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教育实际,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也将难以实现。
一、对地方课程资源研究的认识
地方课程资源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现实课程资源,它的宝贵与丰富,是因为它的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和生命力强,所以应该充分挖掘,让可以利用的地方资源“活”起来、“亮”起来<
从学生生活出发,回归生活,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最真实有效的。
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和领悟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大意义,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从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从而使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指导实践, 使学生从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过去把教材作为惟一的教学蓝本,即"教教材”;而现在就应该把教材看作是课程资源之一。但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一一被动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既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出来了,教师又该如何将其充分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就几个实例来讲述一下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实例一:
记得去年我第一次讲到“热爱祖国,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我的家乡是个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出行又不方便,双休日想上街去买本书都不方便,有什么好的?”听到学生的这番话我不由一惊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会有学生嫌弃养自己的这方水土的呢?肯定是他对自己的家乡不够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幸亏在上这堂课之前,我了解四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且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图片资料,以备课上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激发他们对自己身为四川人的自豪感,方才扭转了个别学生的这种想法,从而能够由衷的,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正是由于用好了 "可爱的四
川”这一地方课程资源,才得以在加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真正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统一。
实例二:
在七年级讲到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时,当时适逢四川在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借着这个时机,我想到了与其讲那些大道理,不如让学生去进行一番调查,调查一下我们广安区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全区上下又是如何做的?根据班级中学生来自不同村和居委会的情况,于是就按照学生所属村和居委会来分组展开调查。没想到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们都表现非常积极,当时就开始推选组长,着手进行分工。一个星期下来,每个小组都拿来了他们的调查报告,大到村委小到家家户户,怎么进行环境整治、改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到更好地保护环境的,有的小组还以自己小组成员的家庭为实例,写得非常详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实行。”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想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环境?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比起
讲道理来得更具有教育意义。
像这样在教学中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论而不重过程的做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一点体会
1. 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才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课程资源原本就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对课程资源的处理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的实效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而将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相互融通起来,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将会感受更深,意识更强,也有助于增强
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 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课堂“活”了起来。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所获得的地方课程资源,并将其以探究成果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样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乐学了,爱学了,好学了,课堂气氛也因此活跃了起来。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从原先的传授者变成了一
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而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作好服务,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开放性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以更多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