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织布机的效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田JAT610型喷气织机效率调校
效率一词,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广泛应用。

如人们常说的学习效率、生产效率、工作效率等。

正所谓“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利润,更强的竞争力。

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生产车间来说尤其重要,是生产管理水平、整体员工工作素质的体现。

织造三车间目前拥有丰田JAT610型喷气织机190幅宽316台。

其中凸轮机共216台,包括20台双层轴;多臂机共100台,包括20台多臂双层轴、20台多臂电子卷取。

凸轮机是凸轮开口、弹簧回综,通常使用4页综框生产,最多可使用8页综生产。

可生产1/1、2/1、1/2、2/2、3/1等简单织物,并可通过引纬机构的改造生产方平、重平织物。

多臂机是电子多臂开口、弹簧回综,最多可使用16页综,其生产织物较广,除可生产凸轮机所有织物外,还可生产较复杂的提花织物。

织机左侧均配置一台电脑操作盘,大大方便生产操作。

其电子送经和引纬等上机工艺参数设定及调校,大都能通过操作盘上功能键完成。

如:上机经纱张力大小,纬密多少、送经量多少、落布长度及各电磁阀开闭时间等设定。

在实际织造生产中,织机效率直接影响到产量,电气消耗、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坯布疵点如稀密路、断经、断纬、纬缩等。

影响织机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织物组织与工艺、原材料、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

现就丰田JAT610型喷气织机在实际生产中效率的调校试作分析与探讨:
一、织物组织与工艺
织物组织与工艺具体涉及到纹板图、穿综法、入筘法、穿停经片法、边组织穿法以及上机工艺等。

1、在织造生产中为避免因前述工艺设计不合理,而给织造效率、质量造成不
良影响,务必根据织物组织、纱支、密度等,结合纹板、穿综、入筘等分析对开口清晰度、易发疵点进行评审,得出较合理的纹板、穿综、入筘、穿停经片方案,以利织造顺利生产。

(1)审纹板图、穿综法:
1)织物经密大,为减少经纱磨擦,改善开口清晰度,减少断经,可考虑加综。

2)平纹与其它组织混织时,平纹前移,并错开综高减轻磨擦,防粘连。

若平纹在后,开口大,断经多。

3)经纱组织浮点长,综页前移,利于缩短前梭口,防经纱松驰使前梭口清晰。

4)并头综、易粘连、断经多,可考虑加综页,并错开综高改善。

5)入筘数大的经纱,综页前移利于开口清晰。

6)泡经、提花花经,综页前移,利于调校调泡比、比值,并有利于减少纬停。

(2)审入筘法:
1)入筘数大(3入筘以上),易出现同一筘齿内经纱粘连,并易表现出筘路,可考虑合理增加筘号,如改2入筘改善。

2)特殊情况需后整处理的高经密织物入筘数可大些,筘号小些,减轻钢筘与经纱的磨擦。

(3)审停经片穿法:
1)停经片顺穿可均匀密度,改善经片内飞花、棉球及粘连断经(如宽条泡泡织物泡经停经片顺穿为宜)。

2)泡经、比值经纱、停经片置前利于调校。

(4)审布边组织:布边主要作用是增加织物边部强度,使其能承受边撑的撑幅及后整理拉伸力的作用,其要求外观平直、结实。

边紧则开口清晰,但过紧则断边纱增多及卷边,边松则开口欠清及易烂边,综页数多时边在后开口大易断经,若开口调小又影响引纬,故需合理选用边组织,穿综、入筘法及边综页前后位置。

例:118/2入
A穿综法:5.5.1.2.3.4.6.6.4.3.2.1
B穿综法:3.5.7.8.9.10.4.6.10.9.8.7
从以上两图可以分析出:
A图中5.6长浮点经纱居后、易致前梭口经纱松驰开口欠清晰,且5.5.6.6并头入筘易粘连。

通过B图调整后,并利于3.4.5.6错开综高,合理地解决以上问题,且边组织前移到 1.2.解决后部开口过大易断边纱,过小致左边投纬不利,右边纬纱到达受阻问题。

2、上机工艺如开口、引纬、打纬、送经机构工艺对织物影响。

(1)开口机构是使织机综框按照织物组织要求控制综框顺序升降,使全幅经纱分开形成梭口供引纬,其参数包括综平时间、开口角度、梭口长度、综框高度、后梁经架位置。

1)综平时间(开口时间)早,投纬和打纬时经纱张力大,利于投纬和打紧纬纱,减轻高密、厚密织物织口跳动,使织物获得丰满厚实匀整的外观效果,并对解决经缩筘痕疵点有效。

但过早的综平时间经纱所受的张力过大,致钢筘、综丝处断头增加,并对穿筘幅大的品种易导致右后端梭口纬纱不能伸展到达而纬停、纬缩,因其闭口也早。

综平时间迟则效果相反。

2)开口角度越大,其开口就越清晰,利于纬纱顺利飞行,但对经纱拉伸形变及磨擦力也相应增大致断经增多,所以在保持开口清晰的前提下,尽量调小拉刀,使用小些开口,防止较多断经及断经疵点。

3)后梭口长度(综眼到停经架距离),停经架后移即增大后梭口长度,就能减轻综丝对纱的拉伸形变及磨擦力,减少断经,但如果高密织物及经纱毛羽多粘连,为开清梭口,可适当将后梭口缩短,以增加开口时经纱的张力。

4)停经架、后梁高低的影响: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发生变化,抬高、使下层经纱张力大,形成不等张力梭口,利于打紧纬纱,解决筘痕疵点,适应于高厚密织物及经面织物如2/1、高纬密度。

但停经架、后梁过高使下层经纱拉抻形变及磨擦增大,断经多。

且停经架过高,停经架内经纱飞花、棉球及粘连较严重,故正常情况下,保持停经架横梁与经纱之间的高度约5MM内为宜,且当毛羽多、粘连严重(如涤棉经纱)时,停经架高度应再适当下降,以利飞花、毛羽抖落及开口清晰,改善纬停及粒状纬缩。

5)综框高度的改变,可改变梭口上下层的高度及上下层经纱的张力。

适当提升综高可使上下层经纱张匀衡利于梭口清晰。

综框过高,下层经纱阻碍致引纬不
顺畅、纬停多,并易导致钢筘上唇打断纬纱致破洞及小断纬疵点,综高过低易致上层经纱开口不清致纬停及下层经纱张力大致断经增多,并易产生喷嘴痕疵点。

根据各综页经、纬组织浮点长,进行综高适当调整(如多臂标准综高180MM),经组织点浮长长的综页,当综框下降时,经纱将松驰也致下开口不清,所以需将综高适当下调,拉刀也可适当调大些。

纬组织点浮长长则适当升高综高。

对于有规律性的大斜纹,综高可调似阶梯式斜上,这样可达到布面斜路更清晰,也利开口一级一级开清。

对于高经密、并头综、经纱粘连等多臂品种,除考虑适当加综页等改善外,还考虑适当错开综高形成双层梭口,提高梭口清晰度。

例:DC-11627(顺穿108/2入) JC-190918(114/2入顺穿)
从以上C、D组织图实践生产中情况:
例:C图是我们目前经常生产的双层组织布,在初次上机生产时由于工艺不当,致经纬停多,效率平均约70%,并断经带纱、破洞、纬缩疵点较多。

后经过对工艺逐步调整:将综高3.5.7.9页综高适当降低到176MM,将4.6.8.10页综高升高到约183CM,后梁、经架高度均为0,经架后移,增长后梭口,使用28°-30°中小开口角,250KG张力,在后来的生产中彻底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且平均效率均在90%以上。

例:D图,初次生产中,布面效果达不到理想要求,且开口不清,经纬停多,经过工艺调整:将综平时间、松经时间约提前至280°,经架、后梁降至-1,经架后移,使用32°开口,综高180MM至190MM斜上(必须保持上下层开口清晰前提下),使其跟随组织升降顺序,如同阶梯式一级接一级,达到布面最佳效果及开口清晰,平均效率也在90%以上。

6)经纱张力的影响:张力大利于开清梭口,对纬纱飞行有利,对解决松吊经、经缩圈等疵点有利,但经纱所受的拉伸形变及磨擦力增大,使断经将增多
及筘痕、边撑疵等疵点增加,张力小则效果相反,故张力需合理。

(2)引纬机构主要包括纬纱张力器、储纬器、压缩气流串联喷嘴、主喷嘴、纬剪、副喷嘴及探纬器等。

喷气织机对所提供的压缩气流质量(压力、纯净度、湿度)要求较高,否则易造成电磁阀加快磨损、失灵,副喷嘴堵塞,及总体气压过低均致纬停、纬缩。

筒子纬纱质量对效率、质量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将在后面材料一节里详细说明。

以上各部件的安装、电磁阀开启、闭合时间以及TO、TW、M、S等工艺设定是否相配合、协调极为重要,它们决定着纬纱所受磨擦阻力大小、纬纱受损程度、引纬所需牵引力的大小及最终引纬通道是否顺畅。

纬纱所受的阻力越大且需求的牵引力越大,则对气压需求越大,纬纱受损程度也越大。

1)TO越大,纬纱TW到达迟,气压需求大,适应于细支纱及宽幅品种。

TO越少,纬纱TW到达早,则气压需求小,适应于粗支纱及窄幅品种。

TW的设定应在220°- 240°之间为宜,最迟不超过250°,之后已近闭口。

纬纱TW到达与电磁针TBW 停止放纬角之差应在5°- 10°之间为宜,过大则易出现梭口末端扭结纬停及扭结纬缩疵点。

2)储纬器上电磁针,圈探器安装不合要求易导致纬停增多。

电磁针安装与测长板之间间隙太小、太偏及电磁针磨损起毛均致纬纱不能正常释放致WF1纬停,间隙太大易使电磁针关闭不及时,放纬过量致WF2纬停。

圈探器与测长板上反光片间隙过大及污染严重易致圈探失误致纬停。

3)纬剪不锋利,致投纬后剪切困难,织口左端出现纬纱头织入,纬停及左边纬缩,致主喷嘴内纬纱反弹,电磁鼓纬圈跳动,故需经常检查纬剪锋利状态,并保证安装要求。

4)串联、主喷嘴加压过大及电磁针开启过迟易致储纬器与串联主喷之间断纱,所以气压应适当降低或电磁针开启角提前。

若织口内断纬多则副喷气压适当降低。

5)探纬器工作异常也易致纬停及断纬疵点,故需经常清洁和检修。

(3)打纬机构主要作用是打紧织物纬纱,控制经纬密度,密度越大的厚密织物其打纬阻力越大,经纬纱摩擦加剧致断经多,故厚密织物适当提前综平,抬高后梁,使其形成不等张力梭口,利于减轻织口后移量、减轻打纬阻力,从而减少经
停等。

(4)送经机构作用是均匀送出经纱,并保持生产过程张力稳定,其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经纱张力、松经时间、松经量、平稳时间。

1)松经时间:正常情况松经时间等于开口时间,松经时间推迟,打纬时经纱张力大,可改善经缩疵点,减轻停经片过度跳动。

松经时间提前改善经纱断经,且打纬时经纱张力小利于经纱起泡(如泡泡布工艺要求)。

2)松经量大开口清晰,但经纱磨擦大,经停偏多,需合理配合松经时间得到较佳效果,一般平纹为8,斜纹为2到4。

3)平稳量设定等于松经时间减90°角。

3、织物常规品种与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品种总结分类制定合理的上机工艺参数有利于提高机工工作效率,有利于上机效率最短时间提升,有利于坯布质量统一控制。

以下是纺织织三车间《丰田喷气织机常规品种参考》。

在生产中因纱线质量等因素影响效率和质量,需作必要调整。

(由于纯棉织物经纱毛羽相对偏多易粘连,整体工艺后梁、经架略低。


在车速650RPM:TO、TW、S、M的设定:
1、纱支低于20S
TO=80° M=3-4KG S=M+(1-1.5)KG
2、纱支高于20S TO=90°---100°
M=1.5-2.0KG S=M+(1.5---2.0)KG
3、车速超过650RPM时,TO适当提前,气压适当加大,车速低于
650RPM时相反。

4、穿筘幅大于1650MM时 TW=230°,小于1650MM时 TW=220°
5、上机张力:根据总经根数除以经纱支数求得,多臂再根据用综
页数增加,适当加成。

4、特殊品种(弹力布)工艺
弹力纬纱是由棉纤维与弹力丝并捻而成,其相互间抱合力相对棉纱差些,故易受主副喷嘴气流及微风气流解捻而吹断,并且由于纱线弹性较大,使储纬器磁鼓上纬纱收缩卷绕,致梭口内实际引纬伸展过长WF2停车,且主喷嘴内纬纱所承受的微风气流牵引力小于(太大易加速纬纱退捻)自身收缩力而从主喷嘴内退脱,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

通过试验开发,在主喷嘴前加装一只锥形棕毛束,形成单向通道,解决了纬纱退脱问题,保证了顺利生产,故弹力布上机工艺除了与同类棉品种相同外,务必将织机操作盘上电磁针闭合延迟倍率适当设定少些,一般20为宜,避引纬过量,WF2连开连停,并在主喷嘴前加装棕毛束(不影响纬纱通行条件下棕毛束前越小越紧为佳)防止纬纱从主喷嘴内脱出,并根据纬纱花型及退捻程度将织机车速适当降到620RPM以下,适当调小主、副喷气压及微风气压,防止气压过大加速解捻及吹断,一般气压,S≤3.2KG,M<1.5KG,MB≤0.8KG,CU<0.4KG为宜,并将探纬器WF1与WF2间距在标准120MM基础上适当拉大些,防止WF2探空停.
二、原材料(纱线)
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的纱线是确保织机高效率生产的重要前提,所以对经纬纱质量要求较高。

1、纬纱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强力、适当捻度、条干均匀,毛羽率及
筒子成型良好。

(1)、强力较低的纬纱容易受到张力器、储纬器及串联、主副喷嘴气流等磨擦阻力和牵引力影响致断纬停车增多,生产中可适当降低车速,降低气压、1:1投纬,利于减轻纬纱飞行速度,减轻牵引力,达到顺利引纬。

(2)、捻度太小的纬纱其强力也偏低,并在主副喷,微风气流作用下易解捻致断纬停车,而捻度过大时易致纬纱扭结纬停及布面扭结纬缩疵
点,所以力求加工纱线捻度合理。

(3)、条干严重不匀的纬纱会引起主喷及梭口内副喷气流对纬纱牵引力发生变化,使纬纱不能保持一致伸直状态下顺利飞行,致纬停及影响质量,更换质量好的纬纱改善。

(4)毛羽丰满的纬纱易导致筒子纱,储纬器磁鼓退绕时纬纱相互粘连而脱圈致纬停及脱纬、毛羽色差疵点,特别在高车速生产中更表现明显,在生产中除及时联系前工序提供毛羽较少的纬纱解决外,织造可适当降低车速,缩短筒子与张力器之间距,利于分离相互粘连纱,1:1投纬,并加张力补偿棒防左右毛羽色差。

(5)在织布过程中纬纱筒子形成良好与否,对织机生产效率及坯布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除保证筒子纱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外,络筒工序还应保证圆锥形筒子纱质量,筒子过松过紧、张力不匀、重叠、包头、绞头、内断头、纱网重迭等均将致纬停增多及布面脱纬,纬缩等疵点。

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及时挑出不良筒子联系前工序尽快重新络筒,提高筒子质量,一方面织布间适当降低织机车速,适当缩短筒子与张力器间距,重新调整气压加以改善。

2、经纱质量的好坏对织布效率及坯布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并起着决定
性作用。

由于没上浆的经纱纤维大量显露出表面形成毛羽,纤维内抱合力不够强,通常单纱比股线表现更明显,在织布过程中经纱与后梁、经纱、停经架、停经片、综丝、综眼、筘齿之间相互磨擦及上机张力等机械拉伸作用,使经纱变得松散,起毛粘连、起棉球等致经纱断头多,开口不清,严重影响织机效率及坯布质量。

但浆纱后的浆轴质量若达不到织物要求,也使生产受严重影响。

如:片纱张力不匀、绞头、缺头、并头等以及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等各项指标没有较好地控制。

所以在
保证经纱原材料质量前提下,力求确保浆纱质量,达到经纱毛羽服贴,
表面光洁,浆膜坚韧,耐磨性强,强力弹性好,以利织机高效率质量生
产。

三、设备
织机设备完好是确保织机长期高效高质生产的重要条件。

由于织机长期高速不停地运转,大量零部件逐步老化磨损,如马达离合磨损失
灵致开口不清,致纬停纬缩,经探器及停经条失灵致经停及断经等疵点。

停经片变形,起皮及钢筘齿磨花致经空停及刮断经纱,各电磁阀存尘屑、
生锈、失灵及磨损致纬停,纬缩增多,主副喷嘴变形、堵塞、漏气及纬
剪不锋利均致纬停、纬缩,探纬器失灵,断线致纬停及左右断纬疵点增
多,绞边控制罗纱放纱钩及张力弹簧变形磨损致绞边停车及烂边等。


以着重抓好设备管理和日常保养、检修工作,并做到以预防为主,事先
排除隐患、故障,是确保织机正常效率高质量生产及降低零部件损耗极
为重要的保证。

四、环境
舒适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工人们的工作效率,适宜的温湿度将使纱线质量得到保持,所以改善织布间环境也是提高织机效率和坯布质量的重要条件。

在织布过程中纬纱退绕和引纬,打纬致较多毛羽和蜡屑飞落,经纱受反复位伸,磨擦和弯曲等力的作用,致纱线表面大量毛羽和浆膜脱落,所产生的飞花,尘屑大量积聚和粘附在停经片、经架内、综丝、钢筘、张力片、主喷入口端、探纬器等机身上,致张力片张力不稳定,探纬器及圈探器探测异常、前后梭口开口不清、经纱起棉球,致经纬停多及断经、断纬等疵点多。

且大量机器不停地运转,散发出大量热量形成车间高温,致经纱脆断增加及人体不适。

所以织布间务必配备一套完整且性能优良的空调设施来根据气候变化、浆纱质量情况,对车间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

因为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时经纱浆膜失去韧性变脆,纱线强力减弱,在磨擦拉伸、弯曲力下经纱易脆断,易落浆。

而湿度过大时经纱浆膜湿润发粘,使经纱相互粘连断经多,并使张力片、探纬器眼、圈探器眼等机身对飞尘粘附力加强致纬停增加,在实践生产中,适应喷气织机纯棉织物生产环境的适宜
温湿度应控制在温度:25°—29°,湿度74%—78%RH之间。

五、人员素质和技术
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主要资源,先进的设备,要靠高素质人去严格管理和操作,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设备越先进,其对人的技术和素质要求越高,其之间相辅相佐。

所以,要提高生产效率、织机效率,必须提高各工序人员的操作水平、技术水平及素质。

车间根据各工序生产情况和要求,合理制订《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将平时生产中发现好的技术、方法,经验传授给大家,促进新老人员操作水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制订各工序《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经常对大家进行生产意识(效率、质量、环境),行为意识强化教育,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使大家自主自觉地按要求操作生产。

运转班与日班相关技术人员责任明确划分,运转班技术工严格把好每台上机关,并及时解决班内生产异常机台,确保新上机及整体机台高效率高质量生产。

对运转遗留下来的问题机台,日班各责任区技工根据先易后难进行检修,及相关机台效率提升,对高难品种一时难以解决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分析共同攻关,多一个人思维,多一个解决办法,“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解决问题常常见效,并作好相关总结,培训时给大家共同分享,从而诱导大家的技术水平更一步提高。

织物品种千变万化,只要平时不断地在生产中发现问题,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等情况,结合五大运动力学,不断调试总结,再复杂品种的效率调校,也能触类旁通,终可寻求一个合理工艺得以解决或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