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7》

《广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7》

2018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0分)1.<2018年4月揭阳二模20题)斯大林说:“我们之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苏联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因为该政策( >b5E2RGbCAPA.不能迅速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B.不能使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C.发展了资本主义 D.发展了小农经济2.<2018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1题)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p1EanqFDPw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C.重视消费品生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2018年3月肇庆市一模22题)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DXDiTa9E3d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4.<2018年1月汕头市质检11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RTCrpUDGiT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2018年3月江门市一模22题)“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

”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5PCzVD7HxA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6.<2018年4月湛江二模22题)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 )jLBHrnAILg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7.<2018年1月汕尾市高三调研10题)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河西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

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

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

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C2.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①反映了市坊分离,它出现于宋朝以前。

③指的是夜市,它出现于宋朝。

②指的是商帮,它出现于明清。

④指的是列强经济侵略,它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综上,本题选B。

【答案】B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

”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路德反对教会传教的作用,D符合此信息,故选D。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一: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1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充分说明vPJdSByOsV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至上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每个封建政权的推崇13.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

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vPJdSByOsVA.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14.“父行前,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

它反映当时的教育vPJdSByOsVA.鼓励儿童随机应变 B.注重儒家伦理道德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突出三纲五常的内容15.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最直接相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奴隶制工商业发达C.雅典人文精神形成较早 D.雅典人擅长辩论1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vPJdSByOsV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7.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华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用西学来改造儒学、“以夷治华”18.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油,电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珠海市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2018.03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25.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成帝去世后,一立年幼庶孙哀帝,再立九岁庶孙平帝,三默认王莽立仅两岁的孺子刘婴为皇太子。

材料说明A.皇位继承中宗法观念已经崩溃 B.君主专制制度事实上开始动摇C.太后临朝称制有利于政权延续 D.太后立幼是权力斗争激化表现26.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

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这一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27.由于中国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脉流向东部平原地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战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运输问题。

隋朝开挖的大运河成为元、明两朝南北交通的核心。

但明朝前期,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过程。

这主要是由于A.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 B.明初政治中心的变迁C.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 D.江南雇佣关系的出现28.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29.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 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序幕30.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A.地方吏治废弛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君主专制加强 D.试图重建礼乐制度2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26.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

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C.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27.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A.重在经世致用 B.蔑视君主权威 C.追求普遍真理 D.实质虚伪教条28.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29.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全国省级联考】广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全国省级联考】广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

2. 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 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 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士族集团,这体现了儒学对当时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故D正确;秦朝已经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的经济基础问题,故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对士族集团政治地位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下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

该表说明当时A.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B. 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 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D. 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宋代浙江、江西等江南地区书院的数量居多,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故说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故A正确;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材料并不能说明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数量,也无法体现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故C错误;宋代之前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故D错误。

《广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2》

《广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2》

2018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8年4月肇庆市二模15题)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914-1918年应是b5E2RGbCAPA.0.55个B.2.5个C.3个D. 4.6个p1EanqFDPw2.<2018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6题)右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DXDiTa9E3dA.① B.②C.③ D.④3.<2018年3月广州市一模16题)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制造派”是指< )RTCrpUDGiT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4.<2018年高考广东文综15题)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5PCzVD7HxA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5.<2018年1月汕尾市高三调研6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jLBHrnAILg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6.<2018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5题)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doc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doc

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5 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笔记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题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炫图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以下各项是这句话的概括,其中其恰当的是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1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15.以“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为标准,与其相符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16.下面有四副对联关于五四运动,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最新-广东省2018届高中历史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4 必修2 精品

最新-广东省2018届高中历史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4 必修2 精品

2018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8年1月珠海市质检12题)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答案】A【点拨】根据材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可以排除电视和互联网,中国出现电视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

“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应是电话,本题选A项。

【结束】2.(2018年1月汕尾市高三调研7题)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答案】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过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的生活场景;C项是文革时期;B项和D 项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活场景。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结束】3.(2018年4月潮州市二模17题)1789年7月14日巴黎巴士底狱遭市民攻陷,这个消息在十三天之内已经传抵西班牙的马德里,但在距离法国首都只有133公里的皮隆尼(P6ronne),却是在第二十八天才获悉这件事情。

当时导致消息传播速度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 )A.巴黎与其他地区的革命分子意见不合,有意封锁消息B.城市间的海上交通比城乡间的陆上交通更为便利快速C.巴黎革命分子为迅速获得西班牙支持,积极向外求助D.法国各地区发生的许多暴动和革命行动影响交通传播【答案】B【点拨】本题考察世界近代通讯的传播。

根据题干信息“1789年”分析,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消息传递主要是传统的方法。

A项说法错误,法国大革命是各阶层参加个革命活动。

C项史实错误,D项在材料中分析不出。

【结束】4.(2018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5题)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高中历史高三模拟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

高中历史高三模拟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2.王老师上课展示了一幅有关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学图片,你认为它反映出的最主要历史信息是A.描绘了大运河两岸繁华景象和魅力的自然风光B.反映“夜市”出现和白银广泛使用的情景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采矿业D.这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风俗生活画3.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珠海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说明: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5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2.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A.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2.《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

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A. 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B. 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C. 南宋租赁经济盛行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富家巨室”“赁金日增”可知北宋贫富差距的存在,不能说明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南宋租赁经济发展,其深层次说明富家巨室将财富投资到土地而不是投入再生产,表明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故B项正确;据材料“赁金日增”说明南宋租赁经济盛行但这是表象不是深层次的反映,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材料没有南北方经济总量对比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D项错误。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附答案)本试卷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度2、有人曾赞扬右图中的人物:“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据此判断该人是A、左宝贵B、邓世昌C、聂士成 C、丁汝昌3.之所以要废除宰相制度,是因为明初皇帝认为A.胡惟庸骄恣擅权 B.建内阁后,宰相一职可有可无C.宰相制危及皇位 D.宰相制妨碍了皇权高度集中4、1911一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D、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5、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

“这里”指的是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8、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突出说明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C、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D、美国经济政治实力下降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0、右边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其理论依据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11、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B、是近代法制的渊源C、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D、使雅典城邦最终形成12、2008年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为为新一届总统。

广东省珠海市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2.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3.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4.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5.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这说明()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世界贸易迅猛发展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D.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6.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丁”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7.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A.欧洲启蒙思想已经控制中国舆论界B.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C.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D.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8.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同时中国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学术上侧重与英法关系的研究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苏关系影响到舆论与外交9.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10.《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进步性表现在()A.逐渐实现人治向法治转变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11.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材料表明()A.华盛顿政治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B.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有主导作用C.发达国家不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D.加强协商对话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12.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二、简答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外流现①19世纪末,由于战争、改革和新设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②1933年,美元贬值的300%.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造成银价飞涨给中国等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危机.③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④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⑤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美元(地位)发生数次变化的原因.14.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发展有著深刻的影响.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种变化的原因.[选做题A]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粮,官为分界,在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中国赋税史••张居正改革》材料二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一条鞭法“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从内容方面,概括“一条鞭法”的积极影响.(2)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并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选做题B]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影响等舞弊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从理论上说,英国下院选举制看起来很“完美”.按照规定: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贫富、职业,不受资格限制,都有选举下院议员的权利,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匿名投票.因此从形式上看,下院选举表达了平等、普遍、公正的原则,所有国民都参加到国家的政治进程中来了,体现着民主的特征.但理论与实践却会脱节,英国选举是个极好的案例.﹣﹣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安排上的优缺点.说明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简析英国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选做题C]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茨威格《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众对威尔逊如此狂热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的“和平”为什么是“不完全的和平”.[选做题D]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2017-2018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着重是唐宋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内容.【解答】题中反映唐朝时,皇帝的诏令受到三省机构的限制,宋朝的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评议到皇帝出行(的事),即皇帝也会脸上变色;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那连宰相也要待罪,说明谏官对皇帝的言行具有一定的制约影响,因此A项符合;B项内容与唐朝有关,但与宋朝无关,不全面,故排除;C项在君主专制下不存在皇权外的决策机构,故排除.故选A.2.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解答】从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来,江南经济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导致市民阶扩大,从而出现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城镇中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说明商品经济影响下,人们热衷于对财富的追求,因此材料体现了由于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故B项符合;A项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和C项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在材料中末有体现,故排除;封建社会强调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未改变,故D项错误.故选B.3.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考点】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项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应排除.从材料“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看,功名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说明政府重在对商人的限制,而不是强调海禁.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4.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考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析】主要考查儒家思想,要求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认识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影响.【解答】材料的意思是“君主不做君主的事情,臣子不尽臣子的本分,藩镇不听话,有权的大臣很嚣张,唐朝灭亡后有五代之乱”,故强调的是由于伦理纲常的破坏,才导致天下混乱的局面.因此C项符合;A项七国之乱是西汉时期,不符合;B项中把儒家的伦理纲常等同于宗法制,不符合;D项内容在题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C.5.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这说明()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世界贸易迅猛发展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D.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考点】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关键是清楚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解答】“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这说明茶叶贸易对社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选D,ABC则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6.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丁”指的是()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考点】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武昌起义;戊戌变法的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观念(革命史观),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戊戌变法等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解答】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界影响,史学研究的指导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到维新变法,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D 项错误.故选C.7.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A.欧洲启蒙思想已经控制中国舆论界B.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C.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D.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考点】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内容,了解中国由维新改道路向民主共和道路发展必然趋势.【解答】20世纪前中国发生维新改良运动,但结果被清政府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暴露无遗,资产阶级兴起了民主共和革命的道路.因此材料中时间“20世纪初”、翻译出版“《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故C项符合题意;B项”“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故排除;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资产阶级政体之争”故排除D.故选C.8.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同时中国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学术上侧重与英法关系的研究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苏关系影响到舆论与外交【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以及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解答】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材料提到,“20世纪60年代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特点,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中国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也是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国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 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D.9.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考点】罗马法.【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律,要求掌握罗马法发展过程,并理解自然法的含义.【解答】从题中的材料意思体现罗马法是在在法律的实践中和自然法的理论指导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是“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体现追求公平、正义的原则,从所学知识可知,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的开放和灵活,因此A项符合题意;自然法是在罗马法的实践和发展中形成的理论,两者相辅相成,B项中的表述不科学,故排除;C项表述错误,当时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法律保护,因此不可能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0.《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进步性表现在()A.逐渐实现人治向法治转变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考点】英国《权利法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了解《权利法案》和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体现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故A项符合;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英国《大宪章》对国王就开始有权力的限制,故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控制议会管理国家,D项错误.故选A.11.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材料表明()A.华盛顿政治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B.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有主导作用C.发达国家不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D.加强协商对话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表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推动世界一体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作者的霸权思维.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反映,而且说法错误,应排除.发达国家的主导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加强协商对话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B.12.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考点】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答】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题干材料问的是2000年以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原因.D 项不是说的原因,故排除;ABC都是2000年以后办学方式多样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现象出现的原因,B项是根本原因.故选B.二、简答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外流现①19世纪末,由于战争、改革和新设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②1933年,美元贬值的300%.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造成银价飞涨给中国等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危机.③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④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⑤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美元(地位)发生数次变化的原因.【考点】材料解析题;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西方国家经济“滞涨”现象.【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查近代中国两次白银外流危机的原因以及南京政府解决的措施.(2)本题考查美国经济的发展.考查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美元(地位)发生数次变化的原因(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主要包括一系列战争的失败,巨额的战争赔款,洋务运动等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鸦片走私猖獗也会导致大量的白银外流.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币制改革,白银国有,实行法币政策.。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5.(25分)(1)态度:彻底批判传统礼仪文化。

(1分)评价:打击了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捍卫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全盘否定,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分)(2)原因:对“文革”的反思,改革开放以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自信心的提升。

(4分)影响: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但流于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4分)(3)同:革命时期都否定传统礼仪;都呈现简约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后来都出现传统礼仪的回归。

(6分)原因:受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近代工业文明的推动;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对传统礼仪文化演变过程的理性反思。

(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26.(12分)答案示例:不当之处一:把近代德、日等国视为与晚清中国一样的“君主之国”。

(1分)说明:君主政体主要有封建君主专制与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两种。

晚清中国属于前者,而近代德、日,其政体虽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属于后者,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3分)不当之处二:认为“民主之国”(即民主共和制)中的总统无权。

(1分)说明: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在行政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

二者都是本国国家权力的中心。

(3分)不当之处三:过分夸大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

(1分)说明:西方政治注重分权与制衡,如英国,首相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但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权力相对独立平等,又互相制约。

(3分)不当之处四:认为“民主之国”的政治理念与孟子仁政思想相同。

(1分)说明: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其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主权在民”,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3分)不当之处五:对西方政党政治的认识比较片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金大安二年(1076年)董氏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李方膺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

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咸丰皇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清朝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中国国民党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信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并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含解析)说明: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5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2.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A.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2.《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

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A. 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B. 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C. 南宋租赁经济盛行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富家巨室”“赁金日增”可知北宋贫富差距的存在,不能说明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南宋租赁经济发展,其深层次说明富家巨室将财富投资到土地而不是投入再生产,表明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故B项正确;据材料“赁金日增”说明南宋租赁经济盛行但这是表象不是深层次的反映,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材料没有南北方经济总量对比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D项错误。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B. 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 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这说明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察举制的弊端,故D项排除。

4.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

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

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A. 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B. 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C. 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D. 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答案】C【解析】根据“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可知,儒家的尊卑男女长幼关系伦理观念是封建统治者加强对农民统治的需要,C正确;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结合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

5.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A. 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B. 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 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这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各派力量合力促成的,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可知,此时的立宪派力量还很强大,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 项错误;此时民主共和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主旨信息。

本题的主旨信息是: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

由此判定答案。

6.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会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这反映出中共A.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B. 开始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C. 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D.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答案】A【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这是基于当时中国国情所提出来的,体现了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所以选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故B错误。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所制定的决策,与题干中1925年不符。

故D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及发动农民斗争的重要性,但是重要性并没有上升到“主要任务”的层次,排除C;据材料“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可知中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A正确。

7.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

这反映出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反映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有条件的,具有合理性,故D 项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使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不是“抗战四年”,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国力并不强大,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地大物博的条件,不是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故C项错误。

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

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

该观点认为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D.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三力平衡政治引推动了中国崛起,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仅仅涉及社会力量,故C项错误;材料不仅仅涉及资本力量,故D项错误。

【点睛】“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关键信息。

9.格罗特《希腊史》中指出:“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

”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A. 实现分权制衡B. 背离民主原则C. 存在权力集中D. 具有法治保障【答案】C【解析】根据“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表明执政官、五百人大会掌握司法、行政大权,权力集中,C正确;材料反映权力集中,没有涉及分权制衡,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紧扣材料“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分析解答,排除与材料信息无关选项即可。

10.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阶段,特别是在19世纪50—60年代,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两倍,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蒸汽机使用更加普遍,铁路建设尤为突出,总长度接近1.8万公里。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快法国基础学科研究的革新速度B. 实现了产业革命在法国的充分开展C. 促进了法国民主制度走向最终确立D. 增强法国参与殖民扩张活动的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益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基础学科研究,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产业革命的发展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殖民扩张,故D项排除。

11.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A. 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 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C. 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答案】B【解析】从“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所体现出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在“必然”二字上;C选项过于局限,不应该只是落后国家;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12.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美国主导对日改革,以1948年为界,前一阶段以激进为主,包括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刷新内政等一系列民主化措施;1948年后减缓了政治改革,转向经济复兴。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B. 战后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C. 美国和苏联冷战冲突加剧D. 配合马歇尔计划正常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后美国减缓了对日本的政治改革,转向经济复兴,开始扶植日本,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苏冷战的加剧,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故A项错误;B项不是美国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排除;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7年,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计15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

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