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合集下载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课程的改革,又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不断加深了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从而引入新知探究,达到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课堂中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困惑1: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改变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然而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一点求知欲,却没有探究出什么来,到头来还是要老师讲。

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我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讨论,概括.想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而根本答不到预想的结果。

困惑2:在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很多课堂看到教师都是让学生先自学一段时间,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是形式上的交流合作。

学生在吱吱喳喳的说着,注意一下,就可知,大部分学生不善于积极思考,也缺少主动思考,只是个别基础好的学生在思考,大部分学生跟着说而以,单独回答就吃力了。

这就造成课堂气氛活跃,但不是真正的活跃,只是热闹而已。

久之,他们没有听课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每当老师讲到最关键的位置,去看看他们的反应,很多的学生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在听你讲课,何谈数学思考?思考和落实1.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

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而新课程观则认为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

2.处理好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大胆的尝试,敢于超越传统,综合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总之,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是好的,但首先需要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些基本能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何落实,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多思考,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做好。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本人是新任教师,教初一也快半年了,半年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针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体会与思考,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困惑一:课堂教学,你敢做大的转变吗?课堂改革不是一定就会成功,可能会碰到很多的失败,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成绩的前提下,做大的转变能收到支持和鼓励吗?【案例】:我现在教的这个班级七(三)班,据同学们说,以前小学老师都是一道题目就讲一种方法,而且讲究题海战术,要不是一节课全部是是习题课老师一讲到底,要不就是学生做作业做多了就有奖励。

这样学生会不会举一反三,学生是否听懂,老师都是不管的,老师只看量不看质,效果很差,这点从学生的思维反应可见一斑。

现在我接手了,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我上课总找不到感觉。

他们没有听课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每当老师讲到最关键的位置,去看看他们的反应,很多的学生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在听你讲课,何谈数学思考?让他们开始自己做作业了,他们开始讨论了。

思考:数学不是语文,量再多,题海战术太多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在做题抄题上,还不如让把一道题目讲透,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困惑二:如何看待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

然而,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

学习也不总是好玩的,它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况且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又有多少合理的成分呢?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身是不是一种责任?是不是爱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呢?作为教师,该如何解决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做到既不“失职”又未“侵权”呢?【思考】这就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教育没有万能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5篇范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5篇范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5篇范文)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新课程,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要达成的目标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明白了课改要体现为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基于此,初次接触新教材,应用新教材,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角色等重新定位,重新构思,精心备课,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实现“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学习”。

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诸多困惑与思考。

困惑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无法开展。

原因是:1.学生基础差。

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阅读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类似故事会、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难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

2.学习习惯差。

学生主体精神丧失,厌学情绪严重。

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特别是B类班级,有相当部分的人不愿学习。

老师要求完成预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等,学生往往不做或不能不成,导致第二天教学无法预期完成,更无法自主、合作、探究。

3、学生词语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4、学生无参与意识。

教学初期,我曾经作过尝试。

在教学中,降低难度,精心设计提问,坚持多问,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有自己的见解。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坚持了三周,教学内容落下一大节。

我想,也许一个月、两个月能有点成效,但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困惑二:语文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困惑: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善于积极思考,也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好多日常生活中的名词和概念,学生都不知道就更不懂,像“时差”、“成本价”、“利率”、“利息”、“销售量”,以及学习的函数及不等式组的应用等理解性知识时候表现出理解能力差。

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些名词和概念,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直接导致练习时间的减少,进而导致教学进度的推迟。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做这些活动时,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平时生活会多次接触到,或者看到,或者听到这些方面的东西。

课上会主动发言,锻炼的机会多;而性格文静、不善讲话的学生(多为女生),课后接触的少,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少(教学时间有限)。

这个角度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男同学的数学成绩,或者说理解能力优于女同学。

思考:在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时候,我们实质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其原因就是教材远离了生活,缺离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枯燥无味。

近几年,教材改革,课程改革,教法改革等等,都让数学这门学科,越来越接近生活,让数学有趣了的同时,也对我们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建立数学模型,这几年,我们县里教研员提出了新课情景入课的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动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所以,我认为,现在无论什么学科,理解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材与生活多联系,教学与生活多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才是我们教学的主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但是实践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以下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困惑1:课程难度过大
有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还没有真正的学会许多基本能力,如果幼儿园开设的课程难度过大,孩子学不会会感到失落,甚至会让他们对学习充满抗拒心理。

对策1:因材施教
幼儿园应该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设计,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

困惑2:课程内容过于简单
如果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内容过于简单,那就会让孩子过于轻松地度过一个个日子,那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就远远难以达到。

对策2:保持教学活跃性
幼儿园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让孩子在感性认知上得到发展。

同时,在课程安排时,也可以创建一些更加复杂的游戏或活动,以此来刺激孩子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困惑3:缺乏家长参与
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这就会阻碍孩子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甚至会使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陷入困境。

对策3:与家长建立互动联系
幼儿园可以通过咨询会,家长会等方式加深和家长的互动和联系。

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在家长反馈中得到对课程改革的建议,尽快调整和完善课程方案。

总的来说,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需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才能推动幼儿园和孩子的共同发展。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一、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1、教材中出现的情景很多需要展现的,像旋转、平移、视图等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欠缺,多媒体技术无法进班,这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2、如何区分真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要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现在往往看到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是形式上的交流合作。

学生在吱吱喳喳的说着,但学生究竟在谈论什么呢?老师也不得而知。

这就造成课堂气氛活跃,但不是真正的活跃,只是热闹而已。

3、教学理念更新程度不够:像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等。

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

4.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待进一步改进。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还停留在口头上,灌的多放的少,考什么就教什么,课题学习一律不教。

5、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以及问题情境有什么关系?怎样去创设呢?“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6、农村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情况,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新课程教材中除了新授的内容,在练习中出现了很多的灵活性的新题型,对于优秀的孩子,拓宽了思路,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但是,班中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其中一部分孩子由于学前的教育没能跟上,家庭又不重视,他们学习新课内容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面对练习中不断变化的题型,真是云里雾里、糊里糊涂了,基础知识得不到巩固,灵活知识失去了价值。

二、我的思考和落实1、处理好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大胆的尝试,敢于超越传统,综合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一、小组活动安排不合理有的老师分活动小组,只是按座位或大小个就近分组,这样可能造成有的小组全是好学生、有的小组全是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达不到先进带动后进、好生帮助差生的良好效果。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小组成员要视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2人,不多于5人。

2、小组安排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这样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3、小组安排要注意性别的合理搭配。

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

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全面发展。

5、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合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但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马上回答出来,老师却花大量时间让小组讨论,那么课堂宝贵的45分钟时间,一部分花在无谓的“讨论”上,是不是一种浪费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老师要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内容课堂上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有争议的话题。

例如:小学课本中的《编号码》一节,老师布置任务要求给全校学生编号码,存入电脑,这样,在电脑中随便调出一个学生的档案就能查出他在哪个年级,哪个班,性别是男是女,年龄多大,那么这样编号码有几种编法,哪个编法最好,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相反类似于“1加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非常简单,而且1+1就是等于2,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民乐三中田峰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

我校省首批实验校,在2003年秋季正式实施了实验工作。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使我感到了在实施课改中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现就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观念转变不够到位。

我们还没有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教材观.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没有树立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我们还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协商者、话筒的传递者,角色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虽然注意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但多数是流于形式,缺乏对组织合作学习目的的理解和对组织合作学习的调控,在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互动、合作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够,缺少引发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不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没有改变“教材中心”的旧式,在拓展和灵活使用教材上显得乏力,存在演出“教案剧”的现象;我们仍按预设的教案组织教学,不注重利用课堂共生知识。

2、“课标”意识不强。

我们对新课程要求的质量意识比较模糊,没有深入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六个改变”和“六点要求”。

特别是对于课标中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不能进行有机整合,往往顾此失彼;在具体的教学中,以为课改就可以淡化双基,在组织课堂活动中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既使注意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自主探索,但由于目标模糊和组织能力不强,从而不能做到课堂教学活泼而有序,结果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又削弱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课堂表面热闹、活跃,实际上教学效益低下;要么就纯粹按旧的模式,结果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3、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意识不强,忽视教师和学生体验的教学过程。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既给素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广大的任课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上一节让学生轻松接受,又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数学课,成了摆在每一位中数学教师前面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话题。

与此同时,如何让一节课多一份实在,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得到提升?通过网络学习和结合案列思考,我认为有不少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去反思,以下是我自己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几点困惑及其思考,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互勉。

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既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让新课程以知识为块,通过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学生对数的认识、空间观念的提升、优化学生数学思想、统计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估算意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专门设置应用题的教学单元,强调学生和教师从运算意识出发并进行思考和教学,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这无疑给我们广大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如何看待和处理现行教材中的应用题?应用题该不该分析和讲解,基本数量关系还要不要教?这是我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点困惑。

二:新课程的每一节课教学的难点就是“创设情境”,因为“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因为它不仅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更有利于解决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但在课程教学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

数学教学要求师生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愿望。

为此,广大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都力求做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思考作者:沈阳市沈河区第七中学万平提高教学质效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课堂质效的理解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师生和谐、怡情,这样的课堂就是优质的、高效的。

质效课堂贵在追求本真、以生为本。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1、教学理念和实践还没有更好地融合。

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受其已经形成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所以我们把教学过程所表现出的教师教学理念做为评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看教师有没有一种" 以导促学,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的教学设想,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其次,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民主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氛围,科学而有效的课堂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理念,都反映了一位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反映了一位教师能否以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没有一个较完整的教学理念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不知自己所做为何,也不知自己向何处去。

而在我们的课堂上,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串讲”、“追问”、“我讲你记”等传统的教学层面上,把一个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反复问反复讲,却没有深入思考:这节课怎样体现学生为主体?怎样让学生学会、会学?怎样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所以才造成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得不够积极主动。

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质效很低。

2、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学过程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我们认为,一节课的优劣首先要看教学效果,看学生有无所得,而且所得如何?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其次,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紧凑,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是否落实到位,教与学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都应是教学效果的体现。

而我们的一些课堂恰恰缺少了这些关键要素的预设,只是在盲目地走过场,教师关注的是有没有完成教学环节,很少有人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有了收获有了进步。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

03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建议
加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01 更新教材内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 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修订和调整。
02 优化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体系的 构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03 丰富教材形式
教材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 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1
02
03
提升学生素质
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 础。
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 践。
注重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 理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育资源不均衡
0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支持,但部分地区的教
育资源匮乏,影响改革的效果。
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02
新课程改革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但实际操作
中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
03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教
02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
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矛盾
教材内容更新缓慢,难以跟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 01 步伐,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
教材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和综 02 合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3 和主动性。
教师队伍素质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标题: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课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课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将就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问题一:缺乏师资支持1.1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1.2 缺乏专业培训机会1.3 教师抵触情绪较重二、问题二:课程设计不合理2.1 缺乏实际应用性2.2 课程内容重复冗余2.3 缺乏跨学科整合三、问题三:学生参与度不高3.1 课程缺乏趣味性3.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3.3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四、问题四:评价体系不合理4.1 评价过于功利化4.2 缺乏全面评价指标4.3 评价结果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五、问题五:家校合作不够紧密5.1 家长对课改缺乏理解5.2 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5.3 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不够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提供专业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2. 优化课程设计:强调实际应用性,减少内容冗余,推动跨学科整合。

3. 提升学生参与度:设计趣味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全面评价指标,减少功利化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课改的理解,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提升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结语:课程改革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通过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质量。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课程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新课改下的课堂困惑和建议

新课改下的课堂困惑和建议

新课改下的课堂困惑和建议
1. 课堂困惑:
-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如何真正实现学生主导式学习?
- 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平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如何因材施教?
- 新型教学模式下,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2. 建议:
- 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 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方案。

-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 营造良好师生互动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只有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困惑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困惑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困惑通过看学习资料和专家的录像讲解、示范课等,我对于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探究性教学模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实行课程改革,改变了自己对新课改的看法。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现在我简单谈谈体会:一、新课程教学过程的精心备课。

新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出发点。

课前要精心准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

准备的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新课程呼唤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自己在备课时尽量做到“心中有人”不仅要钻研教材,备学生,还要备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二、新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倡导的是民主、开放、平等、科学的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不能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应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要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这些都要求教师们要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高素质组织能力,以及课堂中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的应变能力。

新课程还赋予了德育工作的新内涵,突出了人际交往、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意识的增强、竞争意识的增强,变过去教师硬性渗透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接受。

三、新课程教学要渗透“探究性”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教学.是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发现问题,产生探究主题,进而通过对材料、案例的分析(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思辨法)以及实验(实验法),最终释疑并获得结果的活动。

关于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

关于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

关于课改实践中存在问题和困惑的思考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乡教师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自身做起,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和新课改相适应的新型教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惑。

一、取得的效果:1、初步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

认识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积极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二是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转变。

教学中注意关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

三是师生观的转变。

对教师是教育者又是服务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注重以生为本。

3、基本能够领悟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方式,并能够加入自己的元素,加强了课前预习的指导和导学案的运用。

二、存在的的问题和困惑: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操作不好,部分造成两极分化。

小组合作创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貌似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了,实际上,往往只有有少数学生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小组汇报中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并在知识的探索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

而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坐立不安,不知要说什么,也不知要干什么;学困生更是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

有些则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有些甚至主题不清,说题外话。

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

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不会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从传统的教材、教法、学法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一时还不适应,他们不想改,也不愿意改,甚至有的教师只是借用了课改模式的空壳,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仍是穿新鞋走老路,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化、表象化。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课改的困惑及其思考新课改,使每位教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改,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体会到新教材编的活,学生学得活。

但面对着一个个应接不暇的新理念,一堂堂精美的观摩课,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历程,对于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数学课,我困惑了……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

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

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

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

两级差距越来越大。

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遇到的困惑及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遇到的困惑及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遇到的困惑及思考课程改革从提出到实施历久弥新,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也有了变化的时代的烙印,他们思维活跃,愿意追新求变,愿意尝试与参与。

所以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慎思、审问、总结、实践、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注重形式更要注重理念新课改发展到今天,各家教派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推陈出新,每一位自成一家的名师在展示着风格迥异的课堂。

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也曾肤浅和懵懂过。

当我看到一节耳目一新的课时,我激动,我兴奋地将它付诸我的课堂,但很多次的实践让我困惑不已,为什么同样的课程,观摩课教师上得精彩,自己却不行?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们关注课堂,也应关注教师理念的更新,也需关注课堂变化中学生的变化。

自己的模仿的往往仅仅是别人的理念的表现形式之一。

所以一度,大家的语文课都会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什么”、“学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大家的语文课堂上都出现了“小组合作”,都出现了“批注”的环节。

这种模仿只是“形似”,而往往做不到“神似”。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看到的观摩课是授课教师锤炼了自己反复几次的设计,沉淀下的精华。

我们没有从目的出发,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所以,所以当再次看到怦然心动的设计环节时,我会问问自己此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需要的铺垫是什么?学生又会发展些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环节要放在这儿?深思之后,我明白了小组合作需要小组成员一路走来的多次磨合,需要教师事无巨细的辅导指挥,明白了学生怎样批注,批注怎样一步步落实,学生怎样一点点在批注中受益……当我们关注了课堂上教师的理念,关注了课堂环节的形成过程,我们才能上出有自己特色的新颖生动的语文课。

二、小组合作学习益处颇多,关键是怎样操作和新课程提倡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备受推崇。

因为小组学习最能发动学生的热情,最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林美煊课程改革实施,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崭新的面貌。

广大教师在课程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利用等诸方面与之前相比都有明显的变化,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困惑,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新课标强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然而有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是形式上的交流合作,是为活动而活动,在整堂课教学中,都要学生操作,都要学生讨论,学生活动的越多越好。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7个小箱子分别装5粒、2粒、4粒、3粒、1粒、7粒、6粒”珠子,让学生回答:“从左边数哪个箱子装的是6粒,哪个箱子装的是7粒珠子?”学生吱吱喳喳说着,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答案,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又出示图片:左边几朵花,右边几朵花,共有几朵花?生回答,师板书列算式。

最后是练习部分,老师说做书上哪一道题目,学生就动手做哪一题,……这种教法似乎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但其实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还在老师的框子里转动。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二: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概率、位置、平移等这样的新内容,这对很多老师而言还是新的东西,在运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疑惑。

课程标准中涉及的这些新内容,怎样从数学角度上去理解它,怎样能够理解课程标准当中的定位,我们老师都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去琢磨学习。

第三: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
我从教16年了,刚开始在西阳的山区小学——三溪小学,那里路途遥远,信息闭塞,连电视的收视都有困难。

农村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很重视,那时教的是老教材,虽然老教材很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应用题的解决过程却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而且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分析很到位,作业的设计也对家长的辅导有很多的辅助,对于山区的教学条件、家长和学生来说,都能通过看教材将例题看懂。

可新教材对应用题目的出示有了更新,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这是让人可喜的一面。

但新教材却只有主题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书中并没有关于解题的方法及步骤,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课后想复习或想和家长讨论,农村的家长辅导学生有较大的困难,有时却无从谈起。

因此,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改善的投入,不能单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了。

问题是现在我们的教学设施太落后了!要老师付出太多的努力才行。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外,是不是更应该多一些提示,特别是解题的方法及步骤,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让他们能不通过老师教就能学会的方法,这样他们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个人认为,新教材对落后(教学软件、辅助设施)的农村小学的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