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 步 叙事
莫怀戚
散文
谈谈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 国古代把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称为“散文”。及 除诗 词 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 概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叙事 、记 人 、状物 、写景 、说理的文艺性文体。范围广形式多样, 兼有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浓亲情的、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和睦 相处的、尊老爱幼的家庭。
课文研读
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 有什么不同?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 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 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这一 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 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美德。
课文研读
谁来解决分歧?
“我”
为什么“我” 来解决?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①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②“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作者简介
莫 怀 戚 , 1951 年 出 生 , 男 , 汉 族 。 笔 名 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 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 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 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 “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 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意境美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 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 东西——生命。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有声 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人散步 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对称美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 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人到中年,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 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 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 何尝不是这样?
第(1)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 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 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 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课文研读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 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 ②第2段最后一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 她的话一样”,把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 乖顺、老人的孤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一、立意新颖,以小见大
小事
大理
散步
尊老爱幼
二、大词小用
例句:
① 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② 在面对“分歧”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③ 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④ 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
作用: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透露《散 步》一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 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思考探究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 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 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一个 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也是这样,整个世界就是由 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课文研读 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 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 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课文研读
在这样的田野里,看到这样的景
课文研读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熬”,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 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课文研读
文中除了母亲,还有谁也在饱受着煎熬呢?
“我”也饱受着煎熬。因为“我”担心母亲会突然 去世,就像“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 候去世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 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 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 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 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 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 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 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课文研读
概括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总起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 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2):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 变,并为我下文背母亲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3-5):写南方春天田野里的景色以及 一家人散步于春光中的乐趣。 第四部分(6-8):写散步路线上的不同意见和解 决问题的办法。
特点是“形散神聚”。如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 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散文分为: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三大类。
导入新课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 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 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 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 我们前进的力量。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 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字词积累
信服 两全
分歧 粼粼
取决 一霎 各得其所
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季节? 初春
2.散步的地点? 田野 “我” 、母亲、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妻子、儿子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分歧 5.什么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 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 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 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 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哲思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 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思考: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散步
关于线索
几种常见的线索。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 ⑥地点线索。
课文研读
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①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②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的依据。
( )的儿 ( )的妻
( )的妈 ( )的“我”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Leabharlann 的家庭?母亲(慈爱的)
(孝顺的)
“我”
(贤惠的)
妻子
(天真可爱的)
儿子
色,作者自然联想到什么? 生命
这些环境描写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很 好地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使人似乎闻到了 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传递出春回大地的生命感 慨,还表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烘托了一 家人的祥和、欢乐、幸福心情。
课文研读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我”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趣
(责任重大)
莫怀戚
散文
谈谈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 国古代把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称为“散文”。及 除诗 词 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 概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叙事 、记 人 、状物 、写景 、说理的文艺性文体。范围广形式多样, 兼有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浓亲情的、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和睦 相处的、尊老爱幼的家庭。
课文研读
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 有什么不同?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 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 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这一 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 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美德。
课文研读
谁来解决分歧?
“我”
为什么“我” 来解决?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①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②“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作者简介
莫 怀 戚 , 1951 年 出 生 , 男 , 汉 族 。 笔 名 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 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 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 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 “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 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意境美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 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 东西——生命。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有声 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人散步 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对称美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 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人到中年,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 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 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 何尝不是这样?
第(1)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 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 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 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课文研读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 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 ②第2段最后一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 她的话一样”,把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 乖顺、老人的孤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一、立意新颖,以小见大
小事
大理
散步
尊老爱幼
二、大词小用
例句:
① 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② 在面对“分歧”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③ 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④ 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
作用: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透露《散 步》一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 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思考探究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 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 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一个 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也是这样,整个世界就是由 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课文研读 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 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 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课文研读
在这样的田野里,看到这样的景
课文研读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熬”,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 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课文研读
文中除了母亲,还有谁也在饱受着煎熬呢?
“我”也饱受着煎熬。因为“我”担心母亲会突然 去世,就像“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 候去世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 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 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 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 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 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 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 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课文研读
概括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总起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 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2):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 变,并为我下文背母亲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3-5):写南方春天田野里的景色以及 一家人散步于春光中的乐趣。 第四部分(6-8):写散步路线上的不同意见和解 决问题的办法。
特点是“形散神聚”。如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 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散文分为: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三大类。
导入新课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 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 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 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 我们前进的力量。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 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字词积累
信服 两全
分歧 粼粼
取决 一霎 各得其所
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季节? 初春
2.散步的地点? 田野 “我” 、母亲、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妻子、儿子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分歧 5.什么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 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 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 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 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哲思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 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思考: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散步
关于线索
几种常见的线索。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 ⑥地点线索。
课文研读
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①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②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的依据。
( )的儿 ( )的妻
( )的妈 ( )的“我”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Leabharlann 的家庭?母亲(慈爱的)
(孝顺的)
“我”
(贤惠的)
妻子
(天真可爱的)
儿子
色,作者自然联想到什么? 生命
这些环境描写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很 好地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使人似乎闻到了 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传递出春回大地的生命感 慨,还表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烘托了一 家人的祥和、欢乐、幸福心情。
课文研读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我”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趣
(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