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最新《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问说》阅读训练【原文】君子①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②,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④焉?④——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①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这里指学习上有见识的人。
②致疑:提出疑难③奚:哪里④决:推断解决【阅读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相辅而行()者也③舍()问④其奚()决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3.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知而无罪也B.学而知之C.人不知而不愠D.愚公面山而居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1①hào ②xíng ③shě④xī 2 ①一定,必定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呢 3.C. 4. ①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②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5.好学还应当勤问。
【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放弃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
(12分)问说(节选)(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避免戒除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小题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3分)()①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问说》原文及译文解析
《问说》原文及译文解析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问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问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刘开出生数月丧父,由母亲吴氏抚养长大。
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曾师从姚鼐,与方东树、管同、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
刘开一生以教书为业,他的散文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强调文章要有“道”有“辞”,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作品多反映贫民疾苦,揭露官场黑暗。
《问说》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第二部分:本论。
第二到第六段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
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第四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问的内容)和人(问的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
在写作方法上将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的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
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二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以及第三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
这段最后提出“有学无问”的危害性。
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
作者先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
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来古今对比,批评今人。
问说文言文注释翻译
【原文】问者,求知之始也。
夫学无问,则疑不能决,惑不能解。
故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故,问者贵矣。
【注释】问者:询问的人,指学习者。
求知之始:寻求知识的起点。
夫: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学无问:学习而不提问。
疑不能决:疑惑不能解决。
惑不能解:困惑不能解开。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
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是故:因此。
问者贵矣:询问的人是可贵的。
【翻译】询问,是寻求知识的起点。
如果学习而不提问,那么疑惑就无法解决,困惑也无法解开。
因此,孔子曾经说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由此可见,询问的人是可贵的。
【原文】问者,所以广才也。
不问,则才不广,学不进。
是故,问者贵矣。
【注释】所以:用来……的。
广才:增长才干。
不问:不提问。
才不广:才干无法增长。
学不进:学问无法进步。
是故:因此。
【翻译】询问,是用来增长才干的。
如果不提问,那么才干就无法增长,学问也无法进步。
因此,询问的人是可贵的。
【原文】问者,所以通理也。
不问,则理不明,事不达。
是故,问者贵矣。
【注释】通理:明白道理。
不问:不提问。
理不明:道理不清楚。
事不达:事情无法理解。
是故:因此。
【翻译】询问,是用来明白道理的。
如果不提问,那么道理不清楚,事情也无法理解。
因此,询问的人是可贵的。
【原文】问者,所以成德也。
不问,则德不立,行不笃。
是故,问者贵矣。
【注释】成德:成就品德。
不问:不提问。
德不立:品德无法树立。
行不笃:行为不坚定。
是故:因此。
【翻译】询问,是用来成就品德的。
如果不提问,那么品德无法树立,行为也不够坚定。
因此,询问的人是可贵的。
【原文】问者,所以明道也。
不问,则道不明,志不坚。
是故,问者贵矣。
【注释】明道:明白道理。
不问:不提问。
道不明:道理不清楚。
志不坚:意志不坚定。
是故:因此。
【翻译】询问,是用来明白道理的。
如果不提问,那么道理不清楚,意志也不够坚定。
《问说》原文及翻译解析
《问说》原文及翻译解析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问说(9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
问无以广识
..。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
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
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 )(3分)
A.非学无以致疑
..
..(致疑:提出疑难) B.非问无以广识(广识:增加知识)
C.其奚.决焉(奚:何,怎么样) D.所谓就有道
..而正也(有道:有方法)
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11.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3分)。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问说》阅读训练【原文】君子①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②,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④焉?④——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①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这里指学习上有见识的人。
②致疑:提出疑难③奚:哪里④决:推断解决【阅读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相辅而行()者也③舍()问④其奚()决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3.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知而无罪也 B.学而知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愚公面山而居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1①hào ②xíng ③shě④xī 2 ①一定,必定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呢3.C. 4. ①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②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5.好学还应当勤问。
【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放弃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之不能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非谓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有删改)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答案】(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人们做学问之所以不能赶上古人,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吗?。
问说文言文节选翻译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成为天下之王并不包含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之间没有纷争,这是第一种快乐。
抬头仰望天空,不感到惭愧;低头面对他人,不感到羞愧,这是第二种快乐。
得到天下的英才并加以教育,这是第三种快乐。
君子有三种快乐,而成为天下之王并不包含在其中。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在这段文言文中,孟子阐述了君子之乐,并将其与成为天下之王相比较。
他认为,成为天下之王并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而是一种外在的荣耀,与内心的平和和道德修养无关。
首先,孟子提到的第一种快乐是家庭和睦。
在古代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父母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和谐,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
这种快乐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对家庭的珍惜,而非外在的成就。
第二种快乐是个人品德的自我完善。
孟子强调,君子应当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即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身边的人。
这种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定,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第三种快乐是教育英才。
孟子认为,能够培养出天下的英才并引导他们成长,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快乐。
这种快乐来自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对未来的期待。
孟子通过对比君子之乐与成为天下之王的差异,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至上性。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荣耀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道德的完善和对社会的贡献。
这段文言文的翻译,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还试图将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翻译的进一步阐述:1. 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家庭仍然是人们情感依托和道德教育的场所。
孟子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提醒我们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2. 个人品德的自我完善: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道德修养。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问说》阅读训练【原文】君子①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②,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④焉?④——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①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这里指学习上有见识的人。
②致疑:提出疑难③奚:哪里④决:推断解决【阅读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相辅而行()者也③舍()问④其奚()决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3.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知而无罪也 B.学而知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愚公面山而居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1①hào ②xíng ③shě④xī 2 ①一定,必定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呢 3.C. 4. ①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②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5.好学还应当勤问。
【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放弃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问说文言文每句翻译
吾闻古之君子,其言也简,其行也朴。
是以其德足以感天地,其行足以化万物。
是以天下之人,皆仰之如泰山,尊之如北斗。
此乃文言文之美,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译:我听说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言语简练,他们的行为质朴。
因此,他们的品德足以感动天地,他们的行为足以感化万物。
因此,天下的人们,都像仰望泰山一样仰望他们,像尊敬北斗星一样尊敬他们。
这就是文言文的美丽,言语简练而意义深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孟子说:“上天将要赋予这个人重大的责任,必定先让他心志受苦,筋骨受劳,身体受饿,生活空虚,行为受挫,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忍耐他的性情,增加他以前所不能做到的能力。
”《大学》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译:《大学》说:“所谓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如果心中有所愤怒,就不能达到心的端正;如果心中有所恐惧,就不能达到心的端正;如果心中有所喜好和快乐,就不能达到心的端正。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中庸》说:“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在未发作之前,称为‘中’;发作出来都能合乎节度,称为‘和’。
‘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天下共通的道路。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在其位,万物就得到养育。
”《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沙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配偶。
”《论语》中记:“子路问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勇次之。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吾问于夫子,夫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吾曰:“仁者何如?”夫子曰:“爱人而不以己,是以爱人。
”吾曰:“智者何如?”夫子曰:“知人而不以己,是以知人。
”吾曰:“何为仁者爱人而不以己?”夫子曰:“仁者不以己为重,而以人为重,是以爱人。
”吾曰:“何为智者知人而不以己?”夫子曰:“智者不以己为明,而以人为明,是以知人。
”吾曰:“仁者爱人而不以己,智者知人而不以己,二者何异?”夫子曰:“二者同,皆以人为重。
”吾曰:“然则仁者与智者,孰为贵?”夫子曰:“仁者与智者,不可偏废。
仁者以爱人为贵,智者以知人为贵。
二者兼备,乃为君子。
”吾曰:“君子之道,可学乎?”夫子曰:“君子之道,学也,非一蹴而就。
学贵在勤,贵在恒,贵在心。
”吾曰:“何为学贵在勤?”夫子曰:“学贵在勤,勤则不辍,不辍则日进。
”吾曰:“何为学贵在恒?”夫子曰:“学贵在恒,恒则不倦,不倦则有成。
”吾曰:“何为学贵在心?”夫子曰:“学贵在心,心则诚,诚则明。
”吾曰:“诚则明,明则智,智者何如?”夫子曰:“智者,明于事理,通于人情,达于道德。
”吾曰:“明于事理,通于人情,达于道德,三者何先?”夫子曰:“三者同,皆以事理为先。
”吾曰:“事理为先,何为事理?”夫子曰:“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亦人心所向之理。
”吾曰:“人心所向之理,可学乎?”夫子曰:“人心所向之理,学也,非一日之功。
学在立志,志在践行。
”吾曰:“志在践行,何为践行?”夫子曰:“践行,即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吾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何为以身作则?”夫子曰:“以身作则,即以己为镜,以人为镜,明己之过,察人之过。
”吾曰:“明己之过,察人之过,何为明己之过?”夫子曰:“明己之过,即知其非,改其非。
”吾曰:“知其非,改其非,何为知其非?”夫子曰:“知其非,即察其是非,辨其善恶。
”吾曰:“察其是非,辨其善恶,何为察其是非?”夫子曰:“察其是非,即观其行,听其言。
”吾曰:“观其行,听其言,何为观其行?”夫子曰:“观其行,即察其心,听其言,即知其意。
问说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这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原文】孟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苟不至德,至善也,不止于仁,而止于义。
”【翻译】孟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通过不同的习惯和修养,人们的性格会变得相去甚远。
如果一个人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即至善,那么他就不只是追求仁,而是追求义。
”【原文】《荀子·劝学》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翻译】《荀子·劝学》中说:“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的学习来得有效。
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但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泛。
”【原文】《庄子·逍遥游》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翻译】《庄子·逍遥游》中说:“那广阔的大地用我的身体承载我,用生活劳苦我,用衰老使我安逸,用死亡使我休息。
”【原文】《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那些研究学问的人,所阅读的书籍极其丰富,但还是需要通过六艺来考究其真实性。
”【原文】《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
《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问说》原文翻译及赏析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问说》翻译
问说【清】刘开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翻译: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说(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问说(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
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
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
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
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
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
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
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
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避免戒除
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
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焉以求一得问之人以试其能
B.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好学而不勤问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1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
一组是
①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
③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④事之至难解者,问
之人以穷其短
⑤智者千虚,必有一失⑥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⑥D.④⑤⑥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3分)
译文:
(2)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2分)
译文:
(3)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6.B(忌:妒忌)(3分)
17.A(连词,表示目的,用来。
B项:介词,比/介词,对。
C项:句末语气词/兼词。
D项:连词,表示转折,却/连词,表示并列,并且)(3分)
18.C(③④是作者所要批评的一种问。
⑤说的是问的原因。
)(3分)
19.(1)那种用义和理等问题互相询问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不多见了。
(4分。
采分
点有“以”“咨访”,两个宾语前置句)
(2)(用)非常难解答的事情,向别人询问,来穷究别人的短处。
(3分。
采分点有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穷”)
(3))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或孔夫子、夫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或赏识他)。
(3分,采分点有“耻”、“下问”、“贤”。
)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
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
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
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
(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
”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
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
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
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
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那么天
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
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那些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
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
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
真理不
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
可以少得了吗?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
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
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
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古人把“问”
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会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