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课后练习
能力提升 19.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的叙 述,正确的D是( ) A.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 雨林气候区 B.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C.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很小 D.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 东南沿海有很大破坏性
32
20
课后练习
7.下面两种气象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也 带来了严重危害,它们分别是(B )
A.龙卷风和泥石流 C.台风和滑坡
B.台风和我沙尘暴 D.龙卷风和寒潮
21
课后练习
8.2016年11月12日山东气象台播报:泰安是山东 省雾霾重度污染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遇到雾霾天气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对 措施C有( ) A.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B.出门带口罩,照常户外运动 C.减少机动车辆出行 D.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4.举例:个人如何避灾(地震、泥石流等)?
4.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
安全的空旷地带,这样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伤亡。如
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因为
这些地方比较牢固,可以减轻伤害。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
上跑,这样可以避开泥石流。
7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2017年5月7日,广州市花都、增城、黄埔等区 先后突发特大暴雨,致多地水浸、房屋倒塌,但 使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4日夜间至15日早晨又 有新的暴雨影响广州市区, 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 大暴雨。右图为14日晚间 至15日早晨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回答1-题。
12
随堂检测
读中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 完成7﹣8题. 7.如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D)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8. 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 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C)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13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三:防灾减灾
9.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
16
课后练习
2.(2016•荆州)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 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
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 )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 (℃)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17
课后练习
3.夏秋季节,危及浙、闽、台、粤、琼一带的主 要灾害性天气是( D ) A.沙尘暴 B.寒潮 C.霜冻 D.台风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台风有可能引发的地 质灾害是: ①洪涝②泥石流③滑坡④地震(B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8
课后练习
读“我国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回答5—9 题
8
随堂检测
1.此次强降水可能带来的灾害不包括(C ) A.泥石流 B.洪涝灾害 C.地震 D.滑坡 2. 5.14日夜间至15日早晨带来的强降水,可能 使D
地区严重受灾。 A. 天河 B. 番禺 C. 增城 D. 从化
9
随堂检测
3. 这段时间的降水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 ) A.空气质量改善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灾害减少 D.热岛效应增强 4.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 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D)
19
课后练习
5.图中显示,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水旱灾害 更加突出.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 因是(A) A.夏季风及雨带进退的失常 B.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C.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 D.纬度位置差异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洪涝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 B.暴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C.干旱对我国西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最大 D.各地的干旱灾害均发生在夏季
29
课后练习
17.黄土高原上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多发,与以下哪一个因素有关( D ) A.气候干旱,地形破碎,多暴雨 B.地表植被保护较好 C.水土流失少 D.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30
课后练习
18.近年来,全球各地强震不断,给人们的生命 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问题。 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A.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 离 B.立刻跑向室外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13.受旱灾影响,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
西、重庆、四川)的农作物大量减产(D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26
课后练习
14. 请你为应对旱灾提供合理化的建议(A ) ①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②农田采取大水漫灌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水龙头坏了让水长流 ⑤日常生活节约用水⑥发展节水农业 ⑦控制用水较大的企业生产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灾减灾设施建设,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
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
建设的是( D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
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
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
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33
课后练习
21.我国南方丘陵山区,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粮为 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
(C )
A.地质灾害频繁 B.气候不稳定 C.开山破坏了原有植被 D.降水稀少
34
课后练习
(2016·山东青岛)读图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 示意图,完成22﹣23题。
35
课后练习
22.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C )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23.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D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14
随堂检测
10.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 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 的是( B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15
课后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C ) A.冰雹砸烂了田里的秧苗 B.山区沟谷发生了泥石流 C.北京某小区挖地下室,使地面塌陷 D.台风刮到了街边的大树
、
、
等,
形成灾害。
整体向下
8.滑坡是坡地上不稳定土块在重力作用下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滑动的现象;
沟谷
石块
9.泥泥石土流是在坡度较陡的 中形成的饱含
和
的特殊洪流。
3
课前预习
10.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样 以及最为频繁
的国家之一。
11.同一 时间 ,往往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 地区
,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有
时
连续
课后练习
20.(2016·湖南益阳)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 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避灾方法错误 的是(C ) A.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 地带 B.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 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马上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 跑到空旷的平地 D.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的山坡上跑
是 塔里木 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强沙尘暴多发
地区地表景观多为 荒漠草原 和荒漠。
(2)由乙图可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发生
在春
季,说明其自然成因:
春季降水少,气温升高,空气干燥
39
课后练习
(3)根据丙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
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丁图分析其成因: 自东向西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地震 板块交界处 泥石
流滑 第二 坡 阶梯
板块运动
坡陡、 植被覆盖率、 降水
6
课堂探究
3.国家政府部门如何防灾减灾?
3.防灾:(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 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2)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 救灾:(1)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 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2)当自然 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27
课后练习
1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这里最容易发生的地质 灾害是( B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干旱
28
课后练习
16.(2016•烟台)“2015年8月30日,秦岭山 区天降暴雨,秦岭山脚下的小峪河突发山洪, 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冲 走.“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以下说法最 不可取的是( C ) A.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 B.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到周围的高地上 C.突发山洪时,迅速顺河道向下游跑 D.来游玩时,提前收听当天天气预报
36
课后练习
2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 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 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 乙图表示华北地区多年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37
课后练习
材料二 甲、乙、丙、丁四幅图
38
课后练习
(1)读甲图,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
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4)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蒙牛、伊
利、鄂尔多斯等企业闻名全国。
试分析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及存在
的主要生态问 有广阔的天然牧场,牧草优
题:
质 ;土地荒漠化严重 。
40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随堂检测 课后练习
1
地理
课前预习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54—P60面内容,完成下列
问题:
1.我国常见是自然灾害有 气象
灾害地、质
灾害等;
2.气象灾害主要包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括
、
、
、 等;
3.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等山。区
22
课后练习
9.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有关我国自 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震、泥石流、滑坡属于气象灾害 B.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 C.冬、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生洪涝灾害 D.春季西北气候干旱,多发生沙尘暴气象灾害
23
课后练习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2015年我国 部分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10—14题.
24
课后练习
10.受冰雪灾害最严重的两个省份主要是(C )
A.广东、广西
B.河北、山西
C.内蒙古、新疆
D.西藏、云南
11. 上述两省受冰雪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农业部门是
(D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25
课后练习
12.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主要影响我国的
(A )
A.东南沿海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发生地质灾害频率较高;
4.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 , 会造成农作
物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2
课前预习
5. 连续性 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可能
形成洪涝;
6.台风是一种发源于 热
洋带面
的大气涡旋,带狂来风
特大暴雨
和
强冷空气 。
剧烈降温
7.寒潮是 大风 迅雨速雪入侵造冷成冻大范围
现象,伴有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10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5. 2017年6月2日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 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A(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
11
随堂检测
6.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 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 害,排列正确的一C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不同自然灾害会
发生。
4
课堂探究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P55活动题——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略
5
课堂探究
2.P58活动题——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及成因(结合P56图2.48以及P57图2.49)
主要分布
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南方 华北 东南沿海
北方
连续性强降水 长期降水偏少
在热带海洋上形成大气涡旋 冷空气迅速入侵
课后练习
能力提升 19.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的叙 述,正确的D是( ) A.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 雨林气候区 B.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C.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很小 D.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 东南沿海有很大破坏性
32
20
课后练习
7.下面两种气象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也 带来了严重危害,它们分别是(B )
A.龙卷风和泥石流 C.台风和滑坡
B.台风和我沙尘暴 D.龙卷风和寒潮
21
课后练习
8.2016年11月12日山东气象台播报:泰安是山东 省雾霾重度污染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遇到雾霾天气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对 措施C有( ) A.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B.出门带口罩,照常户外运动 C.减少机动车辆出行 D.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4.举例:个人如何避灾(地震、泥石流等)?
4.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
安全的空旷地带,这样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伤亡。如
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因为
这些地方比较牢固,可以减轻伤害。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
上跑,这样可以避开泥石流。
7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2017年5月7日,广州市花都、增城、黄埔等区 先后突发特大暴雨,致多地水浸、房屋倒塌,但 使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4日夜间至15日早晨又 有新的暴雨影响广州市区, 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 大暴雨。右图为14日晚间 至15日早晨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回答1-题。
12
随堂检测
读中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 完成7﹣8题. 7.如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D)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8. 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 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C)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13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三:防灾减灾
9.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
16
课后练习
2.(2016•荆州)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 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
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 )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 (℃)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17
课后练习
3.夏秋季节,危及浙、闽、台、粤、琼一带的主 要灾害性天气是( D ) A.沙尘暴 B.寒潮 C.霜冻 D.台风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台风有可能引发的地 质灾害是: ①洪涝②泥石流③滑坡④地震(B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8
课后练习
读“我国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回答5—9 题
8
随堂检测
1.此次强降水可能带来的灾害不包括(C ) A.泥石流 B.洪涝灾害 C.地震 D.滑坡 2. 5.14日夜间至15日早晨带来的强降水,可能 使D
地区严重受灾。 A. 天河 B. 番禺 C. 增城 D. 从化
9
随堂检测
3. 这段时间的降水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 ) A.空气质量改善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灾害减少 D.热岛效应增强 4.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 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D)
19
课后练习
5.图中显示,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水旱灾害 更加突出.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 因是(A) A.夏季风及雨带进退的失常 B.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C.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 D.纬度位置差异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洪涝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 B.暴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C.干旱对我国西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最大 D.各地的干旱灾害均发生在夏季
29
课后练习
17.黄土高原上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多发,与以下哪一个因素有关( D ) A.气候干旱,地形破碎,多暴雨 B.地表植被保护较好 C.水土流失少 D.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30
课后练习
18.近年来,全球各地强震不断,给人们的生命 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问题。 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A.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 离 B.立刻跑向室外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13.受旱灾影响,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
西、重庆、四川)的农作物大量减产(D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26
课后练习
14. 请你为应对旱灾提供合理化的建议(A ) ①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②农田采取大水漫灌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水龙头坏了让水长流 ⑤日常生活节约用水⑥发展节水农业 ⑦控制用水较大的企业生产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灾减灾设施建设,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
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
建设的是( D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
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
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
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33
课后练习
21.我国南方丘陵山区,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粮为 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
(C )
A.地质灾害频繁 B.气候不稳定 C.开山破坏了原有植被 D.降水稀少
34
课后练习
(2016·山东青岛)读图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 示意图,完成22﹣23题。
35
课后练习
22.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C )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23.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D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14
随堂检测
10.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 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 的是( B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15
课后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C ) A.冰雹砸烂了田里的秧苗 B.山区沟谷发生了泥石流 C.北京某小区挖地下室,使地面塌陷 D.台风刮到了街边的大树
、
、
等,
形成灾害。
整体向下
8.滑坡是坡地上不稳定土块在重力作用下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滑动的现象;
沟谷
石块
9.泥泥石土流是在坡度较陡的 中形成的饱含
和
的特殊洪流。
3
课前预习
10.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样 以及最为频繁
的国家之一。
11.同一 时间 ,往往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 地区
,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有
时
连续
课后练习
20.(2016·湖南益阳)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 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避灾方法错误 的是(C ) A.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 地带 B.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 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马上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 跑到空旷的平地 D.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的山坡上跑
是 塔里木 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强沙尘暴多发
地区地表景观多为 荒漠草原 和荒漠。
(2)由乙图可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发生
在春
季,说明其自然成因:
春季降水少,气温升高,空气干燥
39
课后练习
(3)根据丙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
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丁图分析其成因: 自东向西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地震 板块交界处 泥石
流滑 第二 坡 阶梯
板块运动
坡陡、 植被覆盖率、 降水
6
课堂探究
3.国家政府部门如何防灾减灾?
3.防灾:(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 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2)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 救灾:(1)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 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2)当自然 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27
课后练习
1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这里最容易发生的地质 灾害是( B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干旱
28
课后练习
16.(2016•烟台)“2015年8月30日,秦岭山 区天降暴雨,秦岭山脚下的小峪河突发山洪, 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冲 走.“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以下说法最 不可取的是( C ) A.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 B.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到周围的高地上 C.突发山洪时,迅速顺河道向下游跑 D.来游玩时,提前收听当天天气预报
36
课后练习
2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 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 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 乙图表示华北地区多年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37
课后练习
材料二 甲、乙、丙、丁四幅图
38
课后练习
(1)读甲图,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
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4)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蒙牛、伊
利、鄂尔多斯等企业闻名全国。
试分析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及存在
的主要生态问 有广阔的天然牧场,牧草优
题:
质 ;土地荒漠化严重 。
40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随堂检测 课后练习
1
地理
课前预习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54—P60面内容,完成下列
问题:
1.我国常见是自然灾害有 气象
灾害地、质
灾害等;
2.气象灾害主要包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括
、
、
、 等;
3.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等山。区
22
课后练习
9.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有关我国自 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震、泥石流、滑坡属于气象灾害 B.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 C.冬、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生洪涝灾害 D.春季西北气候干旱,多发生沙尘暴气象灾害
23
课后练习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2015年我国 部分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10—14题.
24
课后练习
10.受冰雪灾害最严重的两个省份主要是(C )
A.广东、广西
B.河北、山西
C.内蒙古、新疆
D.西藏、云南
11. 上述两省受冰雪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农业部门是
(D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25
课后练习
12.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主要影响我国的
(A )
A.东南沿海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发生地质灾害频率较高;
4.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 , 会造成农作
物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2
课前预习
5. 连续性 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可能
形成洪涝;
6.台风是一种发源于 热
洋带面
的大气涡旋,带狂来风
特大暴雨
和
强冷空气 。
剧烈降温
7.寒潮是 大风 迅雨速雪入侵造冷成冻大范围
现象,伴有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10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5. 2017年6月2日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 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A(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
11
随堂检测
6.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 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 害,排列正确的一C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不同自然灾害会
发生。
4
课堂探究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P55活动题——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略
5
课堂探究
2.P58活动题——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及成因(结合P56图2.48以及P57图2.49)
主要分布
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南方 华北 东南沿海
北方
连续性强降水 长期降水偏少
在热带海洋上形成大气涡旋 冷空气迅速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