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制定时间:2010年6月
学分:4
学时:70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自动化系
制定人:吴闽
批准人:陶廷甫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掌握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3)掌握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2、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半导体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的使用。
(2)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使用、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及使用。
(3)掌握常见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
3、社会能力目标
(1)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自学兴趣。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电子技术是一门高职高专院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二门课程,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
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开发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二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并根据专业的不同,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2、教学设计
五、课程考核标准
1.考核形式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通过期末理论考试实行,实验部分主要通过日常实验考核实行,实训环节部分主要通过实习进行。
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作业、单元测试、提问质疑等多项组合)相结合。
2.考核标准
作业(教材习题和课外练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可根据时间和课程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课堂提问、答疑和质疑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一个较好方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60%
六、教材、参考资料
1。
教材
郭培源沈明山电子技术基础及应用简明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2。
参考教材
周连贵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初出版
华荣茂邵晓根左全生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华荣茂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