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 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
137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吴 雪,徐 曼,李香一,薛泽祥,周亦文,马秀丽*,秦爱军*
(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摘要】目的 调查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今后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方法 以河北省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了解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较晚,规范性不足,专业知识及专业人员缺乏,宣传途径单一,缺乏创新,中医护理技术因自身限制缺乏明确的价格标准。
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创新宣传途径,明确价格标准,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8.137.03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提出应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
规划的提出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借助中医护理技术解决健康问题,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研究以操作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及访谈法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中医护理更好的推广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1月~2月,以河北省中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河北省中医院就职的护理人员。
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参加此调查的护理人员。
③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并已注册的护理人员。
访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河北省中医院在职人员并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
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参加此调查的护理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法:随机抽取河北省中医院在职护理人员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共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94.9%。
1.2.2 访谈法:访谈法河北省中医院主管护师10人,副主任护师2人。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技术在科室的使用情况、影响其在科室发展的因素、希望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帮助、发表自己认为有利于中医护理发展的意见等。
1.3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达15年以上(职称至少为主管护师)的临床专家5位、对所要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目的,自行设计问卷。
其中主要包括一般资料,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应用现状、培训方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其中
包括19个子项目。
均为单项选择题。
1.4 收集资料方法
问卷调查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访谈法采用当场记录和事后回忆的方法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中医护理操作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从事中医护理人员大都为本科学历(81.5%),但其第一学历参差不齐,以大专学历为主(62.5%);工作年龄以1~5年者居多(54%)。
见表1。
表1 河北省中医院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统计描述
一般资料分类频数百分比(%)
年龄
≤258241.026-358442.036-452512.546-55
9 4.5学历
中专10.5大专3015.0本科16381.5硕士及以上
6 3.0第一学历
中专178.5大专12562.5本科5728.5硕士及以上
10.5工作年限
1-5年10854.06-10年5025.011-15年2110.516-20年7 3.521-30年
147.0职称
护士9648.0护师7135.5主管护师2512.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
8
4.0
作者简介:吴 雪(1996-),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
指导教师:马秀丽(1979-),女,汉族,河北省井陉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秦爱军(1964-),男,汉族,河北省赞皇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 河北中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冀中医教[2018]20号)(指导教师:秦爱军、马秀丽)
项目编号:201814432028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
138
2.2 中医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反映调查对象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本部分内容通过中医护理试题形式展现。
调查结果为基础理论试题、专业理论试题、基础操作试题、理论实际结合试题的正确率分别为:89%,60%,93.5%,39.2%。
2.3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率较高(70%),但科室每天进行中医护理操作的患者人数与科室住院人数相差较大。
见表2。
表2 中医护理技术每日使用情况
患者使用人次/天构成比(%)住院患者/例数0-1029.7141
11-2036.2350
21-3015.2221
30人以上18.8426
2.4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方式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方式单一,以考核、学习为主,缺乏科研创新、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
见表3。
表3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情况
项目人数构成比(%)
业务学习4331.16
三基考核6849.28
操作比武3 2.17
学术会议2 1.45
岗前培训5 3.62
护理查房1712.32
其他00.00
2.5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式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以文字宣传为主,操作示范较少,仅占9.42%,直观性较差,更多依靠患者主观喜好接受知识。
见表4。
表4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式
项目科室应用例数构成比(%)
宣传栏4734.06
宣传资料2719.57
示范性教育139.42
定期讲座2115.22
随机宣教2215.94
其他8 5.80
2.6 中医护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护理人员基础知识缺乏、护理人员不足等。
见表5。
表5 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因素
项目例数构成比(%)基础知识缺乏4120.5
宣教单一9 4.5
人员不足6834.0
理解差异4020.0
科室不均衡189.0
缺乏中医特色2412.0
2.6 访谈法结果
访谈法结果显示,中医护理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80%的访谈对象认为中医护理缺乏规范化流程,护理人员多凭借以往经验从事护理操作。
第二,65%的访谈对象认为缺乏明确的价格标准,护理人员回报率低。
3 讨 论
3.1 中医护理专科队伍建设弱化
3.1.1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中医护理骨干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护理的发展呈现出脱节的趋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仍只呈现中等偏上水平。
基础的中医理论知识正确率达89%,专业的中医理论知识如正确率达60%;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更多侧重于西医护理经验的延伸,在进行一些中医护理操作时,仅局限于遵医嘱操作,缺乏独立思考。
如在调查中提到的拔罐操作,调查显示拔罐操作中涉及到不同手法的应用病症、患者体征等问题时,掌握情况较差,结果与其他大部分文献结果相一致[1-2]。
3.1.2 护理人员缺乏:通过访谈得知,近年来,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大幅提升,虽然每年有大批就业生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但大多数医院仍存在床护比例不达标,护士岗位缺陷的问题[3]。
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重,在此基础上,还要负担中医护理相关操作,就导致了某些操作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医护理的发展。
3.2 宣传途径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宣传以宣传栏和宣传资料为主,这种途径虽然简便直观,但更多依靠的是患者主观性,患者借助自己的主观性选择是否接触相关内容,接触多少,这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医护理而言,极大地约束了它的发展。
3.3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限制性
中医护理技术就它的发展过程而言,它的理论是从长期临床经验中归纳、演绎、推理出来的,重视从整体的角度对疾病加以分析、护理[4]。
传统的中医护理技术相较于对症治疗的西医护理起效缓慢,就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而言,针对一名肾区疼痛的患者而言,应用西医护理技术很快能为患者减轻痛苦,这无疑是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而中医护理技术在此种情况下很难起到相同的效果,只能被定为在疾病恢复期的辅助治疗。
结果与其他大部分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
这一观念阻碍了中医护理的发展。
3.4 中医护理技术缺乏规范化流程及制度
相对于传统的西医护理来说中医护理的发展缺乏规范化,护理人员多根据经验进行操作,无法确定属于护理职责范围内的中医护理技术而各个医院之间制定的标准又缺乏统一性,导致中医护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开展相关研究,为规范中医护理技术造成阻碍,难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实践,如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其药液温度、浓度、灌肠高度等细节与传统的西医护理灌肠相比并没有提出相关改进,这与多数国内调查结果一致[4-5]。
我国学者胡雁也提出,循证护理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循证护理仍为该领域的空白[6]。
3.5 缺乏明确的价格标准
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中医护理操作工作所耗时间、人力、物力都远远高于西医护理操作,但所得到的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 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
139
经济回报和付出却不成正比,甚至常常处于亏损状态[7]。
面对此种现象,护理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这种工作状态导致见效难,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认可度下降的恶性循环。
4 小 结
4.1 加强中医护理专科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中医护理人员
可明确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培养高层次,有重点的中医护理人才。
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医护理人员从事的并不是专业中医护理操作,而是在进行一般护理操作的同时“兼职”进行中医护理操作。
这不仅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使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医院可制定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可建立中医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体系,鼓励专职中医护理人员发展科研,培养适应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骨干人员,以点带面建造良好循环,推动中医护理发展[7]。
4.2 加强外围环境建设,多途径传播中医护理文化在中医护理推广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同时将整体观念,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等融入到中医护理教育当中,使患者有效地意识到中医护理在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
在宣传方法的选择上选择能够让患者真切感受的方法,降低患者因主观性差而带来的弊端[8]。
4.3 管理者明确中医护理范畴,推进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
针对中医护理技术缺乏规范化这一问题,加强管理者中医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培训。
可通过学术交流,界定中医护理技术的内涵,确定职责范围内的中医护理技术,制定统一的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同时制定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选择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开展中医护理专科研究[9]。
4.4 相关部门进行经济规范
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等级医院中医护
理操作项目收费情况,根据护理人员的付出,相关成本消耗,制定合理价格标准,增加护理人员从事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同时医院应给予相关资金支持,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10]。
4.5 展望中医护理技术以其“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四位一体逐渐得到各大医院的认可和重视,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医护理必须以专业化人才为基础,创新研究为动力,继承传统为原则,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11]。
参考文献
[1] 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C].[2011]96号.[2] 戴宛琳.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病杂志,2018,6(8).
[3] 郑静霞,张利娟,林静霞,等.我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专科
特色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1):114,116.
[4] 徐桂华,刘 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ISBN 978-7-5132-0915-1.
[5] 陈 蕾.中医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Z].智慧教
学,2018,10,4(24).
[6] 胡 雁.循证护理学(研究生护理)[M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2ISBN 978-7-1171-6072-8.
[7] 陈志娟.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
杂志.2018.5(99).
[8] 黄家平.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
志.2018.3(39):
[9] 王 敏,万长秀.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的SWOT 分析[Z].
基层医学论坛.2019.3.29(9).
[10] 刘 姝,秦元梅,钟 远,等.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知信行
调查研究[J].光明中医.2017.32(4).
[11] 丁玉芬,王 颖,张丽平.新医改下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
及相应对策调查[J].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7,30(5).
庭照应是否周全、夫妻关系害怕预后不好,使患者产生了恐惧心理,心情焦虑不安,对治疗缺乏信心。
4 小 结
乳腺结核虽然该病临床少见,病程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器官,乳房患病对病人身心都造成很大伤害,我院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
础上,给予局部穿刺抽脓注药治疗,康复新外敷,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有效减轻疼痛,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结核病学》.主编严碧涯,端木宏谨,2003,04.北京出版社.[2] 《实用结核病护理学》.主编王丽娟.科学出版社.
[3] 李强,马丽萍,高孟秋.乳腺结核的诊断.北京医学,2016,38:63-65.
(上接124页)
法有助于患者进一步保持和恢复身体健康,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状态的保持。
参考文献
[1] 赵路军,王 启,杜杰会.全科医生团队社区综合干预对社区慢性
病防治效果的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8):33-35.[2]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在北京德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级
诊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9):1070-1074.
(上接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