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与社会——读《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

合集下载

北宋东京的社会变迁与士人交游——以宋徽宗时代为参照的考察

北宋东京的社会变迁与士人交游——以宋徽宗时代为参照的考察

都市社 会 的存 在 和发展 , 是有形 的空 间 、 无形 的制 度与 活动 的市 民伴 生互 动的过 程 。对 于身在
东京 的士人 而言 , 活 动 的 内容 与方 式 难 免要 受 其
到城市 环境 的诸多外 在 因素 的影响 。东 京 开封至
徽 宗 时代 , 到 了空 前 的繁荣 , 达 加之宋徽 宗及其 宠
北 宋 东京 的 社 会 变 迁 与 士人 交 游
以宋徽 宗 时代 为参 照 的考 察
梁建 国
( 国社会 科 学院 历史研 究所 , 中 北: 市社 会 的存 在 和发 展 , 有 形 的 空 间、 形 的 制度 与 活 动 的 市 民伴 生 互动 的 过 程。 都 是 无
程, 在开封 城市 发展史 上有着 举足轻 重 的地位 。 作为研 究宋 代开 封 的最 重要 的史 料—— 《 东
都 市社会 涉及 方方 面面 的问题 , 限于篇 幅 , 在
京梦 华录 》 《 明上 河 图 》 二 者 都 是 以宋徽 宗 和 清 ,
时代 为历史 背 景 。相应 地 , 人 对 于宋 代 开 封社 后 会 生 活的论 述和 描绘 , 在有 意 无 意之 中也 多是 以
压有 关。
关键 词 : 宋徽 宗 ; 东京 开 封 ; 人 ; 游 士 交
之 所 以 出现这 一 矛盾 现 象 , 既有徽 宗时期人 才 匮乏的 原 因 , 与 当 时的政 治 高 也
中 图分类号 : 2 4 K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2—6 2 ( 0 0 0 0 2 0 10 3 0 2 1 ) 3— 0 8— 6 展的过 程 。在徽 宗 朝之 前 的北宋 , 形 与 此一 时 情 期 也有 不 同。作 为 学术 研 究 , 是应 该 更 为科 学 还 地 再现 历 史 的真 实 面 貌 , 清 “ 层 叠 加 ” 历 廓 层 的 史, 还原一 个更 为清 晰 、 真实 的历史 事实 。

浅谈宋初士大夫的生活侧面

浅谈宋初士大夫的生活侧面

浅谈宋初士大夫的生活侧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灿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士大夫也是非常有名的。

宋朝的士大夫与其他时期的士大夫有很多不同,他们注重修身养性,重视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宋初的士大夫生活,侧面反映出宋朝社会的一些特点。

中原地区的士大夫都遵循着儒家思想,尊夫人、崇孝道、重教化,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礼仪上。

宋朝的士大夫注重精神生活,他们酷爱书法、绘画、音乐、诗词,这些都是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士人都有书房,书房是士人文化生活的中心,也是他们展示自己文化素养的场所。

士人在书房中读书、写字、绘画、吟诗,享受着独自思考的乐趣。

士人的社交生活也是非常有规矩的。

士人之间有“敬父尊兄、友爱兄弟”的道德准则,尊敬长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士人在交往中注重礼节,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轻易得罪人。

士人在聚会时会用茶点款待客人,茶点的制作和品尝也成为了一门高雅的艺术。

士人还会在一起品鉴诗词、书画,互相评论,交流切磋。

宋朝的社交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欢乐和闲谈。

士大夫之间常常结伴出游,到名胜古迹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在旅途中,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分享心得,开拓眼界,促进彼此的进步。

作为社会的精英,宋朝的士大夫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待遇。

士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权力和影响力。

他们可以参政议政,提出政策建议,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士人的家庭也比较富裕,他们通常拥有大片土地、房产和家族产业,生活非常优裕。

同时,士人还可以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高级官员可以拥有官厅和宅院,举行家庭仪式时享受的优待也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总之,在宋初,士大夫的生活非常从容,富有内涵,成为了时代的精华和代表。

他们通过文化修养和社交互动,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精神生活,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崇雅黜俗”:北宋东京士人交游圈的审美风尚——以苏轼为中心

“崇雅黜俗”:北宋东京士人交游圈的审美风尚——以苏轼为中心

作者: 徐习文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130-13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北宋士人;东京;苏轼;崇雅黜俗;文人墨戏
摘要:东京作为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士人以艺术为媒介进行交游的文化空间。

通过日常的交游和雅集活动,苏轼、范镇、王诜、黄庭坚等不同身份、家世背景的人在东京不同方位的住宅、庭园、寺观等文化空间里经常饮酒、诗画酬唱、相互品评,形成一个相对松散和稳固的交游圈,实现彼此的身份和文化认同,表现出“崇雅黜俗”的审美趣味,共同营造富有时空特色的社会文化氛围。

这种审美区隔传达了当时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也与儒、道、禅思想的渗透有关,对其后的文人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

本章小结
第二节 “华堂高 宴卜良宵,宾客当 筵半珥貂”——士
人宅第的宴饮
第一节 “太平谁 谓全无象,寓在群 仙把酒时”——公
共空间的宴饮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四 方宾客坐华 堂”——戚 里之家的奢 华
第二节 “观 书已毕复观 画”——书 香门第的清 雅
第三节 “冠 盖城南忆高 会”——功 臣之后的余 晖
精彩摘录
这是《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 篇章安排
第二节 “邀结势 援以干荐举”——
干谒与谒禁
第一节 “崇饰纸 笔以希称誉”——
行卷与投贽
本章小结
第一节 “竹 门容大马, 金络照诸 邻”——京 城社会的融 入
第二节 “望 君频访我, 不必待书 招”——休 闲与文学空 间
第三节 “高 会良难得, 危言岂易 行”——士 人走访与党 争
读书笔记
后半部分逊色了点。
材料详实,附录论文也相当好。
内容详实,考据充分,值得一读再读!作者参考的书目达几百本,可见成书之不易。
一本扎实的研究宋代文人交游的学术作品,其中对于交游的分类与甄选别具匠心,对于了解宋人社交网络具 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学术史梳理得很让人期待,但是日常生活史研究真的很容易流于无聊、琐碎,还是材料有限的缘故,部分章 节并没有显示出研究视角所能揭示的独特之处。
侧重写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氛围,能让读者具体看到都城当年的繁华景象、豪奢宴饮、昌隆文化、高 雅品味和精致生活,能体现出时代的制度环境、社会习俗对士人生存状态和日常行为的深远影响,也能反映当时 成熟的城市商业化水平,和奢靡背后一些北宋士大夫追求享乐、醉生梦死的人生态度,更有“太平谁谓全无象, 寓在群仙把酒时”——上上下下对京城盛景气象不尽渲染的意愿和效果。这本书打开的兴趣之窗远不止于此,还 有当时卓有影响的诗文革新运动,以及不同派别的根连蒂结之余,所出现的真正的同道同调的心心相印,以及雅 集活动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到底是在什么水平上。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北宋东京(今开封)士人之间的走访与雅集活动,特别关注以苏轼为中心的士人交往网络。

通过梳理历史文献,结合现代研究视角,我们将揭示这一时期士人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以及苏轼如何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核心人物。

文章将重点分析苏轼与其他士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走访、雅集等形式,共同构建了北宋东京独特的士人文化景观。

本文还将关注这一文化现象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北宋士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为当代文化建设和人文交流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二、北宋东京士人走访北宋东京,即今日之开封,作为当时的国都,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在这座城市中,士人阶层的走访与雅集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苏轼为中心的士人群体,他们的走访活动不仅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宋文化的繁荣。

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巨匠,其个人魅力与文学才华吸引了众多士人的倾慕与追随。

他的府邸常常成为士人们走访的热点。

在这里,他们品茶论道,吟诗作画,共同探讨文学、政治等诸多话题。

这些走访活动不仅增进了士人之间的友谊,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的平台。

除了苏轼的府邸,东京城内的各大书院、寺庙等也是士人们走访的常去之处。

在这些地方,士人们或听讲座,或参加辩论,或观摩书法、绘画等艺术表演,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东京的士人走访还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士人们通过走访活动,了解政治动态,交流对时局的看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

这种政治与文化的交融,使得北宋东京的士人走访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北宋东京士人的走访活动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苏轼等文坛巨匠为中心,通过走访活动交流思想、切磋技艺,推动了北宋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23条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223条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223条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中国古代史专业是培养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专门人才。

本文就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提供优秀论文题目200余个,其中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等专业。

希望各位需求者能够学以致用!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16、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17、清代司法检验制度中的洗冤与检骨18、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19、唐国史中的史实遮蔽与形象建构——以玄宗先天二年政变书写为中心20、唐宋州县治理的本土经验:从宋代司法职业化的趋向说起21、建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与战略思考22、论西周时期的“南国”23、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24、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25、中国唐律研究三十年26、“山人”与晚明政局27、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28、祖先与神明之间——清代绩溪司马墓“盗砍案”的历史民族志29、泾渭清浊:乾隆朝的考察辨析及其功用意义30、寻找最初的“仁”对先秦“仁”观念形成过程的文化考察31、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32、异地高考的历史参照:清代异地科举考试政策探论33、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34、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35、秦汉律所见“质钱”考辨36、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37、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38、清代慈善组织中的国家与社会39、《唐律》中的量刑制度及其历史贡献40、明清北京休闲空间格局研究41、《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述评42、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再研究43、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44、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45、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46、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其启示47、从乡豪历史到士人记忆——由黄佐《自叙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48、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49、西汉末年的国家祭祀改革50、“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51、曹操与原始道教52、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53、“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54、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55、明清江南基层区划的传统与市镇变迁——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56、清华简《系年》与两周之际史事的重构57、北宋时期疫灾地理研究58、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59、汉成帝元延三年侯国地理分布研究60、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61、从清代新疆屯垦政策角度谈屯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天山北路东部屯垦为中心62、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63、经营地方:明清之际的济宁士绅社会64、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65、《郑芝龙航海图》考——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雪尔登中国地图》名实辩66、秦汉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司空”67、唐代乡村基层组织及其演变68、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69、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70、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71、“五等爵”制与殷周贵族政治体系72、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年龄与空间分布73、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74、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75、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76、清末“庙产兴学”与乡村权势的转移——以巴县为中心77、“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唐宋变革时期阶级结构研究之一78、大清刑律草案签注考论79、清代讼师贪利形象的多重建构80、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开垦过程81、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82、清朝皇帝的中国观83、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84、实力、观念与不对称关系的稳定性——以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为例85、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86、十七世纪西方耶稣会士眼中的北京——以利玛窦、安文思、李明为中心的讨论87、“天下观”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生成88、鼎革与变迁:明清之际江南士人行为方式的转向89、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90、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91、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92、北魏初期的爵本位社会及其历史书写——以《魏书·官氏志》为中心93、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94、“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95、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96、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97、重返“古苗疆走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视阈98、单名与双名:汉晋南方人名的变迁及其意义99、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100、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101、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流派102、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103、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104、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105、官制、语言与司法——清代刑部满汉官权力之消长106、耶律阿保机建国方略考——兼论非汉族政权之汉化命题107、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108、论拓跋鲜卑之得名109、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110、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111、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112、清代宗教与国家关系简论113、从军事城堡到塞北都会——1429—1929年张家口城市性质的嬗变114、朝贡、礼仪与衣冠——从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说起115、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116、宋辽金元建制城市的出现与城市体系的形成117、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118、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119、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120、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121、也论先秦时代的司寇122、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123、《里耶秦简》(壹)所见秦代县乡机构设置问题蠡测124、宋代妇女奁产所有权探析及其意义125、清朝《状式条例》研究126、“禅让”与“起元”:魏晋南北朝的王朝更替与国史书写127、秦汉时期的“夜作”128、汉代女性的工作129、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130、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131、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132、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133、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134、明清易代与明遗民的心理氛围135、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136、现代性抑或中国性历法在明末以来的法律命运137、宋代图经与九域图志:从资料到系统知识138、《唐律疏议》中的“及”字例析——传统中国的立法技术一瞥139、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赘述140、论清代边疆问题与国家“大一统141、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142、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143、东汉的豪族与吏治144、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对华战争舆论的形成145、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146、宋代籍帐制度探析——以户口统计为中心147、二十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148、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149、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150、何谓“唐宋变革”151、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152、北魏直勤考153、疾病与唐蕃战争154、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155、“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156、盛世叩阍:清前期的皇权政治与诉讼实践157、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158、十五至十六世纪江南粮长的动向与高乡市镇的兴起159、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160、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161、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162、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163、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以生祠与城隍神为中心164、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165、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166、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67、唐代的请托及其法律治理困境168、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兼论相关史料的解读与运用169、明代官员久任法研究170、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171、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172、唐代石堡城、赤岭位置及唐蕃古道再考173、明代外交观念的演进——明太祖诏令文书所见之天下国家观174、改革开放以来唐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175、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176、政府能力和万历年间的民变发展177、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178、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179、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80、“汉家”神化看两汉之际的天命竞夺181、明清南京内河水环境及其治理182、越南使臣与清代中越宗藩秩序183、从《罗让碑》看唐末魏博的政治与社会184、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村落形成185、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条道路186、西周时期“里”的性质187、清代文字狱研究述评188、永王璘案真相——并释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189、试论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190、清代北方农田水利史研究综述191、试论金人的“中国观”192、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以课吏馆和法政学堂为中心193、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194、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195、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196、“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197、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198、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199、汉代的流言与讹言200、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201、从“亲眷申冤”到“刑及妻孥”:论唐代刑事诉讼中的女性202、碑传与史传:上官婉儿的生平与形象203、唐代判词中的实判——兼与拟判比较204、涌动的东亚——明清易代时期东亚政治行为体的身份认同205、明代中后期士风异动与士人社会责任的缺失206、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207、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说驳议208、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师生关系209、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210、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211、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212、土司制度基本概念辨析213、明代太仓州的设置214、京房的《易》阴阳灾异论215、试论清朝前期封贡体系的基本特征216、利玛窦研究三十年217、谁主沉浮:农牧交错带城址与环境的解读——基于明代延绥长城诸边堡的考察218、“立家之道,闺室为重”——论唐代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219、清代文字狱的整体状况与清人的载述220、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221、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222、两汉童蒙教育223、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

朝堂内外:北宋东京的士人交游——以“嘉祐四友”为中心的考察

朝堂内外:北宋东京的士人交游——以“嘉祐四友”为中心的考察

朝堂内外:北宋东京的士人交游——以“嘉祐四友”为中心的考察摘要:东京士人的交游遍布朝堂内外的都市空间,他们日常的往复过从,营造出特有的社会氛围。

身处北宋的政治中心,东京士人的交游与朝堂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被称为“嘉祐四友”的王安石、吕公著、韩维、司马光诸人,在宋仁宗时开始登上东京的活动舞台,在朝堂之外游从聚合。

宋神宗即位之后,随着政局的变幻,嘉祐四友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彼此的关系也出现微妙的变化。

基于在变法上政见的歧异,昔日的好友在政治上开始对立和斗争,个人关系也渐行渐远,朝堂外的交游更无从谈起。

朝堂之外与朝堂之内既有不同,又密不可分。

官场的纷争往往与个人之间的恩怨交织互动,伴随着时代的风云,跌宕起伏。

关键词:北宋;东京;士人;交游;朝堂对于宋代士人交游问题的研究,以往多从属于政治史或人物个案的考订,而对于士人群体在东京的交游情形,还少有宏观上的考察。

时至北宋,士人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参加科举考试或出仕做官乃宋代士人的重要身份特征[1],这也决定了朝堂乃其生存、发展中密切关注的焦点。

因而,以朝堂作为关照背景来研究士人的活动,既有助于解析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意义,也有助于探讨士人社会的世态人情。

然而,以往对于士人交游的研究,尚未见有以此为视角的探讨。

北宋时期活动于东京的士人不计其数,本文不可能论及所有这些士人的交游,而主要是基于现存史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嘉祐四友”为例,探讨士人交游与朝堂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试图透过个案来综观整体,希望能够对东京士人交游全景的一些侧面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身居天子脚下,东京士人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政治气候的变化,他们的交游也难免会受到时局的影响。

宋太祖、太宗时期,天下局势未稳,随意宴饮、寻欢作乐当然不合时宜,朝廷对于臣僚的交游行为也有所约束。

如果从时段上来纵向考察,北宋前期的宴饮、雅集等交游材料明显少于中后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客观事实。

至道元年(995),李昉“欲寻洛中九老故事”,筹备过一次雅集,“议将集,会蜀寇而罢。

【doc】北宋东京士人交游的特点

【doc】北宋东京士人交游的特点

北宋东京士人交游的特点当还是不应当,能够还是不能够走向国际化,并不是取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如果能够冷静地审视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那么就不难发现,中国并不具备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基础,即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的企业.全球性危机背景下的产业政策张凤超在《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产业政策的细微之处正是其魅力之处,宏观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间接性,导致政策效果的可控性有所局限,政策乘数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实中的一些"其他因素",甚至包括诸如"人们的预期"此类难以驾驭的因素.而产业政策针对性的作用机制,则大大增强了政策的可控性.经济复苏的根本就是产业复苏,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框架下,各国经济已不再致力于构建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而是侧重于强化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并且,在危机沿着产业链条进行全球传递的过程中,各国各产业受到的伤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于各国走出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产业政策时效性的提高可依赖多种途径,主要包括:增进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践行政策的经济性原则;强化市场化辅助功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核心产业链,提升本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规避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寻求全球联动性产业政策的可能性,拓展产业政策的战略视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利贫政策苗艳青,陈文晶在《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关于空气污染和个人健康需求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发现:第一,空气污染已经显着降低了调查地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使得调查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更差.第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空气污染和居民健康需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处在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居民的健康需求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处在中上层社会经济地位居民的健康需求由于能采取更多的避免污染措施,其健康需求并没有受到空气污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引申出的另一个含义是那些处在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受到空气污染的不利影响的严重性可能更大.第三,避免污染行为显着地改变了空气污染和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采取了避免污染行为人群的健康需求比没有采取行为的人群增加0.145%.由于采取了避免空气污染的行为,改变了个人暴露污染的水平,这样就降低了健康需求的影子价格,从而增加了健康需求.由于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并不遵守"谁污染,谁承受"的原则,而是更多地转嫁到了那些并没有制造污染的弱势群体身上.其表现为各种环境污染物向贫困地咽Q!QI!墨!堑垡塞擅区转移,对弱势群体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空气污染并没有对高收入,高学历人群造成显着的不利影响, 而仅仅是对于那些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的贫困的城镇居民和农民有显着的不利影响.可见,弱势群体享用了较少的现代经济增长成果,却背负了较多的环境污染恶果.这种情况的存在最终会阻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治理环境污染不仅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是一项利贫政策.北魏迁洛鲜卑上层之腐化及其原因王永平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长期定都塞外之平城,不仅保持其尚武刚劲的民族传统,而且也延续着相对朴素的生活作风.然而,宣武帝,孝明帝时期迁洛之北魏鲜卑上层集团生活普遍奢侈化.对此,《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法云寺"条下有一段概述云:"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由此可见,迁洛之北魏鲜卑上层的生活状态与平城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基本特点是极端奢侈化,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王公集团生活奢靡,其腐化过程之急速,程度之严重,无不令人震惊.究其原因,既与其固有之文化传统相关,也与其迁洛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特权地位的稳固及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作为统治集团,其腐化如此,必然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其最突出的影响在于迁洛鲜卑王公的生活奢靡,刺激了统治集团的贪欲,导致了北魏吏治的严重腐败和精神的急剧堕落,诚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 孝文帝迁都后,"虏之桢干,仍在其种戚之手.此辈一骄奢疲软,而其本实先拔矣.此则非迁都所能求益,抑且助长其骄淫,所谓离乎夷狄,而未即乎中国也."迁洛鲜卑王公集团的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北魏的统治,一旦遇有变乱,便无法避免必然崩溃的命运.北宋东京士人交游的特点梁建国在《南都学坛》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徽宗时代的东京开封,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活动的时间更为自由,活动空间有了更多选择.然而,对于身处官场生态之中的士大夫来说,政治环境的高压像无形的锁链制约着他们身心的自由,并直接影响到彼此之间正常的往来.徽宗时代京城士人日常交游活动的沉寂,与当时歌舞升平,市井繁荣的盛世气象形成极大的反差,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现象.第一,东京遍布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士人交游圈,其中有些历久弥新, 为时人与后人所津津乐道者,多是在政治,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席之地的名贤闻达,能够名垂史册的也大都为这些人,进而成为我们今人考察的样本对象.第二,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城,士人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关涉一定的政治背景,或者带有直接的政治目的,或者渗透出某种政治态度,或者无意之间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第三,北宋的党争接连不断,京城士人多有因为日常的交往而被卷入,遭受牵连,这难免使人心有余悸.清代江南的府县秩序与行政控制冯贤亮在《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清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描述与实践操作固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限于史料,一直很难予以全面廓清.现存不少的牧令书及从政心得体会,不可能在行政实践方面提供太多的史事例证.在太平天国战争后,清代地方行政的变动较大,一般研究中甚至出现了国家权力下移与"地方自治"的概念逻辑.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江南的湖州地区,受战乱的影响至为深重,政府面临着重整地方行政,恢复经济和稳固社会秩序的重任.其地方府县关系出现了不少冲突,知府宗源瀚与长兴知县赵定邦之间的矛盾是其主要体现.知府在地方行政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真正面It~#l县级的棘手问题时,仍需借助更高一级国家权力机构的力量,方能得以解决.从国家到地方的垂直控制系统的牢固性,没有因为战乱的破坏而有所撼动.而府与县之间的矛盾冲突,正隐含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实践及其与国家相关制度描述的差距,也为了解清代地方政治生态与行政实践等内容,提供了极好的例证."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说质疑沈渭滨在《历史教学))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迄今为止,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证明太平军的主要或基本成员是农民,既然太平军的斗争目标和宗旨只是反清复汉,既然《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是什么农民革命的纲领,那么,把太平天国称之为农民起义,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就有可商榷的余地.清王朝固然可以称为地主阶级的政权,但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斗争,并不一定都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历史研究必须依靠史料说话.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对各种各类反清斗争作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从现有的资料看,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的斗争,是一场社会下层民众在洪秀全等人领导下造反夺权的斗争,社会各阶层(不仅是农民)都被这场斗争所吸引, 甚至被裹胁而去.战争中建立的洪氏王朝,本质上是与清王朝一样的封建专制政权,根本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也没有改变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难以定性为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不如称之为"太平天国反清战争"更为妥切.梁启超,严复评王安石之歧异蔡乐苏,刘超在《浙江大学》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梁启超和严复可称晚清民初思想界双峰并峙的两位巨人,他们的学术和思想有许多相同点,但亦有明显差异.1908年,两人对改革家王安石的集中评论为我们认识其异同提供了极佳的视点.两人当时各自的处境不同,严复地位极高,而正值壮年的梁启超游亡海外,希望得到清廷重用,因此,他们对王的评议也就论点摘编lLUND_ANZHAlBlAN有所差异.在政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政以肯定为主,辅之以批评;严复对王安石的评议前后一贯,有肯定也有批评.在心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称颂不已;严复对王安石有褒有贬,认为其理想本身就有问题.在学术方面,梁启超关注王安石的经学思想,强调"求大义以经世";严复则侧重于文学和哲学两方面,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王安石的思想,故批评多于赞许.上述歧异不仅彰显了梁启超,严复思想的各自情状和不同内涵,也体现了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与方法,折射出晚清思想界的复杂面相.傅斯年最后的思想遗嘱杨春梅在《烟台大学))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傅斯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学术研究,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国考古学的创建发展,中国上古史的重建,科学的史学方法论体系的探索,现代学术"集众的工作"方式的擘画和推动等方面,其影响巨大而又深远,其意义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理解和肯定,他的社会政治活动及相关思想主张也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发刊词》是傅斯年临终前撰写的一篇短论,是他总结一生学术思想所得的最后主张.在《发刊词》中,他依然坚持"客观" 的追求,但是却放弃了"客观主义"的提法,倡导"用多元主义代替主观主义".这可以说是傅斯年最后的思想遗嘱.遗嘱中对其早年思想所作的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我们对其早年的一些偏激议论有了一种同情的了解,而其"多元"主张不仅透露出现代史学不同方法路径多元整合的端倪,而且也意味着傅斯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理念和政治理念的会通合一.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再辨析董健在《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鲁迅等文化启蒙者所倡导的国民性改造,绝不是从地理,民族的差别上提出问题,而是从时代,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不是"西方"来启蒙"东方",而是"现代"向"前现代"提出挑战.几千年的"臣民社会"要进化为现代的"公民社会","臣民"变为"公民",就是没有自由,平等,民主意识,没有意识到自身"个人"价值,尊严和责任的"臣民",变成自由,独立的现代人——"公民社会"的"公民",即鲁迅所说的"人国"之"人".这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那些在这个问题上质疑和反对鲁迅的人, 恰恰没有看清这个问题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当年鲁迅深刻地揭示了"阿Q精神",就是告诉国人:国民性如不改造,人如果不现代化,任何"革命"都将走向反面! 鲁迅谈到《阿Q正传》这部作品时,提出了一个概念: "阿Q似的革命党".阿Q精神是未经现代化洗礼的旧的臣民性格弱点的集中表现.当年鲁迅说,这一种"阿Q似的革命党"以后还会有——现在,显然也并没有绝。

古代文学中的士人风范与社会责任

古代文学中的士人风范与社会责任

古代文学中的士人风范与社会责任士人风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士人风范并不仅仅指的是士人的文学才华与道德修养,更是体现了士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担当。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塑造了士人风范与社会责任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存在不仅使作品更加鲜活,也让我们对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士人风范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对诗词歌赋的精通。

在古代,诗词歌赋是士人的必修课,也是展示才情与修养的重要方式。

一个有士人风范的角色,无论是价值观、人生态度还是思想境界,都能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的体现。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登高》写道:“天地山河日月颜,花鸟风虫共此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首诗中展现了杜甫士人之风范,他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自己对社会繁荣与人民幸福的关怀之情。

他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思考。

另一个体现士人风范与社会责任的方面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士人形象。

这些形象常常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情操,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身负世家厚望,却对权谋利禄不屑一顾,抱有纯真的人生态度。

他行事正直,不为个人私利,从而成为一代文人的典范。

还有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宋江,他尽管受到排挤和困扰,却始终关心百姓疾苦,组织起一支草莽英雄的队伍,用自己的勇敢和才智为民众谋取福祉。

这些形象的存在,不仅给读者以启迪与激励,更体现了士人在古代社会中的精神境界和伟大责任。

此外,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提及了士人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士人一直被视为社会的楷模,他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秉持正直的品行,以身作则,对社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一个具有士人风范的形象。

他以宽容、仁爱、善良为原则,表现出身居高位时的谦逊和守纪律的自律,他对待痛苦和困难的态度更是为后来者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宋明清时期的士人文化与社会风尚

宋明清时期的士人文化与社会风尚

宋明清时期的士人文化与社会风尚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士人文化与社会风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段时期,士人文化充满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多种思想流派的元素。

同时,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新的风尚产生。

本文将从士人文化和社会风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士人文化在宋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士人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并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在宋明时期,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官员,他们受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教育,注重人伦道德、孝悌忠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同时,他们也有批判和反思权力的意识,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对于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士人文化的兴起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宋代的词曲、明代的戏曲、清代的小说都是士人文化的杰作。

宋明清时期的士人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其他思想流派的元素。

佛教在宋明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士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提倡的无我观念和修身养性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在士人中广泛传播。

同时,道教的炼丹术和长生不老思想也深深吸引了不少士人,他们将这些思想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

士人在追求名利地位的同时,也注重精神修养和心灵寄托,这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除了士人文化,宋明清时期的社会风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阶层逐渐多元化。

士人不再是社会的唯一精英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也开始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利益。

商人、手工艺人等新兴社会群体获得了更多权力和社会地位,他们也开始影响社会的价值观。

商业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宋代的茶文化、明代的陶瓷文化、清代的红楼梦等都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

社会的多元化也反映在风俗习惯上,比如宋代的团圆饭、明代的园林游览、清代的潮流服饰等,都展示了多样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特色。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宋代中晚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士人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宋代中晚期,士人文化经历了大量变革和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是以士人为主要特征的文化。

士人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主要由读书人和官吏组成。

宋代时期,富有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财富,但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地位却不如士人高。

因此,士人在该时期的文化中占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有很多特点。

首先,这个时期的士人对于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宋代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产生了很多新的思想流派,如儒学、佛学、道学等等。

在这个时期,学者之间的争论异常激烈,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争论,新的文化思潮得以诞生。

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还特别注重实用主义。

当时的士人开始重视实践,并且把实践作为对待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他们强调创新,提倡实践,不断推进学术和技术的进步。

在宋代中晚期的士人文化中,文学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文学主要体现了陶渊明流派、唐传奇派、宋词派、宋话本派等流派的特点。

而这其中,词和话本又是最能代表宋代文学特点的两种文学类型。

词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它在宋代中晚期得到了特别的发展。

以陈亮、辛弃疾为代表的词派,主要是以民歌和流行曲调为基础,把“欢畅、豁达、坦诚、笃实”等情绪表达出来,在宋代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学类型。

话本则兴盛于元代(宋末辽朝初),其中最有名的一部叫做《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录辞赋、议论、谚语、文言等方方面面的文学作品,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导师之一。

除此,宋代中晚期的文学还包括小说、辞赋、兵法、地理等等方面。

这些文学形式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总之,宋代中晚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词、话本等文学类型如今依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拥有着很高的地位。

唐宋文人与士人的政治地位与影响

唐宋文人与士人的政治地位与影响

唐宋文人与士人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唐宋时期,文人与士人在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以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和文化修养深厚而著称,对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政治地位的崇高唐宋时期,文人与士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唐朝,文人被尊为“进士”,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而在宋朝,文人则以“进士”为名,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这一身份使得他们具备了直接参与国家政治决策的权力和机会。

文人与士人的政治地位的崇高也体现在他们的社会地位上。

他们被视为社会精英,享有特权和荣誉。

他们在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超越了一般人,被尊为“学士”、“大儒”等称号。

他们的言行举止备受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也被广泛听取和采纳。

二、对政治的影响文人与士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他们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他们通过参与政治决策,对国家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为基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政策方案,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文人与士人通过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学问教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和著述,传播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此外,文人与士人还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他们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身作则,成为社会的楷模。

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对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

三、文人与士人的局限性然而,文人与士人在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他们的政治地位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这使得政治权力更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如权力腐败等问题。

其次,文人与士人的影响力主要局限于政治和文化领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他们过于注重文化和学问的传承,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相对不足。

宋代士人文化的兴起与影响

宋代士人文化的兴起与影响

宋代士人文化的兴起与影响1. 引言1.1 概述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也是士人文化兴起与繁荣的时代。

士人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在宋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士人文化的兴起和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文章背景和目标,并简要概述后续内容。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士人文化起源与背景、内涵与特点,以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时,还将探讨士人文化兴起与传播途径,包括科举制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团体与学术机构等因素。

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论述士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变迁,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提升。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强调士人文化对宋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并展望其对后世的启示与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宋代士人文化的兴起与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士人文化在塑造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为当下社会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从而促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

2. 正文:2.1 士人文化的起源与背景在宋代,士人文化逐渐兴起并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宋代实行科举制度,使得士人阶层逐渐壮大并担任重要职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

其次,北宋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也为士人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在这个时期,文字狱被废除,知识分子们有更多时间进行学术探讨和创作,进一步促进了士人文化的兴起。

2.2 士人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士人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其他学说。

它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礼仪道德、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并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士人自负的文言文翻译

士人自负的文言文翻译

一日,士人游于江湖,偶遇一僧。

僧人见其自负,微笑道:“施主,汝之才学固然出众,然自满非君子之行也。

君子之道,虚怀若谷,谦逊有礼,岂可妄自尊大?”士人闻言,不以为然,傲然答曰:“汝何人斯?敢来教训我?我之文章,乃天地之精华,岂是尔等凡夫俗子所能窥见?”僧人见士人傲慢,便以诗为喻,曰:“昔日孔子游于列国,见其君王自负,乃赋《春秋》以警之。

孔子曰:‘君王之尊,犹如泰山;君王之才,犹如东海。

然泰山易崩,东海难尽。

君王若自负,恐难长久。

’”士人闻言,心中微动,但仍不服气。

又一日,士人于市井间闻一书生议论文章,言辞犀利,见解独到。

士人心中不忿,遂与之辩论。

书生谈笑风生,引经据典,以理服人。

士人虽辩,终因才学不如人而败下阵来。

然士人仍不服,心中暗自思量:“吾虽败于斯人,然吾之文章,实乃千古绝唱,无人能及。

”不久,士人得闻朝廷征召贤士,欲一试其才。

士人心中大喜,以为此乃展现自己才华之良机。

然而,朝廷所试,非文章,乃品德。

士人平日自负,目中无人,不修边幅,不敬师长,以致于品性不佳。

朝廷大臣见其如此,皆摇头叹息,遂将之摒弃。

士人闻此消息,如晴天霹雳,心中懊悔不已。

然而,时光已逝,悔之晚矣。

士人遂隐居于山林之间,反思自己过往之行。

一日,士人于山林间偶遇一老者,老者见其神情哀戚,遂劝之曰:“施主,人生如梦,自负有何益?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汝昔日自负,今日受苦,正是因果循环。

若能放下自负,修身养性,尚可挽回一些。

”士人闻言,如梦初醒,方知自负之过。

自此后,士人改过自新,谦逊有礼,修身养性。

虽才学依旧,然不复自负。

世人皆称其为“谦士”,传颂千古。

士人亦因此悟得人生真谛,明白自负非君子之行,唯有谦逊,方能长久。

盖自负者,往往因一己之私,忽视他人之长,自以为是,终致孤立无援。

而谦逊者,能见贤思齐,虚怀若谷,广结善缘,终成大器。

此乃士人之教训,亦为世人之借鉴也。

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儒学与士风的传承

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儒学与士风的传承

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儒学与士风的传承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儒学与士风的传承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独特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儒学和士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人和士人在宋朝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诗文墨宝照亮了整个时代。

本文将探讨宋朝文人与士人的特点以及儒学与士风在宋朝社会中的传承。

首先,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在社会地位上享有崇高的位置。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儒学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学术思想。

文人和士人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儒学的理解和修养。

他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官职,成为朝廷的一部分。

儒学思想成为了他们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标准,因此,对儒学的理解和修养对于文人和士人来说非常重要。

这种社会地位的特点使得儒学成为了文人与士人的重要共同追求。

其次,宋朝文人与士人的儒学修养具有很高的水平。

在宋朝,儒学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儒学经典如《论语》、《大学》等被广泛教授和传承。

同时,儒学的传承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和重视,文人和士人受到了严格的专业培养。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宋朝的文人和士人有机会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从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人文精神。

他们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学派和学说。

此外,文人与士人儒学修养的传承在宋朝士风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宋朝社会中,士风成为了士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士人不仅要有卓越的才华和学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他们追求仁爱、忠诚、廉洁等儒家伦理道德,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这种儒学与士风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传承,形成了宋朝文人与士人独特的风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宋朝的文人与士人在儒学与士风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社会地位、儒学修养和士风培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他们通过对儒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对士风的培养和践行,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宋朝文人与士人的儒学传承和士风培养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繁荣与和谐,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宋朝的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

宋朝的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

宋朝的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而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则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士人们通过读书与文学社交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寻求名声和地位,以及交流思想与观点。

一、读书的重要性在宋代,读书被视为士人的基本素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文化水平。

士人们大多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通过对经史文献的研究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还会注重吟诵、背诵和讲解经典,以加深对文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二、文学社交的形式与方式士人们在读书之余,也喜欢参加文学社交活动。

这些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诗会、书会、论坛和茶馆等。

通过这些活动,士人们可以交流学问、展示才华,并且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士人们可以互相吟诵自己的作品,相互评点,共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书会则是以阅读和讨论书籍为主,通过分享读书心得,拓宽自己的视野。

论坛则是士人们就社会时事和学术问题进行辩论,展示自己的见解。

茶馆则以品茶的方式进行交流,士人们可以谈论文学、艺术和哲学等话题,其中不乏一些深度的思辨。

三、文学社交的影响文学社交对于宋代文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参与文学社交活动,士人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修养,也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誉。

在社交中结交的朋友也会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支持,促进作品的创作和发表。

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如苏轼、欧阳修等,就是通过参与文学社交活动,获得了广泛的名声和影响力。

同时,文学社交也有助于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士人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推崇,形成一种共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四、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的局限性虽然士人读书与文学社交在宋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虽然读书和文学社交被认为是提升士人地位和名声的途径,但这种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的。

由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数精英士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读书和文学社交的机会。

北宋一个士子在汴京的交游生活

北宋一个士子在汴京的交游生活

北宋一个士子在汴京的交游生活导言人是拥有社会属性的动物,对交往的需要,是人类永恒的需求,荀子就说过,'人之生,不能无群'。

并且交往在社会需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根据前苏联学者的研究,交往是最广泛、最复杂一级的需要。

古人交游之曲水流觞而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唐宋的大转折变革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更加进步开放,特别是科举制的完善普及打破了士大夫与其他社会阶级的隔阂,使得士大夫的交往内容也发生巨大变化,宋初宰相范质就提出了'举世重交游,凝结金兰契'的说法,交游活动成为士大夫们生活的重要组成,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不是在交游,就是在去交游的路上。

本文就尝试着以一名进京赶考举子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走近北宋士大夫们的交游活动。

一个读书人的交游之旅小生江生扬,荆湖南路邵州人(今湖南邵阳),从小读书还算有所收获,时年二十六的我在第二次参加州试进士科中金榜题名,得到了进京参加省试的解额。

庆历九年十月,在全家的支持下,我骑着瘦马,带着一个仆人就踏上了通往汴京的官道。

•一、拜访故人虽然没有出过远门,但是感觉一路都很顺利,沿途客店很多,官道也比较好走,手里拿着朝廷发的'官券',也算是公费进京了。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车马劳顿,我们主仆二人终于来到了首都汴京,说实话,从远远地看到城门开始,我们都看花了眼,这样的繁华奢靡,应该比汉唐的长安也不差吧。

繁华汴京第一件事当然是找地方安顿下来。

街上找人打听了下,清风酒楼还不错,环境也比较适合读书,我和仆人就在这里住了下了。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在汴京我也不是举目无亲,老爹有同年好友刘伯父在这里当官,还是正六品的大理评事,出发的时候老爹就给了我一封书信,让我一定要去拜访下他,说那是他铁哥们,一定会帮我。

为了尽快摸清楚汴京的情况,去刘伯父府上拜访显得很有必要。

拜帖盒我派仆人把我的竹制名片和父亲的书信放在拜帖盒里送到了刘伯父府上,傍晚仆人就带着刘伯父的回执回来了。

北宋的士人文化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北宋的士人文化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北宋的士人文化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介绍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士人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发展。

士人是指学有才华、热爱文学艺术,并以德行高尚为标志的知识分子阶层。

士人文化的特点1.崇尚礼仪:士人注重细节,注重形式上的恭敬和谦逊,礼仪规范成为他们修养的一部分。

2.追求道德修养:他们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品行端正,追求君子之风。

3.文化素养: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受到士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4.注重教育:士人对于教育非常看重,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并传授知识给后代。

士人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北宋时期的士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士人们对于诗歌的创作和鉴赏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们倡导“以文会友”、“以诗交心”,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思考人生意义等。

陆游、杨 Wanli等著名士人都是北宋时期优秀的诗人。

散文北宋时期也是中国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

士人们写了很多具有深度和哲理性质的散文作品,如欧阳修、苏轼、周邦彦等。

这些作品既富有个体特点,又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士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论语学派北宋时期,士人对于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他们试图通过对《论语》提出一种新解释,来推动社会进步并引导道德伦理观念。

结论北宋时期士人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使之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段辉煌的篇章。

士人们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达自我,推动了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他们对于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视也影响了后世。

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与文学成就

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与文学成就

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与文学成就一、背景介绍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从960年持续到1127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士人文化和文学成就得以迅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从士人文化和文学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北宋时期的成就。

二、士人文化1.宋代士人的地位与作用•士人阶层在北宋社会中具有极高地位。

•士人有权参政议政,并在各级政府中担任要职。

2.士人的教育与修养•学术教育:讲究经世致用,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

•文化修养:涵盖诗书礼乐等多个方面。

3.士人精神风貌•忠诚节义:强调对国家和社会忠诚。

•温良恭俭让:重视自律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传统价值观念与士人精神•儒家思想:儒家经典的研究与传承是士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士人重视礼义之道,追求和谐社会。

三、文学成就1.宋词的发展•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词作发展的高峰时期。

•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及其他许多文人都在写词方面有很高造诣。

2.宋詞与爱情•宋词中关于爱情的描写非常丰富,表现了当时人们独特的爱情观念。

3.唐宋绘画艺术•北宋时期也是中国绘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绘画创新:出现北宗画派,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新局面。

4.文学理论探索•陆游等文学家尝试对文学进行理论系统化探索。

•张载提出“气质说”等思想,对后来文艺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5.笛箫琴瑟:乐府和各种乐器在宋代的发展和演奏四、相关影响与启示1.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和文学成就深远影响了后世。

•为后来的文人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的一座宝贵的瑰宝。

2.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士人精神:忠诚于国家与社会,强调温良恭俭让等品质。

•文学成就:对于培养人们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结束语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与文学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阶段。

无论是士人在社会地位上得到提升,还是他们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这些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人与社会——读《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张琴诗(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 411201)【摘 要】 本文阐释了梁建国的《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一书的主旨。

作者按时序来构建篇章。

“拜谒、走访、宴饮、雅集、送别”这五种活动。

与宏达叙事的研究视角相比,反其道而行之,留意诸多的历史细节,客观的构建和展现了北宋东京士人在朝堂之外的生活状态,并通过考察士人交游最常见的五种方式,指出了具体时空下的士人活动与文化习俗、政治制度以及都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北宋;朝堂之外;士人交游一、本书的基本信息《朝堂之外》这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的,全书有421页,35万字,篇幅较长。

其作者是。

他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以后,于200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致力于宋史方向的研究。

作者本人师从历史名家邓小南,其治学路径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影响。

在以往过分关注“宏大叙事”的研究视角下,爬梳史料,将诸多的历史碎片联接在一起,进而描绘了北宋东京士人在朝堂之外生活状态的各个侧面,由此写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除掉绪论和结语,全书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而且作者按时序来构建篇章。

“拜谒、走访、宴饮、雅集、送别”这五种活动基本上概括了大部分士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所要经历的事情,而且这种交游活动也展现了士大夫逐渐融入东京社会,再到最终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社会的这一过程。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北宋东京士人的拜谒活动士人的拜谒活动主要分为行卷和投贽,以及干谒。

以上三种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求知己,博延誉”,顺利登科及第。

但是干谒这一行为带有更加明确、直接的功利性目的。

士子们赤裸裸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表现的愈发明显,这不仅导致了北宋的士风破坏,而且也造成了北宋中后期无休止的党争。

干谒之风已经严重扰乱了官员的正常升迁秩序,朝廷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这种干谒现象,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干预,但依然屡禁不止。

但环境使然,士人的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为了积极提高自身地位的所做出的努力,这同时也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第二章:考察北宋东京士人的走访活动士人的走访,多来往于彼此之间的住宅。

在走访这一环节,作者通过考察梅尧臣这个个例,揭示了地方士子融入京城社会的轨迹。

此外,士人们经常到住宅里互相走访,他们聚在一起饮酒赏花、把酒言欢,进行各种文学创作,由此还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文学风格。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苏门文学群体,这一文学风格就是在日常走访中的交流、切磋中塑造出来的,而且也被世人所认可。

但是东京士人的走访,由于所处的空间环境不同,往往容易受到朝堂之内各种政治因素的冲击。

作者选取了两个事例进行探讨,分别是乌台诗案和熙宁变法,藉以描绘了在政治风潮的冲击下,士人的友谊或渐行渐远,或不离不弃。

从而也展现了东京士人的走访与地方士人走访之间的最大不同,即普通的日常走访无法与政治行为相剥离。

第三章:考察北宋东京士人的宴饮活动考察了公共空间的宴饮和士人宅第的宴饮。

公共空间的宴饮是从寺观园林、馆阁衙署、酒肆茶馆这三个方面来考察。

寺观园林中的宴饮乃是新科进士及第者自发举行的宴会,他们会在这场宴会上攀识权贵、结交同年,易使得新及第者建立起惺惺相惜的同年之情。

在馆阁衙署中的宴饮虽是非公务性质的,但是同僚之间的宴饮并不总是友好的,有时会为一件微小的事情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甚至更严重时引发党争,相互倾轧。

在酒肆茶馆中的宴饮,存在着礼法和商业的冲突。

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地方举行宴饮已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士大夫们又受制于礼法观念的束缚,这种行为为自己所不齿。

但最终恪守礼法的士大夫也难以抗拒这种行为。

除了公共空间的宴饮之外,还有士人宅第的宴饮,作者分别从前提条件、会集方式以及文化活动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述。

首先,前提条件是有闲有钱(这个非常容易理解,不多做解释)。

其次,在宴饮方式上,主要分为私人的会饮和皇家的赐宴。

私人之间的会饮,反映了士大夫为融入京城社会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而宋代的皇帝也热衷于以各种名目来赐宴,但是这种赐宴具备很明显的官方性质,而且也只有在东京城内才会出现这种独特的现象。

在宴饮中,除了欣赏主人的宅第,品位美味的佳肴之外,士大夫们往往通过进行诗歌酬唱和欣赏婢女歌舞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也以此来激发自己艺术创作的灵感。

宴饮这种交游方式主要是士大夫中的有闲阶级的享乐活动,与前代相比,这种活动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他们有更多的休闲时光来享受生活,也有更多的佳肴来款待友人,从而折射出了士大夫阶层的享乐意识问题。

同时也向我们清晰的展示了士大夫在朝堂之外的多重形象。

第四章:考察的是北宋东京士人的雅集活动作者通过考察戚里之家、书香门第、功臣之后这三种类型的私人宅第,描述了以上三种类型的雅集活动。

对于戚里之家的雅集活动,作者考证了一副图集,即《西园雅集图》,对于图中所出现的人物,举办宴会的地点,宴会的主办人等作了一系列考证,进而为我们呈现了戚里之家举办雅集活动的奢华场面。

接下来考察了书香门第的雅集活动。

作者首先考证了春明坊的地理位置。

通过考证发现,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优美动人的景致吸引了众多的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到此游览、赋诗。

此外,在春明坊附近,居住着一些书香门第之家,他们于闲暇之余校勘古籍,纂修史书,接待朝廷人员及招待友人,还热衷于收藏古籍、鉴赏书画,为书香门第的雅集活动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最后考察了功臣之后的雅集活动。

在北宋中后期的时候,士人之间的雅集活动已经渐趋没落了,主要是由于朝廷通过推行王安石变法,将《三经义》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同时由于北宋后期接连不断的党争,士子之间不敢有更多的私相往来,人人谨言慎行,从而留下的交游诗也就不多了。

这就与北宋东京市井的繁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雅集也是士人群体特有的文化活动,他们聚济一堂,或饮酒赏花,或鉴赏古物,营造出了东京社会浓郁的人文气息。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折射到社会中,这恰恰是一个朝代政治安稳、经济繁荣的写照。

(下转第92页)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4月中旬刊86接触到了全球先进的科技与文化,从而积极地吸收与借鉴,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更应该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中积极发展先进文化,不能关起门来发展民族文化。

历史证明,关起门来寻求独自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能独善其身,要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之中。

文化全球化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文化全球化为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的外来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席卷的浪潮中涌入,与本地的民族文化相互冲突,从而造成摩擦。

其次,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会加大对国际社会的依赖度,影响到本民族的文化独立性。

最后,这是一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化进程的文化输出,它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极力的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企图用自己的文化理念来主导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民族文化,始终要保持理性的认识和谨慎的态度,来应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更好的保护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使其免遭腐朽文化的侵蚀。

四、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策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显然成为一种大趋势,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化文化,我们要秉承一种态度,吸取精华的部分,排斥糟粕的部分,来发展与繁荣本民族文化。

我们唱着深情的流行乐,也在情动时哼着国粹京剧;我们看着多元化的动漫电影,也致力于发展自己国家的神话故事;我们跳着欢快的爵士舞,也会柔韧身姿翩翩起舞甩云袖;我们吃着外国多口味的餐饮,也要为国际友人展现我们的八大菜系;我们读着流利的英语,也要记得我们传了几千年的汉语。

对于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积极地吸收来繁荣自身,弥补和完善自己的短缺;如果排斥,我们就会与文化全球化的大方向相背离,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窄。

因此,将本民族文化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把握好文化全球化的机遇与有利条件,要采用“扬弃”的态度,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丰富本民族的文化。

在日益繁荣的网络文化中,西方国家也借助网络这一媒体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思想文化观念上的传输与渗透。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要求我们应更具慧眼去识别判断符合我们价值观念的文化,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抵御这种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做到既不丢弃民族文化,又能拾取有益的西方文化。

文化全球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始终是并存的,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1] 刘勇,曾新华.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路径分析[J].新闻传播,2016.【作者简介】冯佳欣(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主要考察北宋东京士人的送别活动作者根据离京者的身份、地位以及送别的组织者及参与者,将送别活动分为私人送别和公共送别。

首先讲私人送别,其带有日常性和私人性,而且发生的次数较为频繁,相关史实记载也比较多。

私人送别分为士子返乡和游宦外任。

士子返乡、或喜或悲。

游宦外任,有升迁,亦有贬黜。

士子在离京前几日,往往会互相赋诗送别,诗中寄予者对彼此的感情,也为日后的联络做了铺垫。

接下来讲述了公共送别。

公共送别具有公共性或组织性等特征。

作者将公共送别分为三种情形,分别是:馆阁祖饯、朝廷宴饯、后生相送。

探讨了不同情形下,士人社会的送别习俗与科举任官制度以及朝廷礼仪之间的关系。

士子返乡、游宦外任、告老返乡,是大部分士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多重人生境遇。

私人送别与公共送别彼此之间也是互有交叉的,而且不同层次的送别活动在等级秩序与阶级制度下也反映了社会分层关系。

三、本书的特色总的来说,《朝堂之外》这本书在行文的具体把握上,是非常流畅的。

在阅读本书之前,纵观本书的目录就可以发现,每一节的标题都以一句诗来概括,后面在以简短的几个字说明本节所要讲述的内容。

节标题的下面的小标题,除第三章节外,其他章节下的小标题都以八个字来对仗。

从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是非常深厚的。

历史学人在写作时,并不要求一定要像中文系的写作,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但本书的作者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本书的绝大部分史料是以诗人的文集为依托,书中引用了大量诗作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作者选取了“朝堂之外”作为研究视角,是因为相比于朝堂之内的政治事件,朝堂之外的生活显然更为广阔,更有发掘的空间,从而也就为我们展现了士人在朝堂之外的生活状态。

整本书体例严密,面面俱到,主旨明确,读之畅然。

而且该书借鉴微观史学研究路径的方法也值得我们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