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三十六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研究
教师发展“ 三十六计”
李 娟 / 山东省胶州市北京路小学
《 孙子兵法》有“ 兵者,国之大事”之说,今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之共识。古人以兵法战天下, 山东省胶州市北京路小学巧借兵法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教师发展“ 三十六计”。
第一计:暖心计
《 孙子兵法》有云:“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 以计攻 心”的启示下,学校施展“ 暖心计”凝聚教师力量。教师管 理本是严肃古板的,但更需要人文和谐。我们认为:浇花浇根, 交人交心,交心必先暖心。正如子宫是胎儿的温暖宝殿,教 师也必然需要一个温馨、人文、和谐的工作港湾。有了这“ 暖 心”的计策,学校做出了建设调整,让老师们在有情有义的 关爱中“ 开窍”。譬如自建花卉大棚,给每个办公室安装空调, 引进高端净水设备,甚至装修环保“ 陪教”育婴室……很快, 每位教师、每个班级都有了勃勃生机的绿植,看到这些生意 盎然的绿色映衬着孩子们的笑脸,一天的疲倦都烟消云散;老 师们坐在定制的无毒无味原木办公桌上批改作业,教学办公 不再那么拘谨,老师们的教学热情如一把火熊熊燃烧起来了。
第三计:琢玉计
随着国家“ 二孩”政策的放开,70后教师赶上生育末 班车,一大批教师逐渐从工作“ 领头雁”转变为“ 高龄国宝”。 为学校立下汗马功劳的她们需要三年左右的“ 二战”休养 与调整。老师怀孕是喜事,也成了校领导的心头事。因为 学校除去这些中坚力量,其他教师不是“ 初出茅庐”,就是“ 老 牛拉犁”。以付老师为首的一批刚毕业的新老师,是学校的 新生力量。他们年轻且富有青春活力,特别受孩子们的喜 欢。然而新老师们虽有满腔热情,可教学业务却不尽如人意。 经常出现课讲不完、课文重点难点不突出、备课不到位等 问题。以陈老师为首的一部分老教师们,教学经验虽然丰富, 但固定、习惯性的教学模板使他们的课堂严肃而呆板,能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可孩子们听课时却普遍无精打采、昏 昏欲睡。一边是富有活力少有能力的新教师,一边是具备 能力不见新意的老教师,如何将“ 两极化”教师有效地整 合到一起,是缓解师资紧缺、从根本上让教师齐头并进发 展“ 势在必行的问题”。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 连环计” 又带给我们方向:将新老教师结合在一起,相互扶持,彼此 成全,共同砥砺前行。为此,学校开创了轰 轰烈烈的“ 琢玉计”:创新教研方式,明确 目标导向,遵循“ 模仿期训练技能——熟练 期探索模式——突破期形成风格——神遇期 超越境界”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行青年教师 成才、骨干教师成名、优秀教师成家的“ 三 成 工 程 ”, 搭 建 阶 梯 式 的 持 续 发 展 平 台, 全 心培养能教学、能科研、能管理的“ 三能教 师 ”。 随 着“ 三 成 工 程 ” 轰 轰 烈 烈 地 展 开, 校内百名教师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师都感受到关爱,使教师工作生活的“ 单行线”变成“ 双通道”, 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诚挚中,让老师们无意之中被关怀、 关键力: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师生 之间没有隔阂与疏远,有的只是信任和理解。
第二计:寻梦计
学校暖其心,教师安其身的第一步成功迈出去,接下来 要如何乘胜追击,再添一把柴,使“ 教师发展”这把火烧得 更旺呢?学校运用“ 釜底抽薪”计之“ 先治本,后治标”的 策略,点燃“ 寻梦计”。从根本出发,从精神入手,对教师 进行开悟于脑的精神洗礼,提振教师精神面貌。学校建校 十三年,80%的教师是建校前三年招聘的“ 元老”。部分教 师教育教学出现“ 天花板现象”,个别教师甚至有了“ 船到 码头车到站”的念头。其中,潘老师作为一位进校十二年的 老教师,教学水平自然是没得说,然而潘老师确实年龄比较 大,思想也比较保守,对于学生不断提出的新想法、新事物, 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鲜与年轻教师交流。学校从“ 潘老师 们”“ 下手”,聘请了慧宇教育集团高级讲师张宝萍、教体局 健康教育中心张艳云等心理专家组成的教师心理培训团,组 织系统心理讲座、沙盘游戏、心理团体操培训等活动,对老 师们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让老师们打开心灵之窗;同时,定 期组织年轻教师举办师道讲堂,谈为师之道,谈人生心态, 谈兴趣爱好,谈敬业爱岗,共同分享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 特殊改造”,老教师们果然有了极大的改 变,阅读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年轻老师的新想法也产生了共 鸣,在认知悦纳自我的同时,改变心态,改变对待学生、对 待生命的态度。在“ 善待你的单位”主题演讲中,潘冬梅老 师深情地说道:“ 离开学校,我什么也不是,善待学校就是善 待自己……”
“ 前些天因为个人情况住院,校领导竟然组团来看我, 当得知我是因为跟丈夫吵架情绪激动才晕倒的,还专门组织 了真情调解团去给我丈夫做工作。我只是个才来校几个月的 新老师,学校竟然把我当作‘ 国宝大熊猫’来照顾,学校领 导太人性化了,学校真的是我的第二个家啊!”全体教师会 上,新来的王老师激动万分,对校领导连连鞠躬致谢。这只 是学校对教师开窍于心的人文关怀一个细微的小镜头。教师 子女上学了或升学了,学校总会想法开通“ 绿色通道”并送 上诚挚的祝福;校长到北京培训学习归来,送给教师子女人手 一枚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校徽,小小的校徽寄予着校长对 孩子们的厚望……关爱教师喜忧,满足教师诉求,学校用同 等半径画同心圆,无亲疏厚薄,无私心杂念,努力让每个教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
61
学校以“ 寻找最美教师”为切入点,聚焦精神成长,开 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举行一次“ 师道人生”讲堂,每学 期举办一期心理系统辅导,“ 三个一”活动从精神上武装教 师的头脑,改变教师精神状态。老师们在有滋有味的学习中 “ 开悟”,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了健康向上的“ 精神图腾”,找 到了属于自己的“ 诗和远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感、使 命感、生长感油然而生,教师精神海拔不断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