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物理师培训讲义教案-放射治疗物理师中级职称晋升考试试卷命题.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职称晋升考试试卷命题(张绍刚)
基础知识第四至六节
1・下列选项屮,哪项不属于固态的组织替代材料
A.聚本乙烯
B.聚乙烯
C.有机玻璃
D.石蜡
E.碳纤维板
(答案:E)
2•高能X射线,组织替代材料对水的等效厚度的公式为:T水二T模体X p齢X (Z/A)模体/(Z/A)水,指出各符号正确含义的选项
A.p模体为模体材料的每克电子数
B.p模体为模体材料的质量密度
C.p模体为模体材料的有效原子序数
D.A为水或模体材料的原子核的质子数
E.Z为水或模体材料的原子的质量数
(答案:B)
3•高能X射线,止确的组织替代材料对水的等效公式为:
A.T水=丁模体X q模体X (Z模,有效/Z水,钉效)3
C.T水=T橈体X p橈体X(Z橈,有效/Z水,有效)
D.T水二T模体X p模体X (Ro)模/ (Ro)水
E.T水=丁模体X Q模体X (Ro)水/ (R())模
B.T水二T根体X q根体X (Z水,有效/Z咯有效)
(答案:C)
4•指出下列选项屮,对“模体”概念的错误解释
A.标准模体是长、宽、高各为30cm的立方体水模,用于吸收剂量的测量和比对。

B.均匀模体是固态或干水组织替代材料加工成的片形方块立方体。

C.均匀模体可代替标准水模做吸收剂量的测量和比对。

D.均匀人体模体用均匀的固态组织替代材料加工成人体外形和组织器官
外形的模体。

E.非均匀人体模体不必用各种组织相应组织替代材料加工成标准人体外
形或组织器官外形的模体。

(答案:E)
5•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模体的范畴
A.标准模体
B.均匀模体
C.人体模体
D.组织补偿器
E.组织填充模体
(答案:D)
6•指出下列止确的射线源的定义的选项(5选2)
A.射线源指询表面的中心
B.射线源指产生射线的靶面屮心
C.射线源指源体积的中心
D.射线源指后表而的屮心
E.射线源指从电了窗引出的电了经过散射泊表面的中心
(答案:A、B)
7•指出射野屮心轴定义的正确选项(5选2)
A.射野中心轴在临床上一般指源中心与照射野中心两点的连线
B.射野中心轴指源中心与水模内5cm深的射野横截而屮心的两点连线
C.射野中心轴指源中心与水模内10cm深的射野截面中心的两点连线
D.射野中心轴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
E.射野屮心轴指源屮心与水模内最大剂量深度的射野横截面屮心的两点
连线
(答案:A、D)
8•指出照射野定义的正确选项(5选2)
A.临床剂量学规定水模体内射野屮心轴上10cm深的等剂量曲线的延长线交
于模体表面的区域为照射野的大小。

氏临床剂量学规定模体内给定的等剂量曲线(如50%等剂量曲线)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为照射野的大小。

C.照射野表示射线束经准直器后中心轴垂直通过模体的范围,它与模体表
面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面积。

D.临床剂量学规定水模体内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等剂量曲线的延
长线交于模体表而的区域为照射野的大小。

E.临床剂量学规定模体内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截面的50%等剂量
曲线在模体表面的投影为照射野的人小。

(答案:B、C)
9•指出对参考点描述的错误选项(5选2)
A.参考点指模体表而下照射野屮心轴上的一个点,一般情况下,为剂量计
算或测量参考的点。

模体表面到参考点的深度为参考深度。

B.参考点是指水模中射野中心轴上80%剂量所在的深度。

C.参考点通常指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如:水模屮钻-60丫射线在
0. 5cm; 6MV X 射线在 1. 5cm。

D.参考点是指水模屮射野屮心轴上一个特定的测量点如:水模屮4MV X 射线
在5cm; 18MV X射线在10cm。

E.对中能(100〜300kV)X射线,其参考点定为水模体的表面。

(答案:B、D)
10•指出对校准点描述的错误选项(5选2)
A.校准点是指照射野屮心轴上指定的测量点,模体表而到校准点的深度为
校准深度。

B.对高能X射线在水模中吸收剂量进行测量的校准点为射野中心轴上最大
剂量点所在深度。

2 0
C.对高能X射线,在水模屮吸收剂量测量的校准点依D I0 lflJ定。

2 0
D.对高能X射线在水模中吸收剂量进行测量的校准点依TPR]。

而定。

E.对钻-60 Y射线,吸收剂量测量的校准点为水模内射野中心轴上0.5cm 处。

(答案:B、E)
11 •指出对入射点和出射点描述的错误选项
A.入射点是射线屮心轴与人体(或模体)表面的交点,位于射线进入人体
(或模休)的那一点。

B.出射点是射线屮心轴与人体(或模体)表而的交点,位于射线离开人体
(或模体)的那一点。

C.在射野中心轴上的人体表面入射与出射剂量之和的均数并不完全等于人体
屮点的剂量。

D.使用圆柱形电离室对人体表面的入射与岀射剂量进行测量。

E.在全身照射屮,对人体表而入射点与出射点剂量的实时监测是必须的。

(答
案:D)
12•指出对源皮距(SSD)和源轴距(SAD)的错误论述
A.源皮距是指射线源到人体(或模体)表面照射野屮心的距离。

B.源轴距是指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的距离。

C.对于SAD技术,是将机架旋转屮心轴置于肿瘤或靶区的屮心。

D.对于SSD技术,是将肿瘤中心置于放射源与皮肤入射点连线的延长线上。

R. SSD技术应用越來越多,而SAD技术只用于姑息和非标称源皮距的照射。

(答案:E)
13.指出对影响半影大小的错误结论
A.几何半影与放射源至限光筒的距离无关。

B.几何半影与放射源的大小有关。

C.穿射半影取决于准直器的设计。

D.散射半影主要决定于射线质。

E.对于钻-60治疗机,儿何半影随准直器下端至皮肤距离的改变而不同。

(答
案:A)
14.指出下列对半影区的错谋描述的选项
A.只有部分放射源的原射线能直接照射到的区域称为几何半影区。

B.几何半影、穿射半影和散射半影构成的总效果称为物理半影。

C.加速器高能X射线产生的半影要比钻-60机的Y射线的半影小得多。

D.散射半影随X射线能量的增高而逐渐变小。

E.半彩区指垂直于射线屮心轴的平而内,10%至9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答案:E)
15.指出下列对平坦度和对称性错误描述的选项(5选2)
A.射野平坦度是指在照射野的80%范围内,最大剂量点与最小剂量点剂量值之
差与其两者的平均值Z比。

B.射野对称性是指在照射野的80%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等距离的两点处的
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之比。

C.野平坦度通常定义在等屮心处(模体表面下10cm)或标称源皮距下10cm 模体
深度。

.
D.平坦度和对称性也可在空气屮测量,但电离室可不必附加剂量建成套。

E.射野平坦度和射野对称性均应好于±2%。

(答案:D、E)
16•指出对百分深度剂量概念的错误结论。

(5选2)
A.百分深度剂量定义为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点深度处
剂量的百分比。

B.在临床上,对高能X (Y )射线PDI)值的计算其参考点通常选在大剂量深
度。

C.对高能X射线,当能量增大吋,表面剂量增加。

D当X射线的能量增大时,最大剂量点向深层移动,建成区变窄。

E在最大剂量深度Z后,某一深度的百分深度剂量随X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答案:C、D)
17.百分深度剂量与射野面积、能量间关系的错误结论是:
A.射野面积很小时,表面下某一点的剂量基本上是原射线造成的。

B.当照射野面积增大时,散射线增多,某一深度的PDD值随Z增加。

C开始时,某一深度的PDD值随面积的扩大而壇加快,以后变慢。

D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面积改变的程度决定于射线的能量。

E低能时,PDD值随射野面积改变较小。

高能则PDD值随射野面积改变较大。

(答案:E)
18 •对等效方野的错误论述是:
A.放疗屮百分深度剂量常以各种大小的方野深度剂量列表方式来表达。

氏临床对矩形野和不规则野,需要进行等效方形野的变换。

C最简单的计算等效方野的方法是将原射线与散射线剂量分开来计算。

D临床上常使用经验公式“面积/周长比”法來解决两种射野的等效问题。

R只要矩形野和一个方形野的面积/周长比相同,则认为这两种射野等效。

(答案:C)
19 一个矩形野的面积为5cmX20cm,问等效方形野的边氏是:
A.8
B.10
C 12
D 14
E 16
(答案:A)
20.模体内某一点的百分深度剂量计算公式的含义是:(5选2)
A指数衰减定律引起的原射线的衰减。

B.射野面积即散射线的影响。

C.与距离反比平方定律的因素无关。

D.远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低。

E.短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高。

(答案:A、B)
21 •由源皮距改变而引发的错误结论是:(5选2)
A.相同射野条件下,源皮距增加,模体内散射体积增大。

B.百分深度剂量随源皮距增加的程度始终小于F。

C.相同射野,不同源皮距的两个百分深度剂量之比,称为F因子。

D.对低能X射线,一般用(F+1) / 2代替F因子。

E.较短源皮距的深度d处的射野比较长源皮距的深度d处的射野要小。

(答案:A、E)
22.两个百分深度剂量之比,即PDD(d b f2, Ao) / PDD(d.,f b Ao),称为F因子, 请选出计
算F因子的正确公式:
A. [ (f2+d.) / (f2+d) ]2 X [ (f.4-d) / (fi+d.) ]2
B・[(f2+dm)/(f|+dj]2 X [ (f t+d) / (f2+d) ] 2
C.[(fi+dj/(f2+d)]2 X[(fi+d)/(f2+dJ]2
D・[(f2+d) / (f2+d.) ]2 X [ (f ,+d) / (f i+d.) ]2
E.[(f2+d m)/(f2+d)]2 X[(f1+d m)/(f1+d)]2
(答案:A)
23.与百分深度剂量无关的因素是:
A.组织或模体深度
B.射线能量
C.射野大小
D.剂量率
E.源皮距大小
(答案:D)
24.对组织空气比概念错谋的描述是:
A.组织空气比是一种更方便处理等中心旋转照射时描述深度剂量的物理量。

B.组织空气比为模体内照射野屮心轴上某一点的吸收剂量与移去模体后同一
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休积模休内的吸收剂量之比。

C.组织空气比值的大小与源皮距冇关。

D.组织空气比随射线能量、组织深度和射野大小的变化类似于百分深度剂量。

E.反散因子定义为射野屮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

(答案:C)
25.与反向散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患者身体厚度
B.源皮距。

C.射野面积
D.射野形状
E.射线能量
(答案:B)
26.与散射空气比大小无关因素是“
A.射野大小。

B.模体材料
C.源皮距
D.射线能量
E.组织深度
(答案:C)
27.对原射线和散射线概念错误的论述是:
A.模体中任一点的剂量为原射线和散射线剂量贡献Z和。

B.原射线的注量遵从平方反比定律和指数吸收定律。

C.散射线包括原射线与准直器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子。

D.有效原射线不包描原射线与准直器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子。

E.模体屮射野内任意一点的原射线剂量为模体散射为零时的该射野的百分深
度剂量。

(答案:D)
28.对射野输出因子错误的论述是:(5选2)
A.射野输出因子是描述输出剂量随射野增大而减小的关系的概念。

B.测量射野输出因子可不必带冇剂量建成套。

C.射野输出因了OUF又称为准直器散射因了Sc。

D.射野很小时,测量射野输出因子可拉长源皮距离。

E.射野输出因子是射野在空气屮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空气小的输出量
之比。

(答案:A、B)
29.对模体散射校正因子测量的错误论述是:
A.模体散射校正因子在模体内的测量深度通常在最大剂量点。

B.直接测量模体散射校止因子是采用在模体表面附加额外挡铅的办法。

C.对保持准直器开口最大时构成不同大小射野的实际测量,较为容易。

D.在测量模体散射校止因了时,其参考射野一般指lOcmX 10cm大小。

R.模体散射校正因子不必实测,可通过计算的方法
(答案:C)
30.对总散射校正因子的错误结论是:(5选2)
A•总散射校正因子为准直器和模体的散射共同造成的结果。

B.总散射校正因了为射野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模体中的输出
剂量之比。

C.总散射校正因子为射野输出因子与模体散射校正因子的和。

D.在测量总散射校正因子时,其参考射野一般指10cmX 10cm大小。

E•总散射校正因子在模体屮的测量参考点选在5cm或10cm深度处。

(答案:C、E)
31・S-为总散射因子;S为准直器散射因子;S为模体散射因子,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
A. S,尸
S P
B. S。

,
亍S+,
C. 尸SJ Sp
D. S,尸s P/s c
E.克,尸S/>+
S;
(答案:A)
32.对组织模体比的错误描述是:
A.组织模体比为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的剂量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
中心轴上参考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剂量之比。

B.组织模体比的参考深度通常取5cm、10cm或最大剂量深度处。

C.当组织模体比的参考深度选在模体中最大剂量点时,称为组织最大剂量
比。

D.组织模体比是组织最大剂量比中的一个特例。

E.组织模体比是空间同一点,不同散射条件的比值。

(答案:D)
33.与组织最大剂量比(TMR)大小无关的因素是:(5选2)
A.射野大小
B.剂量率
C.源皮距
D.射线能量
E.组织深度
(答案:B、C)
34.对等剂量曲线的错误描述是:
A.把模体屮剂量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称为等剂量曲线。

B.射线能量影响等剂量曲线的形状和物理半影的宽度。

C.等剂量曲线在射束边缘附近受能量影响较大。

D.随着能量升高,射野中心部分等剂量曲线由弯曲逐渐平直。

E.当皮肤表面冇斜度时,剂量的建成过程使等剂量曲线出现在离放射源较远的
皮下区域。

(答案:E)
35.对射野离轴比的错误描述是:
A.射野离轴比为射野中任意一点处的剂量与同一深度处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
之比。

B.射野离轴比反映了过射野屮心轴的平面内的剂量分布情况。

C.射野离轴比表示横贯射野,口归一于中心轴深度剂量的离轴剂量分布。

D.射野离轴比是射野等剂量曲线分布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E.通过射野中心轴的平面内的任慧一点的剂量率可表示为同深度处射野中心
轴上剂量率与偏离中心轴剂量率偏离值的乘积。

(答案:B)
36.对与射野离轴比有关因素的错误结论是:
A.射野离轴比与源一准直器距离有关。

B.射野离轴比与准直器的设计有关。

C.射野离轴比与测量模体有关。

D.射野离轴比与加速器束流均整器的设计有关。

E.射野离轴比与放射源的大小冇关。

(答案:C)
37.指出对楔形板错误的的描述
A.高能射线楔形滤过板通常用高密度材料如铅做成楔形扌*1块。

B.普通楔形板不仅改变了平野的剂量分布,而口使射野输出剂量率明显减少。

C.使用一楔多用和动态楔形板可获得任意角度(0。

〜60° )的楔形角。

D.楔形板包扩传统的机械楔形板、一楔多用方式及动态楔形板。

E.楔形板一般应离模体表面或皮肤15cm以上。

(答案:E)
38.对动态楔形板的错误描述是:(5选2)
A.动态楔形板是利用非独立准直器的运动实现楔形板的功能。

B.动态楔形板是利用计算机控制一侧准直器叶片在照射过程中不断移动,而形
成楔形野剂量分布。

C.楔形板可克服射野输出剂量率明显减少,照射吋间加长的问题。

D.动态楔形板可克服固定角度的楔形板对射线质的影响。

E.动态楔形板(包括一楔合成式楔形板)称为物理楔形板。

(答案:A、E)
39.指出对楔形角错误的的描述(5选2)
A.楔形角是描述射线在人体或模体内的等剂量线倾斜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B.楔形角的定义为水模体内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垂线的夹角。

C.楔形角不同于楔形板的物理实际楔角。

D.传统用的楔形角为15°、30°、40°、60°。

E.楔形角随在人体或水模内深度的壇加而愈來愈小。

(答案:B、D)
40.指出下列对楔形因子的错误描述
A.楔形因了为加和不加楔形板时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的剂量Z比。

B.楔形因子一般用测量方法获得,测量深度为水下10cm。

C.测量楔形因子采用通用型系统,楔形因子随射野改变而基木不变。

D.测量楔形因子采用射野依赖系统,楔形因子随射野改变而改变。

E.楔形因子随射野屮心轴的深度而改变。

(答案:E)
41.指出下列对楔形板和楔形因子的错误描述
A.对低能X射线,加入楔形板后其射线质变硬
B.对钻一60丫射线,加入楔形板后其射线质受到影响;
C.对高能X射线,射线质受加入的楔形板影响较小。

D.在钻一60治疗机上,测量楔形因了采用射野依赖系统为节省照射时间。

R.加速器上测量楔形因子采用通用型系统,因为加速器输出剂量率较高。

(答案:B)
42.对楔形野百分深度剂量的正确论述为:(5选2)
A.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为模体屮楔形野屮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
某一固定参考点处的吸收剂量Z比。

B.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为相同人小射野的不加楔板时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
与楔形因子的乘积。

C・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为模体中楔形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某一网定参考点处无楔形板时相同大小射野的吸收剂量Z比。

D.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为相同大小射野的不加楔板时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
除以楔形因子所得的结果。

E.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为相同大小射野的不加楔板吋平野的某一深度处的
吸收剂量与楔形因子的乘积。

(答案:B、C)
43.指出卜•列人体组织及均匀模体的错误论述
A.人体主要由肌肉、脂肪、骨、气腔及帅组织等组成。

B.均匀模体只模拟人体的肌肉软组织。

C.均匀模体中获得的剂量分布用到实际人体时,须对不同组织进行校正。

D.脂肪与软组织有茅别,临床认为,二者应进行校止。

R.均匀模体的组织替代材料的成份、密度及形状和大小均与实际病体存在差别。

(答案:D)
44.人体曲而的校正冇哪三种方法(5选2)
A.组织空气比或组织最大比法
B.冇效源皮距法
C.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D.有效衰减系数法
E.电子密度法
(答案:D、E)
45.不属于组织不均匀性校正的方法是:
A.组织空气比和最大剂量比法
B.有效源皮距法
C.冇效衰减系数法、
D.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E.指数校正法
(答案:B)
46.对组织补偿的错误论述是:
A.填充物材料可以选择薄膜塑料水袋、小米袋、石蜡等。

B.对于200〜400kV的X射线,不可直接将组织填充物放在患者皮肤表面。

C・对于高能X ( Y)射线,填充物必须远离皮肤以保护射线的建成效应。

D.用于修正剂量建成口的吋,填充物必须放在皮肤表面。

D.对于高能电子束,填充物可放在皮肤表面进行组织补偿。

(答案:B)
47.对组织补偿器的错误论述是:
A.组织补偿器,通常不用金属如铜、铝、铅等,而使用组织替代材料。

B.组织补偿器的形状和大小对射线的作用应与被替代的组织填充物等效。

C.组织补偿器可修正射线束的倾入斜和身体表面的弯曲。

D.组织补偿器可修止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

R.组织补偿器口J改善不规则射野的剂量分布等。

(答案:A)
48.对射野挡铅的错误论述是:(5选2)
A.射野挡铅的目的是使射野形状和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

B.射野挡铅的目的是保护射野内重要组织或器官
C.挡铅厚度一般需要特定射线能量的3个半价层。

D.射野挡铅一般可采用低熔点铅合金制作。

E.射野挡铅是为了将原射线减弱掉90%。

(答案:C、E)
49.对高能电了束的错误描述是:(5选2)
A.大约冇15%的患者需采用高能电子束治疗。

B.高能电子朿适于治疗表浅及偏向人体-侧的肿瘤。

C.使用高能电子束治疗病人可有效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

D.随着限光筒到患者皮肤间隙的增加,射野的剂量均匀性变差、半影增宽;
E.拉长源皮距照射,输出剂量不能准确按平方反比定律计算。

(答案:C、E)
50.随电子朿能量增加,引起有关因素改变的错误的选项是:(5选2)
A.表面剂量减小
B.高剂量坪区变宽
C.剂量梯度增大
D.X射线污染壇加
E.电子束的临床剂量学优点逐渐消失
(答案:A、C)
51.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布大致可分为哪几个区(5选4)
A.剂量建成区
B.高剂量坪区、
C.肿瘤治疗区
D.剂量跌落区
E. X线污染区
(答案:A、B、D、E)
52.对高能电子束特点的错误描述是:
A.高能电子束剂量建成效应不明显,表面剂量高并随能量增加而增加。

B.高能电子束随着深度增加很快达到最大点并形成高剂量“坪区”。

C.剂量跌落是临床使用高能电了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D.医用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都包含冇一定数量的X射线。

E.对6〜12MeV电子束的X射线污染水平约为2.0%〜5.0%, 12〜20MeV 电子束的
X射线污染水平约为0. 5%〜2. 0%。

(答案:E)
53.当电了束限光筒离皮肤表面间隙增加时,引起有关因素改变的错谋选项是:
A.表面剂量降低
B.最大剂量深度变深
C.剂量梯度变小
D.X射线污染略有增加
E.高能电了束较低能电了束变化显著
(答案:C)
54.对电子束挡铅的错误描述是:(5选2)
A.附加铅块可固定在限光筒的末端。

B.附加铅块不可直接放在患者体表被遮挡的位置。

C.内遮挡时,可使铅挡和组织接触的界面处产生电了束的反向散射。

D.作内遮挡时,可在挡铅与组织之间加入一定厚度的低原子序数材料。

E.低原子序数材料木身产生的反向散射高,同吋也可吸收铅挡产生的反向散
射。

(答案:B、E)
55.对两相邻野照射的错谋描述是:
A.两电子束野衔接时,原则是使其80%等剂量曲线在所需深度相交。

B.两X射线野衔接吋,可用相邻野彼此沿相邻方向向外倾斜的方法。

C.电子束与X射线野衔接时,一般是使两照射野在皮肤表面共线相交。

D.电了束与X射线野衔接时,会使X射线野一侧出现剂量热点,
R.电子束与X射线野衔接时,会使电子束一侧出现剂量冷点。

(答案:A)
56.电子束治疗应注意问题的错误选项是:
A.电子束治疗病人时,应尽量保持射野屮心轴垂直于入射表而。

B.电了束治疗病人时,应保持限光筒端面至皮肤的止确距离。

C.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输出剂量等,必须进行实际测量,供临床治疗吋
使用。

D.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具有确定的不同的有效治疗深度。

E.电子束的冇效治疗深度(厘米数)约等于1/2电子束的能量(MeV)o (答
案:E)
57.不均匀组织校正(电子束)的错误结论是:(5选2)
A.电子束治疗病人,应对不均匀组织如骨、肺和气腔进行校正。

B.对不均匀组织常采用等效厚度系数(CET)法进行校正。

C.人体骨组织的CET值的范围是从疏松骨的1. 1到致密骨的1・50o
D.肺组织的CET平均值为0. 8o
R.采用等效厚度系数法对不均匀组织进行校正是近似的,存在一定误差。

(答案:C、D)
58.对高能电子束等剂量线变化的错误描述是:
A.高能电子束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B.高能电了束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

C.电子束能量在7MeV以下,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更明显。

D.照射野的大小对高值等剂量线的形状也有所影响。

E.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程度随射线能量而变化
(答案:C)
59.对错谋的描述测量垂直于电了束射野中心轴平面剂量分布的参数和要求是:
A.射野的均匀性
B.射野的平坦度
C.射野的半影
D.选择通过1/3的跟深度与射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
E.限光筒到表面间隙在5cm以内
(答案:D)
60.指岀对模休内电子射束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各符号的错误含义:
A.几为皮肤表而处的剂量。

B・D…•为最大剂量点剂量。

c. Rioo为最大剂量点深度。

D.氏为电子朿屮X射线剂量。

F.臨为有效治疗深度。

(答案:A)
61.指出对模体内电了射束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各符号的错谋含义:
A.陽为最人剂量点剂量的50%所在的深度。

B.HVD为半峰值剂量。

C.心为电子束的射程。

D.&为最大剂量点剂量的85%所在的深度。

E.&为百分深度剂量曲线上,过剂量跌落最陡点的切线与最大剂量点水平线交
点的深度。

(答案:B)
62.对电子束的源点正确的描述是:(5选2)
A.电子束的源点在加速电子经偏转后的彼窗出口处。

B.电了束的源点在离开电了窗后散射箔的中心。

C.电子束的源点在离开电子窗后平板形电离室前表面的中心。

D.电子束的源点是一个形式上的源点,称为虚源。

E.虚源受许多因素影响,在各种情况下,“虚源”位置有所不同。

(答案:D、E)
63.对电了束应用的有关问题的错误论述(5选2)
A.临床上,应对所有配置的电子束限光筒进行实际测量。

B.为获得最好的电子束射野的平坦度、对称性,加速器应采用X射线准直
器射野跟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