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_395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一个经典的跨国并购案例是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品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案例。
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
首先,中国化工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致力于化工和农业领域的发展。
而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拥有广泛的农药和种子产品。
这次并购案的目标是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和产品,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
此外,该并购还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了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技术专长。
然而,这个案例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先正达的股东们对中国化工集团的收购表示担忧,担心其会削弱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其次,由于农业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涉及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因此该并购案还面临着监管审批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化工集团在并购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承诺保持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他们与先正达的股东们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协商,以解决其担忧。
最后,他们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以确保并购案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展示了跨国并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积极的沟通,中国化工集团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并购,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机会。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这些并购案例不仅对当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1. 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技术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敢于冲破国界壁垒,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的勇气和实力。
2. 海尔收购施泰德电器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施泰德电器公司。
这次并购让海尔获得了施泰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品牌知名度。
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阿里巴巴在在线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4.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以约4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库卡的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加速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这些经典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决心。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还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不断崛起,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HT集团跨国并购瑞士欧瑞康梳理事业部案例分析
中国HT集团跨国并购瑞士欧瑞康梳理事业部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HT集团跨国并购瑞士欧瑞康梳理事业部的案例。
HT集团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化企业形象。
本次跨国并购成功收购欧瑞康梳理事业部,不仅拓展了HT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更是取得了很好的品牌效应。
本文从公司合并前的资源梳理分析、合并后的管理与经营分析以及合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分析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HT集团跨国并购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HT集团;跨国并购;瑞士欧瑞康梳理事业部;品牌效应;经济效益一、公司概况中国HT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化学工业的企业,在中国具有领先的地位。
公司主要生产包括聚氯乙烯、涂料、化学纤维、聚酯、橡胶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并且产品远销全球。
如今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瑞士欧瑞康梳理事业部是欧瑞康的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纤维梳理机设计与制造的企业。
欧瑞康梳理事业部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织布、面料等领域。
二、跨国并购的背景和动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开始出现跨国并购的趋势。
作为一家在化工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中资企业,HT集团积极进行跨国并购,以扩大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形象。
欧瑞康梳理事业部正是HT集团注目的对象。
欧瑞康梳理事业部在纤维梳理机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有效补充HT集团在纤维梳理机领域的不足。
同时,这项并购还能扩大HT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并且得到欧瑞康梳理事业部的先进技术和高质量服务。
三、资源梳理分析1.产品和技术HT集团和欧瑞康梳理事业部的产品和技术都是彼此补充的。
HT集团在化学工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可以为欧瑞康梳理事业部提供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制造基础。
而欧瑞康梳理事业部在纤维梳理机的设计和生产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以为HT集团在纤维纺织行业方面提供支持。
2.市场份额两个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都是有限的。
资源企业海外并购为何屡遭算计
资源企业海外并购为何屡遭算计□邵水清/文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完全依靠本国的资源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200多年,通过对落后国家的殖民掠夺和不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获取并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从而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现代化。
我国的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将矿产资源战略放到世界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这两个宏大的历史事件中去观察:对内——要加大勘探力度,调整资源结构,减少对国外石油等大宗矿产的依赖;对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从全球的角度配置资源,保障供应安全。
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油、有色、冶金企业以及地勘单位已迈出了向海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步伐,取得一定成效,并涌现了不少成功的案例,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战略积累了经验。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去海外抄底”更是呼声四起。
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去年我国海外并购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今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将有可能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虽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高度关注的“蛇吞象”案例,但中国企业海外资本运作的效率令人担忧,走出去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项权威统计显示,我国近年来企业海外并购的整体成功率不足三成,中途铩羽而归的中国企业并不在少数。
比如去年在澳大利亚的并购中,大多被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以“未通过”、“延后审查”、“否决”等不支持、否决或延期。
尤其是上述力拓毁约中铝195亿美元注资事件,更是给国内大型资源类企业的海外收购蒙上了阴影。
分析其原因,商务部等部门认为,中国企业正在“蹒跚学步”:用30年代的基础,60年代的工具,90年代的目光参与跨国并购。
”也有专家认为,失败原因有二:有的企业在认真调查后发现并购风险太高而放弃;有的企业由于对方政府提起国家安全调查或反垄断调查而被禁止并购。
我个人认为,专家的判断无疑是对的,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摘要: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成为了中国企业市场深度开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企业并购的经济学理论,探究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
研究表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等。
随着中国市场深度开放,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深层动因;市场扩张;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正文: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是中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中国市场深度开放的趋势加剧,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但对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
市场扩张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主要动因之一。
外资企业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
此外,通过并购,外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更完善的供应链。
这些都可以有效缩短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周期和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资源整合也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重要动因之一。
由于中国市场日益复杂、竞争激烈,许多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上面临种种问题。
而外资企业凭借其较强的财务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并购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生产能力。
技术创新也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以保持或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外资并购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
通过并购,外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还可以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整合,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是市场深度开放的表现之一,其深层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等。
随着中国市场的深度开放,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反收购的案例
反收购的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收购并购活动屡见不鲜,这种行为往往能够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好处。
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反收购,即拒绝被其他企业收购。
本文将就反收购的案例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反收购的案例。
2016年,美国食品巨头蒙德里斯集团试图收购英国食品公司克拉夫特海因兹。
然而,克拉夫特海因兹坚决反对这一收购,并通过种种手段来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
克拉夫特海因兹认为,蒙德里斯集团的收购行为将会破坏公司的独立性和发展前景,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伙伴、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等,最终成功地避免了被收购的命运。
其次,还有一个反收购的案例是中国知名电商企业小米公司。
2018年,有消息称,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有意收购小米公司。
然而,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并不需要被收购,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来独立发展。
雷军表示,小米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会轻易被收购。
最终,谷歌的收购计划未能实现。
以上两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企业在面临收购时的反收购态度。
那么,企业选择反收购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企业可能担心被收购后会失去独立性,导致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其次,企业可能担心被收购后会面临文化冲突、管理体系不适应等问题,影响整体运营。
最后,企业可能担心被收购后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因此,企业在面临收购时选择反收购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反收购的案例在商业界并不鲜见,企业在面临收购时选择反收购的原因各有不同。
无论是为了保持独立性,还是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企业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企业的选择,不强求收购,而是尊重彼此的独立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商业环境。
对外资并购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自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案例开始逐步增多。
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许多重要领域,跨国公司的产品也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
总结近年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大量案例,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斩首行动,目标直指行业龙头。
外企虽然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但因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会面临较大风险,而采用并购中方品牌的进入方式则可以有效回避这些风险。
外资通过并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利用收购方的渠道来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并为本方品牌大搞促销活动,却将中方品牌搁置,使中方品牌逐渐丧失生命力,从而达到树立自己的品牌产品作为行业龙头地位的效果。
上海牙膏厂的“美加净”牙膏在1994年与联合利华合资之初,出口量为全国第一,年销售量达6000万支,在消费者通过“美加净”认识了联合利华的前提下,将处于中高端的“美加净”品牌降为低端品牌,并在广告投入上,从1997年停止在各种媒体上对“美加净”的广告投放,与此同时,加大对 “洁诺”的投入力度,到2000年,“美加净”年销售量下降了60%。
这样,联合利华既达到了斩首的效果,也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千策万略,只为争夺大股东地位。
跨国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在外企并购中一般伴有高技术的转移,这些因素一般会要求进行控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默说过“如果我们希望解释投资,那就必须解释控制”。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2003年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要求:合资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卡特彼勒要求拥有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通常,在外资无法直接通过购买股权而获得大股东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的合作方并购中方企业,然后以密谋的方式令该合作方转让股权,从而获得大股东的地位。
3.不惜血本,但求削弱竞争对手。
对于价值较大知名的中方品牌,外企一般通过巨额资金买断其使用权,据此控制中方品牌,再将其打入冷宫,消灭对手于无形。
警惕海外并购陷阱
警惕海外并购陷阱作者:孙迅来源:《中国经贸》2005年第08期纵观当代各种企业发展模式,跨国并购作为经济实体快速壮大的方式之一,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跨国并购正在成为中国商业界的热点。
最近,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出价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加州能源公司优尼科公司,震动了美国政商两界。
而海尔考虑收购美国百年家电企业美泰, 联想大手笔收购IBM的PC部门,都使得中国企业的并购扩张策略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并购作为企业成长的手段之一,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扩张的利器。
纵观当代各种企业发展模式,跨国并购作为经济实体快速壮大的方式之一,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曾经是业界美谈的AOL并购时代华纳,在联姻后就一直麻烦不断,甚至一度传出两者将重新分家的传言。
而去年中国家电巨头TCL收购的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一年后的今天在实现并购价值的道路上仍然荆棘重重。
常见的三个并购陷阱战略陷阱。
并购所代表的战略意图是什么,而并购是否是实现战略意图的最佳方式?并购的动因很多,通常垂直并购意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而横向并购意在实现规模经济。
判断并购是否是实现战略意图的最佳工具,必须对可能的选择作深刻的分析,并把这些选择放到产业大环境中考虑。
例如,AOL并购时代华纳, 看起来是媒体内容与新式传播工具的完美结合, 是新媒体的垂直整合, 誓将改写全球广告与媒体业的版图。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要实现内容与渠道的协同效应,要提供多方位的广告服务,是否只有采用并购这种高风险的形式才是最佳工具呢?如果合作可以最大化双方的股东权益,通过在两公司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是否也能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而互联网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如何影响两者合作模式的选择?价格陷阱。
并购所付出的代价是否符合并购所产生的价值?为并购付出超值代价的例子并非鲜见。
这常常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信息的不对称性。
并购者需要在短期内了解并分析并购对象的财务及运作情况,这本身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涉及的反垄断法律问题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涉及的反垄断法律问题郑惠一、当前外资并购垄断国内企业的特点和做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论文《通向垄断和寡头之路——兼并》中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
”目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主要是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
“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个“必须”是一些跨国公司目前在华并购战略的基本要求。
一些跨国公司认为,现在是收购中国企业的最好时机,收购价格正像中国的劳动力一样,比欧美低得太多;还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渠道以及品牌,再加上外商的资本和技术就可以逐步实现垄断中国市场的目标。
目前,国际啤酒巨头已把中国啤酒企业和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了;可口可乐通过品牌战略,已在我国饮料市场占有70%的份额;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近年来,跨国公司已开始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业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
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完成后,往往有两种做法,一是终止企业运营,以达到消灭竞争对手获取国内市场份额的目的;二是把并购获得的企业转变为其下属的加工企业,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既没有知识产权,也没有核心技术。
”面对如此严峻的外资垄断趋势,消极地抵制外商来华并购是错误的,而是要立法规范,主要针对以垄断我国市场为目标的恶意并购行为,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制裁手段。
二、我国有关外资反垄断法立法状况及问题1980年,在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的观点。
1993年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7条、第15条等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对于遏制各种垄断行为的蔓延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及政策取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90年代中后期,跨国并购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70%-90%左右;尽管2l世纪初跨国并购投资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跨国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中策公司收购####橡胶厂以来,外资并购的发展并不顺畅。
据统计,到2001年,中国吸收的FDI中外资并购额仅占4.96%。
自2003年以来,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加。
虽然外资并购这种国际上主要的外商投资方式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外商投资实践中出现的变化,已让许多中国人焦虑不安。
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一)最大的负面效应——市场垄断的威胁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可能导致的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2.28%上升到现在的35%以上。
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3.75亿美元,实行全行业并购,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2003年10月柯达又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
在移动通讯行业,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1999年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基本控制了国内大中城市的饮料市场,国内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啤酒厂合资率已经达到70%。
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便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我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动因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动因分析随着加入WTO承诺的最后期限的临近,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区域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消除,外资利用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并购活动出现了井喷现象。
本文在并购动因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从境外并购方和境内目标并购方两个视角分析了并购与被并购动因。
标签: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一、引言外国直接投资(FDI)有“绿地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03年全球外资并购占当年全球FDI金额的比重为90.01%,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对我国的系统化投资逐步展开。
但是,截止到2005年2月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00多亿美元,其中只有5%通过跨国并购完成。
1995年北旅股份(现名航天长峰,600855)并购案拉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序幕。
从表1统计数据可知,1995年至2002年由于政策的限制,外资并购数量处于低落状态,每年零星发生几笔。
2002年底国家政策开始松动,导致2003年~2006年间外资并购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多是针对国内各行业龙头企业进攻型的战略性并购,如美国凯雷并购徐工案、利伊洛瓦收购张裕案、达能与S.I.Food Products Limited收购光明乳业、高盛投资收购双汇等等。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区域等方面的限制正逐步消除,我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活动将更积极、范围更广。
表11995年~2005年我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案数量统计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二、基本概念的界定1.并购的涵义从目前中外成文法、经济学及法学学术论文对并购概念的应用来看,正在淡化兼并和收购的区别,而趋于将二者统称为并购(M&A)。
本文将并购定义为:某一企业或法人机构通过吸收或购买的方式获取另一企业或法人机构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和股权,从而取得该企业实际控制权的行为。
2.跨国并购与外资并购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持手段,取得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警惕外资巨头在华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一)
警惕外资巨头在华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一)历史在以不同的形式重演。
一个世纪前,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横扫华北平原;一个世纪后,在新千年开始之际,外资巨头则以“资本”作武器,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方式向中国产业市场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地整体性并购!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利益,历史上所有战争的爆发,无一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
在现代社会,采用以“枪炮”为武器的“武装战争”侵略他国的利益,是一种成本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段,因此代之以“资本”为武器的温情脉脉的“经济战争”。
国家“经济利益”是什么?土地、市场和企业是国家经济利益的主要体现形式,但在不同的时代重心不一样:在农耕时代国家之间争夺土地资源,在工业化时代,国家之间争夺市场资源和企业控制权,企业生产的价值(产品)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门洞开,外国资本在中国展开各种各样的逐利活动。
对于新世纪外国资本在华发动的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否则可能殃及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一、外资在中国的逐利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对利润无休止的追逐是资本的本性。
马克思对资本的逐利性有过一段言简意赅的描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游动;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促使大胆的冒险;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开放二十五年来,外资在中国的逐利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港澳与韩、日等东亚小规模资本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小打小闹。
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处于一种全面短缺的状态:产品短缺、技术短缺和资本短缺。
在这个阶段,国外的产品输入成为开放的主流,技术输入很少,资本输入只是以台港澳为主体的东亚小规模资本,台港澳资本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80%左右,韩日资本约为10%,欧美资本加起来只占不到10%。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标题1:跨国巨头的廉价并购对中国行业龙头的影响——基于合作与竞争的分析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上通过低价并购行业龙头企业,既可以加强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也可以对中国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产业竞争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合作与竞争两个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合作方面,跨国巨头对中国企业进行并购可加强各自优势的互补,并实现共赢。
然而,仅凭廉价并购来取得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非明智之举。
首先,此种做法无助于推动协同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力与核心竞争力。
其次,跨国巨头的过度低价并购行为容易引发民族主义情绪,引发政治风潮,对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风险。
竞争方面,跨国巨头采用低价并购来弱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进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这种做法的结果常常是中国企业被摧毁,市场被垄断,中国的经济和市场独立性被打破。
为此,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独立创新能力和经济强度,实现市场升级。
标题2:低价并购在国际市场上的特殊性——中国被认为是最容易被跨国巨头并购的国家之一中国在跨国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是不可避免的,此种竞争的时空特殊性决定了价格对竞争力的制约与促进。
本文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低价并购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跨国并购成本、中国企业质量诉求与社会环境。
跨国并购成本是跨国巨头低价并购中国企业的核心策略。
随着商业和科技的发展,境外并购成本下降的趋势愈加明显。
特大型跨国巨头在流程合理、资源抱团了之后,在企业市场的深度布局、调度和管理上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中国是跨国巨头对外并购的热点地区之一,低成本的并购手段往往可以攻破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的质量诉求是低价并购的重要条件。
中国企业注重现金流的替代,对于市场竞争中的优质低成本资源非常敏感,毫不吝啬地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
中国企业我也有特点,因此被跨国企业看中,而且价格要求相对较低。
最后,中国为跨国巨头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警惕外资企业对中国品牌的消灭式并购商务指南频道_风险X
警惕外资企业对品牌的消灭式并购_商务指南频道_风险_创业融资_企业_品牌_并购外商在与企业竞争过程中,经常采取品牌并购战略,这既可以除去强劲的竞争对手,又可以稳稳地占领原有的市场.而我国的企业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品牌意识。
在与外商合作过程中,往往只看到了自己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需要,而忽视了外商这样做的真正目的。
如今,并购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以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广博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外企的目光。
跨国并购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并对企业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利于打破国内企业的、技术瓶颈,优化我国结构,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等。
国内企业往往也想凭借外资并购来谋求更大的。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我们为外资规模扩大而欣喜的同时,也不难发现,许多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名牌在被外资并购之后逐渐从市场上销声匿迹,难觅其踪;有的即使还在市场上抛头露面,也是名存实亡,其状岌岌可危.品牌在外资并购中沦陷20世纪90年代初,外资并购企业,首选的是有传统技术优势、国内市场比较广阔并且运行良好的传统,如纺织、印染。
但后来外企对知名度高的企业及其品牌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不少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品牌,但由于管理水平低、不足、技术落后等原因而难以,从而有合资意向。
这些知名品牌又是外企进入市场的障碍,于是,通过并购来消灭这些品牌便成为外企扫除障碍的利器。
如今,在饮料市场上,国内8大饮料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在碳酸型饮料市场上,外国品牌占有率达90%以上,国内品牌仅剩健力宝;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了3个;食品、医药行业,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30-40%;轮胎橡胶行业,外资已收购许多国内大型厂家并垄断;啤酒中,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感光行业,除乐凯仍在苦苦挣扎外,其余都被柯达收购。
于是,在外企并购的大潮中,当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品牌如活力28、熊猫洗衣粉;扬子、香雪海冰箱;红梅音响,天府可乐、北冰洋碳酸型饮料等都被外企打入了“冷宫"。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这是一场强强对决—跨国巨头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如果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外资并购看作是一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运营演习”,那么今天的外资并购更似一场“廉价掠夺”。
因为此时形式上的相近几乎被实质的差异取代,而此前的固步自封可能已演变成了今天的“投怀送抱”。
如今,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接受一场外资并购风暴的冲击,民族工业的大旗亦面临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所追求的百年老店目标,正经受着外资“入侵”的考验……20__年新年伊始,中央就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
但是,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行业龙头企业,却正面临着被某些跨国巨头以“资本运作”的合法途径而清洗出局的危险命运。
特彼勒的中国野心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在中国展开一场并购扩张风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被列入其并购计划中;对于卡特彼勒发起的这一并购风暴,业界人士认为其“扩张野心”在于:整合并吃掉中国整个机械制造行业。
“合作意向书”中的强势与霸气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卡特彼勒计划并购的谈判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收购龙头企业还只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扩张野心的一小部分,”某分析人士说,“目前,美国卡特彼勒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也意图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更强有力的的资本吞食。
”该人士的观点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掠夺式并购——跨国巨头的“入侵”
掠夺式并购——跨国巨头的“入侵”
王红茹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这是一场强强对决——跨国巨头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
【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王红茹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11.41
【相关文献】
1.警惕外资掠夺式并购我国有资产 [J], 丛亚平
2.水泥巨头觊觎中国市场跨国并购风雨来临 [J], 刘继峰
3.农机化如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跨国巨头并购农机具企业的启示 [J], 苑同宝
4.跨国巨头的08中国动向——清晰展示电力设备跨国巨头逐鹿中国的战略思路[J], 鑫明
5.跨国巨头MTS并购国产试验机老大新三思集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警惕外资廉价收购中国企业
警惕外资廉价收购中国企业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学习时刊》第4期刊登北京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的文章说,最近国外的几件企业兼并收购案很值得国内注意,一是阿联酋的迪拜世界港口公司斥资39亿英镑收购美国东海岸5个港口遭到反对,二是法国为了防止意大利电力公司对其能源企业实施收购,对法国燃气公司和苏伊士公司进行了合并。
加上去年我国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遭阻挠,这一连串的外部行为已经足够引起中国的警惕。
【总页数】1页(P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1
【相关文献】
1.警惕外资廉价收购中国企业
2.外资收购我机械制造业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
3.中国企业海外资产收购的挑战与政策障碍
4.外资来华收购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5.警惕外资对中国企业股权的过度收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_395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这是一场强强对决—跨国巨头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如果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外资并购看作是一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运营演习”,那么今天的外资并购更似一场“廉价掠夺”。
因为此时形式上的相近几乎被实质的差异取代,而此前的固步自封可能已演变成了今天的“投怀送抱”。
如今,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接受一场外资并购风暴的冲击,民族工业的大旗亦面临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所追求的百年老店目标,正经受着外资“入侵”的考验……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就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
但是,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行业龙头企业,却正面临着被某些跨国巨头以“资本运作”的合法途径而清洗出局的危险命运。
特彼勒的中国野心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在中国展开一场并购扩张风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被列入其并购计划中;对于卡特彼勒发起的这一并购风暴,业界人士认为其“扩张野心”在于:整合并吃掉中国整个机械制造行业。
“合作意向书”中的强势与霸气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卡特彼勒计划并购的谈判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收购龙头企业还只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扩张野心的一小部分,”某分析人士说,“目前,美国卡特彼勒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也意图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更强有力的的资本吞食。
”该人士的观点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在《中国经济周刊》得到的一份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2003年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卡特彼勒有如下要求:合资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卡特彼勒要求拥有品牌,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原中国企业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能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卡特彼勒还同时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立“既包括生产、采购,也包括物流、营销、金融”的大公司。
对此,国内同行认为,卡特彼勒不仅仅是要占领中国市场,而是要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从根本上消灭其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作为中国机械制造业龙头之一的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集团),是卡特彼勒的重点目标之一。
并购“厦工”悬案:外界压力下放缓并购步伐刚刚进入2006年,中国机械行业内就盛传,厦工集团总经理王昆东正在就并购事宜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进行谈判。
一方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另一方是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所以,此消息备受各方关注。
据了解,厦工集团是中国500强和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是具有40多年生产工程机械产品丰富经验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
公司资产总额近19亿元人民币,员工6千多人。
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关键工艺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有数字显示,近几年来,厦工集团发展很快,生产能力和规模在国内机械制造业中首屈一指。
如生产基地从5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发展到近20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具备年产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2000台,叉车3000台,小型工程机械2000台,桥箱2万台套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日产装载机70台的能力让厦工轻松地站在了年产2万台装载机的门槛上。
但业内人士分析说,在此大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目前厦工集团也开始面临着某些现实困扰,如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影响,工程机械市场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典型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又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增减息息相关。
近几年,由于民间资本进入建设领域,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市场的内生需求逐渐增大,自2001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高需求高增长;而2004年4月开始的宏观调控,使工程机械的市场急剧降温,“这种低迷状况可能会延续到2006年年底。
”该分析人士说。
也就是说,当厦工集团刚刚把产能提高到最高状态时,国内需求市场却由热变冷了。
就在此时,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找上了厦工集团。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卡特彼勒与厦门市政府以及厦工集团的接触从2005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双方曾多次进行谈判。
“到目前为止,不良资产问题仍是双方谈判的焦点。
厦门市政府希望卡特彼勒能接手厦工集团的不良资产,而卡特彼勒却不愿意。
同时,在控股权和品牌问题上,卡特彼勒提出控股、控品牌。
”该知情人士介绍说。
在竞争对手面临困境时重拳出击,这是乘虚而入还是乘人之危?是商海战术还是商家大忌?这显然是商业与道德两个截然不同领域的命题。
无论外人如何议论和评价,现实却是:尽管卡特彼勒提出的并购条件苛刻,在此次厦工集团改制的谈判过程中,至今尚未出现能与卡特彼勒匹敌的竞争对手,“如果不出意外,卡特彼勒胜出的可能性很大。
”上述分析人士判断说。
厦工表示要与跨国公司抗衡卡特彼勒对厦工集团的这次收购,被人们称为是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对决。
厦工集团是中国500强和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也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厦工”牌装载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行首位;卡特彼勒更是来势凶猛,作为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77位,公司2004年的销售额就达302.5亿美元。
“但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经营业绩并不好,如2003年在华业务仅为40亿元人民币,不足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产量的1/20,更是其全球市场营销中的微末之数。
”业内人士分析说。
所以,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于卡特彼勒而言,中国市场无疑充满巨大诱惑,卡特彼勒也开始加快实施其在中国的扩张战略。
该人士还分析说,卡特彼勒熟悉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并且善于打政府牌,同时又具备行业霸主的实力与野心,作风强悍。
“卡特彼勒在中国诸多的并购中,收购厦工集团甚为关键,一旦卡特彼勒竞购厦工集团成功,就基本上确立了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促成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必将提前形成,并将使我国装载机行业几十年积累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随之消失。
对行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
”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研究颇深的经济学家白津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
尽管外界对卡特彼勒并购厦工集团予以极大关注,但当事人似乎并不愿发表看法,甚至采取回避行为。
如记者在致电厦工集团了解双方谈判进展时,其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应说:“卡特彼勒并购厦工集团是没有的事,我们作为企业的员工都没有听说这样的消息。
”厦工集团的态度与业内传言及媒体报道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反差?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厦工之所以否认并购一事,可能是公司感觉到了某种压力,不排除地方政府施加的压力。
作为沿海城市的厦门在搞了20多年的开放以后,当地经济的发展基本是靠外资拉动的,正因如此,当地政府对于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给予了高度认可。
照此推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厦工并购案也在常理之中。
但问题是,并购事宜一经披露,不料想却质疑声四起,给地方政府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卡特彼勒能否成功并购厦工集团,目前看还是一桩悬案。
不过,在2005年11月24—25日厦门举行的“2005年第四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厦工集团董事长王昆东做了主题为“打造工程机械民族品牌、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演讲,王昆东董事长在演讲中说,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介入,厦工的应对措施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之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民族自主品牌,使之成为与跨国公司品牌抗衡的利器;自立自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使之成为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外界评论说,王昆东董事长的发言透露了厦工的“心事”,即厦工集团对跨国巨头对国内企业并购的企图已经高度警觉,厦工集团作为国内工程机械业的排头兵,有决心和勇气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
对卡特彼勒来说,厦工集团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像收购山东工程机械公司(下称山工机械)那样合算的买卖,并非易事。
卡特彼勒的一单好买卖:低价并购“山工”卡特彼勒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最初始于1995年,当时它与徐州机械工程集团共同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但直到2003年,它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不理想。
因此,要想实现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资源和市场的目标,选择并购之路才是捷径。
于是,在2004年5月,卡特彼勒开始对国内老牌企业——山东工程机械公司进行兼并重组。
据了解,有40多年历史的山工机械,年生产能力5000台,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装载机行业中排名第七,总资产约6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较高,净资产仅436万元。
“此次并购谈判的细节至今没有公开,据说原因是交易额低得可怜。
”某知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
2005年4月,山东省外经贸厅公布:“3月10日,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和10%的股权,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项目投资总额62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436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卡特彼勒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这家销售收入10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有企业40%的股份,顺利地将其纳入自己的中国体系内。
而收购山工40%的股份也只是卡特彼勒的一期并购,卡特彼勒提出有权在未来3年内随时收购山工机械的剩余股份。
也就是说,其余60%的股份将在适当时机收归美商的氅下。
这是卡特彼勒首次整体收购中国企业,此并购案也是卡特彼勒在华并购战略的第一个实质性战果。
对卡特彼勒来说,这应该是“做了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从1995年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建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起,就着眼于对中国工程机械的整体并购战略。
在完成对徐工的部分控股之后,又兼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
最近,又在试图通过控股投资方式,收购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同时,还在谋求并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
如果这一布局得以实现,等于‘通吃’了中国机械工程行业。
”经济学家白津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其担忧和警告。
事实上,白津夫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业内人士也认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目的很明确:不仅是要控制中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它要吃掉的是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