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104-基
适用专业:基础药学基地班
一、前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技术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导论和,程序设计基础,过程,决策,重复,数组和程序设计方法概述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数据类型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本知识。

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环境和限制。

能针对简单问题熟练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初步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软件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总学时为66,其中理论课授课28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36学时。

学分3.0。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

教材选用David I. Schneider编《Visual 程序设计导论》(第五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导论与 (2学时)
[基本内容]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概念。

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关系。

的功能特点和运行环境。

集成开发环境。

对象的概念。

[基本要求]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熟悉: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对象的基本概念。

了解:的功能特点和运行环境;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关系等。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7学时,含自学1学时)
[基本内容]
建立简单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常用窗体和基本控件。

事件、数、字符串、输入和输出等。

[基本要求]
掌握:建立简单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熟悉:常用窗体和基本控件;数、字符串、输入和输出等。

了解:工程的管理;环境设置;帮助系统。

第三章过程(7学时,含自学1学时)
[基本内容]
过程模块设计的概念。

过程的定义。

SUB 和FUNCTION(自定义子程序和函数)语句。

过程的编辑。

过程的调用。

变量的作用域。

部分程序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过程模块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熟悉:模块间的数据传递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了解:过程的编辑以及模块中的变量设计和利用。

第四章决策(4学时)
[基本内容]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IF 语句。

SELECT CASE 语句。

部分程序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选择结构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了解:几种选择结构程序之间的转换。

第五章重复(4学时)
[基本内容]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DO语句。

FOR语句。

部分程序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循环结构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了解:几种循环结构程序之间的转换。

第六章数组(4学时)
[基本内容]
数组的基本概念。

DIM 和REDIM 语句。

数组元素的几种使用方法,包括数组的累计处理、数据的分类统计、数据的按值排序、数组元素的检索和数组元素的更新等。

部分程序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和数组元素的几种使用方法。

熟悉: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第七章程序设计方法概述(2学时)
[基本内容]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方法。

程序示例。

[基本要求]
掌握:Visual 编程技巧。

熟悉: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了解:应用程序文档的编写规范。

三、实验课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基本操作(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Windows的启动。

计算机软、硬件使用的基本概念。

记事本和画图软件。

磁盘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基本要求]
掌握:Windows、磁盘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管理。

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记事本和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控件和事件(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中对象的基本概念。

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

屏幕界面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常用控件和事件等。

[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控件的使用。

常用事件过程的设计。

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

实验三数值和字符串(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中数值和字符串的基本概念。

科学计数法。

变量。

内置函数。

ANSI字符标准。

字符串属性和方法等。

[基本要求]
掌握:科学计数法。

变量赋值的正确方法。

字符串及其属性和方法。

熟悉:ANSI字符标准。

实验四输入和输出(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带格式化函数的格式化输出和带区域的格式化输出。

从文件中读数据。

输入对话框(InputBox)和输出对话框(MsgBox)。

[基本要求]
掌握:带格式化函数的格式化输出和带区域的格式化输出。

从文件中读数据。

熟悉:的输入对话框和输出对话框使用。

实验五子过程(1)(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变量和表达式做参数。

子过程调用其它子过程。

[基本要求]
掌握:变量和表达式作为实参的方法。

熟悉:子过程如何调用其它子过程。

实验六子过程(2)(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按值传递参数。

按地址传递参数。

局部变量。

类级别变量。

程序调试。

[基本要求]
掌握:按值传递和按地址传递的方法以及程序的调试。

熟悉:局部变量和类级别变量的用法。

实验七函数过程(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用户自定义函数(有参数和无参数)。

比较函数过程和子过程。

[基本要求]
掌握:带参数和不带参数的用户定义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了解:函数过程和子过程的区别和特点。

实验八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基本要求]
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概念及其用法。

熟悉: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正确书写形式及其运算。

实验九If 块和Select case 块(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If 块。

ElseIf子句。

Select case块。

[基本要求]
掌握:分支结构语句If块和ElseIf子句的各种用法。

熟悉:多分支结构语句Select块的各种用法。

实验十Do Loop循环(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Do Loop循环。

使用Do Loop循环处理列表中的数据。

循环嵌套。

[基本要求]
掌握:Do Loop循环、嵌套循环和Peek方法。

熟悉:计数器、累加器和标志的使用。

实验十一For…Next 循环(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For…Next循环。

使用循环的一个案例。

[基本要求]
掌握:For…Next语句的使用。

熟悉:循环控制条件,防止死循环或不循环。

实验十二数组(1)(验证性)(2学时)
[基本内容]
数组的基本概念。

DIM和REDIM语句。

使用数组做频率表。

[基本要求]
掌握:数组的声明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熟悉: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使用差别。

实验十三数组(2)(验证性)(2学
时)
[基本内容]
有序数组。

使用数组的一部分。

合并数组。

在过程间传递数组。

[基本要求]
掌握:使用数组的一部分或把数组传递到过程的方法。

熟悉:有序数组和合并两个有序数组的方法。

实验十四课程设计(设计性)(10学
时)
[基本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每人设计一个程序,解决所学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学习、测验或讲解)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得到程序设计的基本训练。

[基本要求]
掌握:程序要由若干窗体、若干控件、若干过程组成,最终调试完成,写出论文。

注意应用课程中介绍的程序设计知识同时体现综合能力,有一定使用价值,同时有一定创新性。

一周之内完成,通过磁盘(或通过网络)上交到本课程作业处理中心。

论文基本要求(Word文档)
论文题目
摘要
1.引言(需求分析)
2.程序结构(概念设计到最终设计)
3.主要功能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详细设计的典型环节和部分代码)
4.程序测试(功能、性能、可用性、问题、截图和说明)
5.讨论(结论和讨论)
6.结束语(体会和致谢)
参考文献
注:论文写作体例可参考《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四、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1.Joyce Farrell著.张玉等译.计算机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董鸿晔主编.计算机程序设计.上、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计算机软件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105-基
适应专业:基础药学基地班
一、前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介绍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技术及其方法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概述,算法和数据结构,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多媒体应用开发和数据库应用开发。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算法和数据结构,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和数据库等相关知识。

要求建立起软件开发的总体概念并有所创造,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总学时为74,其中理论课授课36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36学时。

学分3.0。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

教材选用David I. Schneider编《Visual 程序设计导论》(第五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概述(4学时)
[基本内容]
程序和软件,软件的分类,常用软件介绍。

计算机高级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和基本特征,包括面向对象和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掌握:程序和软件有哪些特性;面向对象和人机交互等概念。

熟悉: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本特征。

了解:常见的软件种类。

第二章算法和数据结构(8学时)
[基本内容]
算法的基本要素、特征和表示方法。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表、串、树和二叉树及图和文件。

常用算法包括查找和排序等基本算法。

[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概念。

熟悉: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应用方法。

了解: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关系。

第三章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8学时)
[基本内容]
程序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编码、调试和排错。

软件工程,包括生存期模型、需求分析、设计和测试。

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

[基本要求]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熟悉:VB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了解: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

第四章多媒体应用开发(8学时)
[基本内容]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与设备。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制作过程、开发工具和平台。

VB多媒体程序设计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VB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多媒体技术、设备和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

第五章数据库应用开发(10学时,含自学2学时)
[基本内容]
数据库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VB中数据库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序设计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及其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VB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软件开发环境。

三、实验课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性)(12学时)
[基本内容]
Visual Basic .NET的常用算法。

V isual Basic .NET的数据结构。

V isual Basic .NET的文件。

[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概念。

熟悉: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应用方法。

了解: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关系。

实验二多媒体应用开发(设计性)(12学时)
[基本内容]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和设备。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制作过程,开发工具和平台。

VB多媒体程序设计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VB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多媒体技术、设备以及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

实验三数据库应用开发(设计性)(12学时)
[基本内容]
数据库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中数据库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序设计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其程序设计方法。

熟悉: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软件开发环境。

四、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1.麦中凡等编.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董鸿晔主编.计算机程序设计.上、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计算机应用选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106-基
适应专业:基础药学基地班
一、前言
《计算机应用选论》是介绍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概述,,网站建设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网站建设和网络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自主建设网站的技术,建立小规模的药学应用实验网站,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总学时为50,其中理论课授课26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22学时。

学分2.5。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概述(4学时)
[基本内容]
计算机在药学领域应用沿革。

应用领域、应用形式和应用方法分类。

常用软件相关理论及其使用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在药学领域应用形式和方法。

熟悉:计算机在药学领域应用常用软件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在药学领域应用的相关理论和软件环境。

第二章、Web窗体和Web控件(4学时)
[基本内容]
简介、配置和基本语法。

Web窗体和Web控件。

应用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语法。

熟悉:Web窗体和Web控件应用。

了解:配置。

第三章响应用户请求(4学时)
[基本内容]
由扩展的HTML控件。

Web内部控件。

响应用户请求的方法。

Web控制事件。

应用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响应用户请求的方法。

熟悉:Web控制事件基本原理和常用命令。

了解:由扩展的HTML控件;Web内部控件应用方法。

第四章其它常用内置对象(4学时)
[基本内容]
Application、Session和Server对象。

Config.web配置文件。

Gobal.asax配置文件。

[基本要求]
掌握:Application对象和Session对象。

熟悉:Server对象。

了解:Config.web配置文件和Gobal.asax配置文件。

第五章应用Cookie (4学时)
[基本内容]
Cookie基础知识。

设置和检索Cookie。

检测用户是否启用Cookie。

应用实例。

[基本要求]
掌握:设置和检索Cookie 的基本方法。

熟悉:Cookie基础知识。

了解:如何检测用户是否启用Cookie。

第六章其他Web控件(4学时)
[基本内容]
Web增强控件(日历、广告和验证)。

自定义控件。

[基本要求]
掌握:Web增强控件(日历、广告和验证)。

熟悉:自定义控件。

第七章组件(2学时)
[基本内容]
组件的概念。

使用组件导出方法。

使用Server对象定义组件。

[基本要求]
掌握:使用组件导出方法。

熟悉:使用Server对象定义组件。

了解:组件的概念。

第八章访问数据库(2学时,自学)
[基本内容]
的优势和使用;数据绑定。

[基本要求]
了解:如何访问数据库。

三、实验课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药学网站建设实践(综合性)(8学时)
[基本内容]
自己拟定网站主题建设一个小规模的网站。

[基本要求]
掌握:建设网站的基本方法。

熟悉:建站软件的应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在药学领域中的基本应用。

实验二网络程序设计实践(设计性)(14学时)
[基本内容]
完善先前建设的网站,适当增加网络应用程序的成份。

[基本要求]
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熟悉: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网络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

四、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李鑫主编.Visual Basic .NET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203-基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前言
《人工智能》是介绍如何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和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序的简单应用,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代价搜索和图形搜索等技术,归结原理,状态空间,语义网络、框架和谓词等知识表示方法,消解原理,机器学习的概念,专家系统的概念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技术等。

总学时为28,其中理论课授课16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学分1.5。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60%。

实验教材选用董鸿晔编《人工智能实验指南》,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出版。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
时)
[基本内容]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和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
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熟悉: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搜索技术(4学
时)
[基本内容]
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

[基本要求]
掌握: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代价搜索和图形搜索等技术。

熟悉:启发式搜索策略;估价函数的计算;有序搜索算法;双向搜索等技术。

了解:各种搜索技术的实现方法。

第三章推理方法(4学时)
[基本内容]
归结推理方法。

不确定推理和非单调推理。

DF推理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归结原理和方法,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什么是不确定推理,什么是非单调推理,并能举例说明。

了解:DF推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知识表示(1学时)
[基本内容]
状态空间。

语义网络。

框架和谓词。

[基本要求]
掌握:状态空间、语义网络、框架和谓词等知识表示方法。

第五章问题求解技术(1学时)
[基本内容]
消解原理。

通用问题求解系统。

规则演绎系统。

[基本要求]
掌握:消解原理和通用问题求解系统。

熟悉:规则演绎系统的知识体系。

第六章机器学习(1学时)
[基本内容]
机器学习的概念、策略和几种较成熟的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机器学习的概念。

熟悉:机器学习的策略。

了解:几种较成熟的学习方法。

第七章专家系统(2学时,含自学1学时)
[基本内容]
专家系统的概念。

专家系统开发环境。

[基本要求]
掌握:专家系统的概念。

了解:开发专家系统的环境。

第八章人工神经网络(1学时)
[基本内容]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技术和策略。

[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技术和策略。

第九章自然语言理解(1学时)
[基本内容]
对自然语言的初步认识。

[基本要求]
熟悉:对自然语言的初步认识。

第十章Agent简介(1学时,自学)
[基本内容]
Agent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动向。

[基本要求]
了解:Agent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动向。

三、实验课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智能搜索程序考察(验证性+综合性)(3学时)
[基本内容]
考察智能搜索程序GuessNum的运行情况,考察智能搜索程序Maze的运行情况。

[基本要求]
掌握:智能搜索程序应用方法;智能搜索程序的分析方法。

了解:智能搜索的一般概念。

实验二智能机器人程序考察(综合性)(3学时)
[基本内容]
安装智能机器人仿真程序VJC15仿真版软件,考察智能机器人仿真程序VJC15仿真版的运行情况,探讨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的思路。

[基本要求]
掌握:智能机器人仿真程序应用方法和分析方法。

了解:智能机器人的一般概念。

实验三智能聚类分析(综合性)(4学时)
[基本内容]
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10个样本实现聚类映射。

[基本要求]
掌握: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和聚类分析的应用。

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1.马绍平,朱小燕编著.人工智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蔡自兴.人工智能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Excel在药学中的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205-基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前言
《Excel在药学中的应用》是一门介绍Excel VBA程序设计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Excel 宏和VBA程序设计,宏的录制,VBE编辑器,VBA的设计,设计自定义表单,设计菜单系统和设计图表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学计算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Excel VBA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自主开发人机交互界面和程序自动执行的技术。

熟悉Excel在药学中的应用。

了解Excel宏和程序设计的环境和限制。

总学时为28,其中理论课授课16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学分1.5。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60%。

实验教材选用董鸿晔编《Excel开发指南》,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出版。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Excel宏与程序设计(3学时)
[基本内容]
宏和VBA语言。

VBA的工具栏。

宏的录制。

宏的管理。

宏和按钮的指定。

[基本要求]
掌握:宏和VB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工具栏基本操作。

熟悉:宏的录制;宏的管理;宏和按钮的指定。

第二章VBE编辑器(3学时)
[基本内容]
Visual Basic Editor的操作。

自定义设计环境。

对象的浏览。

局部变量窗口的使用。

[基本要求]
掌握:Visual Basic Editor的操作;自定义设计环境。

熟悉:对象的浏览;局部变量窗口的使用等。

第三章VBA的设计(3学时)
[基本内容]
过程和函数的设计。

模块的设计和访问。

对象设计概念。

Exc el的对象结构。

[基本要求]
掌握:过程和函数的设计;模块的设计和访问。

熟悉:对象设计概念;Excel的对象结构。

第四章设计自定义表单(3学时)
[基本内容]
窗体设计。

窗体控件。

窗体与工作表的交互。

窗体事件设计。

窗体的导入和导出。

[基本要求]
掌握:窗体设计和控件;窗体和工作表的交互。

熟悉:窗体事件设计;窗体的导入和导出。

第五章设计菜单系统与工具栏(2学时)
[基本内容]
自定义菜单与工具栏。

Command对象的概念。

工具栏设计与操作。

工具栏的自定义对话框。

[基本要求]
掌握:自定义菜单与工具栏。

Command对象的概念。

熟悉:工具栏设计与操作。

工具栏的自定义对话框。

第六章设计图表(4学时,含自学2学时)
[基本内容]
图表对象的结构。

利用VBA程序代码来创建图表。

Charts对象于Charts Objects对象。

图表的属性和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利用VBA程序代码来创建图表。

创建内嵌图表。

设置图表来源等。

熟悉:Charts对象于Charts Objects对象。

图表的属性和方法。

三、实验课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简单的Excel开发(设计性)(3学时)
[基本内容]
建立新的工作表。

添加按钮、代码、窗体和控件。

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基本要求]
掌握:简单的Excel开发的基本方法。

熟悉:添加按钮、代码、窗体和控件的方法。

了解:简单的Excel开发的流程。

实验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设计性)(3学时)
[基本内容]
建立新的工作表。

添加按钮、代码和模块。

规划图形,进行调试。

[基本要求]
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熟悉:添加按钮、代码和模块。

规划图形和进行调试的基本过程。

了解: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验三程序自动执行(设计性)(4学时)
[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界面、书写公式、添加按钮、添加代码、添加模块和进行调试。

[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界面书写公式的基本方法。

熟悉:设计一个界面、书写公式、添加按钮和添加代码的基本过程。

了解:程序自动执行。

四、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王程春等.Excel VBA程序设计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信-0206-基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前言
《计算机图形学》是介绍如何用计算机编写程序处理图形图像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概述,Visual Basic的图形能力,图形变换,基本图形画法,数据作图,动画技术和图像处理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方法;Visual Basic的图形能力。

熟悉微型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图形变换程序设计和图形动画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

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为从事计算机图形应用打下基础。

总学时为28,其中理论课授课16学时、自学2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学分1.5。

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不单独记载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60%。

实验教材选用董鸿晔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出版。

二、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图形学概述(2学时)
[基本内容]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构成。

显示器的图形能力。

[基本要求]
熟悉: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构成;显示器的图形能力。

了解:图形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Visual Basic的图形能力(4学时,含自学2学时)
[基本内容]
V isual Basic图形操作的基本语句和常用格式。

图形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画点、画线、画圆的基本程序设计。

程序举例。

[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