于完善,仪式时间定为6月底7月初毕业生离校前,分南、北校区举行,从2009年开始,学位授予仪式固定在梁銶琚堂,以学院为单位,分场举行。
校长开始与全体本、硕、博毕业生一一握手,亲授学位,并赠予祝福。
自此,学位授予仪式的一整套规范与流程作为传统,逐年延续下来,直至今日。
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如此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仪式的主要策划人、校长办公室主任陈望南解释道:“刚做这个学位授予仪式的时候,网上有声音说,这是‘形式主义’,是的,毕业生拿到毕业证就毕业了,这是‘实质’是‘内容’,但有时候,形式的作用远大于内容。
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是需要有一个载体的,我们营造这种庄重的仪式氛围,就是为了让毕业生产生敬畏心和感恩心,产生崇高感,因为这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每个毕业生上台与校长握手,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但这5秒钟可能会让他铭记终身。
我们就是要给每个孩子都有一次感受崇高的机会。
”毕业礼是大学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位授予仪式,则是一次让毕业生尊重礼仪,感受崇高的体验。
在旅游学院的左冰老师看来,这同时还是一场隆重的成人礼,“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意味着开始去承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在成人礼上获得校长亲手颁发的学位证书,是对学子付出的肯定。
若要使学位授予仪式完整,凸显仪式的神圣感和庄重感,权杖是不可或缺的圣物及见证者;独特的学位服景观则是校园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少不了一张中大的学位证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三件东西或许并不陌生,可是,它们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主礼教授手持权杖山高水长,有志竟成中大目前使用的权杖是2006年制作完成并正式启用的,现已成为学校学位授予仪式的标志。
权杖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对于大学的学位授予仪式而言,则意味见证一个学生的学成,既是大学学术地位和最高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体现。
为了制作这支权杖,学校筹备多年。
设计者们认为,应该在权杖中体现中山大学的文化,同时还要展现大学的品味。
其间,时任副校长梁庆寅教授和历史系陈春声教授对权杖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重要意见,由于权杖代表的是中山大学,应传之永远,因此,这支权杖应该体现中山大学的文化特质,并以贵金属材料制成。
理想遭遇现实,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即设计理念与工艺脱节,有高文化含量的设计图在当时的工厂无法生产,而工厂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制造,但又缺乏文化含量。
是时,陈望南找到了83级中文系校友罗罡,他当时在珠宝礼品业已小有名气。
得知此事后,罗罡立刻答应下来,并自豪地认为这是“母校给我的一个机会”,他许诺道:“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成一件独一无二的精品。
”解决难题的关键在于寻找一位“懂工厂生产”的设计师,为此,罗罡找到了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展览馆的馆长王见,他曾经当过车间工人,知晓如何结合设计与工艺,他设计的图纸能“落地”。
很快,设计图出来了,并获得了校方的认可。
虽然设计图能够“落地”,但要付诸工厂生产,还是遇到了大麻烦。
首先,几乎所有工厂都因技术困难而“开不了模具”,罗罡在广州找了许多珠宝工厂,却每每失望而归。
工厂为了一根权杖需要开许多模具,在不量产的情况下,花费成本巨大,因此工厂的负责人告诉罗罡:“这就像是动用一个工厂给你做一支枪”,故而拒绝生产。
就在罗罡愁眉不展的时候,同行的朋友告诉他,香港“金至尊”的工厂能够生产,罗罡立即致电“金至尊”的董事长,告诉他:“这是在为中国大陆教育事业作贡献。
”对方欣然同意。
听闻是为中大制作权杖,工艺美术大师陈义先生愿意以成本价格为权杖提供最好的玉石。
生产工厂的业务经理对此也是十分支持,并指派了专员与中大保持随时沟通。
终于,中大权杖进入了生产阶段。
权杖的生产耗时半年,在半年时间里,罗罡往来工厂,跑了不下十趟,每做出一个模具,他都要亲自过去查看才放心。
权杖制作完成的当天,整个工厂的员工都十分激动。
罗罡用大红布将权杖裹起,抱在怀里,一路送回康乐园。
典礼上的权杖在完成了中大委托的任务后,罗罡坚决不愿收取任何费用,而是一直要求能捐赠给学校。
他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和精神、情感相关联的事。
他表示:“这支权杖是我的孩子,怎么能‘卖’给母校呢?把自己的孩子卖给父母,这不成逻辑嘛!在我心里母校是家,家里让你帮忙做点事,作为子女都会是很积极、很开心的”。
在材料选择及设计寓意上,中大权杖也可谓“事事有来历”。
据罗罡介绍,权杖的制作选择了最好的材料。
校徽选用的是99.99%纯金,寓意中大的金字招牌。
汉龙由纯银制成,为使金银相映。
杖身缀着60颗翡翠。
顶部夜明珠能够在夜晚发光,寓意中大在知识上照亮每一个学子,为社会传播文化。
白玉高洁、质淳坚硬,同时温润可爱。
古时,喻帝王之尊,喻君子之美。
金镶玉为古代之尊贵之极、无以伦比的象征,间以绿松石镶嵌。
绿松石亦为稀有贵重石材,绿色表示希望、长青,象征学生。
权杖的设计更是体现着无处不在的中大文化内涵。
杖高1112毫米,代表校庆日。
权杖顶端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绿色明珠,由荷花托载,寓意学术高洁。
荷花下面是水花,一方面代表着我校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之畔,另一方面象征着我校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
水花下面是一个圆盘,上面镶有我校校徽,两边各有一条汉龙。
选择汉龙是因为汉代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鲁迅所言“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
圆盘下面是一个六面的柱体,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落款署名。
杖身上镂錾着芭蕉叶,芭蕉是岭南植物,表示我校地处岭南。
同时,镂錾技术是唐朝的精湛工艺代表,与汉龙一起,代表着我国汉唐盛世的文化特色。
柱体的下面镶嵌着翡和翠。
红的翡代表红楼,绿的翠代表绿树碧草,共同表征了我校的校园景观特色。
权杖的尾部,采用战国时期的兵器戟的形状。
戟初为兵器,后转化为仪仗和装饰物,象征我校不断开拓,锐意进取。
红领黑缎,流苏飞绿每逢毕业季,康乐园的草地上总会出现许多身披“魔法袍”的身影,路过的人们常常错以为置身于《哈利波特》小说的场景之中。
没错,这就是被同学们称为“逸仙魔法袍”的中山大学学位服。
学位服起源于西方高等教育文化,是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
为了配合学位授予仪式,形成独有的学位服形象,我校同步设计制作了中山大学自己的系列学位服。
身着硕士服的毕业生合影说起学位服的设计,还颇有一番曲折。
陈望南回忆:“在我校学位服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关键性作用,他便是历史系的陈春声教授。
”学位服的设计原型,共经历了陈春声教授的三次“否决”。
第一次是否决了以汉服作为设计原型的提议,他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学位授予仪式都是源自西方,在西式的学位授予仪式上着汉服会显得格格不入。
第二次是否定了保留盘扣的建议。
盘扣,是传统中汉服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保留盘扣意味着保留部分中国元素,但这样的设计也将使学位服看起来“不中不西”,因此被否决。
第三次则否定了“修身”的设计,当时陈春声教授的理由是“学位袍不是要让身材好的漂亮女孩穿得更漂亮,而是要让普通人穿着也显得很看”。
这三大否决被陈望南戏称为“三巴掌”,拍下去后,中大学位服的雏形便显现出来了。
学位服的设计制作经过招标后,著名设计师原野先生提出了原创方案,由我校领导、学院教授共同讨论、设计完成。
为此,学校申请了专利,并制作了《中山大学学位服手册》。
在后期制作阶段,我校还对设计公司提出了几个基本要求。
首先是面料的选择上,要求质地好、重量足、垂感佳;其次在主体色彩上,学位委员会主席袍、导师袍、博士袍、硕士袍、学士袍被分别规定为大红色、深红色、枣红色、深蓝色以及黑色。
此外,“深翠绿”成为设计中的一道亮点。
绿色是中山大学的代表性颜色,从学士服到导师服,正前面均有两道纵向的绿色条带,垂布向内翻开,也可见到一片“深翠绿”,加之学位帽内、垂布领口处及学位袍袍身下摆等处都绣有中大标志,使其极具中大校园文化特色。
学位服的设计经历了数次会议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我校领导和教授们展现出来的审美品味和理论素养,令原野十分钦佩。
他认为对学位服的设计讨论“上升到了学术文化的层面”。
在设计和品质方面,原野则认为中山大学的学位服绝对是“国内首屈一指”。
此外,原野还特别指出,“中大对学位服的养护也是全国一流的,发放、使用、收回和清洗,还包括仓库建设的抽湿、恒温等环节都做得很好。
”可见,为了让毕业生能在毕业季换上高大上的学位服,学校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呢。
如何才能把学位服穿好?学位授予仪式工作人员小L告诉了同学们几个小诀窍:在搭配上,学位袍里面应着白衬衫,男士应着黑色裤子,女士可着黑色正式短裙、丝袜或黑色裤子。
在穿着顺序上应先系好领带,然后穿学位袍,接下来再披上垂布。
领带要扣紧,垂布领口不应挡住领结。
为了防止出现学位帽戴不稳的情况,则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码数。
寒窗苦读,一纸情芳学位授予仪式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校长跟每位毕业生握手,并赠予象征学位证书的毕业纪念册。
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便意味着学生完成学业,象征一段学习经历的结束。
毕业证正是这样一张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凭证。
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毕业证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有了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也由此诞生了第一批学位证书。
这张证书于1927年9月1日由校长戴传贤(戴季陶)、副校长朱家骅签署颁发,宽46.1厘米,长53.3厘米。
中山大学初成立时的名称为国立广东大学,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因此,毕业证上也写得很清楚,毕业生是在“前国立广东大学”入校,甚至依照的规程也是“前国立广东大学”的。
这张学位证记录着中大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