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案
三首古诗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一”等7个生词,正确写出“段”、“楚”等13个生词,知道复调词“擦和磨”。
正确地读写这首诗中的单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积极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带着情感阅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困难]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A部分
【课时目标】
1.能写“段、楚”等五个新词,并能正确读写诗歌中的词。
2.能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和背诵整首诗;理解词句的意义,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阅读词句的意义,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思想感情。
3.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解诗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4.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水的热爱,感受诗意美的意境。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1.在以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
现在,我们来背诵古诗,好不【设计意图:运好?学生自愿背诵李白的古诗。
(5首)用多媒体课件2.同学们朗诵得真熟练,感情也很丰富。
介绍作者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有效地吸引了(板书:李白)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学生的注意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力。
】4.教师评议。
(课件出示2)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
果,被称为“诗仙”。
5.学生阅读资料,教师谈话导课:是啊,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的
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
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
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板
书课题:望天门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齐读)二、初读课文,自
学生字。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课
件出示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片日边来。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
3.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
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4.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设计意图:鼓指名点评。
励学生多种方(课件出示4:生字)法识记生字,体
duànchǔzhì括fān现部编版教材断楚至孤帆多元识字的理(1)注意读准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念。
这是体现学帆”。
生学习的主体(2)识记生字:性,主动性和
自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觉性,可以提高换一换:“继”换掉“纟”,加上“斤”,
就自学能力。
】是“断”;“定”换掉“宀”,加上“林”,就是“楚”;“狐”把“犭”换成“子”,就是“孤”。
减一减、:到―至,变成“至”。
加一加:“巾+凡=帆”。
5.
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
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画画。
7.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5)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小组合作,再读学习。
1.为了
把课文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课文。
可以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了诗意后,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出色。
2.(课件出示6、7)(1)天
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
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计意图:鼓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
通志》记云:励学生结合课“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文注释,理解古
如门。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诗中字词的意总谓之天门山。
”思。
增强
理解词(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语的能力。
】(3)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
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
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6)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现。
(8)日边:天边。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3.个人自学开始。
4.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四、合作探究,品读诗句。
(一)学习前两句诗。
1.(课件出示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有关图片)2.指名读一读前两句。
3.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
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天门山高、
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4.(1)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击
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
“碧水东流――至此回”,师一边读一边
用动作演示。
(2)指名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
水怎么样?(水势湍急、激荡回旋)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1)指名读,生
点评优点或缺点(2)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注意哪里有停顿,哪些词是重读的。
(3)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4)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谈话过渡: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诗人是【设计意图:
结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合课文插图,根2.(课件出示9)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据对词语的理片日边来。
(相关图片)解,展开想象,3.学生观察,畅谈感受。
(指示学生看顺流理解诗句。
训练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
)学生理解和欣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诗人用词多么精赏诗句的能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