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649考古学通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第一部分 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2016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15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14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12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11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10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2007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2006年四川大学425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四川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2004年四川大学445中国考古学(汉-唐考古学)考研真题
2003年四川大学432中国考古学(汉-唐考古学)考研真题
2002年四川大学426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2001年四川大学426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 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

2016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良渚文化
答: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

良渚文化的代表遗址是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距今约5300~4500年,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玉器,陶器以夹灰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圈足器和三足器较为盛行;玉器包含璧、琮、钺、璜、冠形器、玉镯、玉管、玉珠等,琮、璧一类玉器之多,为同时期其他文化所罕见。

出土的农具也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一定程度上的先进性。

总之,良渚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程度,而且也是证明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有力证据。

2.武官大墓
答:武官大墓是在安阳殷墟中已发掘的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

此墓面积340平方米,容积1615立方米,1950年进行科学发掘。

这是一座“中”字形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深7.2米。

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长15.6米,宽6.1米;北墓道长15米,宽5.2米。

大墓早年几经盗掘,但仍残留不少器物,出土的主要有石器、骨器、铜器,最宝贵的一件是虎纹大石磬。

此墓有人和动物殉葬,出土有遗骨100多件,
据有关专家认定它是属于殷墟文化二期偏晚阶段。

3.明定陵
答:明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及其妻妾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

定陵在万历皇帝继位不久开始建造,前后历时六年,至万历皇帝死使用,期间闲置整整30年。

定陵的总体布局是前方后圆之形,含有古代中国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其外围是一道外罗墙,将宝城及宝城前方院包围在内,宝城前方院共三进,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第二进院落前墙设祾恩门,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

地面上的建筑多次毁于战火,尽管有重修,但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最后面的宝城于1956年开始发掘,地下宫殿发掘后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件,对研究明代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4.马面
答:马面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

佛经中指地狱中阎罗王的两名狱卒之一,与牛头并称为牛头马面。

佛教传入中国后,牛头马面之说才在中国流传开来,被道教吸收,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爪牙,现在很少在佛寺中看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

马面又称马头罗刹,“罗刹”是指恶鬼,亦称“罗刹娑”、“阿罗刹娑”等,故马面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为搭档,为阎王判官做事。

5.蚁鼻钱
答: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

又称为鬼脸钱,因其形象而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但是比海贝形状偏小,大者长1.4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

钱体上尖下圆,
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小孔。

钱面阴文多见“紊”字,此文铭于钱面,此外还有咒、安、君、忻、金、行等。

建国以来,蚁鼻钱(“紊”字)多出土河南、江苏,鬼脸钱(“咒”字)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出土。

6.遣册
答:遣册是古代葬仪中安放在墓葬内用以记录陪葬器物名目数量的簿册。

现已发现的大多是战国和汉代墓葬中书写在简牍上的遣册,尤以南方地区西汉墓葬中发现居多,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高台汉墓、江苏东海尹湾汉墓等处出土的遣册。

书体多为隶书,内容对了解墓葬中陪葬品的情况与当时的礼俗颇具价值。

二、简答题
1.马家窑彩陶器的特点。

答:马家窑彩陶器形丰富多姿,图案极富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下面就其器形、纹饰、着色三个方面简述其特点。

(1)器形
马家窑彩陶在器形上有自己的显著特点,马家窑文化按时间顺序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石岭下的彩陶多瓶、罐、壶等;马家窑类型多瓶、罐、盆、瓮等器形,代表作有青海大通山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等;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直颈广肩鼓腹双耳壶等;马厂类型器形与半山基本相同。

(2)纹饰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饰是最让人惊叹的,它们的图案具有结构紧密、回旋多变、装饰面广的特点,以涡旋纹为主,另外还有同心圆纹、三角纹、带状网纹、锯齿纹、鸟纹、蛙纹、变形纹等,观之有一种纷繁往复、千回百转、绚丽多彩之美。

纹饰流畅,线条多变,显示出了先民们高超的工艺水平。

(3)着色
马家窑文化彩陶多为红陶,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但就着色而言,早期多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中后期盛行先加红衣或白衣为地,再绘黑色、棕色或红色彩纹,有些黑色还以白彩镶边,十分美观。

2.我国早期铁器发现的意义。

答:略。

3.二里头文化发现的意义。

答:(1)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将中国的信史推进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尽管我们坚信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没有有力的证据让世人信服。

安阳殷墟的发掘,大家都相信中国确实有商朝这个国家。

但是对于夏王朝,大家是不相信的,二里头遗址夏都的发掘,再一次震惊了世界,让世界相信中国确实有夏王朝的存在,中国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为之前争议已久的夏商分期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新的契机。

先后经历过二里头是商都,二里头早期是夏文化、晚期是商文化,二里头西亳说,最终争论的结果是,二里头是夏都,二里头四期与二里岗下层偏晚之间,正是夏王朝灭亡和商王朝建立之时。

(3)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头都邑遗址的发现,在考古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填补了中原地区从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的年代缺环。

使得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考古学文化,构成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安阳殷墟文化的发展序列,这一序列,在前后文化特征上联系非常紧密。

其中,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这一年代非常重要,因其正处于夏王朝的历史阶段,因此就成为探索夏王朝文化的对象。

(4)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社会、经济、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都城研究,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将我国的都城史的研究提前了不少。

三、举例论证题
1.战国长城与秦汉长城的对比。

答:略。

2.列举三个名人大墓并简要说明。

答:(1)茂陵
①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同时也是陪葬品最丰富、修造时间最长的一座墓,因为其外形呈方锥状,又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

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②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的稀世珍宝,由于陪葬物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内,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陵园搬取陪葬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

1981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四神纹玉雕铺首等是国宝级文物。

此外茂陵还存有许多雕刻作品,都是“国之瑰宝”,在十四件造像巨雕作品中,有十二件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

茂陵在后来的战火中多遭洗劫,被农民起义军多次盗掘,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曾侯乙墓
①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二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

乙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南北向,没有墓道,墓内整个椁室由底板、墙板、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木铺垫垒迭而成,墓椁顶端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万公斤,木炭之上筑青膏泥、白膏泥,上面盖铺石板,再筑无花土于其上直至墓口。

②曾侯乙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重达7000公斤,椁内分东、中、西、北四室。

曾侯乙墓共出土礼器、乐器、漆木用具、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15000多件,仅青铜器就共计6239件。

其中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青铜编钟。

经鉴定,这些青铜器冶炼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但墓中鼎数明显超过了规定的九鼎之制,因此也反映了当时的礼乐制度已经遭到了破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

除编钟外,较有名的青铜器还有尊盘、编磬、鹿角立鹤、青铜冰鉴、云纹金盏等,都反映了当时冶炼技术的高超。

(3)妇好墓
①妇好墓是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1976年发掘,是殷墟惟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该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

该墓5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无墓道。

妇好墓室虽然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

出土的最为著名的当为三联甗、偶方彝、大铜钺、新疆青玉、象牙杯等。

②妇好墓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由于它保存的完整,年代与墓主身份清晰,是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后墓。

墓中所出的铜礼群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等,大体上反映了武丁前后商王朝礼器群的类别和组合,是研究商代礼制的重要资料。

大型青铜礼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显示了商王朝的兴旺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商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从玉器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新石器时代某些文化的先进因素,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猪龙”,良渚文化的琮、璧等,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商文化的内涵。

3.列举三个历史时期考古断代法。

答:(1)树木年轮断代法
树木年轮断代法,是20世纪初由A.E.道格拉斯提出来的,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树木横截面上木质疏密相间,显示圆圈即年轮。

年轮的数目就是树的年龄。

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旱年生长受到限制,年轮就窄,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的年份,生长较快,年轮就宽。

同一气候区中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谱是相似的。

如果一棵活树的内层年轮与一棵死树的外层年轮相似,就说明死树是前一阶段生长的,如此类推,只要找到这样衔接的相似年轮的树,就
可以建立起本地区的主年轮序列。

树轮年代学对考古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它对碳-14年代的校正,得出更精确的年代。

(2)古地磁断代法
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自古以来就不断变化着。

被烘烤粘土的热剩磁性贮存了古地磁变化的信息。

一般粘土中都有少量的磁性矿物,在受高温(700℃以上)后冷却时,被地磁场感应,产生与地磁方向相同的永久磁化,其强度正比于当时的地磁场强度,称为热剩磁性。

只有在再受到高温时原有的热剩磁性才会消失。

古代的砖、瓦、陶瓷,以及遗址中的窑、炉、灶都受过高温具有热剩磁性。

因此只要根据一系列年代明确的考古样品,定出古地磁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就可以定出未知年代的样品的考古年代。

(3)碳十四断代法
碳十四断代法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威拉德·利比发现,其测定原理是:生物体在活着的时候会因呼吸、进食等不断地从外界摄入碳十四,最终体内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会达到与环境一致(该比值基本不变),当生物体死亡时,碳十四的摄入停止,之后因遗体中碳十四的衰变而使遗体中的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发生变化,通过测定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就可以测定该生物的死亡年代。

4.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异同。

答:(1)相同点
①使用目的
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在使用目的上基本一致,多用于宫室建筑、墓室、祠堂等。

汉代流行厚葬,为了炫耀地位,多用有画像的画像石、模
印烧制的画像砖建造墓室、祠堂、石阙等。

②画像题材及艺术创造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题材都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方面。

在艺术创造上,画像石、画像砖强调的是神,注重形体的大致构造,而不做局部的细致处理,风格质朴粗放,自然平实,构图独立、简率,富有装饰趣味。

③地域分布
根据汉画像石和画像砖出土情况,两者的分布区域大致类似,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岷江流域、河南南阳、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区,尽管其中有个别出土地不一致,但大体上都分布在中原地区、江浙地区、四川地区等。

(2)不同点
①含义不同
a.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

因此,汉画像石在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b.画像砖即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形状分为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画;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②材质和制作手法不同
画像石的材质是石料,是汉民采集石料雕刻上图画形成的;画像砖
则是用黏土为料,在烧制的前后进行印模压印、彩绘、雕刻等工序制作而成的。

两者无论是在用料,还是制作手法上,大体都是不相同的。

③雕刻技法不同
在雕刻技法上,画像石与画像砖也有一定的区别。

画像石的刻法主要有: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画像砖的刻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减地平面阳刻、浅浮雕等。

尽管两者在刻法上某处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刻法在好多地方还是不相同的,这是两者的一个区别之处。

四、论述题
1.汉代丝绸之路及考古遗存。

答:(1)汉代丝绸之路简介
汉代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我国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间,直到16世纪还保留使用,是一条当时东方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为起点(东汉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大秦。

这条路的最初作用是交换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19世纪70年代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被广为接受。

(2)汉代丝绸之路考古遗存
汉代丝绸之路的考古遗存比较多,总共计有22处,其中河南段有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
道;陕西段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兴教寺塔、小雁塔、彬县佛寺石窟、张骞墓;甘肃段有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新疆段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北庭故城遗址。

由于陈列遗址较多,不可能全部细说,故挑选两个进行叙述。

①崤函古道
a.这条古道位于丝绸之路东端中国河南境内,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

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由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b.崤函古道的基本走向,若以古陕州城为圆心,向西的路线是新店——灵宝(稠桑驿)——阌乡——高柏——太要——阌底——潼关,这条路自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

向东的路线有三条:
第一条,称南崤道,由交口向南,走菜园,过南陵(夏后皋墓)、雁翎关、沿永昌河,到宫前一分为二:其一,沿永昌河东行,经安国寺出陕县,入宜阳三乡、韩城沿洛河达洛阳;另一条沿太子沟折上硖石,过北陵(即崤山主峰嵌釜山下的文王避风雨台)与北崤道重合。

南崤道若以夏后皋墓为证,距今至少有3800年历史。

因开凿时较早,习惯上称“周秦古道”。

第二条,即北崤道。

由陕州古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与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经观音堂、英豪、渑池、义马、新安,出汉函古道达洛阳。

这条道开通于东汉末年,据记载是当时曹操为了西征方便,加之恶南道险而又远,才开通的,习惯上又称“曹魏古道”。

第三条,是除陆路之外的黄河漕运古道。

西起三门峡谷,东出渑池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其间两岸的崖壁上,至今仍有很多古栈道遗迹,岸边有多处仓储遗址。

这条水路最晚疏通于秦代,汉唐达到繁忙漕运,是陆上崤函古道功能不足时的补充通道。

崤函古道有开凿早、线路长、使用久的特点。

②麦积山石窟
a.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区。

该石窟开凿于后秦,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年间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皇后死后,在这里凿麦积崖龛而埋葬。

北周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色阁。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b.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

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

天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

c.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
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2.唐代铜镜的分期及特色。

答:铜镜经过了战国、汉两个时代的发展,至唐代,铜镜制作臻于全盛,无论工艺技术的先进、产品种类的丰富、装饰纹样的繁缛诸方面,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不过,唐代铜镜在不同时期发展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根据铜镜的特色将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为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

(1)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流行四神镜、十二时镜、四神十二时镜和瑞兽镜。

造型仍以原形为主,钮座配置仍使用汉代以来就一直流行的“规矩配置”。

钮座为方格,饰柿蒂纹或连珠纹,镜背布局呆板,仍分三区或二区,内区四小格分置四神,中间为铭文带,外区十二小格分置十二生肖。

瑞兽镜晚于四神镜,是渐次由其演变而来的。

瑞兽形态似狼似虎、似豹似狐,随着半圆钮的出现,绕钮配置的开始,瑞兽形体变得丰腴柔健,生动活泼。

瑞兽镜背外区大多仍饰以铭文带,但已发展成为区别汉代传统铭文的韵文铭文,因而有一定文学价值。

边缘饰以三角、水波、月牙纹等。

(2)盛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唐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流行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和雀绕花枝镜。

①瑞兽葡萄镜
瑞兽葡萄镜虽大多仍为圆形,但已出现方形和菱形,镜钮有圆钮,
也有兽钮;镜背纹饰不仅淘汰了铭文带、十二时,代之以三葡萄枝、三角锯齿纹、流云、卷叶等。

②瑞兽鸾鸟镜
瑞兽鸾鸟镜是从隋至唐初流行的瑞兽镜类发展而来的。

铭带消失,无内外区的分隔。

瑞兽已由静态趋向动态,造形更为丰腴。

构图也由规整紧密,变得活泼开放。

特别是主题纹饰的瑞兽与鸾鸟处于对等位置,反映了它是整个隋唐铜镜纹饰由瑞兽向花鸟演变过程中的过渡形态,表现了盛唐的艺术风格。

③雀绕花枝镜
雀绕花枝是这一时期出现较晚的铜镜纹饰,它的出现标志着唐镜纹饰题材的又一新突破。

在形制上,菱花形已跃居主要地位,镜钮圆形或兽性。

在题材上,不再以兽为主要纹饰而代之以飞鹊、鸳鸯、喜鹊等;在布局上,飞禽同向排列绕钮,于期间配以花枝,且花枝布局甚为突出,边缘以蜂蝶花叶最多。

(3)中晚唐时期
①中唐
中唐时期唐镜是百花齐放、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时期。

就镜形而论,圆形、方形、亚字形、菱花、葵花诸形形制丰富,风格各异;从纹饰来看,瑞兽纹饰基本消失,在前期花鸟饰进一步丰富和完备的基础上,鸾鸟、团花纹饰居于主导地位。

此时流行的花鸟镜除前期的雀绕花枝外,主要是对凤镜,又称双鸾镜或双鸾衔授镜。

除花鸟镜外,此时反映神仙世界和现实生活题材的铜镜也不少,例如月宫镜、飞仙镜、云龙镜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等特种加工的镜子。

以金银平脱镜为例,金银平脱是铜镜纹饰装饰工艺水平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