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脂测定的现状与展望正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血脂测定的现状与展望正
式版
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临床血脂测定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词】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测定项目,其对早期发现与诊断高脂蛋白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血脂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
现就临床血脂检测的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1 血脂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1997年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和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指南(ATP Ⅲ)[2]都要求临床常规血脂测定中应包括TC、TG、LDL-C、HDL-C 等 4项指标,2003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制订的《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提出至少测定TC、TG、HDL-C、LDL-C,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定Lp(a)、apoAI、apoB[3]。
血脂水平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HD)的防治中极为重要,进行血脂测定结果分析时应考虑分析前变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
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
前瞻性研究显示高TG也是CHD的危险因素,AS和CHD时多有TG增高,特别是当高TG同时伴有TC、LDL-C增高,HDL-C减低,并同时存在冠心病其他危险因子(如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吸烟、肥胖等)时,对AS和CHD诊断意义更大。
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出现高水平TG,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主要见于代谢综合征。
低HDL血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DL-C水平越低,发生AS 的危险性增加。
LDL属于致AS脂蛋白,血清LDL-C水平越高,AS的危险性越大。
apoAⅠ、apoB与AS和CHD关系最密切。
一般情况下,血清apoAⅠ与HDL-C 呈明显正相关。
冠心病患者、脑血管病患者、酒精性肝炎、Tangier症等apoAⅠ 偏低。
家族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Ⅰ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AⅠ和HDL-C都会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
一般情况下血清apoB 与LDL-C呈显着正相关。
Lp (a)可作为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
血清Lp (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
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时Lp (a)可增高。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血脂测定为诊断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必要指标,但不能诊断CHD。
血脂指标主要反映脂代谢状态,可用作冠心病风险程度的估计,测定血脂的目的是评估血脂水平对AS性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而不
是用于AS性疾病的诊断。
应避免把危险因素当作诊断指标看待,才能做到血脂分析的合理应用,恰如其分地评价其应用价值。
2 血脂检测的方法学及标准化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于1995年分别就TC、TG、HDL-C、LDL-C的测定提出推荐方法,对临床实验室提高血脂分析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应用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针对临床TC、TG、HDL-C、LDL-C、apoAI、apoB、Lp (a)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等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酶法如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CHOD-PAP 法)、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 法)分别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TC、TG的常规方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如三级以上医院)应考虑开展游离甘油的测定或采用两步酶法测定TG;匀相测定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HDL-C、LDL-C的常规方法;免疫浊度法作为测定血清apoAI、apoB 和Lp (a)的常规方法,首选免疫透射比浊法(ITA),再次为免疫散射比浊法(INA)。
血脂测定标准化就是要做到测定结果准确,使实验室之间的测定值有可比性,使常规测定的准确性可溯源于公认的参考系统。
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是量值溯源,即在建立一个可靠的参考系统作为准确性基础的情况下,通过标准化计划将准确性转移到常规测定中去,使常规测定结果可溯源到参考系统所提供的准确性基础上来。
血脂测定标准化并非要求统一测定方法,而是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批标本的血脂测定值取得基本一致,要求测定值落入在可允许的不精密度(CV )及不准确度(与靶值的偏差)范围[4]。
血脂分析标准化有两个主要内容,即参考系统和标准化计划。
目前国际上具备完整参考系统的血脂指标只有TC和TG,其量值可溯源至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标准化计划是将常规分析与参考系统相联系的过程,主要有应用参考物质和应用参考方法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应用参考物质相对简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但由于基质效应的影响,当用参考物质校准的分析系统分析实际样品时会产生误差;由于参考物质品种有限,在浓度和样品成分方面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鉴定和修正校准以外的分析质量问题(如特异性、线性等方面的问题)。
应用参考方法,即用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分析足够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分别取自不同个体的实际新鲜样品,是最有效的标准化方式,但此方式复杂,受有无参考方法可用的限制。
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美国的胆固醇参考系统成为国际上最早建立、最完善、成效最显着的临床检验参考系统。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决定性方法和一级参考物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Abell-Kendall(A-K)参考方法和二级参考物质及以此为基础的多种标准化计划。
一种标准化计划是CDC/ 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血脂标准化计划,该计划考虑到冻干血清的基质效应问题,用冰冻血清作二级参考物质进行量值传递。
鉴于有些检验分析系统甚至对冰冻血清也呈现基质效应,用新鲜血清进行量值传递是最有效的方式,CDC又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CRMLN),通过分析新鲜血清将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直接对比,以解决不同厂家产品和临床实验室血脂分析的量值溯源问题。
上述血
脂标准化计划为美国胆固醇分析不确定度由1969年的18%降至1994年的
5.5%~7.5%及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有效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各级学会和组织十分重视血脂测定及其标准化工作。
1989年第2次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上成立了我国载脂蛋白标准化小组,组织开展载脂蛋白测定的标准化工作。
1997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了血脂标准化专题组,并分别于1997年、1998年和2000年召开了3次血脂测定方法学与标准化问题的研讨会。
目前卫生部与各省市的临床检验中心都在组织临床化学(包括血脂)的质控工作,尤其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自2001年起单独设立了全国血脂类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 EQA)系列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血脂测定标准化工作的进行。
3 LDL亚组分,小而密LDL(sLDL)与冠心病
2004年NCEP专家组综合分析ATP Ⅲ公布之后完成的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利用他汀类药物降低TC、LDL-C 和TG,升高HDL-C,尤其是大幅度降低LDL-C,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总死亡率明显降低。
此次修订报告将LDL-C作为降脂治疗的靶标,把降低LDL-C水平作为CHD防治方案中的重点治疗目标。
但是仅仅测定LDL-C只能不完全地估计LDL的致AS危险。
现在普遍重视LDL亚组分型式,LDL是一种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以大而轻的颗粒为主称为A型,以小而密的颗粒为主时称为B型(sLDL)[5]。
200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将高水平sLDL作为冠心病条件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
体内与体外实验都证明sLDL比A型LDL有更强的致AS作用,前瞻性研究证明sLDL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sLDL 超过2.6 mmol/L时冠心病危险增高3倍。
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AS斑块进展或退缩时,发现AS病变进展的因素主要是sLDL[6]。
sLDL增多、TG增高与HDL-C降低三者同时存在称为“血脂(异常)三联症”,是冠心病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根据家族性AS治疗研究的10年随访资料,表明CHD 临床疗效与LDL亚组分变化有密切关系。
用他汀类药物做强化治疗后,血脂改变不仅在于LDL-C 和apoB水平下降,而且LDL的物理性质也有明显改变。
近年来,sLDL与冠心病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从不同的侧面报道了测定LDL亚组分的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分析超速离心、密度超速离心、凝胶梯度电泳等,但这些方法只限于专题研究采用,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方法有待开发。
李健斋等[7]提出以apoB测定评估sLDL水平的设想,建议在sLDL没有临床实用的测定方法以前,LDL-C与apoB同时测定并结合TG水平用于估计LDL亚组分的类型。
《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提出,高TG血症时血清apoB增高反映sLDL增多,apoB与LDL-C 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上述表明检测LDL亚组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毛细管电泳是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分析科学的一大进展,使分析科学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使单细胞、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
Bo等[8]利用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分离脂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迁移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IMT)密切相关,可作为 CA-IMT 增加的强预测指标。
CITP技术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进行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一种快
速、可靠、自动化的脂蛋白组分分析方法,但是需专门仪器,技术要求高,不
利于常规检测。
以普通毛细管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芯片毛细管电泳,成为目前
分析科学的全新技术。
最近国内报道的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8],使具有不同荷质比脂蛋白颗粒实现了快速分离,随着此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芯片毛细
管电泳可望成为低密度脂蛋白亚型的常规分析手段,用于CHD危险性的预测以
及AS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血脂分析对于临床高脂血症和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并已经渗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
专业疾病的研究。
在基础医学、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下,血脂
分析将在冠心病防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使人们看到征服动脉粥样硬
化性疾病的希望与曙光。
【参考文献】
1 血脂异常防治专题组.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3):169-173.
2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JAMA, 2001, 285(19):2486-2497.
3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3):182-184.
4 王抒, 陈文祥.血脂和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检测的标准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6):574-576.
5 鄢盛恺.临床血脂测定与应用. 临床荟萃,2006, 21(10):685-689.
6 Miller BD, Alderman EL, Haskell WL, et al. Predominance of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 predicts angiographic benefit therapy in Stanford coronary risk intervention project . Circuration, 1996, 94(9):2146-2153.
7 李健斋, 王抒.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与冠心病.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9, 22(1):5-8.
8 Zhang B, Maeda N, Okada K,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ast-
migrat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ubfraction as characterized by 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2006, 187(1):205-212.
9 王惠民, 丛辉, 孙承龙. 微流控芯片快速分离脂蛋白. 化学学报, 2006,
64(7):705-708.
低浓度HBsAg人群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测定分析
作者:成军, 孙长贵, 陈瑜, 许志良, 王国政, 孙关忠, 李晓军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高、低浓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群血清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TCIC)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 以了解其临床特征及与宿主免疫功能。
方法: 采用捕捉法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44例低浓度HBsAg人群(A 组)、 82例高浓度HBsAg人群(B组)、 22例健康体检者(C组)血清TCIC和淋
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A组90.9%(40/44)分布于非活动期, 以HBsAg/IgG CIC阳性率最高15.9%(7/44), B组以HBsAg/C3CIC阳性率最高46.3%(38/82); A组血清TCIC阳性率、 (A)值及非活动期的CD3+CD8+均低于B
组或相应分期(P<0.01, P<0.05), CD4+/CD8+高于B组相应分期(P<0.01)。
结论: 低浓度HBsAg人群机体TCIC形成和清除能力均较低下, 且存在低剂量诱导的免疫耐受现象。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 慢性HBV感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耐受
低浓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群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专家的重视[1, 2], 低浓度HBsAg的检测与报告给临床
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挑战, 给临床的诊断和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流行病学方面,
低浓度HBsAg感染者在人群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临
床特征、血清学表现模式、血清型、基因型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与高浓度HBsAg感染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为此我们对慢性HBV感
染人群以HBsAg浓度及自然史[3]进行分组研究, 采用捕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血清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TCIC, 包括HBsAg/IgG CIC、 HBsAg/IgA CIC、 HBsAg/IgM CIC、 HBsAg/C3CIC)及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 B细胞、 NK细胞), 以了解低浓度HBsAg人群的临
床特征及宿主免疫功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随机收集日常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慢性HBV感染者
血清标本共148份, 其中低浓度HBsAg血清标本44份(A组, 以卫生部临床检
验中心提供的HBsAg定值质控血清5 μg/L为标准, HBsAg含量<5 μg/L定义
为低浓度, 经ELISA筛选后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测定低浓度HBsAg含量
<72±6.8S/N, 且经中和试验确证), 通过随访排除了HBV感染早期或恢复期HBsAg/抗HBs转换阶段出现的低浓度HBsAg标本, 根据自然史[3]分为非活
动或低/非复制期(非活动期)40例、免疫活动期2例、免疫耐受期2例; 高
浓度HBsAg血清标本共82份(B组, HBsAg含量>79S/N, 非活动期35例、免疫
活动期37例、免疫耐受期10例); 另收集健康体检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M)全阴性标本22份作为对照(C组); 上述所有受检者无其他类型肝炎病毒和HIV感染史, A组、 C组及B组的非活动期和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无保肝、降酶、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应用史, B组的免疫活动期HBV感染者在治疗前采集标本或近半年内无免疫调节剂及抗病毒药物应用史; 血清标本置于-20℃保存待测, EDTA K2抗凝静脉血标本在2 h内测定。
抗人IgG、 IgA、IgM单克隆抗体(mAb)包被酶标板由北京Su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提供, 生物素化鼠抗人C3抗体包被酶标板购置美国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Inc., HRP抗HBs(多克隆抗体)及ELISA HBV M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 淋巴细胞亚群试剂购自法国Immunotech公司, 美国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及其HBV M配套试剂, 美国Bio Rad 550型酶标仪, 美国Coulter公司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
1.2 方法
1.2.2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取EDTA K2抗凝外周血100 μL分别加入10 μL CD3FITC/CD16+56PE/CD19PC5、
CD4FITC/CD8PE/CD3PE Cy5和同型对照抗体进行标记, 经孵育、溶血、洗涤后由专业人员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CD3+、 CD3+CD4+、 CD3+CD8+、CD3-CD19+、 CD16+56+百分率测定, CD4+/CD8+比值通过CD3+CD4+、 CD3+CD8+获得。
1.2.3 统计学分析 A、 B组各分期及C组之间的年龄比较采用中位数χ2检验, 性别、血清TCIC阳性率及(A)值、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分别采用两样本的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和t检验, 所有数据处理均在SPSS12.01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A组44例低浓度HBsAg人群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龄18~65岁, 中位年龄37岁), B组免疫耐受期年龄(男6例, 女4例, 年龄3~28岁, 中位年龄14岁)与A组非活动期、 B组非活动期及清除期、 C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各组及分期之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低浓度HBsAg人群90.9%(40/44)分布于非活动期, 呈低浓度表现达9个月~8年, 平均1.8年, 其中2例免疫耐受期患者HBV DNA分别达
1011copies/L和107copies/L, 2例免疫活动期患者中, 1例HBV DNA达
109copies/L, 1例HBV DNA达106copies/L, ALT在50~70 U/L之间, 40例非活动期患者中, 2例HBsAg/抗HBc阳性, 2例HBV DNA达106copies/L; 未发现低浓度HBsAg家族聚集现象及职业差别。
2.2 血清TCIC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对3组人群的血清标本TCIC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见表1、 2。
表1 血清标本TCIC测定结果(略)
aP<0.05, cP<0.05 vs非活动期; bP<0.01, dP<0.01 vs B组.
表2 外周血标本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略)
aP<0.05, bP<0.01 vs非活动期; cP<0.05, dP<0.01 vs C组.
[1]
3 讨论
将慢性HBV感染人群以HBsAg浓度及史进行分组研究, 对其血清TCIC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低浓度HBsAg组90.9%分布于非活动期(40/44), TCIC阳性率及A值均明显低于高浓度HBsAg组, 说明了低浓度HBsAg人群机体免疫复合
物形成和清除能力低下。
免疫复合物是机体复杂免疫反应的特定产物, 是机体免疫状态的反映[4],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既是清除有害抗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急性肝炎、急性自
限性肝炎), 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又是对机体的一种致病因素(如
慢性活动性肝炎), 是引起肝损伤或乙肝慢性化的病理分子基础, 并且TCIC在
不同类型的HBV感染中存在异质性和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5], 研究结果表明TCIC阳性率及A值不但在低浓度HBsAg组和高浓度HBsAg组中存在异质性, 同时在低浓度HBsAg组和高浓度HBsAg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
于B组的非活动期、免疫活动期、免疫耐受期相互之间经历过多次转变的结果, 而低浓度HBsAg组则较长时期处于非活动期或在各分期相互之间较少发生
转变。
通过测定3组人群淋巴细胞亚群发现: 低浓度HBsAg组非活动期的
CD3+CD8+低于高浓度HBsAg组非活动期的CD3+CD8+(P<0.05), CD4+/CD8+则相
反(P<0.01); 低浓度HBsAg组非活动期的各淋巴细胞亚群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 而高浓度HBsAg组各分期中部分或全部的淋巴细胞亚群与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结果提示, 低浓度HBsAg组非活动期也存在免疫耐受现象, 我们认为属于低剂量耐受(低浓度HBsAg), 而高浓度HBsAg组免疫耐受期
存在的耐受现象[6, 7]应属于高剂量耐受(高浓度HBsAg), 高浓度HBsAg组
非活动期、免疫活动期则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现象。
以往对HBV感染者研究的大多是以HBV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
炎(CHB)、急性乙型肝炎(AH)等临床诊断进行分组研究的, 我们对低浓度
HBsAg人群分析发现, 低浓度HBsAg人群(通过随访排除了HBV感染早期或恢复
期HBsAg/抗HBs转换阶段出现的低浓度HBsAg)应属于慢性HBV感染范畴, 如
果以临床诊断分型则90%以上属ASC(均为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 HBV
DNA<106copies/L), 10%以下属CHB, 但对照组(高浓度HBsAg无症状携带者, 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并存, 许多患者HBV DNA>108copies/L)与研究组相比, 显然还存在除HBsAg浓度差异以外的其
他差别, 这样的分组是不的、不合理的, 得出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们将慢性HBV感染人群以HBsAg浓度及自然史进行分组研究, 则排除了上述的分
组构成比差别和其他干扰因素, 结果和结论是准确可靠的。
综上所述, 低浓度HBsAg人群是HBV感染、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我们认为低浓度HBsAg的产生并较长时间的存在不仅与机体本身的免疫
复合物形成和清除能力低下有关, 还与HBV低抗原浓度诱导机体淋巴细胞(特别是T、 B淋巴细胞)产生完全或不完全的免疫耐受有关(低剂量诱导免疫耐受)[8], 而且还可能与HBV的分子生物学机制(S基因分型、变异)有关(另文报告), 研究低浓度HBsAg人群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及免疫耐受的打破对HBV的感染、传播、清除及预防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文献】
[1]成军, 孙关忠, 陈瑜, 等. 高低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析[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1, 17(5): 443-444.
[2]李金明. 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验中应重视对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7): 577-580.
[3]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881-891.
[4]刘锡光, 祁自柏, 熊诗松. 肝炎实验室诊断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8-99.
[5] Michelin MA, Crott LS, Assis Pandochi AI, et al.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 charge of the antigen and the immune complex (IC) lattice on the IC activation of human complement[J]. Int J Exp Pathol, 2002, 83(2): 105-110.
[6]徐志强, 张鸿飞, 杨晓晋, 等.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
群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4, 18: 124-144.
[7]田瑛, 邱志峰, 李太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意义[J].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47): 3354-3358.
[8]林春景, 吴金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7, 34(4): 274-280.
[2]
临床酶测定标准化的几个问题
迄今,血清(血浆)中酶测定是通过它们催化的反应速度测量的,以酶催化(活性)浓度表示。
这与以免疫实验将酶作为蛋白质测定比较,其优点是快速、敏感、特异和低消耗。
但是,酶催化浓度测定结果是相对的,它依从于测定原理、单位定义和相应的测定条件。
这些条件中,主要是:(1)底物、辅因子、活化剂、变构剂的种类和浓度。
(2)在偶联酶促反应中,指示酶和辅助酶的种类和浓度。
(3)反应混合液的pH、缓冲剂种类和离子强度。
(4)其它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如抑制剂、杂酶等。
这些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诸因素中任何一项发生变动,都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同程度的变化。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酶测定的质量控制远远落后于其它生化项目[1]。
为了提高酶测定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了使酶测定结果在方法间,实验室间有可比性,消除参考范围的多重混乱,以利于临床应用,开展酶测定的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标准化乃是一项技术措施。
近20年来,国内外主要从二个方面开展了酶测定的标准化活动:一是提出和使用推荐方法(recommended method);二是使用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定值的酶参考物去校正常规方法[2]。
在国际上,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自1979年首先发表了测定人血清(血浆)中酶催化浓度方法总则[3]。
1985年提出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推荐方法[4,5]。
随后,γ-谷氨酰基转换酶(GGT)[6]、碱性磷酸酶(ALP)[7]、肌酸激酶(CK)[8]、乳酸脱氢酶(LDH)[9]的推荐方法相继推出。
1996年10月又提出了α-淀粉酶的推荐法(征求意见稿)。
某些国家和地区也提出各自的多种酶测定推荐方法,与IFCC 的相应方法比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推荐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的实施,期望使有关酶的测定方法规范化、一致化,使各实验室间对同一种酶的测定结果有可比性、互换性或称可移植性(commutability),并获得酶测定的最大准确度和精密度。
实践已证明这项措施的推行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在这项活动中使很多实验室发现了他们原来方法的缺点,设法消除偏差,提高了酶测定实验的质量;一些准确性差的方法被阻止或被淘汰;促使一些试剂盒生产厂家在选择测定原理和试剂配方等方面向推荐方法靠拢。
为了同样目的,我国检验学会也于1993年8月讨论通过,1994年3月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酶催化浓度测定的推荐方法》第一部分《测定人血清(血浆)中酶催化浓度方法总则》[10]。
在《总则》中提出所推荐方法应考虑的五点基本原则和建立推荐方法一般应经过的三个步骤。
1995年12月通过了ALT[11]、GGT[12]和CK[13]三项推荐方法(草案);1996年12月通过了LDH[14]、ALP[15]、AST[16]三项推荐方法(草案)。
毋庸置疑,这些推荐方法在我国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临床酶测定标准化的进程,但只能是个良好开端。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