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说”数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说”数学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例题,学生记例题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要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交流数学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和方法,获得广泛教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数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积极转变思想,指引学生“说”数学

与其他语言不同,数学语言是数学学科特有的语言系统,由文字、公式、符号、图表等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让学生也来“说”数学,必须积极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说”的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赞赏,从而提高学生“说”的质量。随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心理发展规律的不断递增,学生从“害怕说”转变为“愿意说”,从“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使学生的语言表述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二、根据教学内容,实实在在地练“说”

1.“说”知识。让学生总结归纳当堂所学知识及注意问题,实现数学图形、文字、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相互转换。让学生视图说意,看图编题,编排成“情景串”或“故事串”。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说题目的解题思路,不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题目解题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顺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真正的思维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的长期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学生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思考问题自然就会有条理。如在计算和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抛弃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畅谈思考过程,说清算理,对有争议的解法,更要把说、议、思、算结合进行。

三、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化

1.个别发言。根据要说的内容,确定不同发言对策。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言发,并且因掌握程度的深浅、理解角度的差异,学生会有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发言内容。浅显易答的问题,让“学差生”说,稍有难度的让一般学生回答,若说不出来,让“学优生”帮答。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人人都有机会表现,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动手实施“促说”。教学中可设计“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等小而精的动手操作活动,小组交流,边动手边实践,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要适时

地把学生的想法导出来,导出学生想说的话,让学生多说,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发现数学的魅力。

3.全班交流。让学生来当老师评价自己或评价其他学生,通过评比,得出最佳方案,而能正确评价别人的学生,他自己就不可能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效果远比教师一个人在那里指手画脚的指出各种不足来得好,并能让学生体验交流中学习的乐趣。

四、营造活动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说

首先,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敢说创造条件。

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特有价值,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志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不一致的意见,鼓励学生尝试错误,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让学生有足够的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在这种民主、宽容的环境中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说”的空间、时间。

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提问、自己交流、互相评价,如通过教材“与学生交流你的看法”框题内容,让学生进行交流、口述证明过程,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专心听取学生的心声,多多激励,让学生畅所欲言。

总之,让学生学会“说”数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

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逐步把学生培养成“思考清晰富有条理,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人。

参考文献:

[1]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杨满.尝试“说数学”教学[j].教育城域网,20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