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整合篇 第三板块 世界史“三大线索”融会练(2021年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整合篇第三板块世界史“三大线索”融会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整合篇第三板块世界史“三大线索”融会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整合篇第三板块世界史“三大线索”融会练的全部内容。
世界史“三大线索"融会练
1.(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 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
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可知,当时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因此经济模式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2)问,根据材料二“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 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可以归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第二小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是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4)问,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处理好民生
问题等角度回答。
答案:(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
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必须要处理好民生问题,让经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根据材料先拟主题。
可从同一时期中西方的差异对比中定主题,也可从同一时期西方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即从中外关联的角度定主题。
然后结合材料选取与所定主题相关事件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一)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番薯传入中国,中外经济联系加强;传教士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工业革命后积极寻找国际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示例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
明清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
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完善。
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
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