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卷(市命题)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A.CO2 +2NaOH=Na2CO3 +H2O
B.Na2CO3 + CaCl2 =CaCO3↓+2NaCl
C.Al+CuSO4 =AlSO4 +Cu
D.H2SO4 +BaCl2 =BaSO4↓+2HCl
2.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3.下表示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5.某小组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则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观点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中
B.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
D.c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6.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淡化海水
B.碘溶解在汽油中
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D.氧化钙做干燥剂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40℃时,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40℃时,将30g甲加到5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37.5%的溶液
9.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10.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绳锯木断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11.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氟B.碘C.铁D.钙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CO 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①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铁架台、_____;
②可用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命吸管”是一种能够将河水等直接过滤成直饮水的便携式净水装备。
吸管里面注入了活性炭等物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和过滤:
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法提纯B;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g。
15.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6.为除去某KCl溶液中的MgCl2、CaCl2及Na2SO4杂质,可进行下列操作: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K2CO3溶液;④加适量盐酸;⑤加过量KOH溶液。
则该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用序号表示,每个操作限用一次),上述操作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根据下列四个实验,回答问题:
A实验中先___,
再点燃氢气,以免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B实验中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将白纸剪的五角星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集气瓶D中的铁丝没有燃烧,从燃烧条件来说,原因是___.
18.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有三道考题: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b.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小宇抽签后由监考老师引领至实验桌前,该实验桌上摆放了如下药品和主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小宇进行的考题是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主要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字序号);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
C 收集气体
D 气体验满
E 洗涤仪器,整理桌面E操作表明试管已洗净的标准是_____(填序号)。
①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②试管内壁附着均匀的水滴,且慢慢成股流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1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求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物质化学式、配平都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物质化学式、配平、沉淀符号都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Al2(SO4)3]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 =Al2(SO4)3 +3Cu,故符合题意;
D、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且化学式、配平、沉淀符号都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二是化学反应条件是否正确;三是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四是判断是否正确使用“↑”“↓”。
2、D
【解析】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所以可用于净水;故A不完全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但不所有的合金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故B不完全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气体前要验纯;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用于金属类火灾,故C不完全正确;
D、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灯碰洒,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时应用湿抹布盖灭,利用的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加热后的试管不可以立即清洗,以免试管破裂,故D完全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A、闻到香味是因为桂花中芳香性化合物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选项A正确;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选项B正确;
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分子的化
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造成的,选项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A、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错误;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故C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D
【解析】
A、淡化海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碘溶解在汽油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做干燥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C
【解析】
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8、B
【解析】
A、溶解度大小的比较,需要指明温度。
题干中没有说明温度,则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A错误;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甲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正确;
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40℃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应降低温度或增加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C错误;
D、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有25g的甲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g
ω=100%33.3%
⨯≈。
D错误。
25g+50g
故选B。
9、A
【解析】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
10、A
【解析】
A. 星火燎原就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 绳锯木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 积水成渊只是水的量增多,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 披荆斩棘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1、D
【解析】
人体的元素按照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常见微量元素有:锌、铁、硒、碘、氟等,故选D。
12、D
【解析】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微粒,选项A逻辑不合理;
B、CO 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选项B逻辑不合理;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浓硫酸稀释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逻辑
不合理;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D逻辑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做题的关键是举出反例。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玻璃棒肥皂水吸附
【解析】
水的净化流程:取水、絮凝沉降、过滤、杀菌消毒、配水。
【详解】
(1)①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铁架台、玻璃棒。
②可用肥皂水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2)“生命吸管”是一种能够将河水等直接过滤成直饮水的便携式净水装备。
吸管里面注入了活性炭等物质,其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和过滤。
14、小于蒸发溶剂10m。
【解析】
在t2℃时,A曲线的位置在B曲线的上方,所以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小于A,故填小于;
(2)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故填蒸发溶剂;(3)由于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说明在10 g水中最多溶解mg A,则100 g水中就最多溶解10mg A,即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10mg ,故填10m。
15、是氯化钾50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KC1;(3)将t l℃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0g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
25g
10025
g g
×100%=﹙50g+x﹚×10%,x=50g. (4)关于
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t l℃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A正确。
B.两烧杯同时蒸发少量的水,烧杯②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烧杯①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
故B错误。
C.将两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故C错误。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6、①③⑤②④(或①⑤③②④、⑤①③②④)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
【解析】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钾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详解】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钾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钾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⑤②④(或①⑤③②④、⑤①③②④),加入过量K 2CO 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Cl 2和过量的BaCl 2。
【点睛】
除杂要求: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试剂不和原物质反应。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检验氢气的纯度 2222H +O 2H O 点燃 铁钉生锈,U 型管b 端液面下降,a 端侧液面上升 紫色石蕊变红 2223H O+CO H CO = 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解析】
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
(1)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点燃。
(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闭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故U 型管b 端液面下降,a 端侧液面上升.
(3)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223H O+CO H CO =。
(4)集气瓶中有氧气,集气瓶D 中的铁丝没有燃烧,从燃烧条件来说,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点睛】
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
18、烧杯 b C ①
【解析】
(1)仪器⑤的名称是烧杯;故填:烧杯;
(2)由提供的药品及实验操作可知,该实验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故填:b ;C ;
(3)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洗涤干净;故填:①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Na +、H + 84.8%
【解析】
(1)由图象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 、
HCl ,阳离子是:Na +、H +。
(2)由图象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
设样品中含Na 2CO 3的质量为x
2322Na CO H O+CO +2HCl ═2NaCl+10673
x 100g 7.3%
⨯↑ 10673=x 100g 7.3%
⨯ 解得:x =10.6g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
故答为:(1)Na +、H +;(2)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
【点评】
本题属于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中量的变化关系,分析出反应进行的情况,从而进行有关的分析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