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0-25T01:43:32.782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7期作者:李洁杨路颖游芩程静樊生田[导读] 孕产妇在围产期内,多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且由于分娩出血量较大,血运等生命体征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较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李洁杨路颖游芩程静樊生田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101
摘要:孕产妇在围产期内,多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且由于分娩出血量较大,血运等生命体征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较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一旦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局部的皮肤血液供应即逐渐降低,营养状态差,形成局部的皮肤的炎症,进而导致溃疡。
其次,血栓可通过浅静脉进入到深静脉,进入到大循环,进而进入肺脏,形成肺栓塞,危急生命。
关键词: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后安全;因素分析[1]
围产期双下肢深静脉栓塞已成为当前产科常见围产期并发症,且成为降低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增加孕产妇短期死亡率的主要疾病[1]。
且有研究统计表明,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约为0.5%~ 3%,在围产期死亡病例中占10%,且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是同龄未妊娠妇女的4-6倍,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发病率更高[2]。
基于此,为保障孕产妇围产期的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风险,明确可引起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测方式等十分重要。
对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测方式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一、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1.1孕产妇自身因素
孕产妇妊娠期受激素紊乱影响,血液呈高凝状态,其状态严重程度与妊娠期呈正比,而由此导致了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增加及抗凝血酶Ⅰ水平降低,进而增加血小板聚集。
其次妊娠导致的子宫增大,导致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受压,促使血管扩张,减缓血运速度,增加股静脉压,造成血液滞留静脉[3]。
再加上,在分娩过程中,其宫缩反应可增加出汗量,进而导致脱水,增加血液浓缩,且产后产妇活动减少,卧床时间长,若卧床体位不当,则较易导致下肢受压或进一步增加静脉压,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1.2社会及心理因素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当前社会家庭中,对孕妇多存在过度保护等不当措施,促使孕妇在整个孕期中,缺乏适当活动及锻炼,提高血脂、血糖等水平,体重偏高[4]。
另外,部分初产妇出于缺乏妊娠经验或怕痛等因素影响,采取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延长产后卧床休养时间,进而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5]。
1.3手术因素
手术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卧床时间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静脉中,可聚集大量白细胞,导致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造成内膜受损,激活凝血过程[6]。
其次,产妇因手术受创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也可引起静脉壁受损,血液中有形物质在血液中积聚甚至停滞,最终积沉形成血栓[7]。
1.4药物及合并症因素
当孕产妇在围产期内需进行刺激性溶液或药物(如安定、硫酸镁及甘露醇等)进行治疗时,可导致静脉内膜应激,形成静脉血栓[8]。
其次,当孕产妇在围产期内存在妊高症、前置胎盘及羊水栓塞并发症时,也可形成静脉血栓。
二、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措施
在李华[9]的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分级预防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提示,加强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降低孕产妇围产期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十分重要。
RCOG模型为当前临床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常用量表,主要通过孕产妇当前已存在风险因素、产科相关危险因素及暂时性危险因素等评估风险等级,对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具有积极评估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大部分发生双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孕产妇主要诱因为产妇自身血液出于高凝状态、且活动减少,存在心理负担及过度保护等自我因素与手术、药物及妊娠期相关合并症等因素影响。
为预防孕产妇双下肢深静脉栓塞风险,可从上述因素着手,采取合适的个性化评估及干预,最大程度降低双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进而避免双下肢深静脉栓塞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王飞, 苏玉美,等. 孕妇分娩前后彩超暴风雪征联合凝血状态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研究[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 30(5):415-418.
[2]李佳瑾, 沈祥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及其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34(06):1259-1261.
[3]张春梅, 杨涛, 闫莉丽,等. 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 31(01):55-59.
[4]黄芳, 李维玲, 陈媛媛,等. 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观察[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 024(005):894-897.
[5]刘颖, 周易, 张莉,等.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024(018):2219-2223.
[6]张春梅, 杨涛, 安娜,等. 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36):81-84.
[7]蔡会文, 刘嘉, 朱月琴,等.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07):967-972.
[8]刘剑, 高丽萍, 张玄. 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预防围术期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探讨[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97-98.
[9]]李华, 周军. 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及预防[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38(10):674-676. 第一作者:李洁,本科,副主任护师,***********************
基金项目:2020年院内科技计划项目,2020hyk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