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共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共五篇)
第一篇: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说明:调查表数量较多,无法全部统计,我重点是统计分析有效的、有个性的调查表。

毕竟是让学生、家长给我们教师打分,尽管是无记名,还是有不少学生或家长不愿表达自己真实意思,有些表格几乎都是A,这些表格我作为无效表,只能作参考。

所谓有个性的的表格,从打的等级中可看出不少B、C等,不随大流。

因此,我的统计分析中,更注重的是这些等级的出现频率。

如果教条的按各个等级统计,除个别选项外,90%以上均为A级,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信息,因此我主要从数百张调查表统计分析一些有价值的的信息。

一.学生方面
1.调查表
⑴绝大部分同学对英语课较为感兴趣,认为英语老师授课能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悦,对学生的思考积极鼓励,课堂上有机会提问和发表观点,课堂教学效率较高,授课中能激发求知欲,十分注重思维能力方法的培养,对学生们课内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富于启发性,善于课题引入,方法科学、恰当、新颖,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结合该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对作业负担,绝大部分同学认为适中,但有少数同学认为作业过重或过轻。

⑵部分同学评价我们任课老师对待同学是批评为主,课上提出的问题挑战性不强,对作业和考卷的评价启发性不强,布置课堂练习,当堂完成较少,引导同学们课外阅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课外资料、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还不多。

⑶对任课教师上课态度班级间差别较大,可见与不同教师个人性格有较大关系。

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某老师上课时挖苦讽刺或呵斥学生,上课发言机会较少。

2.问卷调查
⑴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目是:英语(可能与学科调查是英语有关)、
数学,也有不少同学对语文、物理、化学、历史感兴趣。

主要原因是英语、语文较为实用,数学能培养、训练人的思维,物理与生活较为贴近,化学实验有趣,历史故事丰富多色彩。

⑵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具有以下共性
上课严肃,下课和蔼可亲,使学生轻松;对学生多鼓励,批评学生注意方式;既严厉又诙谐幽默;关心体贴学生、不体罚;一位同学说:因为他尊重我们,所以我们尊重他。

少数同学谈到教师的教学水平。

⑶理想的课堂:教师讲解生动有趣,同学积极参与,教师把复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给同学,偶尔来一点幽默,使乏味的学习变得活泼。

更多的学生强调课堂的氛围:亲切、轻松、活跃、有趣,积极交流。

二.家长方面
1.调查表
大部分家长对我们的教学方法、业务水平、对学生的关爱等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作业正确率等方面满意度也较高。

但对教师在关注个体差异,注意面向全体,启发引导、创造较好的课堂气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对学生勤于思考、乐于交流等方面还不够满意。

2.家长建议
老师对学生再严厉一些(这一点与学生不同),增加学生压力,引导学生课间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在课后作业量上,对不同教师,有所不同,有些要求增加,而有些要求减少。

三.英语课堂教学建议
通过对课堂教学学生与家长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成功的、做得较好地方,也发现我们的一些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此,我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提高英语口语运用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指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如果能使用纯正、流利的英语去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无疑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
言氛围,激发学生大胆地用英语去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前问候、下课再见到课堂每个环节,都应注意英语口语的运用。

一开始可简单些,对学生不理解的可用手势、眼神提示学生,也可适当加以汉语解释。

然后逐步过渡到整个课堂除新、难知识的讲解外,都用英语去指导。

当然,老师和学生都应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在平时教、学中逐步提高。

2.扩大知识面。

新版教材加大了语篇输入量,内容很广泛,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地理、风俗等多方面知识。

教师应多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运用丰富的知识材料,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科技环境中学习,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让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学习的重要,从而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

4.适度调整课堂教学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experience、实践practice、参与participation、合作co-operation与交流communication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学习能力的过程。

5.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便课堂教学成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作为教师的我应准确把握“理想课堂“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
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与各方教师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寻找,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理想课堂”做一些探索。

第二篇: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2009-03-02 15:13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已整整五年了。

在这五年里,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与统计,现将有关发现与感受总结如下:
一、学生对语文课的感受与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对我所执教学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解,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无论是过去的“3+2”,现在的“3+x”,还是将来的“3+大综合+x”;无论是高中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

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

而文科班的学生则苦攻他们“又恨又爱”的数学、英语,狠背能让他们得高分的政、史、地。

谁都忘记了语文这门课的存在。

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

因为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文科生能否考上大学关键在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谁能把这两门课的成绩考上去,谁就是高考的赢家。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

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

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

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
算得上主课呢?
不可否认,在学生中不乏真正爱好语文的学生,但在高考的重压下,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指责的。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新大纲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没有根本的改观。

如果说,学生对数理化的态度是“又恨又爱”的话,那么,对语文课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数理化老师的课“盯得很紧”,如果对这些老师的教学态度、水平和方法感到不满意的话,他们马上就会做出一定的甚至是强烈的反应;而对于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完全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冷漠的态度,觉得语文老师教得好坏都无所谓,甚至不屑于评价语文课。

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二、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感受与评价
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笔者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

三、社会对中学语文课的评价近年文化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日渐激烈:有批评灌输式教学法泯灭学生情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有指责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令人厌倦、不讲人道的,有抨击语文教材的解释体系味同嚼蜡、刻板无趣的,甚至竟有人咄咄逼人地宣称“中学语文坑死人”,声称语文教师为“迂腐的老朽”。

与此遥相呼应,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批评也此伏彼起,纷至沓来:有批评初中毕业生不
会写书信、启事的,有责怪中学生下笔就写错别字且龙飞凤舞不好辨认的,有感叹高考作文中学生因有个人见解和批评意见而得低分的,有指责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脸红、张口结舌的。

某位大学教授忧叹当今大学生人文底蕴太薄,修养太差,不堪造就。

总之一句话,经过中小学十几年三千多个课时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素质并未过关。

四、语文课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
近三年来,我一共听了335节语文课,现将每年听课等级情况列表如下:
年份总课时等级和比例
A %
B %
C %
D %
2003年 115 10 8.6.52 45 35 30 18 16
2004年 118 16 13.5 58 49 28 23 16 14.42005年 102 15 14.7 56 54.8 16 15 8 7.8
(注: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及格)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年来我县A级课的比例上升了6.1个百分点,B级课的比例上升了
9.8个百分点,C级课下降了15个百分点,D级课下降了8.2个百分点。

总的说来,我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课堂教学效率还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十重十轻”。

一是“重教轻学”,即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许多老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求“学会”,不求“会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

二是“重讲轻练”,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由于缺乏训练,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无法提高。

三是“重知轻能”。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四是“重读轻写”。

据调查了解,有的班级作文训练不系统,无计划的多达95%,教师作文不备课的有80%,不能及
时评讲的占60%左右。

五是“重文轻道”。

“因文悟道,因道品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规律。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且还有道德危机的挑战,我们更应自觉地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

六是“重‘智’轻‘非’”。

即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

七是“重‘立标’轻‘达标’”。

近年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目标教学”的意识。

但是,对于如何“立标”的思考得多,如何“达标”考虑得不充分。

八是“重形式轻效果”。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有些课花架子不少,实际内容和效果并不理想的如银样蜡枪头——管看不管用。

九是“重‘传统媒体’轻‘现代媒体’”。

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教科书、粉笔、挂图、黑板。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即现代教学媒体)已悄然步入课堂。

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无疑有益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两者结合得好的约占20%左右,主宰课堂的基本是传统媒体。

十是“重‘课本’轻‘生活’”,教师就课文教课文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少有人注意将奔流不息的生活之泉引进课堂,课堂是一潭死水,缺乏应有的勃勃生机。

由此,我查阅各类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反复思考,总结问题的症结如下:
一是教学思想观念陈旧。

主要表现如下: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片面地将教师的任务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把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将“五大块”那一套作为唯一的千古不变的教学模式,如此等等。

二是理论认识有偏差。

特别是对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什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等问题、理论学习不够、认识模糊。

三是“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为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不少老师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

”对于考试篇目,精讲
细磨;而对于非考试篇目,往往是一带而过,另外,学生一学期只学十多篇基本课文,写六次作文,阅读面太窄,写作量太少,如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在太难。

四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师自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见:
第一: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1、加强学习,进一步理解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我们必须以语言教育为核心,抓位培养语文能力和思想文化陶冶这两个基本点,促使学生的智力和个性都得到发展,把语文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

转变教学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因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决不是单纯靠教师的灌输和讲解所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

所谓“学习活动”,就是学生手、脑、口并用的智能活动以及情感、意志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的高低与学生智力活动的时间的多少、情感、意志活动的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带来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无序性。

目标教学的特点是追求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过程系列化、教学方法模式化与教学评估的标准化;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克服教学的随意性,使语文教学由无序向有序方面转化。

第三:落实教学常规,打好语文基础。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近年来,许多地区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关如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学生如何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问题拟定了常规要求。

对此,我们要狠抓不放,一抓到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开发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

相比较而言,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效果如何,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开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才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五: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五大块”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基本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和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师上课程式的,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市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课题小组,对大单元课堂教学模式作了研究探索。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进行学法训练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开放型的单元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智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主要有“授法课”、“习法课”、“用法课”、“验法课”等课型。

这种教学模式已在我市实验校实验,引起许多同仁的兴趣。

我们想将这种模式的实验坚持下去,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六: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

《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善学”的重要。

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中“善学者”为数不多,而“不善学者”则比比皆是。

据某区调查400名初中生:完全懂得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方法的73人,只占18.25%;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习和晚上学习时间的有88人,占22%;阅读课外书籍,会做读书笔记有58人,占14.5%,可能坚持课前预习有112人,占28%。

教师中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只求学生“学会”,不求“会学”的现象相当普遍。

教师劳而少获,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善学者”,是当前和今后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着力点。

实践证明,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科技的高速发展、面对新知识的激增,把学生的大脑仅仅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的传统教育观、教学法已经被堵在“此路不通”的死胡同里。

“学习如何学习”已成为世界性教改的热点。

忽视学法指导,必将落伍。

第七:加大中考语文改革力度,用好教学“指挥棒”。

无庸讳言,高考、中考对教学起着指挥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种种问题有不少与升学考试有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语文教改大讨论,对升学考试的试题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有些意见虽然失之偏激,但其中不无道理。

第八: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语文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文化、业务等素质。

语文教师必须爱岗敬业、爱生乐教,有较强的教改意识,要善于思考和研究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要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还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江苏省南通会议指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四个“一”:会说一口普通话,做到正确、流畅;能写一手好字,做到规范、美观;会写一般文体的文章,做到内容实在、文字通顺;能背诵一定数量名篇佳作。

这四个“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到,特别是青年教师。

第三篇:英语学科复习课现状调查报告
英语学科复习课现状调查报告 2010年5月中下旬,我们英语学科复习课调查小组对全校部分班级的英语复习课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

一、数据汇总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经统计,情况如下:
1、复习课有无制定学习计划:
(1)有制定学习计划的有20人,占40.32%
(2)无制定学习计划的有10人,占16.12%
(3)有时有制定学习计划的有42人,占67.74%
2、认为“复习课”对自己英语学习有帮助的有50人,占80.65%
3、在复习课中有厌学情绪的有40人,占64.52%
4、复习课相对新授课:
(1)认为更枯燥的有39人,占62.9%
(2)认为差不多的有18人,占29.03%
(3)认为更有趣的只有5人,占8%
二、初步分析
从以上统计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复习课都制定了学习计划,只有少数人没有制定。

认为复习课有帮助的学生占了大半以上,这就说明学生也知道复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英语课中有厌学情绪。

同时与新授课作比较,同样是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复习课更枯燥,说明教师在复习课的设计上缺少精心的设计,没有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让学生对复习课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复习课效率低下,没有达到真正的复习巩固作用。

三、解困建议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把握好教材,科学设计复习内容,突出重难点,设计练习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

(3)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摆脱教师独“唱独角戏”。

(4)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多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习内容,例如:游戏、表演、歌曲、比赛、猜谜等。

在教学中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复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就会事倍功半。

培养学生善于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等。

第四篇: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试点”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姓名武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