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拓展阅读-27漏含答案
27《漏》(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7漏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2.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识七个生字,可以利用形声字规律、熟字比较等方法在语境中识记。
“贼、纵”是平舌音;“脊”读jǐ,不读jí;“老婆婆”中第二个“婆”读轻声。
“哩”,在本课读li,方言词,用于列举,跟普通话的“啦”相同;之前学过lī,出现在拟声词“唧哩哩”中。
字形方面,“月”作为偏旁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与“肉”有关,俗称“肉月旁”,带有肉月旁的字很多,“脊”和“胶”都是肉月旁;另一个表示与“月亮”有关,如,“明、期”,这类字就很少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十三个,其中“喂、贼、狼”三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注意。
“喂”第十一笔是撇,第十二笔是捺;“贼”的右边是“戎”,不是“戒”;“狼”的右边是“良”,不是“艮”。
阅读理解先自主读文,了解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画一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交流自己觉得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最有意思。
最后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复述课文先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熟悉故事内容。
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教会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在小组内练习复述故事。
最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023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7课《漏》教学课件

多音字
li
管他哩 哩 lī
哩哩啦啦
xuàn
旋风
旋 xuán 旋转
爬墙游戏
秋千
野 偏 结束
荡 向田风胶
上
奔筝 架粘
枝柳
抱厉
天在 探 狼 莫 来
春
贼 驴嫩
开始 漏 喂 胖
芽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喂养 老老 公婆 公婆
贼 想偷
驴 想吃
老虎
互动课堂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一天晚上,贼和老虎在( 偷驴 )的时候, 听到(“漏”),以为“漏”( 很厉害 ), 吓得( 撒腿就跑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 醒了,想要(回去),在( 树下 ),又以为 (遇见“漏”),老虎和贼吓得( 昏过去 ), 原来,老婆婆口中的“漏”是( 屋顶漏雨 )。
( A)
2. 终于甩掉“漏”了! 3. 坏事,“漏”捉我来了! 4. 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 D) ( B) ( C)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体会句子的特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漏”真厉害,像___胶_____一样,粘住我了。 (2)“漏”真厉害, __旋__风_____一样,停都不停。 (3)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来的阳光洒落在水面 上,像__许__多__大__大__小__小__的__圆__镜_________ 。
“坏事, ‘漏’等着 吃我哩!”
“坏事, ‘漏’捉我
来了!”
“‘漏’真厉害, 旋风一样,停都不 停,一定是驮到家 再吃我。到树跟前, 得想法蹿上去,好 逃命。”
“‘漏’真厉害, 像胶一样,粘住 我了。到树跟前, 得把它蹭下来,
好逃命。”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 印象更为深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类文阅读训练-27漏(含答案)

类文阅读-27漏一枚金币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这一次它选择。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2.牧童牧童太天真学者学者太清高富翁(主人)回到富翁的衣袋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一串快乐的音符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关于《漏》这个故事的写作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②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③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④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⑤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A.③②①⑤④B.③①⑤④②C.①②③④⑤D.③①④⑤②二、填空题2.选字词填空。
辨辩辫(1)枣核也不争,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2)夜间走路,只要认出北极星,就能别出东西南北。
(3)妹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长长的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妻”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妻”共有笔,最后一笔是。
4.按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脊m莫iān颠òng纵d爹ùn困b罢é核5.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体会句子的特点。
①“漏”真厉害,像一样,贴住我了。
②“漏”真厉害,一样,停都不停。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贼和老虎的心理。
6.按要求用词语填空。
(1)写出2个描写眼睛动作或状态的词语:(2)仿照例子写2个词语。
例:急急忙忙(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其中一个词语与其它词语不同,它的序号是。
A.百百B.天云C.林染D.缤纷(4)任选上面③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不少于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讲了和去一户人家偷,误以为对方是“漏”,最后吓昏过去,驴却平安无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图文讲解

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内容详解•图文对照解读•主题思想阐释•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堂互动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漏》创作背景民间故事来源《漏》是一篇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课文,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集体性等特征。
课文改编目的课文通过改编,旨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课文主题《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和贼同时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因为误会和恐惧,最后都落荒而逃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0102 03作者介绍本文作者为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成就与荣誉他的作品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生平与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漏》这篇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文学地位《漏》作为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改编作品,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
影响与意义通过学习《漏》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此外,《漏》所传递的道理和智慧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文内容详解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背景介绍课文《漏》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因为误解“漏”为何物而闹出的笑话。
情节发展概述课文中,贼和老虎都误以为对方口中的“漏”是厉害的怪物,因此心生恐惧,最后竟然因为害怕而双双滚下山去。
结局揭示寓意通过贼和老虎的误会,课文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从而告诫人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课件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 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 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 一纵,蹿到树上。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 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们俩对看了一眼,同 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 昏了过去。
能把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
钟迎到县府衙(yá)门来祭(jì)祀(sì)它,把囚犯们引到
钟的前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的摸这钟就没
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出声音。”
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 祭祀完了,用帷(wéi)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 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让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 进那帷幕里去摸钟。摸完之后检查他们的手,每个 人手上都有墨水,只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审讯他 ,这个人就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是因为他怕钟发 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 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 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 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 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27 漏
婆婆 喂养 脊背 胖驴 贼 漏 莫非 厉害 抱住 颠 骨头架 粘胶 旋风 纵横 偏偏 虎狼
喂
贼
自主学习一:
默读课文,你觉得3-18自然段中哪些地方 写得很有意思? 做出标记,在课文旁边写一写你的想法 音量0级,时间三分钟。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优秀课件

莫
它们的心理活动 都是一样的,读起来 很有趣;它们都很害 怕“漏”。
和 读再段了读心什同 读读理么桌 这这描?互 段段写话相话中。模,,仿从你这发老两现虎,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 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 偏就又漏雨了!
老婆婆所说的“漏”,
从这段话中,你知
指屋顶漏雨。
思维导图
起因
老公公、老婆婆 养驴
老虎想吃驴 贼想偷驴
漏
经过 老婆婆说怕漏
虎驮贼 往前跑
贼骑虎 蹿上树
结果 驴安安稳稳
屋顶漏雨了
再相遇 滚下山坡 吓昏了
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选择喜欢的部分,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拓展延伸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 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 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老虎和贼浑身沾满了泥水, 看不清对方的模样,误以为对 方就是“漏”,见识过“漏” 的厉害,吓怕了。
大家读着读着就笑了,实在 有趣!老虎和贼为什么“对看了 一眼”就都吓昏了?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在课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 的意思相近,你找到了吗?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在文中都用来表示老虎和贼见识很多,生活经 验丰富。
默读课文,思考:《漏》里面 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 (贼和老虎) 惦 记 上 了 , 老 虎 想 吃 , 贼 想 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 (“漏”) 吓 得 慌 张 逃 跑 , 老 虎 和 贼 互 相 以 为 (对方是“漏”) , 摆 脱 对 方 后 , 又 双 双 返 回 , 结 果 ( 被对方吓昏了)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短文。
皮影戏几年前,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风靡一时,剧中人物胖墩的父亲是一位靠耍手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他耍的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以牛皮和驴皮作为原料的皮影最好,具有坚固性和透明性。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人物一般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颈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表演者除了要一个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和唱腔。
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
由此可见,组成皮影剧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普通室内以至庭院、户外,架起影窗、幕布和灯箱就能开戏。
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表演四五十出戏。
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搬运便捷。
这也是皮影戏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小的时候曾经多次在家乡看过这种令人叫绝的民间艺术,如今,再想看到皮影戏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各式各样(ABAC式)_ _ _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A.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
B.皮影人物及道具以皮革为材料制成。
C.皮影戏对表演者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
3.为什么说以牛皮和驴皮作为原料的皮影最好?______ _______。
4.短文画“——”句子中的“这”指()A.设备轻便B.历史悠久C.形式多样。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 _______。
阅读短文。
颐和园的廊与画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美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7课漏组词

题目:漏组词第一部分:概述1. 漏组词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
2. 漏组词不仅仅是一个语文知识掌握上的问题,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第二部分:漏组词的定义1. 漏组词指的是在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时,遗漏了某个组词的现象。
2. 比如在词语“风景”中,漏掉了形容词“美丽”。
第三部分:漏组词的原因1. 学生对词性的掌握不够牢固,导致漏组词的情况经常发生。
2. 缺乏系统性的语法学习,对词汇的整体认识不够清晰。
3.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马虎粗心,导致漏组词的情况时有发生。
第四部分:解决漏组词的方法1. 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化对词性的掌握。
2. 多进行词汇的整体梳理,加深对词语内部结构的理解。
3. 对学生的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纠正漏组词的错误。
4. 增加语文学习的实践,多进行语文积累,加深对词性的认识。
5. 采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结语1. 漏组词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只要学生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 教师和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克服漏组词的困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结尾: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漏组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希望学生们能够重视起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尊敬的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漏组词的定义、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漏组词问题,并学习更多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漏组词的影响1.1 学习成绩下降漏组词的存在会导致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
1.2 交流交流困难在日常交流中,如果存在漏组词的现象,会给他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产生误解。
1.3 影响学习兴趣长期存在的漏组词问题可能导致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到学习的主动性。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说课稿】

《漏》说课稿一、说教材《漏》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故事书,在活动中孩子们边听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充满这浓厚的兴趣。
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王老汉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撞上“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三、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出示课题。
(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旋风预设点:(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3.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公开课.ppt

27 漏
1 课前导读
主
目
2 认字识词
录
3 课文鉴赏
第一部分
一、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课前导读
思考问题
1.大家都听过什么样的民间故事呢?今天来分 享一则民间故事吧。
2.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的?他们为什么 如此害怕“漏”呢?
课文鉴赏
1.熟悉故事内容,借助课后习题分小组复述故事。
课文鉴赏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资源链接
1.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 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 容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 故事、生活故事等。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6/162020/6/162020/6/162020/6/16
谢谢观看
2.拓展阅读
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行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心里难过,对鲁班师说:“人人都说你手艺好,出门人日晒雨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子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一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十里一个亭子。亭子造好了,请鲁班师 娘来看,鲁班说:“这法子不错吧,又遮太阳,又好躲雨。”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 漏》教学设计

27 漏文本分析《漏》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它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都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
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有多处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描写,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趣味的同时,还要抓住本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并能够围绕“偷驴”这一事件,抓住老虎和贼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方式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跟着故事嬉笑开怀,进而达到复述的要求。
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体会他们做贼心虚的心理。
教学难点能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1.灵活运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情节。
一、激情导入,初步把握1.从“漏”的本意入手,讨论“漏”的多种意思。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为“漏”,那么“漏”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查一查字典,看看有哪些解释。
[漏]①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
②泄漏,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
③遗落:疏漏;遗漏;漏网之鱼。
④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
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
2.板书课文题目:漏。
引导学生借助预习组词读一读,引入新课。
过渡:原来“漏”有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漏》,指的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首先让我们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27课《漏》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老虎与青蛙老虎特别爱吃青蛙,因为青蛙肉香。
青蛙的天敌很多,但是特别惧怕老虎,它天天在想:用什么方法才能逃脱老虎的袭击,过宁静的生活呢?青蛙在沼泽里“呱呱”地歌唱,招来了老虎,老虎问:“小小的青蛙,你往哪里去?”“我找老虎去,想吃老虎肉。
”青蛙反问:“虎爷你到哪里去?”老虎答:“我吃青蛙去。
”老虎又说:“你说你吃过老虎肉,请吐出几根老虎毛来。
”说也凑巧,老虎来之前,青蛙吃了一些粘有老虎毛的老虎屎,它哇的一下吐了一堆,老虎毛还不少呢。
老虎看后,身体颤抖,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在密林中。
老虎越想越想不通:“小小的青蛙敢与兽王作对?”途中它与好友狐狸相遇了,它说了经过,狐狸说:“胆大妄为的青蛙,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在可恶、可恨,咱们找它去。
”老虎说:“我走得快,我牵着你走。
”它将一根藤的一头儿挂在自己脖子上,另一头儿拴在狐狸脖子上,它在前边拉着狐狸走。
聪明的青蛙知道老虎会来报复的,躲在一棵长满大果子的树上。
老虎和狐狸在树下找不着青!”青蛙从树上用力扔下两个有拳头大的硬果,正好击中蛙,大喊:“小小蠢虫,快填牙缝来..........老虎的头,老虎痛得直摇头吼叫,青蛙说:“你们等着,我马上下来进午餐。
”老虎抬头一看,又一个硬果打在它的脸上,眼睛出了血,鼻梁被打断,吓得它疯狂地逃窜,狐狸说:“虎爷!快停下来,我受不了了。
”老虎继续拖着狐狸乱窜,结果狐狸被拖死了,它还在飞跑,狐狸的尸体被石缝夹住,老虎被弹下悬崖,悬吊在半空,成了雄鹰的佳肴。
1.第二自然段中,老虎为什么会颤抖,消失在密林中?()A.因为青蛙说要吃老虎肉。
B.因为青蛙不怕它。
C.因为青蛙肉香。
D.因为青蛙真的吐出一堆虎毛。
2.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胆大妄为”可以用下列词语中的()替换。
A.肆无忌惮B.胆小如鼠C.缩手缩脚D.如履薄冰3.文中加点的部分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A.兴奋B.恼怒C.懊悔D.恐惧4.下面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老虎爱吃青蛙,因为它肉香B.青蛙吃过老虎肉,所以吐出了老虎毛C.老虎太愚蠢,所以相信青蛙吃过老虎肉D.青蛙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老虎5.你喜欢青蛙、老虎,还是狐狸呢?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题答案27 漏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题答案27 漏
27漏
一、默读课文。
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参考答案:我觉得课文中最精彩的内容有三个片段。
一是贼因为紧张、害怕而从屋顶摔落到老虎背上,老虎驮着贼拼命逃跑;二是贼和老虎因为害怕互相摆脱。
三是最终滚落山坡后的双方直面相对,都吓昏了过去。
这三个片段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将故事推向高潮。
二、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参考答案: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就是老虎和贼,他们在文章中的主要情感表现就是恐慌,朗读时要把握好这个感情基调。
三、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甩掉贼,贼蹭上树。
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参考答案:上面的示意图是故事的梗概,我们可以根据这五个提示把故事讲完整,注意讲清楚老虎和贼是怎样被“漏”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三年级语文下册27 漏 课课练作业

果然,青年的棍子变短了,由此判断出这个青
两人回到家中,农夫很踏实,青年却坐立不安,
年就是小偷。县令是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智 慧的人。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27 漏
胶 书架
贼 胖驴
漏水
莫
粘 抱
喂
历
厉
厉
历
偏
扁
扁
偏
户头只ຫໍສະໝຸດ 棵个场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因为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漏”所 以他们拼命逃跑。
贼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 \\ \
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棍子锯掉了两寸。
县令给了农夫和青年一样长的棍子,利
用说谎者做贼心虚的心理,猜测他会锯掉两寸。
2020年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 漏(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27 漏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漏水喂驴厉害粘胶脊背纵身
2.胖瘦伙伴虎狼波浪抱着吃饱偏旁一遍莫非沙漠盗贼贵贱
第二课时
1.照样子写词语。
(1)掩耳盗铃扬长避短交头接耳鸣锣开道坐井观天赴汤蹈火画龙点睛拉帮结派指手划脚投笔从戎抬头挺胸挑肥拣瘦(2)扶正祛邪似是而非承上启下推陈出新弃暗投明大公无私欺上瞒下此起彼伏转败为胜以少胜多贪生怕死说长道短(3)郁郁葱葱浩浩荡荡隐隐约约吞吞吐吐星星点点密密麻麻恭恭敬敬形形色色清清楚楚坑坑洼洼密密层层结结巴巴2.(5)(1)(4)(2)(3)。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7漏

随堂练习
三、拓展阅读。 做贼心虚
陈述古字密直,主管建州浦城县。当时, 有家富户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 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寺 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小偷 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
随堂练习
到县府衙门来祭祀它,把囚犯们引到钟的前 面,当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的摸 这钟就没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出 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 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 来。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之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又湿又滑 又__大__又__圆__ _又__白__又__胖_ 走南闯北(含反义词) ·· _思_前__想__后__ 七__上__八__下__
随堂练习
二、想一想:老虎和贼说的“漏”与老公 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老虎和贼以为“漏”是 可怕、厉害的东西,老公公和老婆婆 说的“漏”是漏雨。
读一读课文第5~18自然段,圈画出描 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词句,并填写表格。
情节发展
听到老婆婆 说“漏”
摔到老虎 背上
老虎的心理
没见过,一定很厉害 “漏”捉我来了
贼的心理
没听文
情节发展
贼骑着老虎
贼蹿到 了树上
被雨一淋
老虎的心理
贼的心理
得把“漏”蹭下来, 好逃命
三个动词把老虎和贼急于逃命的 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品读课文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 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 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 了过去。
神态、语言描写,把贼和老虎对 “漏”的害怕表现到了极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27.漏》表格式教学设计+备课素材+课后作业(含答案)

27.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角色朗读文,说说你认为那些内容你觉得最有趣。
教学课时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出示2:课文第一幅插图)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预设:图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和一头胖驴。
预设: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讨论什么。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设计意图:出示课文插图,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里面是一横两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拓展(有答案).do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拓展【例题精析】例:课外阅读。
生命的美丽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
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lù),有一座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
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
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
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
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这份美丽来自和谐。
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
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的倩影。
企鹅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
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
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生命的美丽。
(1)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2)分别找出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3)“我”很想采一丛地衣做纪念,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答案】(1)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2)这份美丽来自顽强。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
(3)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
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我”不能破坏它。
【解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自然段。
(2)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别在句首。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即第二自然段尾)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7漏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这一次它选
择。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牧童太天真学者学者太清高富翁(主人)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
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
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
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
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
后来这歌(伴侣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
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1.画去:清晰轻松伴侣
2.例: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