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试题(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生《财政学》试题C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2.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

4.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5.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商品课税的特征。

(一)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课征普遍。

(二)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

(三)普遍实行比例税率。

(四)计征简便。

2.如何理解税收的中性原则?
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其立论基础是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

倡导税收中性的目的是要避免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和扭曲,而让市场在不扭曲或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

3.简述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的,它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由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4.简述国债的基本功能。

国债的基本功能包括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等方面。

(1)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原因。

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一般来说,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因为:第一,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第二,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准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的游离资金,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就是政府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的过程。

(2)筹集建设资金
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功能不同,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资金占最大比重,由于固定支出投资支出的绝对数和比重都比较大,如果不发行国债,势必要压缩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从这个角度讲,发行国债具有明显的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3)调节经济
国债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债资金用于生产建设,将扩大社会的积累规模,改变既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用于消费,则扩大社会的消费规模,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向消费一方偏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答: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这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既具有一般财政的职能,又有其特殊性。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
②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
③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
④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
①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
②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
③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
④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

①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
②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
③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的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

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
①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
②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
③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

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

主要体现在:
①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

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

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

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

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

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

④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

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2.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

1.财政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社会产品的需求对社会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财政补贴对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最终会间接迂回地反映到社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上来。

如:在通货紧缩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财政补贴支出,来维持或相对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以及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为进一步维持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复苏创造了前提条件。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与主导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实现的。

政府通过对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弥补其效益损失,鼓励更多的生产者从事这些经济活动,从而达到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的目标。

可见财政补贴对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在自然垄断存在的领域,如城市公用事业(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其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与社会生产和人民活动密切相关,但是却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进行公平有效的配置。

因此,政府对此类生产企业通常都要采取价格管制手段,通过低价政策,想整个社会提供其产品及服务,特别向社会的中低阶层提供社会福利。

为了避免低价政策给相关企业带来亏损,政府必须向其提供财政补贴,以维持此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财政补贴,政府可以直接利用财政补贴直接或间接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相关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