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

”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

工运建伟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
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成员之一。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邓中夏积极致力于工人运动。

1920年4月,邓中夏带领北大平民教育演讲团到长辛店进行宣传活动。

从此,他经常利用周末来到长辛店工厂,深入工
人群众,了解情况,启发阶级觉悟。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宣传发动工人,决定在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作为工作据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

经过邓中夏的努力,1921年元旦,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

刚开始的时候,有工人认为干苦活学文化没用。

邓中夏耐心解释:“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一切”,因此工人的贫穷“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合理”;工人认得字才能不受愚弄欺压。

这才使得工人下班后自觉来学习。

为了让大家明白团结的重要性,他说:“一堆沙子是散的,用石灰和水一掺和,就粘在一起了”“五人团结是只虎,十人团结像条龙,一百人团结起来,就好比一座泰山,推也推不倒,摇也摇不动”。

工人们终于团结起
来,成立了工人俱乐部。

5月1日,工
人们破天荒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反
对工头,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

长辛店工人运动的兴起,对整个北方
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长辛店成为中国现代工人运动
的一个策源地,为北方工人运动培养
了大批骨干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发动工人
运动成为首要革命工作。

在领导工
人运动的斗争中,邓中夏总是战斗
在最前线。

1922年8月,他领导了震
惊中外的长辛店工人大罢工。


着,他又参加和指导了1922年10月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以及1923年2
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推动了中
国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1923年4月,邓中夏到上海大学
(简称上大)工作。

上大,是在国共
两党酝酿合作的背景下,由国共两
党合作创办的一所大学,于右任担
任校长。

为克服办学初期的种种困
难,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于右任请共
产党人参与上大的创办。

中国共产
党也希望通过开办学校,宣传马克
思主义理论,争取进步青年,培养革
命人才,积蓄革命力量。

经李大钊
向于右任推荐,邓中夏出任上大总
务长(后改称为校务长),实际主持
学校的行政工作。

在上大工作期间,邓中夏始终
坚持以“传播革命理论,培养建国人
才,推动革命运动”为目标,鲜明提
出上大的办学宗旨:培养能够改变
国家内忧外患的现状、引领和推进
国家走向独立富强的建国人才。


大的师生始终牢记这一宗旨,并为
此而努力奋斗。

在邓中夏等的努力下,上大由
一所并不起眼的弄堂大学迅速发展
成为名家学者齐聚,深为青年学生
仰慕的著名“红色学府”,培养了数
以千计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革命
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使
其获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和
“北有北大,南有上大”的美誉。

时穷节乃现
大革命失败后,邓中夏、李维汉首
先向党中央提议在南昌举行武装起
义。

1930年9月,邓中夏被党中央派往
苏区革命根据地工作。

正当他为革命
工作日夜操劳时,不料却被王明撤销一
切职务,并且调回上海听候中央处理。

回到上海后,执行“左”倾错误清操厉冰雪
赤手捕长蛇
墨铃



追梦路上的
湖南共产党人
红色记忆54
的中央领导既不尽快对邓中夏作审查结论,也不安排他的工作,还不给他发生活费,使他的生活陷于极大的困境。

这时,他的妻子李英一再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要求照顾他的生活,组织上才同意了她的申请。

这期间,他们夫妇就靠李英每月挣的7元钱(其中每月房租要交3元)来维持生活。

处于困境的邓中夏,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德。

为了让妻子做好工作,他把全部家务都承担起来。

1932年初,邓中夏要求组织安排工作,结果被安置在中共沪东区委宣传部刻钢板、印传单。

作为一名中央委员去干这些事,有人为他打抱不平,而他却认为能为党做点工作就是最大的愉快!他天天按
时上班,工作十分认真。

危难显忠诚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不幸在
上海法租界被捕。

敌人对他严刑拷
打,但他始终不肯透露党的秘密,后
来,由于叛徒出卖,邓中夏身份暴露。

敌人以为逮捕了邓中夏就可以
在政治上沉重打击共产党。

为了劝
降邓中夏,敌人派来了曾任中共驻
共产国际代表、后叛变革命的余飞。

余飞妄想利用邓中夏受到王明
路线排挤打击的事,挑拨他与党的
关系。

一见面,就别有用心地对邓
中夏说:“你是共产党的老前辈,现
在却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的欺
压,我们都为你不平。

中共现在已
经日暮途穷,你这样了不起的政治
家,何必为他们白白牺牲呢?”邓中
夏轻蔑地回答道:“请问,一个害病
已无可救药的人,是否有权利讥笑
那些偶尔伤风感冒的人?我们共产
党人从不掩盖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也完全能够克服一切缺点与错误。


为了让邓中夏屈服,敌人对他使
用了种种酷刑,均以失败告终。


中,邓中夏对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
“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
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被敌人杀害前,他给党中央留了
一封信,信中深情地写道:“同志们,我
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
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战斗在上海
的工运先锋
夕岩



追梦路上的
湖南共产党人
李启汉,原名李森,又名志生,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一个贫农家庭。

1920年春,他受毛泽东指点到了上海,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住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

李启汉经常去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新青年》编辑部,先后认识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先是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着又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当时的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中心城市。

李启汉和其他同志一道,通过办学校、组织工人游艺会、谈心交流等方式,积极向工人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群众联合起来,逐步改善自己的各种待遇。

在上海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中部地区,有一家英美烟厂。

烟厂分新厂、老厂两个部分,有8000左右的
工人。

工人们劳动时间长,但工资
却很低,又苦又累,生活很困难。


厂从开设以来,曾举行过多次罢工
斗争,但是都失败了。

1921年7月下旬,老厂区发生了
一件大事。

厂里的洋监工又要克扣
工人们的工资,一些工人情绪激动
找他理论,监工向来蛮横惯了,不但
不加解释,相反对工人进行殴辱。

一时间,群情激奋,老厂的工人们决
定罢工。

新厂的工人们听说了这事
儿,也觉得很气愤,决定进行罢工。

新老两厂8000余工人像潮水般冲出
厂门,全体加入罢工。

工人们情绪
激昂,可是缺乏组织。

当时,来自全
国各地的13位中共早期组织代表,
正汇聚在博文女校为即将召开的一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