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的兴起:
1、社会状况(生产生活):
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
狩猎占重要地位。
善骑射。
宽裕则以畜牧
狩猎为生,急困则四出攻掠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
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2、匈奴的统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
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
官军事体制。
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
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
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
其掠夺的目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
严重威胁北
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
和开发北方起了重大作用。
和亲:
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比较:
1、背景:
汉初战败,被迫纳贡和亲;而昭君出塞,是匈奴称臣,请求和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
上的友好交往的象征。
2、结果:
汉初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袭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带来了友好的民族交流融合和
长久的和平。
秦与两汉对匈奴政策比较:
1、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2、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
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
长远利益。
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1、战国时期:
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2、秦朝:
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徙民设郡③修建万里长城
3、西汉:
①汉初,“和亲”②汉武帝时期,军事反攻③汉元帝,“和亲”与经贸往来
4、东汉:
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汉初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
吕后曾想派兵攻打匈奴,但诸将说:“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
”于是吕后只得“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前锋)至雍甘泉”,威胁
长安。
后来,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南下,西汉政府又陷入惊恐。
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
断南下,北方边郡不安。
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1、两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的战争,是兄弟民族矛盾的
体现,不能以侵略和反侵略性质定性,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2、两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财产、人口,破坏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产
生活的安定,因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客观上,战争有利于推动
民族融合。
后人对汉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大战的咏叹:
宋朝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
驰卫、霍,如使鹰?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
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
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
寄语单于,
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
英风如在,卓然千万高著。
”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五单于并立,相互混战不休,“死者以万数,畜
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
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了
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
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
汉宣
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
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
汉宣
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
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
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
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
单于自
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
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昭君故里今属湖北兴山)人。
当时,她主动“请掖庭令(管理
后宫的官员)求行”。
入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为王昭君加尊号为“宁胡阏氏”,认为匈奴
得之,国以安宁。
他们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
昭君的子女,以及她
在内地的兄弟,也都为汉与匈奴的和睦友好做出过贡献。
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边
城晏(很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