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

合集下载

103《原觉开示录》--什么是带业往生

103《原觉开示录》--什么是带业往生

103《原觉开示录》--什么是带业往生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什么是带业往生”。

我前边讲过“什么是业”。

业分理性与感性两种。

理性就是意识里所储存的各种知识经验,感性就是意识里所储存的各种习气与情绪。

我们的心始终是理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工作的。

我们的心理是依托生理而存在的,也就是精神是依附在肉体上的,精神与肉体是相通的。

这样精神的变化就会影响到肉体,同样肉体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精神,理性与感性结合产生的作用就会对肉体的气血运行造成影响。

身体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精神上不同的知见与不同的习气情绪结合,影响了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所造成的。

往生所去的世界是转识成智所现出来的,也就是佛经中常说的唯心所现,这个心指的就是理性与感性。

不同的理性与感性结合就会现出不同的世界,也包括所现出的“我”在所现的世界里的样子。

一旦这个“我”现在所现的世界里,受业力的影响就会习惯地把自己与环境分开,这样心就不能转境了,就只能受环境的束缚了。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心与境是分开的这个知见的影响,唯心所现的“我”,是可以任意改变所现环境里的一切内容。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就是带着知见习气往生。

很多人都认为修行就是消业,真的把所有的业都消掉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知见习气都没有了,也就没有用来转识成智的东西了,这样也就无法唯心所现了。

修行根本不是为了消业,而是为了转化业力,让知识经验与习气情绪组合出更完美的世界来,这也是心的用。

修行所修的就是如何巧妙的运用自己的心,这就是祖师们为什么要说“即心即佛”的原因。

所以带业往生本身就是方便说法,如果不带业,往生也就无从谈起了。

带业往生的“带业”指的就是如何巧妙地组合理性与感性里的内容,但是由于很多人自己都不会用,佛祖就只能方便引导了。

由于后人不去深入学习,盲目地相信方便之说,这样就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之处,佛祖在世时可以再用方便说法化解掉,但是佛祖不在世了后人可就受苦了。

我现在就教大家化解的方法,但是我所说的方法也是方便说。

06觉智与人生(2)

06觉智与人生(2)

種方式。 《六祖壇經》: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 用此心,直了成佛。(自力) 《六祖壇經》: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力)
修行的目的
撥去層層的業障執著,見自光明自在解
脫的覺性。
凱瑟琳:「我們的目標就是學習,透過
知識而成為像神一樣存在。我們知道的 是這麼少,你在此是我的老師,我左好 多要學的。我們藉由襠識接近神,然後 可以休息,接著我們回來,幫助其他 人。」 --《前世今生》
拍出的結晶照片。水好像
攝取了地震後人們的“恐 怖,慌亂,悲痛欲絕”…,
結晶完全破壞…」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地震三個月後的神
戶自來水。 三個月後,遭受重 擊的神戶人民得到 了全世界的關心。 這是蘊藏著關懷和 祝願的水結晶。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500個人在1997年2月2日下午2點鐘,想著放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6)
林榮澤 博士 2009.11.3
第五講
覺智與人生(2)
覺性的開啟 --修行的現代意義
釋迦牟尼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皆有菩提覺性。 生命智慧的啟迪:首先來自對生命真相 的了解,其次是對人人本自具足的「覺 性」之開啟。
自力與他力
智慧的開啟:有「自力」與「他力」兩
又說:「玄關竅者,乃一身總要之關也。
此竅者,即心中之心是也。其心非肉心, 乃心中之主宰,一身萬事之神也。」
基督教的覺性觀
基督教的教義中,耶穌是最直接、最有
能力開啟眾生覺性的使者。 耶穌用「天國的鑰匙」開啟眾生覺性的 窄門,借著「天國的福音」啟迪眾生的 智慧。
水的智慧 --身心的調和
[語言與大自然相應] 實驗

理性VS感性

理性VS感性

理性VS感性作者:来源:《艺术启蒙》2019年第08期◎[委内瑞拉]拉斐尔·阿劳霍《黑脉金斑蝶双螺旋》选择A理性:规则与秩序之美罪着一支笔、一卷尺,艺术家拉斐尔·阿劳霍画出了“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螺旋数列),那蝴蝶扇动翅膀的轨迹和倒映在水面的身影,无不体现着理性的光芒:冷静、克制、规则与秩序。

◎[荷兰]埃舍尔《相对性》荷兰版画家埃舍尔是一位充满理性思维的创作者,他在画作中大胆尝试镶嵌、透视、无穷、悖论、循环等概念,打造了一個个奇妙的、令人匪夷所思的矛盾空间。

选择B感性:想象与灵动之美寥寥数笔,墨色翻飞,鹤群齐舞。

画家吴冠中并未描绘复杂纷繁的真实世界,他选择泼墨挥就大自然的生命力,其画作气韵生动、意境悠远,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黄永玉《阮小二》感性是心灵的悸动,像一件藏着各种感觉的包袱,受到外界刺激才能抖搂出来。

它不是一个可以被定义的概念,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丈量出喜悦与悲伤的精确尺寸,也没有人能度量出欲望的大小。

黄永玉可谓画家界的“佛系”代表,瞧他画的梁山好汉阮小二正袒胸露腹、仰天大笑,那灵动潇洒的笔触没有一丝匠气,画人如画心。

嘉宾点评小辩手们从呈现对象的特点出发,捕捉到了作品的精髓!错落有致的线条、精细匀称的距离给人一股冷静、克制的力量;寥寥几笔的勾勒、恣意挥洒的泼墨,充满灵动之韵。

面对不同的表现内容,艺术家会采用不同的手段。

在绘画领域,彩与墨适于感性的抒发,线与面内蕴着理性的演绎;在文学领域,朗朗上口的诗歌抒发着酣畅淋漓的情感,老到辛辣的檄文暗含着逻辑的魅力。

当然,理性与感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它们如同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并肩而行。

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有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如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所以,大家要细细体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努力成为理性与感性兼备的小达人!(李晶晶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博士)。

坚定自己的信仰 文珠法师讲述

坚定自己的信仰 文珠法师讲述

堅定自己的信仰文珠法師講述文珠法師講述信仰,是人類精神的補品,靈性的要求,亦是開發人類智慧的主要力量。

人的生理,固然需要飲食營養,以延續性命;人的心理,同樣需要精神食糧,才能健康正常。

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傑,能夠面對現實,克制困難,完成人生責任,固然依賴信仰力量;而歷代高僧,所以能化愚昧為智慧,化迷惑為清醒,甚至明心見性,成聖成賢,亦全靠堅固不移的信心。

故古人說:信仰就是力量。

特別是學佛,更以信為根本;因為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華嚴經言:「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心地觀經亦言:「法寶甘露妙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有信服藥證菩提,無信隨緣墮惡道。

」可知信仰對於學佛的重要。

但信仰一定要正信,真信,誠信,而非迷信,邪信,或莫棱兩可的信!上古時代,人類知識貧乏,對於自然界水災、火災、風災、山崩海嘯、地震種種現象,無法抗拒,更無法理解,每以為天地間有一主宰人間禍福的神祇,敬之得福,逆之得禍,遂祭之以三牲酒禮,獻之以壯男美女,博取鬼神歡心,求鬼神庇祐,賜平安、賜福壽!這些都是迷信的行為。

當知人間禍福,皆是人自作自受,絕非人與天賜,除了自求多福,扭轉惡運外,實非鬼神可能轉移。

現代人類思想進步,已脫離神治意念,但由於人的貪慾無窮,每感不足,仍希望神靈庇祐,所求如意。

因此,有人利用人心迷信的弱點,假借宗教名義,大搞迷信活動。

近年很多人利用佛教,替人求財消災,騙取他人財物,以遂個人私慾,使正信佛教,披上迷信外衣,塗上迷信色彩,蒙垢納污,言之令人傷心不已。

中國自從中央政府,執行宗教落實政策,信佛的人與時日俱增,可惜大都神佛不分,邪正莫辨;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

由於信佛群聚的無知,人云亦云,人拜亦拜,使正信佛教,變為迷信對象,實在可惜。

因此,本人以堅定自己的信仰為題,與各位討論,希望各位藉此機會,認識佛教,然後信仰佛教。

一、認識佛教我們欲想認識佛教,可分以下各方面來研究。

(一)認識佛教的歷史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降生印度、迦毘羅衛國、淨飯王宮的太子,名悉達多。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作者:孙善慈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0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张岱)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柏拉图)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一文题,就考查重点而言,主要是甄别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

作为新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再是叙述性材料,而是当下流行的、矛盾对举的“名言杂烩”。

材料第一句话出自中国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这也是张岱本人特别欣赏特别自得的一句话。

它肯定感性的可贵,并强调人的真性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

第二句出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它否定感性,推崇理性,重视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的自信与勇气。

作文从两个角度分别叙述故事抒发感受或者立意论证,都是可以的。

当然,把感性与理性两者结合起来叙写或者论证,是很好的立意,重要的是要辩证地表达从而体现主题、立意的深刻性。

例文钢笔上的月光口江苏徐州第七中学郑畅深夜。

窗前。

温灯。

窄案。

平整铺开的红格子稿纸上落着一行行细密整齐的方块字。

稿纸的旁边,牛皮纸信封上的钢笔,静静地闪烁着月光。

这番情景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

啊,信!有多久没写信了呢?每当脑海中掠过这个方方正正的字眼时,我都慨叹自己与它的疏离。

很久了,已经很久没有那样一份心情,能让我再次端坐于书桌前,托腮冥思,扫尘铺纸,灌墨执笔,抹两三页薄而厚实的文字,让它们载着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思,飞越山川与沟壑,去见一见那个远方的人。

一直以为,只有这样的交流,只有用钢笔写下的点横竖撇捺,才能最真实地传递指间的温度,最恰切地表达内心的缱绻。

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写信了。

交笔友这类的事,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做。

大家都变了,变得成熟而理性,不会再用大把的时间写信、等信、读信——那样太慢了。

人们也太忙。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作者:孙善慈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7年第10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张岱)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柏拉图)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一文题,就考查重点而言,主要是甄别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

作为新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再是叙述性材料,而是当下流行的、矛盾对举的“名言杂烩”。

材料第一句话出自中国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这也是张岱本人特别欣赏特别自得的一句话。

它肯定感性的可贵,并强调人的真性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

第二句出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它否定感性,推崇理性,重视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的自信与勇气。

作文从两个角度分别叙述故事抒发感受或者立意论证,都是可以的。

当然,把感性与理性两者结合起来叙写或者论证,是很好的立意,重要的是要辩证地表达从而体现主题、立意的深刻性。

例文鋼笔上的月光□江苏徐州第七中学郑畅深夜。

窗前。

温灯。

窄案。

平整铺开的红格子稿纸上落着一行行细密整齐的方块字。

稿纸的旁边,牛皮纸信封上的钢笔,静静地闪烁着月光。

这番情景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

啊,信!有多久没写信了呢?每当脑海中掠过这个方方正正的字眼时,我都慨叹自己与它的疏离。

很久了,已经很久没有那样一份心情,能让我再次端坐于书桌前,托腮冥思,扫尘铺纸,灌墨执笔,抹两三页薄而厚实的文字,让它们载着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思,飞越山川与沟壑,去见一见那个远方的人。

一直以为,只有这样的交流,只有用钢笔写下的点横竖撇捺,才能最真实地传递指间的温度,最恰切地表达内心的缱绻。

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写信了。

交笔友这类的事,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做。

大家都变了,变得成熟而理性,不会再用大把的时间写信、等信、读信——那样太慢了。

人们也太忙。

明心见性就是智慧与平等慈悲的圆融

明心见性就是智慧与平等慈悲的圆融

明心见性就是智慧与平等慈悲的圆融文/仁德上人见性就是明白佛法的真理,见到理体空性。

明理还要透事,要在事相上明理,不着一切事相,理事圆融即得解脱,偏执哪一边都不行。

明理是手段,在事上透过去是目的;见性是手段,不着相才是目的。

理因事而显现,事因理而成,有事必有理,因理而显事,理事不二,不能分开。

真正明理的人,必定不着相、无私心贪心执着心,必定无烦恼;如果还着相就是没有见性,遇事还有贪心私心、分别粘黏、烦恼痛苦,就是没明理。

真理不是空说空想,而要从事相上体会,明了一切事相为虚幻的假相不可得,从一切事相上见到理体空性。

从事相上见性才算真见性,也就是见理性,在事相上明了空性理体。

见性从事上见,就是对一切事相境界无碍无争无取无舍,就是面对一切事相如如不动心,真正做到不着相、没有私心贪心执着心,才是真见性。

只有见性不着相,心空无我,才能真正断烦恼,去尽自我的一切习气毛病。

只有见性明理,才能真正的放下,无私心、无贪心、无分别执着的烦恼;只有见性才能真正的舍己为人为众生,才能真正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只有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才能真正行菩萨道,圆成菩萨道,成就无上的佛道。

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见性明理,不着相、无私心、去习气。

去尽习气,不要一切的私心贪心,用一颗真诚平等的慈悲心,爱尽一切众生、度尽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成就无上的佛道。

一切众生都被自己度成佛道,自己能会不成佛吗?只有真实的大智慧,才能断除一切的烦恼私心执着。

只有见性不着相,心空无我无分别执着,真正达到心地清净平等、无我无私心,才会具有真实的大智慧;只有真实不虚的大智慧,才会真正发起度尽众生的大慈悲心。

也就是说,真实的智慧才能有真正的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必然要具备真实的智慧。

只有真智慧才会真慈悲,只有真正平等慈悲,才证明自己具有真实的大智慧。

智慧与慈悲是一体不二的,智慧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智慧,这是不能分开的。

离开了智慧决定不会有真正的平等慈悲心,离开了真正的平等慈悲心,无法证明自己具有真智慧。

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

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

理性感性与觉性文珠法师讲述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

感性,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纯是情感作用。

觉性,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属于天然的理体,亦是诸法的实性,原本灵明觉照,因名觉性。

···理性感性与觉性文珠法师讲述1994年3月于澳门综艺馆一、三性的原理二、三性的沉沦三、三性的提升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一、三性的原理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

感性,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纯是情感作用。

觉性,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属于天然的理体,亦是诸法的实性,原本灵明觉照,因名觉性。

在佛果言:理性,是诸佛觉悟真理的无上智慧;感性,是诸佛饶益众生大慈大悲的精神;觉性,是诸佛所证的法身理体。

理性是般若德,感性是解脱德,觉性是法身德。

是以理性、感性与觉性,在诸佛果上言,即诸佛所证的三德秘藏。

在菩萨修因言,理性是自觉,是上求佛道的智慧;感性是觉他,是下化众生的爱心;觉性,是二利究竟,觉行圆满所显的佛性,所证的法身。

可以说:理性,是菩萨的始觉智,感性,是菩萨入世救世的慈悲心,觉性,是菩萨用始觉智,契证本觉理的佛果菩提。

在小乘圣者言:理性,是理解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切智;感性,是寡欲知足,修心圣道,随缘教化的德行;觉性,是所证偏空理。

因此,在小乘修证言,理性,是破除我执的理智,感性,是克制情欲的德行,觉性,是解脱涅槃的证得。

在人类社会言:理性,是人类理想的追求,哲学的思考,文学的发展,及科学的发明。

感性,是艺术的创作,家庭的组织,情感的交流,及人际与国际关系的建立。

觉性,是宗教的信仰,灵性的修养,精神的文明,以及人格的升华。

理性属知,感性属情,觉性属意。

如果,人类的知,能理解真理,而趋于至真;人类的情感,能互惠互利,而趋于至善;人的意志,能不断提升,体验觉性,而趋于至美,将是圆满无缺的人生,亦即是三觉圆明的佛陀。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阿邓说明:此博文简明易懂,深得我心,我因先看了此文,所以后来再研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才不会感到很困难,在此感谢法布施者。

这个世间不外乎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

物质现象称为色法,在修色业处的时候,要辨识我们自己的五蕴色身,同时也要辨识他人的色身。

辨识自己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自己身体的贪爱,辨识他人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

同时也要辨识无情的色法,比如钞票、珠宝、财物等等,我们将会明白平时所苦苦追求的其实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色法的原因。

同时也要辨识之所以会对那些物质生起贪爱,是由于“心”在起作用。

如果只是物质、只是色法,它们不会痛苦,因为色法本身没有感受,你踩它、打它、拿刀砍它、拿枪射它,它都不会感到痛苦,它们没有情识、没有感觉。

有感觉的是心理现象,能够起贪爱甚至能够解脱的是名法。

因此我们在修维巴沙那(观禅)的时候,既要观色法,从对色法的执着当中解脱出来,也要观名法,从名法中解脱出来。

名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法,一类是心所法。

心法,古代也翻为“心王”,这只是比喻。

心不会单独生起,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理作用一起生起。

换句话说,心在对外界作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并不是单一个的心理在起作用,而是有很多的心理同时在运作。

其中执行识知对象作用的称为心,伴随着起作用的其他心理称为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各种不同的人、事、物,在阿毗达摩里可以归纳为最简单的关系——名法与所缘的关系。

名法包括心与心所,所缘就是心认知的对象。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了解,就说名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心认知的任何对象,也包括我们自己,都称为所缘。

所缘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到的冷暖硬等感觉,还有所想到的任何东西。

我们能够想到、能够知道、能够感觉到的都称为所缘,也就是心的对象、心的目标。

在讨论名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种最基本的关系。

如何获得感性智慧

如何获得感性智慧

如何获得感性智慧感性智慧是什么?它指的是超越理性认知,更关注人类情感和直觉的一种智慧。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注重理性思考,忽略了感性世界的重要性。

事实上,感性智慧和理性智慧一样重要,因为它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探索自我。

那么,如何获得感性智慧呢?1. 倾听自己的情感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情感。

当我们允许自己体验情感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

这可以通过通过写作、绘画、音乐等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或者只是通过冥想和反思来思考自己的情感。

透过我们的情感的 veil,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刻的现实,也可以理解别人的情感。

2. 与自然互动其次,与自然互动是感性智慧的重要部分。

通过参与自然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的美丽和力量,这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

像徒步旅行和露营之类的户外活动可以让我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我们沉淀自己,与自己和谐共生。

3. 观察和体验艺术和文化艺术和文化体验是得到感性智慧的最好途径之一。

博物馆和艺术展览是接触大师作品的好地方,阅读和观看电影是探索不同文化和思想的途径。

仔细观察文化和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绘画、文学或其他形式,我们能够获得非凡的体验和情感上的启迪。

我们会发现,艺术和文化是人类最深奥的情感世界的镜子。

4. 倾听别人的情感最后,倾听别人的情感也是获得感性智慧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一个朋友或者同事的讲述可能会让我们窥视到其他情感世界中的美妙多彩。

尝试理解别人并承认他们的情感经验,是建立更强大的人际关系的关键。

我们通过不断地倾听他人来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和同理心。

总的来说,发展我们的感性智慧是一项长期的冒险。

它需要我们意识到日常的经验不仅仅是表面的,而多的是情感的,需要我们去倾听和体验。

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提高自己的感性智慧,也可以通过他人、艺术和文化来体验感性世界的美妙。

这种感性智慧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生活的关键。

《密宗和理性的世界》读后感

《密宗和理性的世界》读后感

《密宗和理性的世界》读后感《密宗和理性的世界》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密宗和理性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和探讨,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关于人类思维与信仰的思考之旅。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宗教、哲学和人类文明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同时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进行了反思和审视。

密宗一直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宗教体系,其教义和修行方法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然而,通过本书的介绍和解读,我逐渐意识到密宗并不是一种迷信或神秘主义的信仰,而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越世俗的修行方式。

密宗强调心灵的净化和觉醒,通过冥想和修行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解脱,这种修行方式与理性思维所追求的科学和逻辑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与密宗相对的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强调逻辑推理和客观事实,通过科学方法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存在。

在当今社会,理性思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然而,理性思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一些超越物质世界的现象,也无法满足人类内心对于灵性和超自然的追求。

因此,理性思维和密宗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在阅读《密宗和理性的世界》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为对立或敌对。

密宗和理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进行了反思和审视。

我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过于依赖理性思维,忽略了内心的灵性追求和情感体验。

我开始尝试用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信仰和思维方式,努力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密宗和理性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宽广和深远的人生之路。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心灵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也对人类文明和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最新版】目录1.慈诚罗珠的《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概述2.《中观根本慧论》的核心观点:中观之道3.中观之道的实践方法:观照内心和世间万物4.慈诚罗珠对中观之道的解读与应用5.总结: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的意义和价值正文慈诚罗珠的《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佛教中观学派的核心思想,为我们揭示了中观之道的实践方法和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慈诚罗珠的《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概述、《中观根本慧论》的核心观点:中观之道、中观之道的实践方法:观照内心和世间万物、慈诚罗珠对中观之道的解读与应用以及总结: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概述部分,慈诚罗珠在《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中,从佛教中观学派的立场出发,详细阐述了中观之道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方法。

慈诚罗珠认为,中观之道是佛教智慧的精髓,是揭示世间万物真相的唯一途径。

其次,核心观点部分,慈诚罗珠认为,《中观根本慧论》的核心观点是中观之道。

中观之道是一种超越极端、破除偏见的智慧,它能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

慈诚罗珠指出,中观之道主张不落入“有”和“无”的二元对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接着,实践方法部分,慈诚罗珠强调,观照内心和世间万物是实践中观之道的关键。

通过观照,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无常、无我和缘起性。

慈诚罗珠认为,观照内心和世间万物,有助于我们破除对事物的执着和错见,最终达到解脱的境地。

然后,解读与应用部分,慈诚罗珠对中观之道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照内心和世间万物,运用中观之道来解决各种问题。

慈诚罗珠认为,运用中观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总结部分,慈诚罗珠的《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中观之道的实践方法和意义。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解析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解析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解析
摘要:
1.文本背景
2.文殊开慧眼的寓意
3.老师心的解读
4.总结与启示
正文: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是一句禅宗名言,出自《六祖坛经》。

这句话寓意着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遇到文殊菩萨这样的智者,他们会为我们开启智慧之眼,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而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应该铭记老师们的教诲,感恩他们的指导。

1.文本背景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直接指向人心,见性成佛。

在《六祖坛经》中,这句话是六祖慧能大师在向弟子传授心法时所说的一句教诲。

它告诉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智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老师的教诲。

2.文殊开慧眼的寓意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代表着无上的智慧。

在这里,文殊开慧眼是指在修行过程中遇到智慧者,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让我们从迷惑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智者时,应该珍惜机会,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智慧。

3.老师心的解读
“他年应记老师心”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老师们的教诲和关爱。

对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要心怀感激。

此外,我们还要将老师的教诲付诸实践,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4.总结与启示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智者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向他们学习,开启智慧之眼。

同时,我们要时刻铭记老师的教诲,感恩他们的付出。

湛江市佛学演讲 文珠法师讲述

湛江市佛学演讲 文珠法师讲述

---------------------------------------------------------------最新资料推荐------------------------------------------------------湛江市佛学演讲文珠法师讲述湛江市佛学演讲文珠法师讲述湛江市佛学演讲文珠法师讲述总之,世间事无大小,必有原因。

纵观宇宙之大,品物之盛,内则个人身心的演变,外则社会国家的形成,小至个人穿衣吃饭,无一不受因果支配,无一能超越因果范围。

即使是一般学说,亦不能离开因果的法则。

湛江市佛学演讲文珠法师讲述因果与轮回信佛与修行学佛与青年因果与轮回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位长官同意协助下,请本人出席演讲佛学。

今天的讲题是:因果与轮迥,可分以下三点说明。

一、因果与轮回的意义因是原因,果是结果。

世间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果必由因,因之与果,如影随形,丝毫不爽。

例如,个人受到别人尊重,原因是行为光明正大,处事公正,待人有礼;个人的事业成功,原因是做事负责认真,有商业道德,有创业精神;做家长的受到子女的敬爱,一定是以身作则,教导有方的好家长;被学生敬佩服从,一定是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好老师。

1 / 3在社会受到群众欢迎,被国家赏识的人,必然是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的好公民;在世界上受人歌颂赞叹与景仰的人,必然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伟大人物。

总之,世间事无大小,必有原因。

纵观宇宙之大,品物之盛,内则个人身心的演变,外则社会国家的形成,小至个人穿衣吃饭,无一不受因果支配,无一能超越因果范围。

即使是一般学说,亦不能离开因果的法则。

比如:伦理学,推究事物原理,然后判断其定义;政治学,审察犯罪动机,以判定其犯罪轻重;医学研究病因,诊断其病势安危,何曾不涉及因果关系?被视为万能的科学,亦不外研究宇宙现象界的因果法则。

可以说:科学家埋头苦干,不断研究,不断分析,不断演绎与归纳便是因,导致物质文明,医学昌明,以及种种发明,就是果。

鉴心明神,知文学理,以求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

鉴心明神,知文学理,以求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

鉴心明神,知文学理,以求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我们要学经教就在生活当中学,日用平常跟人家接触,言语的接触、文字的接触,你这样学那怎么会学不会?你进步当然快。

如果说离了讲台就不是讲经,离了写注就不是注经,你学教你到哪一天才能学成就?一辈子都成就不了。

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里头,修学跟生活融成一片,功夫哪有不得力?我们在经学上看,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个个都是一片,功夫成片,成片就是跟生活融成一片;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全都是佛法。

什么叫佛法?觉法,佛是觉悟的意思。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说他多快乐!他们过的是觉正净的生活;我们不会,不会就过迷邪染的生活;迷邪染就太苦了,觉正净是真乐。

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话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

无论我们在这个世间是什么身份,是什么地位,是从事某一行业,是过得怎样的生活,《华严经》给我们显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过的是觉悟的生活,统统享受的是大自在、大圆满。

帝王,帝王过的是大自在、大圆满;乞丐,乞丐也是过得大自在、大圆满,没有差别。

迷了差别就大了,帝王大富大贵,乞丐贫穷下贱,那就不一样。

悟了是一样,为什么?悟了都过觉正净的生活。

觉正净是平等的生活,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快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不可思议。

大乘经上常讲“平等真法界”,诸位要晓得,一真就是平等,不平等怎么能成为一?一是什么?一是心一。

心怎么会一?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一了,才起心动念就落二、三。

这是佛法给我们讲的总原则、总纲领,我们掌握到这个原则纲领,掌握到这个方向目标,我们的修学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走冤枉路。

忘失这个目标,你就免不了走上歧途,免不了要走很多很多的冤枉路,吃尽了苦头,你才能把方向摸到。

文蜀晋,关于康德思想读书笔记

文蜀晋,关于康德思想读书笔记

关于康德思想的读书笔记,主要是自己的个人理解----杂多出现表象知觉(意识加出现)范畴(知性概念)经验对象(直观对象)先验对象(无直观之虚幻对象)现象本体先验对象物自体(先验对象与物自体有时等于,有时又不同)(先验既等于本体又等于物自体,又不等,即有同有不同)现象,是感性存在物,感性直观(形式加物自体刺激之杂多)与知性范畴共同作用形成的存在物。

直观离开范畴是盲的,不能为人思想,而范畴离开了直观则是空的,没有实在性。

而物自体,从消极意义上讲是脱离感性直观的物之在其本身,从积极意义上讲是特种直观的存在物。

范畴概念不能离开经验直观,只能做经验的使用,超出经验只会产生幻象,不会导致真理,对于物自体认识没有丝毫作用。

即物自体我们一无所知,知性的概念我们不能确定对其有关,因为没有对于物自体的知性直观。

本体、先验对象与物自体有时是相同的,但是有时又不同。

他们都不是对真理的认识(即客观符合主观)来说,是相同的。

而本体是消极的使用,限制知性的超验使用。

本体只能做消极的使用,但作为先验幻象的先验对象可以有积极的使用,即范导认识(引导认识向前、更高的发展,纵使是错的,也无损于真理,只要不作独断的确定的使用)与实践的使用(道德行为之根据)。

现象是真理的对象,物自身虽然我们一无所知,但却为实践为信仰留下地盘,我们可以在此地思考、设想而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由于物自体我们完全不知道,所以理性只能做假设,但是幻象对于真理无益,却真切有实践的利益。

其自由的理念的假设有其经验实在性,此实在性来自于这样一种事实,即我们发现我们一种意志的能力,此能力独立于感性条件。

而我们作为理性存在者有自由行为的事实,自由的理念也产生于理性的推理能力,并且意志是理性存在者所有的,所以意志是自由的。

尽管定言命令的前提自由只是个假设的理念,却有此主观的必然性,因为无直观所以无客观必然性。

康德哲学一大主题,现象与物自体。

现象是人运用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进行认识所产生的存在物,是有限的,有条件的;而物自体是物在其本身自己存在的,无条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指有形象、有实质的东西,可分内色与外色。内色指人眼等五根,包括男女色情之爱欲。外色,指外在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尘境。人之初,大都努力积财,谋求致富。但一旦占有金钱财富,又想娇妻美妾,以及一切高尚物质享受。古人言:‘饱暖思淫欲’,又说:‘万恶淫为首’。可见色欲之为害甚大。
名:名是名闻,包括名誉、地位。人既占有财色,随之而来的欲望,便是名誉、地位。但古人好名,则立德修身,积极行善,使自己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甚至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做到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今人好名,却不择手段,沽名钓誉,甚至妒能害贤,想尽办法击倒对方,抬高自己,致使名枷利锁,束缚身心,现在身心苦恼,死后报堕三涂。
佛教根据因果定律,说杀生食肉之人,必招多病短命之报。因果报应经言:‘今世多病,前身杀孽重’。杀孽重之人,不是多病,便是死于非命,所以云愿大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悔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可知今日世界战祸频生,皆与人类食肉有关。是以为了健康,为了世界和平,最好提倡素食,停止杀业。只要在五谷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果仁吸取均恒的蛋白质,其营养成分,较之肉类,尤为丰富,而且安全可靠。
现代人讲究卫生,不但提倡素食,还提倡生食或断食。佛在二千多年前,已经提倡素食,制止佛弟子一切肉不得食。因为‘食肉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见梵纲戒经)佛不但主张素食,还要人节食,但不同意绝食。如苏悉经云:‘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得断食’。实则,饮食之道,当因应时代环境,及根据个人体质所需而定。既不可大饮大食,导致脑满肠肥,血管闭塞;亦不可不食,使血气衰退,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及作业。此外,还要注意精神上的饮食营养,以促进身心健康,增长慧命。
食:食能滋养身心,增长气力,保持生命。是以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杂阿含经言:‘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粗搏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粗搏食即段食,是有分量,有色质的食物,可直接供给人体需要,间接令人精神饱满。
细触食:指人六根对六尘境象接触时,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人心生喜乐,情意愉悦,助长健康,是名触食。
以上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情欲,皆是众生染爱尘境的烦恼执著,能盖覆觉性,麻醉理性,丑化感性,使三性沉沦,因而作诸恶业,枉受生死轮回之苦,故增一阿含经言:‘欲生诸烦恼,欲为诸苦本’。法华经亦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众生不知贪是苦本,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贪恋不舍,终日营营役役,策动机谋,贪多慕得,苦苦追求,固然身心苦恼,不得自在。即使追求成功,名成利就,富甲天下,但又为保管财富,扩展营业,维系感情而操心、而搏斗,身心更不得自由自在。
由观行位修证有功,深入法性,得六根清净。所得智慧,虽属有漏,但与能断无明的无漏智相似,位居十信,名相似即佛。
凭借相似观智,发真无漏智慧,开始断一分无明,见一分佛性,显发真心,名发心住;自此位位进升,节节深入,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觉,在四十一位中,分破无明,分见佛性,分证法身,名分证即佛。
理性属知,感性属情,觉性属意。如果,人类的知,能理解真理,而趋于至真;人类的情感,能互惠互利,而趋于至善;人的意志,能不断提升,体验觉性,而趋于至美,将是圆满无缺的人生,亦即是三觉圆明的佛陀。因为至真,是佛无上智慧所证的真理;至善,是佛饶益众生的功德;至美,是二利究竟,三觉圆明的佛果菩提。是以人的理性,感性与觉性,能向真善美方面发展,结果,必臻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证得佛果无上菩提。
意思食:指人的思想、意志与情欲,能令人精神兴奋,心意欢畅,有益身心,谓之食。
识食,指第八阿赖耶识,能执持人的命根,令得生存,特别是无色界及地狱中众生,皆无需饮食营养,但由识心执持业果,延续性命,谓之识食。
增一阿含经更于前四种食外,加禅悦等五种食。谓修行人深入禅定,摆脱烦恼,内心悦愉,能长养诸根,名禅悦食。修学佛法,身心充满法喜,能资养身心,长养慧命,是法喜食。行菩萨道,发弘誓愿,广修六度四摄,忘飧废枕,仅以愿力支持生命,谓之愿食。修心圣道,恒念出世善根,能资益身心,无需世间粗食,亦可延续生命,谓之念食。小乘圣人,精勤办道,能断烦恼,证真谛理,得涅槃解脱乐,以维持身心,名解脱食。
何况世间事物,总是无常,半生奋斗,一生积蓄,所得的财富,若一旦投资失败,或一旦毁于风灾、水灾、火灾、地震、或政变,一夜之间,尽失所有,固然悲哀;或子孙不长进,沉迷赌博,倾家荡产,更加苦恼……若然奋斗失
败,难免愤世嫉俗,陷于悲观懊恼。所以佛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而劝世人,寡欲知足,修心圣道,以提高理性,净化感性,开发觉性,使三性不断提升而趋于统一。
佛教并不排斥财富,但劝人勤苦积财,用于布施。所谓‘勤苦’,显非侥幸,非不劳而获;更非投机取巧,或强夺巧取,而是辛勤从事正当职业,争取应得的利润,过著正常合理的生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非义之财,不苟取’。稍有积蓄,应用于布施,与他人分享,切莫悭贪不舍。
因为世间财富,五家所共有,实在不坚牢。唯有布施修福,才能久享,若能将自己勤苦所得的财富,散播于三宝福田,或人间悲田,恩田,当感福报随身,永绝贫穷困苦。
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 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 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 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
睡:不食不动而无知觉,谓之睡。寝息于床,止息分别曰眠。睡眠原是调息身心方法之一,属生理需要,但应作息定时,不可贪睡。若然贪睡,多睡,势必形成懈怠放逸,荒废正业,浪费生命,便成过患。佛教视睡眠为烦恼,属十缠之一。贪睡之人,心识昏沉,闇昧无知,有碍精进办道,缠缚众生,于生死苦海,不得解脱。
二、三性的沉沦
众生本具佛性,原可作佛,可惜迷而不觉、不知,未能提高理性,追求真理;更未能净化感性,亲证觉性;加以外界物质的诱惑,以致丧失理性,恶化感性,迷失觉性。沉迷财色,贪恋五欲尘劳,心为境转,身为形役,或为满足个人的欲望,明抢暗偷,强夺巧取,破坏社会秩序,触犯国家法律。生前既要受法律裁判,死后更要受因果报应。所以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根据以上的原理,佛说:凡有知情意的生命,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虽然,但因众生迷而不觉,未能发挥佛性妙用,如金在矿,混合沙石,未经锻炼,虽含金质,而无金的作用。众生本具佛性亦然,虽然生佛体同,圣凡无二,诸佛悟之不增,众生迷之不减,如心经所言:‘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惜众生一向不知,缺乏修证之功,未能觉悟成佛,但理性本具,因名理即佛。
在等觉位,破最后一品无明,发圆满觉智,转入妙觉果位,智断皆圆满,福慧皆具足,最极清净,名究竟即佛。
众生因闻法信解,如理修行,断无明,证法身,直至究竟成佛,于其中间,迷悟各异,智慧浅深不等。但所闻、所修、所证之理,唯一无二,同是佛性。因此皆名即佛。但由理即佛,提升至究竟即佛,皆始于理性的自觉,以及感性的净化,始可以趋向觉道,体验觉性,直至妄尽真显,惑尽智圆,然后觉悟成佛。由是可知,理性、感性与觉性,是众生本具的知情意,亦是众生成佛必备的条件。三性连系,不可分割,若能提高理性,净化感性,深入觉性,必然反妄归真,觉悟成佛。
在小乘圣者言:理性,是理解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切智;感性,是寡欲知足,修心圣道,随缘教化的德行;觉性,是所证偏空理。因此,在小乘修证言,理性,是破除我执的理智,感性,是克制情欲的德行,觉性,是解脱涅槃的证得。
在人类社会言:理性,是人类理想的追求,哲学的思考,文学的发展,及科学的发明。感性,是艺术的创作,家庭的组织,情感的交流,及人际与国际关系的建立。觉性,是宗教的信仰,灵性的修养,精神的文明,以及人格的升华。
一、三性的原理
二、三性的沉沦
三、三性的提升
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感性,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纯是情感作用。觉性,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属于天然的理体,亦是诸法的实性,原本灵明觉照,因名觉性。
段食、触食,纯属物质;思食、识食以及禅悦等食,皆是精神食粮。物质饮食,使人生理健康;精神食粮,令人身心正常,慧命增长。可惜世人,只识追求物质饮食营养的享乐,不知精神食粮的重要,致使人心失常,精神枯竭,一切心理毛病随之而生,非常可惜。
更令人可惜的是,人类迷信肉食滋补,肉类营养,而杀害生物,供给口腹之欲。殊不知‘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体性,只是别形躯,苦恼纵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黄庭坚诗)何况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更何况肉食带菌,肉食有毒。因为动物与人无异,常患各种疾病,人将患病动物血肉,送进体内,直接传染病菌,自然引生疾病。即使健康动物,被杀害时,由于内心的恐惧、怨恨、悲愤种种情绪,使细胞产生毒素。人将含有毒素的肉类,吃入口中,藏在体内,日积月累,人体细胞,自然含有大量毒素,引生各种疾病,势所难免。还有动物被杀,体内细菌立刻开始成长,细胞开始腐烂,再经屠场冷藏,储存,运送,解冻,分割,销售,购买,烹饪,然后进食。在一连串操作过程中,其细胞组织,不断败坏,细菌不断增长,而产生大量危害人体的毒素,科学家名之为‘马侬那他’细菌,将之浓缩涂在老鼠表皮,三星期内,就引起癌肿。人类竟愿意长期不断吸取这种毒素,储藏体中,难怪祸从口入,百病丛生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感性,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纯是情感作用。觉性,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属于天然的理体,亦是诸法的实性,原本灵明觉照,因名觉性。···
理性感性与觉性
文珠法师讲述
1994年3月于澳门综艺馆
财:指世间一切金银财宝,人生于世,衣食住行,在在需财。虽然,金钱并非万能,但金钱可解人困苦,可供给人日常生活所需,更可壮人胆识,推砌人的地位,提高人的声誉。所以世人无不喜爱金钱,甚至刻意搏取金钱,愿意被金钱俘掳,作金钱奴隶。或因财迷心窍,作奸犯法,危害他人。结果财富日多,事业日隆,而罪业亦随之俱增。一旦无常到来,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实在可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