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原文翻译与赏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苏轼《琴诗》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来自谈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听呢?
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和事物的外部矛盾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
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赏析二】
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赏析三】
这是一首着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
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
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
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
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赏析四】
《苏
与指,彼此有因有缘,相互依恃。
将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
【赏析五】
北宋对唐诗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在不少诗中抒发出深邃的哲理。
苏轼的《琴诗》就是一篇代表作。
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告诉我们,所有事物,必须建立一定的联系,才能发挥作用,体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