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诗歌。
3.品读诗歌,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2课时
第1课时
1.有感情地诵读《竹里馆》和《春夜洛城闻笛》。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竹里馆
一、导入新课
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领略其诗歌亦诗亦画的意境。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从王维的诗歌独具特色的角度简洁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识作者。(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
2.知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
师小结:对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的详细了解,既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王维诗歌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
了解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再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
三、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师配古筝乐范读,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读。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生自由朗读,师从节奏、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
师指导:这首诗采用的是“二二一”和“二一二”拍。整首诗感情基调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因此诵读时应有一种寂寞、伤感的意味。
(3)生齐声朗读后,师指名朗读。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这首诗下面的解读,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我)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只有一轮明月静静地与我相伴。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为后面理解诗歌的情感、志趣做铺垫。
四、品读揣摩诗歌情志
1.读出意境画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
(1)作者写了哪些景?在这些景物衬托下,人做了哪些事?这景与人之间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生齐读后,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师指导明确)
预设(1)作者写了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人在这独特的美景下独坐,弹琴,长啸。作者所写的景物虽平淡无奇,但它的妙处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幽静的月夜竹林的意境。以人在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诗歌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2)诗人通过“幽”“深”“明”几个形容词来营造出月光普照大地的幽深空旷的审美境界,又通过“坐”“弹”“啸”几个动词来描写人物活动,把诗人脱离尘世、隐居山林所具有的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师小结:这首诗意境的形成,在于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的一致。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读懂诗歌意境,初步形成阅读诗歌的模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感、诗歌主旨做铺垫。
2.读出情感主旨。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诗人的性情,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志趣。
(生自由朗读诗歌后,结合诗歌下面的解读,理解归纳,师指导明确)
预设此诗写隐居者的闲适生活与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诗歌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优美高雅的境界。
师小结:全诗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山林幽居的情趣,是对诗人生活态度及作品特色的绝佳表述。
【设计意图】
本环节指导学生对诗歌的主题进行概括,进一步形成对诗歌的总体认识。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充分理解和认识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
一、导入新课
师:大诗人李白二十多岁时就离开四川老家在外游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个春夜,不知何人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感惜别的《折杨柳》曲调,勾起了李白无尽的乡思。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感受一下诗中的浓浓乡思。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以抒情的话语创设诗中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为学生感受、理解诗意做好铺垫。
二、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师配笛子乐范读,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读。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生自由朗读,师从节奏、情感、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生。
(3)生齐声朗读后,师指名朗读。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这首诗下面的解读,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能不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诗中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歌情志
1.读出意境画面。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
(1)怎样理解诗歌的题目“春夜洛城闻笛”?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暗”“满”二字应如何理解?
(生齐读后,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师指导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