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区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宜”三个生字,会写“饮、初”两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结合比喻修辞,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课件2、查阅关于诗人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揭诗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今天我们来跟随诗人苏轼走进西湖美景。

二、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
①齐读课题;②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③按节奏齐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

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
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在“湖”“晴”“雨”三字下方打上“△”)
生连起来完整地说出题目含义。

(预设:这一天,诗人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


2、知诗人:师:你了解苏轼吗
生读诗人简介(出示PPT简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你以前读过苏轼的诗歌吗
预设:关于苏轼的诗歌:
生1:《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生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

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三、学字词,明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多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

(生自由读)
2、①指名读;②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谁来试试;
3、指导初字的书写及含义。

四、品诗句,赏诗景。

1、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预设:晴天雨天西湖都很美)
2、自己读读诗句,想想文中:
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


3、赏“西湖之晴”。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预设:看图,看注释……)
(板书:潋滟)
预设:生1:“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

(波光闪动)
生2:形容水的闪亮还可以用: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金光闪闪
师:是什么使得水面波光闪动
生:是阳光
师: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

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出示PPT晴天西湖)(点击PPT出示句式)
想象说话:(温暖、和煦、明媚)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一片碧波荡漾、波光闪闪甚是好看、明晃晃的水面如镜子般夺目耀眼,树木翠色欲滴花儿更加鲜艳,)
(2)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点击PPT出示诗句)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道: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4、赏“西湖之雨”。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生:山色空蒙雨亦奇。

(2)师:读诗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你是如何读懂诗句的意思
生:结合注释与想象画面。

预设:山色空蒙: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亦:也。

奇:奇妙。

(3)(出示PPT雨天西湖)这时,你在湖上又能看到什么情景呢
(点击PPT出示句式)想象说话:____蒙蒙、稀疏、密密麻麻__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___笼罩在一片烟雨中,荡起小小的波浪,_边上泛起泥土和水混合的味道______________。

(4)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
(点击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引导生齐读前两句古诗。

5、赏“西子西湖”
(1)你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这么美的西湖你要用什么来比喻呢(预设:美丽的西湖像一幅美丽的画;人间仙境……)
(2)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
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板书:西子)
(3)(出示PPT简介西施)
师: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你怎么理解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淡妆浓抹)
生1:联系生活实际:妈妈平时化淡妆及六一节同学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模样,理解“淡妆浓抹”。

生2: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师:这就是总相宜。

(板书:总相宜)
(4)淡汝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板书赞美
师:美丽的西湖晴天美,雨天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5)小结:所以诗人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了西子,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人景合一、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板书:在“西湖”之中加上“子”字),同学们一起美美地喊一下她的名字。

五、诵诗句,悟诗情。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高兴……)
2、带上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男苏轼、女苏轼)
3、(出示PPT配乐诗文)配上美妙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我们一起读。

4、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谁来试试,指名背→齐背)
六、荐诗篇,重积累。

1、其实苏轼写了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其二,老师给大家找来了其一,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PPT拓展诗文)引入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生读诗
3、师简述诗景:这首诗写:白天晚上的西湖。

小结:这就是真正的西湖、无论晴天雨天,无论白天夜晚,都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好。

4、让我们在琅琅书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吧!师生齐读诗句。

音乐《出水莲》
七、作业:
1、背诵本课古诗
2、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歌。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赞美
总相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