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古今异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古今异义

请按以下方式整理课本中四个单元常用词(一)、(二)、(三)、(四)

爱古有“吝啬”义。《老子》:“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在今“爱财如命”中保留此义。

艾古有“停止、完结”义。《左传·哀公二年》:“忧未艾也。”今有成语“方兴未艾”。

案一种成放饭菜的木托盘。《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在今成语典故“举案齐眉”中保留此义。

岸古有高义。《汉书·江充传》:“充为人魁岸。”在今“伟岸、傲岸”和成语“道貌岸然”中保留此义。

败古有“腐烂”义。《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在今“腐败”一词中保留此义。

北古有“败逃”义。《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在今“败北”、“追亡逐北”中保留此义。

备古有“齐全”义。《论语·微子》:“无求备于一人。”在今“齐备”和成语“求全责备”、“德才兼备”中保留此义。

辈古代指成批或同类的人或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荐宠下辈。”今有成语“人才辈出”、“英雄辈出”。

本原义是“树根”。《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在今“根本”、“木本水源”、“本末倒置”中保留此义。

比古义为“并立、并列”。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五音比而成韶夏。”今有成语“鳞次栉比”、“比肩接踵”、“朋比为奸”、“比比皆是”等。

笔古有“文章”义。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今有“文笔”一词。

辟古可指君主、君位。《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为辟。”在今“复辟”一词中保留古义。

标本义是“树梢”。《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今有成语“标本兼治”。

兵古义是“武器”。《说文解字》:“兵,械也。”今有成语“短兵相接”、“兵不血刃”、“秣马厉兵”、“弃甲曳兵”等。

菜古指蔬菜,不包括肉蛋类食品。《说文解字》:“菜,草之可食者。”在今“菜羹”、“菜园”、“菜色”中保留古义。

差古有“略微”义。《后汉书·光武帝纪》:“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今有成语“差强人意”。

尝古义为“曾经”。《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在今“未尝”、“何尝”中保留此义。

唱古有“高声喊、大声报”义。《宋史·礼乐志》:“群臣得筹则唱好,得筹者下马称谢。”在今“唱名”、“唱票”中保留此义。

尘古有“世俗”义。孔稚珪《北山移文》:“抗尘容而走俗状。”在今“凡尘”、“浮尘”、“尘世”、“尘寰”中保留此义。古还可指踪迹。《宋史·南唐李氏世家》“思追巢、许之余尘。”(巢,巢父。许,许由。都是传说中的古代贤人)今有成语“步人后尘”。

惩古有“警戒”义。《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今有成语“惩前毖后”。

池古代常指护城河。《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在今“城池”、“金城汤池”中保留此义。

驰古有“向往”义。《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在今“神驰”、“心驰神往”中保留此义。古还有“传扬”、“传播”义。《韩诗外传》:“名声驰于后世。”在今“驰名”、“驰誉”中保留此义。

齿古义是“门牙”。《说文解字》“牙”字下段玉裁注:“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今“齿冷”、“唇亡齿寒”中的“齿”保留古义,不能改为“牙”。古还有“同类并列”义。《庄子·天下》:“百官以此相齿。”今“不齿于人类”、“不足齿数”中保留此义。

赤古义为“红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今有成语“面红耳赤”。古还有“空尽无物”义。《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今“赤贫”、“赤手空拳”中保留此义。古又有“忠诚”义。李白《与韩荆州书》:“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今“赤诚”、“赤胆忠心”中保留此义。

除古义是“殿阶”。《说文解字》:“除,殿陛也。”又:“阶,陛也。”今有“庭除”一词。

错古义是“涂饰”。《说文解字》:“错,金涂也。”今“错金”、“错彩镂金”中保留此义。古还有“交叉”义。《战国策·秦策三》:“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今“纵横交错”、“犬牙交错”、“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中保留此义。

贷古有“宽恕”义。《汉书·张敞传》:“数蒙恩贷。”今有成语“严惩不贷”。

但古义是“仅,只”。曹操《败军抵罪令》:“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今“不但”、“但说无妨”、“但愿如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保留此义。

诞古有“虚妄”义。《国语·楚语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今“虚诞”、

“怪诞”、“荒诞”中保留此义。

党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百家为一党。今有“乡党”一词。古代还常用于指团伙、亲族等。桓宽《盐铁论》:“私门成党。”今“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朋党”、“父党”等词语中保留此义。

蹈本义是“踩、踏”。《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今有成语“赴汤蹈火”。

登古有“庄稼成熟”义。《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逼人。”今有成语“五谷丰登”。

第古代常用于指贵族的住宅。《汉书·高帝纪》:“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今“门第”、“府第”中保留此义。古代还用于指科举考试的等级。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能取进士第。”今“及第”、“落第”、“屡试不第”中保留此义。

颠本义是“头顶”,引申指物体的顶部。《说文解字》:“颠,顶也。”今有“山颠”、“颠峰”等。

掉本义是“摇动”。《说文解字》:“掉,摇也。从手,卓声。《春秋传》曰:‘尾大不掉。’”现代汉语中的“尾大不掉”、“掉三寸之舌,胜百万之师”等说法即源自古代,其中的“掉”保留着古义。

豆古代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说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今“俎豆”一词中保留古义。

堵本义是“墙”。《说文解字》:“堵,垣也。”又:“垣,墙也。”今有成语“观者如堵”。

对古常用于“回答”义。《诗经·大雅·桑柔》:“听言则对。”今“无言以对”、“对答如流”、“应对”中保留此义。

顿本义是“头向下的动作”。《说文解字》:“顿,下首也。”今有“顿首”一词。引申用于脚向下跺。今有“顿足”一词。

饿古代指严重的饥饿,程度比今义重。《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今“饿殍”一词中保留古义。

伐古有“夸耀”义。《庄子·山木》:“自伐者无功。”今“伐善”、“自伐”中保留此义。

翻字形从“羽”,本义为“飞”。《说文解字》新附:“翻,飞也。”张衡《西京赋》:“众鸟翩翻。”今“翻飞”、“翔翻”中保留此义。

反古有“类推”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今有成语“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