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
未至⑦,道渴而死⑧。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
②逐走:竞跑,赛跑。
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⑤河、渭:即黄河、渭水。
⑥大泽:大湖。
⑦未至:没有赶到。
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
A.行走。
B.跑。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河、渭不足。
()
A.不够。
B.够。
[3]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言文阅读。
卧薪①尝胆
吴既赦②越,越王勾践反国③,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⑤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⑦;折节⑧下贤人,厚遇⑨宾客;振贫⑩吊⑪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
(注释)
①薪(xīn):柴草。
②赦:免除和减轻刑罚。
③越王勾践反国:公元前494年,吴伐越,大败越。
越王勾践夫妇入臣于吴,为吴王夫差养马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④坐,同“座”。
⑤饮食:吃喝。
饮,喝。
食,吃。
⑥会稽(kuài jī)之耻:指越王被吴王困于会稽山,被迫屈膝称臣求和。
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⑦重(chóng)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采,通“彩”。
⑧折节:谓屈己从人。
⑨厚遇:厚待。
⑩振贫:救济贫民。
振,“账”的本字,救济。
⑪吊:哀悼,祭莫。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置胆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食亦尝胆也_______________
(3)衣不重采_______________
(4)振贫吊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讲了________(填人物)卧薪尝胆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女忘会稽之耻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俄而⑤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⑥?”兄子胡儿⑦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⑧。
”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⑨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谢太傅:晋朝的谢安。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儿女:子侄辈。
④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⑥何所似:像什么。
⑦胡儿:谢朗,
谢安哥哥的长子。
⑧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⑨因:凭借。
即:是。
无奕
女:指谢道韫。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聚会)
B.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 (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
[2]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
B.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
C.俄而雪骤。
(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
[3]下列是对这篇文言文主题的概括,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5. 阅读与思考。
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
'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
”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
博士无以对。
注释:
①动筒:人名。
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
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
④着冠:成年。
⑤岂合:怎么能。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达者七十二人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传无文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士无以对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据何文,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文精品回放。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请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志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8. 文言文阅读。
杀骆驼破瓮
昔①有一人,于瓮②中盛谷。
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①。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①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⑤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
(注)①昔:从前;古时候。
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
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
④用:采纳。
⑤痴:傻、愚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一老人来语之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教汝出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刀斩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杀驼而复破瓮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骆驼入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之推教子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①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②,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注释)①俛:通“俯”,头低下。
②业:本事、能力。
[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吾曰(尝:曾经)
B.颇晓书疏(疏:记事)
C.稍欲通解(欲:快要)
D.异哉(异:不一样)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译为:_________________
(2)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士大夫”和“吾”(颜之推)的教子观念完全不同,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1)士大夫的教子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之推的教子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母对你的教育与选文中谁的观念相近?你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
鼓:__________ 善哉:__________ 少选:__________ 足:
__________
[2]读(选文一),用“”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
[3]读(选文二),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看出闰土是一个的孩子;用“”画出叙写闰土和“我”一见如故的句子;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我”急切在想见到闰土的心情。
[4]出自(选文一)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选文二)写了“我”与闰土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5]这两段选文的共同话题是_____________,请你以此写一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言文阅读。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④,以此戒⑤之。
自是⑥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
①诵:背诵。
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③喧(xuā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
④引:拿来。
裂:割断。
⑤戒:警告。
⑥自是:从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其母方织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复进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为中止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所失,复得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吾能为之足
D.自是之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为中止?
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___________________
[4]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片段)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你能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吗?
辩斗_____________去人近___________不能决____________
[2]“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小儿辩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了解孔子吗?写句你积累的《论语》中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____________)(2)竟不食其膳(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
尝获肥鲜以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快乐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①之山,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③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④。
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⑤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
③文:同“纹”,花纹。
④自詨(xiào):呼喚自己的名字。
⑤堙(yīn):填塞。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溺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 衔_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
[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