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五单元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
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摘编自《外国教育史》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背景需要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景是中世纪西欧的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等。
:人文主义。
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等。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看到神甫和金银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成
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某位西班牙官员材料二 被控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以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1)根据材料一,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谈谈你对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的认识。
(1)问,根据材料中神职人员忙于鉴别钱币成
色和计算钱币的数目,可知此时天主教会已经成为敛财的工具。第(2)问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天
主教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天主教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工具。
(2)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已腐化堕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力在13世纪时达到极致……但是,欧洲日益强大的世俗君主国向
教皇的世俗领导权发起挑战,教皇被迫陷入一场难以取胜的冲突中。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
《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二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导致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
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此即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原始积
累的进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起新兴资产阶级的旗帜,猛力冲
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过渡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材料一表明欧洲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说明推动欧洲向近代过渡的主要因素。
(1)问,材料一表明在欧洲居于统治地位的天主教会遭到世俗君主的反抗,其神权统治渐趋崩溃。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增强了世俗君主的
经济和政治实力,而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束缚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遭到反抗。第(2)问考查宗教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归纳概括即可。
社会状况:世俗君主反抗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根源: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上,世俗君主国向教皇权威发起挑战。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至11世纪,教皇和皇帝(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的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叙任权——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权力——的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从而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公认为天主教世界的首脑……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1296年即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征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那一年教皇发布敕令,申明俗人对教士没有任何权力,并威胁要把任何试图向教士征税者逐出教会。腓力四世拒绝了教皇的要求,并完全成功地实施了自己的政策。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地位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产生了什么影响?
(1)问,要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欧洲政治状况和教会自身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2)问,“条件”结合中世纪晚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状况,可知英法等国的封建君主所以能战胜教皇权威,关键是得到了日益壮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打败世俗封建主,在封建君主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中世纪时,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影响:教皇控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重削弱了封建王权;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交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5.导学号056640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