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1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
A.散点图B.线图C.圆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分数:4.00)
(1).地区性资料,用不同纹线或颜色代表指标高低,说明地域分布。
应绘制(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统计地图:地区性资料,用不同纹线或颜色代表指标高低,说明地域分布。
(2).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应绘制(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散点图: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A.大流行B.散发C.有季节性D.爆发E.流行(分数:4.00)
(1).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流行: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
(2).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散发: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之间无联系。
二、 A1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预防医学是研究
(分数:2.00)
A.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B.个体与群体的健康
C.人群的健康
D.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E.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解析:解析: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环境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目的。
2.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是
(分数:2.00)
A.疾病从单纯治疗向群体预防发展
B.个体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
C.个体预防向治疗与预防相配合发展
D.群体预防向社会医学发展
E.疾病从单纯治疗向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发展
解析:解析: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是个体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
3.职业病的定义是
(分数:2.00)
A.有职业的人经常发生的疾病
B.与工作同时发生的疾病
C.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D.与工作无关的疾病
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机体已不能代偿,从而导致一系列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即成为职业病。
4.预防医学的研究特点,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B.工作的重点是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
C.医学把环境和机体联系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
D.预防疾病的对策和效益产生于疾病发生之前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相领域√
解析:解析: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更侧重向宏观领域发展。
5.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
A.环境因素
B.行为生活方式
C.医疗卫生服务
D.生物遗传因素
E.经济因素√
解析:解析:经济因素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对预防医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应用学科
B.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C.提出改善措施
D.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E.研究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解析:解析: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环境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目的。
7.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不包括
(分数:2.00)
A.第一级预防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计划生育√
E.病因预防
解析:解析:计划生育是国家入口战略决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策略。
8.当代健康观,不包括
(分数:2.00)
A.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B.身体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C.精神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D.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E.经济、社会地位的优越√
解析:解析:经济、社会地位因素不是当代健康观的因素。
9.统计学中的总体概念,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与研究目的相关的
B.全部研究对象
C.同质
D.所有观察单位某一变量值的集合
E.非实验因素不相同√
解析:解析:同质: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因素相同称为同质。
10.正态分布的特点,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以均数为中心
B.左右两侧完全对称分布
C.若高峰位于左侧,称为正偏态分布
D.若位于右侧,为负偏态分布
E.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相等√
解析:解析: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相等。
1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分数:2.00)
A.设计,收集,整理,分析√
B.总结,整理,分析
C.收集,整理,分析
D.收集,分析,应用
E.制图,整理,分析
解析:解析: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四步——设计,收集,整理,分析。
12.相对数常用指标,不包括
(分数:2.00)
A.比例
B.率
C.比
D.动态数列
E.算术均数√
解析:解析:算术均数不是相对数。
13.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的是
(分数:2.00)
A.散发
B.流行√
C.爆发
D.大流行
E.突发
解析:解析:流行: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
14.关于统计学中的概率,错误的是
(分数:2.00)
A.随机事件
B.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C.用P表示
D.P≤0.05或P≤0.01为小概率事件
E.P值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解析:解析:P值越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P值=1,事件必然发生。
15.欲用统计图比较1994~2003年城市和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选用何种统计图最为合适
(分数:2.00)
A.条图
B.线图√
C.圆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解析:解析:线图:适用于连续变量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达某事物的动态(差值)变化。
16.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分数:2.00)
A.全距
B.百分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解析:解析:标准差用于描述个体观察值的离散程度,两组在单位相同、均数相近的前提下,标准差大说明这组观察值的变异大,即观察值围绕均数分布较分散,均数的代表性差;反之,说明各观察值多集中在均数周围,离散程度小,均数的代表性好。
17.圆形图是指
(分数:2.00)
A.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资料,以直方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B.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直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各统计量的大小,进行比较
C.适用于构成比,用长条各段的长度(面积)表达内部构成比
D.适用于构成比,用圆的扇形面积表达内部构成比√
E.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解析:解析:圆形图:适用于构成比,用圆的扇形面积表达内部构成比。
18.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不包括
(分数:2.00)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烟、酒√
E.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解析:解析: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烟、酒不具备上述功能。
三、 A2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
19.某地区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区域,预防医学的研究人员希望对该地区进行深入调查,那么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为
(分数:2.00)
A.罹患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感染率
E.发病比
解析:解析:患病率强调现患人数,无论新发还是旧发,一般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一般来说,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20.某医师欲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急性胰腺炎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指标为(分数:2.00)
A.病死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二代发病率
解析:解析:发病率与罹患率均强调观察时期内的新发病例,区别在时间长短上。
发病率适用于急性病。
21.今年夏天,某沿海地区的甲肝患病人数,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
(分数:2.00)
A.大流行
B.散发
C.有季节性
D.暴发
E.流行√
解析:解析:流行: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
22.2003年,我国发生的严重非典型肺炎,很快波及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分数:2.00)
A.暴发
B.大流行√
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E.长期变异
解析:解析:大流行: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历年,短时间超过地区界。
23.北京地市疾病控制中心,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栏标为
(分数:2.00)
A.病死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二代发病率
解析:解析:病死率:一定期间内因患某病死亡的人数占该病患者总数的百分数。
表示一定期间内某病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的比率。
24.某山区幼儿,10岁,因未按计划接种疫苗,患小儿麻痹3年。
在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
(分数:2.00)
A.脊髓灰质炎
B.结核
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D.甲型肝炎√
E.麻疹
解析:解析:在预防接种中要特别重视儿童的基础免疫,即“四苗防六病”对7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白百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