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当今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引发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多样性、矛盾性和功利性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因其教育的科学性、长期性、专业性而成为一切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

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范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专业化的要求,教育实践从小学到大学成为“功利主义”教育,往往偏重于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价值教育和心灵塑造。

“由于现代人对于知识观与价值观的看法,价值教育这种对于建立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学问,完全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之外。

”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受教育者价值的迷失。

大学教育应该是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形成科学价值观的最后阶段。

而普遍的封闭式教育,使得学校教育与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相脱节。

特别是校园内外道德评价标准的差异、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长期教育与社会短期误导的冲突等都在冲击着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但实践中却被学生视为政治理论灌输的工具,为拿学分而学,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收效甚微。

“80末”、“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强,他们期盼着大学教育能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
弱。

而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需要。

另外,当前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教育和引导不足。

在急功近利的理念驱动下,一部分学生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创业?甚至把业余时间在外兼职与创业等同,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以牺牲自己正常上课学习时间去走自己心中的“创业”之路,最终得不偿失。

学生的愿望是好的,而创业是需要条件的,并不是个个学生都具备条件。

家庭背景条件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家庭背景条件是指一个家庭在经济条件、地域位置、和睦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等方面所处的一种状况,有时也称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受到影响最深的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价值取向有关的占38.67%,其中有53.45%来自农村,40.52%来自城镇,大城市的占有量仅占6.03%。

这说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更关注家庭背景条件,原因是目前有一套保证处于优势位置的家庭通过代际传递使子代报酬
与父辈具有连续性的制度性安排,使价值取向更趋于功利和实用。

家庭背景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学业观和就业观。

由于父母从事的职业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文化程度的高低,成就了大学生学业和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且有“代际传递效应”。

学业和就业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两件大事。

就业决策的前提是专业的选择,如今,许多大学生在高考专业选择时就已经服从了家长的意愿,渗透了各种家庭背景因素。

而在大学毕业进行就业决策时,
也同样会受到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

农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生长在农村,从小接受的各方面教育都没有城市优越,且对父母每天辛苦、收入微薄的工作有着强烈的感受,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这些大学生在就业决策时就很少会选择父母从事的职业;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学生,从小接受各方面良好的熏陶,且长期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诲和影响,很可能继承父母、家人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从而继承了父母的职业道路。

但是,当大学生与家长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有的极力摆脱,有的只能屈从。

家庭背景条件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的家庭背景条件下,家庭养育风格会对大学生在观念上、情感上产生的不同影响。

由于父母过多的保护和溺爱,导致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家庭教养,任性十足,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责任性不强,个人主义思想突出。

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外在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反映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演变的趋势。

多种社会因素的合力推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一是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体制、分配和用工制度的相应变革,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效益、民主、平等等观念形成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价值理念,而市场经济中的盲目性与趋利性又诱使部分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金钱作用,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在界定成功的标准问题上倾向于以物质利益或者经济实力作为衡
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准绳。

另一方面,转型期人们的生活、学习、就业生活压力明显加重,影响人生成败的不稳定因素更为复杂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导致了大学生对价值选择的困惑与盲从。

再加上当前中国社会自身法制和道德建设的不完善而产生的大量社
会不合理现象和大学生对各种价值观念选择和把握的差异,这些又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冲击。

二是多元文化冲击。

在多种文化冲突与交融的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特质为“80末”、“90后”大学生创造力的增强和个性培养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主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整合。

但易造成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意识弱化,甚至失范。

潮涌而入的西方文化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与主流文化充满着失调和对立,但大学生文化意识层面上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依附,由此造成价值观念上依附与超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多元文化的传播,大众传媒的作用不可低估。

但其人为的商业化炒作,形成不良的社会导向,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社会的多元分层。

多元化社会分层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日益突显的一种社会格局。

这种格局也反映到大学校园,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目前,大学生中逐渐出现三层人群:富裕型学生,贫困生,广大的中间层学生,在象牙塔内形成了一个“纺锤型”社
会。

这种由社会分层决定的校园分层,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歪曲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诱使一些大学生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作为行为标准。

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个人因素不可忽视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是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观因素。

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被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所包围,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灵活,视野开阔,求知欲强,自我设计水平高,接受新鲜事物快。

但是,他们社会经验不足,人生阅历浅薄,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较差,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不够全面,处理事情容易冲动偏激,思维、情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并充满矛盾。

同时也呈现出青年人普遍具有的处于成长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在对事物的态度上倾向于感性认识,在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上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所以,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动摇,在价值选择上产生犹豫甚至步入价值观念的误区,割裂个人价值和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沉浸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小圈子里。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