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课时检测(九) 宋元时期的经济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九【宋元时期的经济】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九【宋元时期的经济】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九【宋元时期的经济】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频繁,私有化程度高,故D项正确。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东京城呈现出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区与居民生活区融为一体的面貌,说明市已突破了空间限制,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等信息可知,这里的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问题,故排除A项;北宋政府依然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故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D项排除。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某某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地区会稽县曹娥会稽县三界余姚县石堰山阴县钱清盐额(石) 16 586 29 323 64 376 6 635 由此可推知,当时( )A.商业税率比较低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商品经济占主导D.特色手工业市镇的兴起解析:选D 上表中国家每年从会稽县曹娥、三界,余姚县石堰都能征购大量的盐额,而从山阴县钱清收取的盐额非常的少,据此可知,曹娥、三界、石堰成为产盐的特色手工业市镇,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税率,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材料无反映,排除B 项;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

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地方官担任,主管官由中央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这说明官府控制榷场贸易,故选C项;从材料看不出边境贸易繁荣与否,排除A项;榷场是宋金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重农抑商”是针对国内的经济政策,排除B 项;南宋对外贸易发达,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下图是某某九日山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某某郡守偕市舶官员13次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

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A.突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B.内河航运严重不畅C.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D.商贸环境较为宽松解析:选D 在宋时,某某是中国第一大港,有频繁的海外贸易,材料中“番船”是西洋的商船,官员多次为其“祈风”,说明当时商业贸易环境比较宽松,贸易繁荣,故选D项;闭关锁国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排除A项;从“某某”“番船”可以判断是宋朝海外贸易,不能说明内河航运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政策的变动,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商业发展推动的,不能说明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排除C项。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考点1 魏晋、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一、发达的农业1.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生产工具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3.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

4.土地制度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

5.重心南移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特别提醒]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而处于从属地位。

二、手工业的进步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

3.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三、商业的发展1.发展表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市场广泛,唐朝开始征收茶税;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唐朝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2.市的发展(1)发展: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唐代“草市”作用显著,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2)特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

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临安等。

4.对外贸易唐朝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

2020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阶段(四)课时2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含答案

2020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阶段(四)课时2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含答案

课时2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考点一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

4.重心南移:南宋时期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考点二手工业的进步1.纺织业(1)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业成为新的手工业部门。

(2)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松江在元代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2.冶金业(1)北宋时期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已相当普遍,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2)南宋末,开始用焦炭冶铁。

3.陶瓷业(1)宋代制瓷业兴盛,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五大名窑。

(2)宋代,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3)元代开始生产彩瓷。

考点三商业的繁荣1.表现(1)集镇、夜市兴盛。

(2)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

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

(3)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大港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市”的发展(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2)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3.“重农抑商”:宋代抑商政策松动,允许商人应试科举入仕,商人的地位提高。

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史料史论]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核心论点: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2020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跟踪练习卷: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

2020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跟踪练习卷: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一、选择题1.(2018·山东聊城模拟)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这种现象说明()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答案 D2.(2019·山西太原模拟)《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答案 C3.(2019·山东烟台模拟)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

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答案 B4.(2017·4月浙江选考,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答案 D5.(2018·河南六市联考一)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这表明宋仁宗时期()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答案 A6.(2018·山东日照期末)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北方A.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答案 C7.(2019·山东青岛模拟)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记载,“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练习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练习新人教版

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地区会稽县曹娥会稽县三界余姚县石堰山阴县钱清盐额(石) 16 586 29 323 64 376 6 635 由此可推知,当时( )A.商业税率比较低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商品经济占主导D.特色手工业市镇的兴起解析:选D 上表中国家每年从会稽县曹娥、三界,余姚县石堰都能征购大量的盐额,而从山阴县钱清收取的盐额非常的少,据此可知,曹娥、三界、石堰成为产盐的特色手工业市镇,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税率,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材料无反映,排除B 项;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排除C项。

2.(2019届山东青岛三模)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

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地方官担任,主管官由中央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这说明官府控制榷场贸易,故选C项;从材料看不出边境贸易繁荣与否,排除A项;榷场是宋金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重农抑商”是针对国内的经济政策,排除B 项;南宋对外贸易发达,排除D项。

3.(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下图是泉州九日山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13次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

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A.突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B.内河航运严重不畅C.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D.商贸环境较为宽松解析:选D 在宋时,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有频繁的海外贸易,材料中“番船”是西洋的商船,官员多次为其“祈风”,说明当时商业贸易环境比较宽松,贸易繁荣,故选D项;闭关锁国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排除A项;从“泉州”“番船”可以判断是宋朝海外贸易,不能说明内河航运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政策的变动,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商业发展推动的,不能说明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排除C项。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时间五代十国(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元(1271~1368年)时代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①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②的对立,③再度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

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④的进一步加强。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经济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繁荣,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南宋时,⑤南移完成。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

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⑥和⑦的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①统一,②辽夏金,③元朝,④民族融合,⑤经济重心,⑥理学,⑦心学。

考点聚焦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唐朝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局面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word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word

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史。

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A. 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B. 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C. 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D. 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2、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

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

该材料反映出( )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 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3、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由此可知当时()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4、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5、“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 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 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6、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

这一改革有助于()A. 加强中央集权B. 提高决策效率C. 加强宰相权力D. 规范政务运作7、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2020版高考历史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定都上京。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后来宋太宗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来又先后灭亡了辽朝和北宋。

1127年,南宋开始与金对峙。

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了全国。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教材补缺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

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

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

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

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

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

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

第2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考点角度题号宋元时期的经济南宋时期的人地矛盾 1 宋朝南方的水利工程与经济发展 2 宋元时期土地转让的制度化 3 宋代市场的专业化特征 4宋朝对外贸易的务实性 5元朝纸币政策的影响 6 综合7一、选择题1.(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

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解析:D 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D项正确。

2.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

这反映了(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解析:C 材料未提到连年暴雨和严重涝灾,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官员的擢升,故B项错误;题干中“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说明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较好,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人口增加,故D 项错误。

3.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

这一规定( )A.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C.反映了土地转让制度化D.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解析:C 材料“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体现了土地买卖的规范,不能体现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故排除A项;租佃关系是地主与佃农间的一种租地关系,不是材料中的土地买卖,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可知,政府对土地的买卖进行规范,体现了一种制度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体现的是政府的一种管理权限,而非限制买卖,故排除D项。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史。

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A. 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B. 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C. 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D. 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2、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

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

该材料反映出(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3、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由此可知当时()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4、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5、“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 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 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6、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

这一改革有助于()A. 加强中央集权 B. 提高决策效率C. 加强宰相权力D. 规范政务运作7、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4张)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4张)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
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 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
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认 知 深 化
1.宋代的土地政策 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 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宋代商
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
滥的弊病。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
4.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 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 济重心。 5.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流行“榜下捉婿” 的风习;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 凭证,众多商人与官府合作,地位尊崇。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
类④。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瓦肆中娱乐业发达
返回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东京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概括时 要抓住①②③④从贸易发达、娱乐设施齐全、商品种类之多和 交易量之大等方面来分析。 [提示] 市坊界限被打破;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商品交易种 类繁多、数额巨大;娱乐设施完善,娱乐经济繁荣。
返回
[联]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 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 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③在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④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到了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甚
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探究] [提示]
——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史》 据史料归纳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 贸易港口大大增多;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贸易规模持
续扩大。
返回
[系统认知]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及历史地位 (1)表现: ①贸易港口大大增多,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 广大区域,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②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超过唐代,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 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 ③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
返回
重难点二 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返回
一读图明史——宋代的贸易港口
[解读] 宋朝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繁荣,宁波市内 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有外国商人居住的使馆;经济重 心的不断南移也促进了港口的建设;政府对海上贸易的重视; 指南针用于航海;发达的南北水运,这些都促进了对外海上贸 易发展,也推动了港口城市的繁荣。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件.ppt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件.ppt

主题 2 “苏湖熟,天下足”——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
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 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二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 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2)宋代以前,城市主要以政治和军事职能为主;宋代以后,城市的经 济职能增强。
(3)宋代商业经济发展、商业活动区域及城市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如打 破市坊界限、放宽经营区域等,但这只是政府增加税收的需要,并不代表 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答案
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 ②城市兴盛,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 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也不再严格监控,这使得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③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 提高,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④中唐以来,传统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 ⑤海外贸易发达,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即是对外贸易税收。
(2)根据史料一、三,概括宋代的城市职能有何新变化? (3)根据上述史料,说明宋代是否已经放弃了“抑商”政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 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①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 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纺织业 ②元代 01 _黄___道__婆___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促进了棉纺织 业的发展。 02 __棉__布_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试题: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试题: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选择题1.(2018·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答案 B解析元朝行省为统治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并不是地方统治核心,故A项错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相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地方的稳定更具有迫切性,故B项正确;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不适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行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

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灌溉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风能普遍利用,故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生活富足,故D项错误。

3.(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25)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提高粮食产量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维护国家统一答案 A解析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A项正确;农作物参植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B项错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C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4单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反映了宋代()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答案B解析材料“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说明宋朝时期通过立法保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故选B项。

材料没有反映税制的变化,排除A项;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

这一变化()荆湖南路1722。

5福建路1625.4A.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使土地集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D.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102年到1223年,即1127年靖康之变后,从北宋发展到南宋,在此期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密度增加,这有助于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A项正确。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土地集中问题,C项错误;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3.(2020·广东佛山适应性考试)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

据此图可知宋代()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时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且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1)措施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宋元时期的经济(一)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二)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九)宋元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频繁,私有化程度高,故D项正确。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东京城呈现出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区与居民生活区融为一体的面貌,说明市已突破了空间限制,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等信息可知,这里的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问题,故排除A 项;北宋政府依然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故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D项排除。

4.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税收稳步增长,国库充盈B.商业环境不利,商税繁重C.商品经济发达,成为经济主导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解析:选D根据材料数据信息并结合所学,商税虽然增加,但三冗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财政困难,A项错误;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项错误;商品经济发达,但并未成为主导,C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北宋商税逐渐增长,这表明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D项符合题意。

5.下面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情况表。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A.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C.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D.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解析:选B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南方的商税和户数都比北方要多,且南方户均负担税收少于北方,说明南方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B项正确。

6.北宋中期,政府规定每个坊场(草市和集市的统称)年税收入在千贯以上的,由官府直接设立税务机构进行收税。

年课千贯以下的,“通计坊务该得税钱总数,俾商先出钱与官买之,然后听其自行取税以为偿”。

这说明当时()A.私营商业已居自然经济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坊场经济地位已经相当重要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解析:选C北宋中期,政府对每个坊场根据年税收入灵活管理税务征收,这说明坊场经济地位已经相当重要,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

7.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

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

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A.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D.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解析:选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以后完成,材料中体现出南宋之前和之后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经济区位变迁影响审美变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8.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

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太平州的黄池镇,俗谚有云:“太平州不如芜湖,芜湖不如黄池。

”这说明,南宋时期()A.江南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特征B.商帮的出现带来了市镇经济的繁荣C.江南市镇专业化分工较明显D.坊市界限打破带动了江南市镇发展解析:选A材料“南宋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说明江南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特征,材料后半部分描述了地方市镇具有城市特征,故A项正确;商帮的出现是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地方市镇城市化,不是专业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分析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故D项错误。

9.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瓷器国内市场狭小B.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海外商运业的发达D.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南宋的外贸情况,不涉及国内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海外贸易税以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南宋时期的古沉船……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说明当时外贸比较频繁,海外商运业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转型的前后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10.《梦粱录》中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240多道菜,《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临安的40种酒,仅临安一城,咸鱼专卖店就有200多家。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C.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D.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南宋临安饮食种类丰富,反映了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

这反映了当时() A.人地矛盾突出B.土地所有制变化C.水旱灾害频繁D.传统犁耕受冲击解析:选A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表明是对边角地块的农业开发利用,体现了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故A项正确。

12.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

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解析:选A两宋时期,江浙地区经济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丝织品生产却十分发达,说明江浙地区经济结构出现转型,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

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

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

越舲吴艚,宫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2016年) 材料二北宋时期,城市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

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

北宋时期,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

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隅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

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走上多元化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

(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与宋代在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城市商业发展情况、城市人口数量和地理位置等方面。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城市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可得出城市功能多样化;据材料“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可得出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据材料“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可得出出现奢侈消费之风;据材料“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可得出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据材料“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可得出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第二小问,“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就是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不同:①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②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③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④唐代长安位于西部地区,北宋东京位于中原腹地。

(2)表现: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多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

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