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语文高考一般论述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以厘清的一大命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需要营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
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在专业影评人众多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
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
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50 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德烈•巴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侯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的影评文章,为《四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
上个世纪60~70 年代,善辩又善评的宝琳•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
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的地位。
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一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制作体系中的地位。
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报》到电视专题节目,一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篇约3 000 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
他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
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
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流失;3D 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致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
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1.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个世纪50 年代,法国出现了20 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
B.上个世纪60~70 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
C.近20 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 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
2.依据文本,概括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这个命题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对专业影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莆田质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对儒学的解构和重建
李泽厚
我觉得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需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进行解构和重建。
首先是解构。
解构有两个方面:宗教方面和哲学方面。
这两方面是非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譬如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构建了一整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宇宙观图式。
这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这是宗教,但又不完全是宗教。
它欠缺一个到处活灵活现的人格神上帝来不断干预人世,但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却又是统辖、主宰、支配、制约整个政教体制的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从“官制象天”到医药占卜。
后者到今天也还在影响人们的活动和心理。
又譬如,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构建了以“天理人欲”为核心的心性本体论。
这当然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
它否认人格神的上帝,本身却是以一种不可违抗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律令展示出来的后期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法规秩序。
它统辖、主宰、支配、制约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甚至直到今天。
儒教的特征之一是将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融成一体,形成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并提升到心性本体论的哲理高度来作为信仰。
“教”在这里既是人文教育又是人生信仰。
因此解构方面,首先应是将伦理道德作为个体的内心信仰、修养和情感与作为社会的外在行为、准则和制度区分开来。
同时,又由于情感信仰、理性思辨、制度设定等各有不同的层面、位臵和意义,所以还应该从原典儒学中定位和厘清,看看从孔子开始的儒学教义各个章句在哪个层面上具有或不具有价值,恢复原典儒学例如《论语》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活泼、具体的人间情趣,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情本体”。
这样,对了解和消解传统以及今日中国的“政教合一”或称“政治宗教”,可能颇有好处。
第二,解构之后,再“重建”否?在“教”的方面,当然不必模仿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再去塑建人格神的上帝。
但是否可以考虑回到“天地国亲师”——那松散而灵活、没有人格神的儒学的“宗教”传统呢?这个“宗教”所具有的含糊性和开放性,使它可以有一个广阔的自由的解释空间。
对老百姓,它可以包容对人格神的崇拜礼仪;对“君子”们,它可以是某种心灵寄托、行为规范、生活归依。
重要的是,“天地国亲师”不能复旧,它本身也需要一番解构和重建。
例如需要把它从过去的政治宗教即“政教合一”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它不应再是“好皇帝”和“君师合一”的政治体制和幻想信仰,恰恰应该在这里强调改“君”为“国”的重要意义,这“国”不再指任何政府、政体、政制,而是指较含混而宽广地对历史~文化共同体的某种心理认同。
于是,“天地国亲师”便可以成为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家园乡土、父母夫妻、兄弟朋友、师长同学以及文化传统的某种道德和超道德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归依。
它不再具有政治的和社会性道德的性质功能,却具有准宗教性的功能和内容。
如果今天从《论语》到《菜根谭》到《三字经》等等再作出某种新的摘录编选,重要的是加以新的解说发挥,它们不也可以与《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起着同样的慰安人际、稳定社会、健康身心的功能作用吗?在“学”的方面,则似乎不必再去重建各种“气”本体、“心性”本体的哲学体系了。
“情本体”可以替代它们。
因为“情本体”恰恰是无本体,“本体”即在真实的情感和情感的真实之中。
它以把握、体认、领悟当下的及艺术中的真情和“天人交会”为归依,而完全不再去组建、构造某种“超越”来统治人们。
它所展望的只是平凡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由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节选自《〈论语今读〉前言》,有删改)
1.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董仲舒、朱熹是中国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他们的学说都体现了宗教性与哲学性相互交织的特点。
B.从中医和占卜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汉代儒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体验和行为。
C.从孔子的儒学开始,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律令就始终影响着社会的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
D.今天读解《论语》,要把儒学从“政教合一”中解放出来,发挥它在慰安人际、稳定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2.根据文意,谈谈对“天地国亲师”传统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解释儒学为什么被称为“半宗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是一种量的特性,它是对教育状态的客观描述,它只是回答是否有差别或者是否有差距,但并不回答是“好”还是“坏”。
也不对“合理”还是“不合理”进行判断。
教育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
平等意味着“等量”、“一样”,但等量、一样未必就合理,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平。
公平比平等有更丰富的含义。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城乡教育公平。
与教育公平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相对应,城乡教育公平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条件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质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于制度刚性的不同要求。
根据教育公平的三种含义,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公平目标予以概括性的表述——城乡教育机会均等(起点一样)、教育条件一样、过程不同、结果都达到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与此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城乡教育公平的不同含义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同刚性要求,对作为保障制度的办学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总体而言,要求办学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要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同类别的教育公平所要求的制度刚性和弹性的落实。
具体而言。
要求办学制度改革鼓励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鼓励城乡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以保障教育过程的差异性公平和学生培养制度的弹性,并减轻政府教育投入的刚性压力:要求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简政放权,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鼓励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
鼓励学校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培养模式,以保障教育过程的差异性公平和学生培养制度的弹性;同时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督导评价和问责,以保障教育条件、教育机会的平等性公平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统一性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的刚性。
1.下列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教育公平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它不同于教育平等。
B.城乡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
C.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要求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D.城乡教育公平的不同含义,要求在办学制度改革中,简政放权,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2.根据原文,谈谈怎样才算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公平目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教育公平比平等有更丰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厦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最近精英教育和高尔夫球成了中国大学的主要新闻。
大学是培养精英的机构,高尔夫在人口密度极大,土地资源奇缺的中国,是一个无法大众化的运动,肯定能成为精英阶层的永久标志。
结果,上到大学校长、下到学生,都趋之若鹜。
通过高尔夫把特权阶层区分出来,让他们具有特别的行为风范,享受别人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里进行“高层次”的交际,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
这已经成为我们许多“一流大学”未曾明言的教育理想。
②那些鼓吹高尔夫式的精英教育的高校领导们,谈起这些事情来无不以美国为例:人家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
③不错,美国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时都会对学生说:“你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领袖!”
④可惜,在美国大学的校园里,就是感受不到我们这里的“高尔夫气氛”。
更没有哪个大学口口声声要用高尔夫
来培养精英。
在人家那里,精英不是个人的享受方式或生活方式。
精英表达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多,起了带头的作用,就会被社会定义为“领袖”,即我们所谓的精英。
一句话,精英是从为社会的服务中来的。
培养精英,也从社会服务开始。
⑤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美国大学的教育哲学鼓励义工。
比如,大学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刺激学生的学术成长,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看看自己究竟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服务,或者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自己还缺少什么本事和素质。
耶鲁有位教授在解释耶鲁为什么培养了这么多总统和政治家时自豪地说:“这里有最精英的教育,又有一个最贫困破落的城市。
美国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展现在学生眼前。
这是一般的象牙之塔所无法相比的。
”这至少说明了教育者的观念:最精英的人要知道自己怎么和最下层的社会建立联系,怎么深入最基层,怎么体会老百姓的生活。
这是成为领袖的基础。
⑥事实上,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组织和文化上,都鼓励学生出去当志愿人员。
有不少学校把志愿服务包括在正式的学术课程之中,或者帮助学生在当地社区发现当志愿者的机会。
比如耶鲁每年都送自己的学生到纽黑文最差的学校作义务辅导,并为此设奖。
学生通过义工的经历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⑦这一切,并不是说明美国的大学生是天使。
相反,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学生做义工,自私的动机很多,比如获得工作经验,构造自己的良好履历等等。
大学录取,则更强调义工经验。
结果,高中生也跟着大学升学的指挥棒转,目前有31%的学生参与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服务。
义工就这样成了一个升迁的阶梯。
⑧这一切,也恰恰说明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精英的概念和我们有多么不同。
人家衡量精英的准则,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基层社会的生活,有多大的现实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义工经验发现了社会,有了使命感,强化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我们国内理想中的精英,则是看其比基层社会多优越,似乎和老百姓的距离越大就越好。
这也难怪,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比较任劳任怨,更肯从基层做起。
而在我们这里,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严峻,许多学生还是心比天高,我们的精英教育观不改变,我们的大学校长和学生甩不掉高尔夫情结的纠缠,我们的大学就会培养一代没有行动能力的精神贵族。
1.下列关于“精英”概念的理解,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相比他人精英为社会服务得更多,在公共事务中起到组织带头的作用。
B.精英能用合适的方式和下层社会建立良好关系,做义工不功利、不自私。
C.精英积极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解决社会的问题中去。
D.精英了解社会,具有参政意识,是有高度使命感和行动能力的国家公民。
2.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里进行‘高层次’的交际,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的大学会“培养一代没有行动能力的精神贵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豪•鲍克斯教授在《像建筑师那样思考》中指出:“如果你想建一座建筑,而不是仅仅盖一座楼,那么你可以有三个选择:雇用一个建筑师,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雇用一个建筑师”的成本无疑太高了;而“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又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豪•鲍克斯教授给出的一个最具备可行性的选择是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
豪•鲍克斯教授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显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后者不过是“仅仅建成而已”,其满足的也只是商业、住宅或政府的需求,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满足的是人类对于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护的就不仅仅是人的身体了,它同时还庇护人的灵魂,满足的是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梦想的追求。
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城市中的大多数“房子”其实只能算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人生境界,又能够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
与这两个概念相类似的,还有被称为专业人员的“建筑师”。
在豪•鲍克斯眼中,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师却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因为他们只会造房子,却无法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
当然,正是鉴于这种专业建筑师的成绩“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的现状,豪•鲍克斯认为,既然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既然建筑的一个很关键的功用就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那么,建筑就决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
而应让建筑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中来,如此种种,也就显然比培养少数专业人员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我觉得与其说豪•鲍克斯教授是在阐释一种建筑理念,不如说他是在阐述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的实质不是让人迎合建筑物,而是让建筑物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要。
这种生活理念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示。
正像豪•鲍克斯所说的那样:“除了设计、建设、精神内涵和不动产值之外,你对建筑的真实体验就是正在影响你的意识观念的那些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不仅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你本人对于建筑的认识,而在某种程度上,后者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前者。
豪•鲍克斯教授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
豪•鲍克斯教授告诉我们,积极参与到建筑中来,其实就是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1.下列分析与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正的建筑是由专业的建筑师所造,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建筑师,只能建造建筑物。
B.真正伟大的建筑师都与思想家、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大多数建筑师则只是“高级工匠”。
C.真正的建筑师能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而真正的建筑师的缺少则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丑。
D.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不但要发挥真正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公众精通建筑。
2.依据文本,概括“豪•鲍克斯教授”关于“建筑与建筑物”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的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
"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
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假设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
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
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
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
检察官给出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
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
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
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五年刑。
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
但是由于两人在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
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
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
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
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
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一年刑)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所有局中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