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契约的法理学分析-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契约的法理学分析
[摘要]
在当今的高度现代化社会中,作为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理念和制度产物,
契约在公法和私法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法理学领域更蕴涵着深厚的
意蕴。
本文将从多角度切入对契约做以法理分析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契约的观念已非常深入人心。
从私法的角度来说,契约以当事人私性的合意为基础和灵魂,保障交易秩序,促进商品生产,在促进民商事交往和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和理性的运作过程中扮演着异常重耍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从公法的角度而言,在西方法治文明的国家,在“任何人只能受到基于其自身同意而产生的义务的约束”或“公民的同意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正当来源”等观念盛行自由主义社会中,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甚至一切法律制度——至少从理念的层面上——都是公民与国家经过博弈和妥协的理性谈判而订立的社会契约。
在当今的高度现代化社会中,作为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理念和制度产物,契约在法理学领域蕴涵着太多的意蕴。
本文将从19世纪英国著名的古代法制史学家、英国历史法学派的奠基人物和主要代表人物梅因在其19世纪伟大的著作《古代法》提出的“从身份到契约”、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学家、
哲学家和法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当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等著作中提出的“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理论多视角地对契约做以法理分析,并以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为交叉学科的背景更加理性地丰满这一分析的路径。
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迄今为止的进步社会活动,乃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英国历史法学派的奠基人物和主要代表人物亨利•梅因在深入研究各国古代法律制度演变规律的历史过程后,在其19世纪伟大的著作《古代法》中提出:“迄今为止的进步社会活动,乃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在社会的现实关系中,身份是一个固定的状态,一个个人在社会利益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完全取决丁•他的身份,他的后天的性格、智慧、努力等一切禀赋都不能改变这样的特定状态。
每个个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严格地受到家庭网络和群体关系的束缚。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状态逐渐让一种基于契约的社会制度取代,这种社会制度以个体性的自由、权利、义务和责任为主要特征。
因此一个社会文明的标致之一则是无拘束的、自由的和自决的个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1】我个人认为,“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最为鲜活和生动地展现于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的历史之中。
契约的关系最早形成于英国早期的分封制: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欧洲,深受古罗马制定中保护关系和田庄制度的影响,普遍实行以赏赐和持有采邑为基础的封主和封臣制度,封建的国王为答谢其臣属在战时提供骑兵参展及日后能取得财政上的来源,在将土地赐给或封给其臣属的同时,往往颁发一种叫做“特许状”(Charter)的证明文书,赋予世俗贵族或教会贵族在其领地之内享有不受国王代理人的管辖之权。
【2】就这样,尽管封住和
封臣的地位并不平等,一种法律契约的关系就形成了。
至少,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
即使是最高统治者国王也不能以违背契约的方式命令封臣绝对服从。
在《英国的法律与习惯》一书中,13世纪的王室法庭法官布莱克顿(Lord fcecton)指出:“国王必须服从上帝与法律,因为法律造就了国王。
”就这样,一旦和国王发生冲突,英国贵族总是试图用法律高于国王的理论来限制王权。
【3】由此可见,契约作为一种代表了私性意志的社会制度使人类从基于身份而既定的社会利益网络关系中挣脱出来实现个人的自由。
(二)
“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就是“无知之幕”形成的历史。
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学家、哲学家和法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秉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却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
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
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
换言之,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解主要的社会制度,
来从社会的角度处理这种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尽量排除社会历史和自然方面
偶然任意因素对丁•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
所谓“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即意
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下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
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
结果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在罗尔斯看来,订立契约的平等的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既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状态,也并非文明之初的那种真
实的原始状况,而是一种用来达到某种确定的正义观的纯粹假说的状态,一种
思辩的设计。
这一状态的基本特征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
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会地位,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甚至各方并不知道他们特定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的特殊
心里倾向,并且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各方也被设想是有理性的和相互冷淡的(即
对对方和他人利益冷淡)。
正义原则就是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有理性和相互冷淡
的各方在“无知之幕”后的共同选择,这本身就是达到一种公平的契约,从而
形成了“作为公平的正义”。
因此,正义原则的选择是一种契约的过程,而这
本身又正是对正义原则的证明,因为正义原则得到证明是因为它们将在一种平
等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
所以,这一证明就是一种社会契约的证明或原初
状态的证明。
【4】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罗尔斯提出的社会中出现的作为正义原则原初应用对象的种种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不平等涵盖了梅因所提到的基于
身份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前者的逻辑学外延应该更大,因为
前者涵盖了基于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而产生的不平等,而后者没有)。
在这里,契约制度了克服那些基于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而产生的对一
个人未来生活前景的影响,也因此是把社会中每一个个人蒙蔽在“无知之幕”
背后,进而使得每一个个人处于平等的缔约状态之下。
因此,梅因提到的“从
身份到契约”的历史也就是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形成的历史。
而在这样的
“无知之幕”之后,人们才可能缔结出真正正义的指导社会公正和理性运作的
社会契约。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就可以把契约比喻为这里的“无知之幕”,“无知之幕”蒙蔽上了人们的双眼,使人们对“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
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秉赋”、“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
会地位”、“他在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等等出发点
的不平等处于无知的状态之下。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一个完全契约
的社会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也是不完整的,因为那些基于先天的资质、
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而产生的不平等是契约制度本身也无法克服的。
因此,严密地说,“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也只是部分的“无知之幕”形成的历史,
那剩下的一部分被撕碎的“幕”却是人类永远的局限!除了理论的分析,我们
也可以在真实的历史中深切的感受这种变化:在封建社会中,在那种基于身份
的等级森严的利益分配体系网络之下,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之时就基本决定了;
而在当今的时代语境之下,无数家庭出身贫乏但却勤奋而努力的中国年轻人抱
着一枪热情和理想,漂洋过海到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去追求美国梦,
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罗尔斯的“无知之幕”隔开了自
由与压制、民主与专制、平等与歧视。
(三)
“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也是“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历史。
当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等著作中分析出,近代中国与现代生产力发达的大型民族国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本身是一个由欠发达的生产力决定的乡土性的、小型的熟人社会社区。
这样的小型熟人社区中因其本身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特点,基本处于国家权力的效力范围之外,是国家权力的“真空区域”。
【5】在这样的小型社区中,每个个体相互之间都是相互熟悉的熟人,依靠这样的熟人关系,每个人都大致可以在熟人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而因此熟人社会基本都是依靠熟人关系来运作的。
而这里的熟人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梅因意义上的“身份”的关系。
而现代民族国家由于其本身是大规模的——虽然很多发达国家的国土而积并不大,但也一定大于一个熟人社会的社区单元——,因此每个个体相互之间基本都是陌生的和冷漠的,这种陌生和冷漠的状态大致符合了罗尔斯提出的“原初状态”的部分特征——不过,这里的“原初状态”不是由抽象的“无知之幕”隔开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导致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不断增大而形成的——,在这样的大型社会中,在这样社会成员相互陌生和冷漠的“原初状态”之下,熟人社会那一种基于身份的社会关系显然无法运作(无法运作的原因我将在后文论述)。
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可行的(为什么可行我将在后文论述)的方法就是构建一种以个体的私性的意志为基础和灵魂的契约制度,因此契约的社会也就是陌生人的社会,也因此,“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也是“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的历史。
(四)
契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依上所述,“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也是“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历史。
这一节我将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为什么以身份关系为特征的乡土社会只需要熟人关系就可以运作,熟人关系在此的优势何在?而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大型民族国家的陌生人社会为什么一定需耍依靠法律来运作,法律在此的优势又可在?首先,在小型的熟人社会中,人口不多,在一个村子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之间熟悉和建立关系网络的成本很低,人们依靠这样的熟人
关系网络基本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而法律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人集团,法律的运作又需要种种的货币的和非货币的高昂的成本,熟人社会中很难形成一个专业化的法律职业团体,低卜'的生产力又根本无法满足法律制度运作所需耍的种种成本,这些经济的因素必然致使法律在此人文空间下无法运作。
相反,在大型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陌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要建立关系网络成本很高,因此依靠熟人社会的规则难以运作,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求学经历为例说明:一个孩子出生要上小学,依靠熟人社会的规则,他父母必须在当地小学认识人,耍上初中、高中、大学、读研、读博就要认识初中、高中、大学里的很多人,这或许对某一个个体还可能实现,但对每一个个体实现的几率就相当小(试想,学校里负责招生的人怎么可能认识所有孩子的家长?),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昂的成本必然呼唤一种全新的成本低廉的搜集人才的制度机制,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也就是在这样的需求和语境下出现的。
同时,在小型的熟人社会中,因为当事人为达到g己的目的或实现自己的利益主耍靠身份关系的网络,而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在身份社会独有的搜集信息的成本,而如果当事人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个成本,或因种种状况搜集信息不完全,他就可能即将支付更大的成本,而这样的成本在契约制度下根本不会存在。
假如我是某高校一位负责招生的官员,某位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我校读书,他就要向我行贿,在此首先他必须搜集信息知道我想要什么。
如果我想要A,他给的却是B——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我可能就不会为他办事,可能会再去暗示我想耍B,这里他就会白白花掉钱,而这样浪费掉的成本在契约制度的社会里根本不会存在,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去购买他肖己不想要的东西。
其实,即使在以身份为社会关系纽带的小型的乡土社会中,契约的种种优点也是明显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亲兄弟明算帐”或“丑话说前头”等等以契约性制度为特征的正式的和不正式规则的存在就是明证。
我们因此可以结论说,契约制度因其相对低廉的成本在大型的陌生人社会的存在也是必然的。
(五)
对中国法治的启示
中国当今处于一个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巨大而深刻的转型时期,根据以上论证也同时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时期、一个“无知之幕”逐渐形成的时期。
在这样的时代中,深刻认识契约的法理学价值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这个急速的转型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深切地觉察到,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中熟人关系也非常浓厚,“找人办事”、“烟搭桥酒铺路”等潜规则在实践中也是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正常运作,官员腐败现象也与此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
在当今的时代语境下,明确契约的法理学涵义——不仅仅在私法制度中,更重
要的是在公法制度中——对于加强公民个体的私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公权力配
置网络体系的改革与变迁、形成自由平等的社会潜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中国的时代是一个契约逐渐生长和形成的时代,而我们相信中国法治现代
化的时代也一定是契约繁荣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参见[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参见王广辉著:《比较宪法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3】参见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参见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参见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