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适
应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特殊儿童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是人类物种存在的一种形式。 + 特殊教育从学生生理上有残疾、心理发展 受到影响的实际出发,根据残疾儿童的世 纪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 1.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考
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 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 并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 + 我国自古代就不泛有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例子,周代 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受刑后 成了肢体残疾者,后来仍被重用,都是明证。 + 我国古代很早对各类残疾现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解 释 +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 传),记载有对盲、聋哑、克汀病、言语障碍、侏儒 等残疾现象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的描述。
+ 医学、心理、教育、社会、生物工程电子科技等多学科人
员的研究 + 双流向多层次的安置方式,又称“瀑布式纡服务体系。 + 一体化运动兴起 + 主要标志:必须经过科学的检查、鉴定和确诊后,方可决 定一个残疾儿童需要哪种教育;各类残疾儿童教育自成体 系;特教体系和普教体系相对应衔接,便于特教学生将来 走向社会;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重视师资培养和科研
+
+
+ + +
1 2 3
4 5 6
每个数字的盲文前面都有“3456”点符形,是数号,便是后面的读作 阿拉伯数字
英语盲文a-j都只是用了1245点位即上半截,和数字的一样;k-t 是a-j下面加上了3号点位。
汉语拼音盲文声调
+ 弱智教育的产生 + 精神病医生皮内尔(Pinel,1745~1826,法国人)第一个
+ (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1.国外特殊教育的史前阶段
+ 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制社会早期大致到
道封建中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2.国外特殊教育萌芽阶段 +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到特殊教育学校产生之 + + + +
前 14~17世纪初,世界史上所称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为残疾人享受平等 的受教育机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解剖学的发展对于儿 童生理缺陷有了正确认识,为特殊教育的创立 奠定了科学基础。 教育残疾人的实践揭示了残疾人受教育的可行 性,人们认识到,教育是通往平等的道路,只 有通过教育,残疾儿童对社会的价值才能显示 出来。
+ 聋教育的产生 + 卡尔丹诺,意大利人)于1550年提出:聋是一种疾病,哑是从
+ + + + + + +
属于聋的第二性缺陷,他认为聋哑对智力的影响不大。 德莱翁,西班牙人,于16世纪末从事对聋童的个别教学,证明 了教育聋人说话是可能的。 波内特,西班牙人,1620年通过视觉教会聋童书面语和口语, 提出聋童教学的基础及交往时必须教聋童使用手指语,著有 《论声音的实质和教聋人说话艺术》。 阿曼,瑞士人,是聋童口语教学的奠基人,他强调用口语教学, 著有《说话的聋哑人或按此法教会聋哑人说话》。 莱佩,法国人,强调手语教学,主张聋人的母语就是手语,他 是聋童手语教学的创始人。1770年在巴黎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 具有现代意义的特殊学校——公立残障儿学校。 海尼克,德国人,1778年在德国的莱比锡聋人学校(德国第一 所聋校),创立了纯口语教学体系,其教学方法与莱佩的教学 方法完全相反。 加劳德特,美国人,美国第一所聋校的创办人之一。其最小的 儿子于1864年,在美国的华盛顿建立了加劳德特( Gallaudet) 聋人学院;188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聋童幼儿园。 现代意义的特殊教育最早是从聋教育开始的。
+ 盲教育的产生
1784年,霍维(Valuntine Hauy, 1745~1822,法国人)在 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盲人学校。他提倡用直观、叙述的 方法教盲童,还强调对盲人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他还提倡国 家应对盲童实施义务教育。 + 1829年,布莱尔(Braille,1809-1852,法国人)发明了盲 人的点字符号系统,为盲童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先决条件。大 大地推动了盲教育的发展。 + 1829年,豪威(Samuel Gridley Howe,1801-1876)建立了 美国的第一所盲校(现帕金斯盲校:Perkins School for the Blind)。随后,美国寄宿制盲校有了快速的发展。帕金 斯盲校建立之初,只招收全盲学生,后来逐渐开始招收有残 余视力的学生。寄宿制盲校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 1913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第一个为有残余视力的学生开办的 特殊班。 + 1861年德国建立了盲童幼稚园。
+
+
+
+
区分开白痴、精神病和智力落后,从而打开了弱智的精神枷 锁。 爱斯基罗尔(Esquiral,1772~1840,法国人)进一步发展 了皮内尔的观点。认为白痴和弱智不是病,只是智力没有表 现出来的现象。他把弱智分成白痴(Idiot)、痴愚(Imbecile) 和弱智(Feeble-minded)三种。 伊塔尔(Itard,1775~1838,法国人)受教育家洛克和卢 梭的影响,用感官训练等方法对野男孩维克多进行个别化训 练,从而取得许多训练弱智人的经验,开创了弱智训练的先 河,影响了后未的许多人 谢根(Edouard Seguin,1812~1880,法国人,后移居美国) 1837年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弱智学校。该校一直沿用 感觉训练的方法训练弱智儿童,这种方法一直影响到19世纪 的特殊教育,乃至影响到今天的特殊教育。 韦伯(Herrey Backus Wilbur,1820-1883)1948年,在马 萨诸塞州的Barre开办了第一所为智障儿童单设的特殊教育 学校。随后美国各州陆续开办了智力障碍儿童与成人的教育 训练机构。( 美国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开始于1839年,当 时的主要目的是为帕金斯盲校的那些伴有智力障碍的盲童进 行教育训练。)
抽象思维发展的同时具体形象性思维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的依据容易受知觉情景的影响缺乏对问题情境作整体的分析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多种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不灵活注重事物外部特征而忽略事物本质的区别茄子与苹果不善于做全面的比较较易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难以找出共同点完全依赖语言的高级综合能力发展迟缓82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概念的掌握逐渐精确化83四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84极重度智力落后者的智力水平上限为智龄3岁85听力问题带来语言发音反过来影响听觉的辨别力恶性循环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好文字理解力差即使能背诵的句子也不能理解其意思
+ 1981年在英国教育法中正式使用,取代了过去英国传统的残
疾儿童分类的全部名称,并定义为:“如果一个儿童有学习 困难而需要特殊教育设施,那么久说这个儿童有特殊教育需 要。”现已在国际特殊教育领域广泛使用。 + 通识: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这 些要求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长期 或一定时间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不仅包括对其某一 发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 因素等提出的要求。
+ 4.教育环境和后天环境在特殊儿童的发展中起
重要作用 + 一个儿童先天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点,特 别是脑发育、高级神经活动,仅仅为儿童的心 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能否发展?向什么方 向发展?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则取决于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 + 良好的社会条件,并在早期就开始施行良好的 教育可以使各类特殊儿童的潜在发展可能性变 为现实性。
+ 3.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阶段 +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欧洲各国建立特殊教学学校 + 18世纪下半叶,一学校形式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特殊教
育学校相继在法国建立,标志着特殊教育的正式诞生。 + 早期的特殊教育学校大多是私立的和寄宿制的,创办者也 多是医生和神职人员。尽管起初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在教学 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都还不 完善,但其诞生本身就已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3.从发展的观点看残疾,认识功能损害补偿和康复的可能
性 + 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 体,各种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综合起作用的。 + 特殊儿童的某种感官、肢体或神经系统的部分机能受到了 损害,但他们还完整地保存着其他的感觉器官或肢体的功 能。在儿童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机能的重新组合或 部分替代,损坏了的或发育不足的机能可能得到部分矫正 或恢复,这是与正常发展过程不全相同的、有特殊性的发 展过程,这就是缺陷的补偿。
+ 其他 + 1817年,行为不良者的学校在法国首先出现。 + 1832年,世界上第一所肢残人学校在德国慕尼黑
成立,创办人是库尔茨。 + 1864年美国还建立了专门的聋人大学。 + 1888年美国建立了聋童幼儿园。
+ 4.特殊教育全面普及和一体化阶段 + 20世纪60年代,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普及的阶段 + 大学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
+ (二)特殊教育 +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
教法和教学组织I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 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 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 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 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 有用的人才。 + 广义特殊教育:对身心发展异常者的教育,包括盲聋 及智障、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超常儿童等。 + 狭义特殊教育:对有生理或心理发展缺陷者的教育。
(一)特殊儿童 + 广义的理解,是指与健全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 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 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 犯罪的儿童。 + 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 “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 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各个国家 规定的具体种类数量和名称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的法令规定残疾儿童 有11类,日本的法令规定有8类。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即进行教育和训 练,使其达到最佳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到全面 发展,能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成员。
+ 共性:不论特殊儿童的残疾种何,首先他是在社会上生 活的人,是正在成长、发展着的儿童。因此,他们同样具有人 的社会性,具有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基本发展规律和生理基础。 + 对普通儿童的教育目的、方针、教学原则和方法同样适用于特 殊儿童,这是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 观点。 + 特殊性:强调认识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性并不是说要把二 者等同起来,认识二者的共性并不排斥也不否认特殊儿童的教 育和心理发展有某些个别差异。特殊儿童在解剖、生理上的异 常使其心理发展、高级神经活动上表现出特点,而在进行特殊 教育时不能忽视各类儿童的这些特殊性。
+ 2.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要具体分析 + 首先要区别各种特殊性中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也就是要
区分出第一性的缺陷和由其派生出的第二性缺陷。 + 第一性缺陷是各类特殊儿童心理和教育的特殊性产生的物质基 础,是应由医生主要来诊断和鉴定的或者通过某些医疗措施来 治疗的. + 第二性缺陷要由教育者通过有机会、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来 加以训练和补偿。
+ 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越来越理性
+ 对特殊儿童权益的保障越来越重视 +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越来越融合 + 对特殊儿童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化 +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个别化
+ (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
+ 1.特殊教育的准备阶段(古代特殊教育思想萌芽)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
+ 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指研究有各种特殊教
育需要儿童教育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 (一)特殊教育的意义
+ 1.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教
育公平得以实现的标志 + 2.特殊教育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沉重 负担 + 3.特殊教育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 康发展 + 4.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 《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
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仁爱”,墨 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 宝贵思想财富。 + 我国古代就有开明的残疾人政策,夏商周时期有减免残疾 人税收的规定,从秦汉到明清,开明统治者都设臵了专门 机构去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如对残疾人赐谷等等。
+
+ 盲文是专供盲人摸读、书
写的文字符号,又称点字。 + 国际通用的点字是用大小 相等、距离相同的6个凸起 点组成,形状像一个长方 形,两个竖行,左边自上 而下为1、2、3点,右边自 上而下为4、5、6点,单位 名称为“方”,每个面积 约为24平方毫米,点与点 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方” 与人手的指头面大小相适 合,可以有63种排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