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生活》第九、十课知识点整理版A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新知识点
1.【老课本P85第四单元导言部分】从“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以后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2.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下表述主要从国家角度,做题时审清主体灵活把握)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⑦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⑨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新版第九课的导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版第九课最后一段总结性表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多渠道多角度采集,注意结合具体题目灵活把握,其中的④⑤是新教材新加的内容)①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联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关系)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联系优秀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必然性、必要性:这一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⑥有利于增强我们的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与活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有利于深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⑦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⑧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历史证明,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
【专家点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做到“六个坚持”: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6.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及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一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8.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决定要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虚线框探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视角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视角二:如果抛弃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就会像无根浮萍、断线风筝,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

视角三: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视角四:当前,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综合上述视角,进一步阐明“必由之路”的道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
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虚线框探究】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视点一: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视点二: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视点三: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

视点四: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

视点五: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就其中一个视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会。

10.如何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
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3
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4为(三个信心)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5)(怎么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能够确保文化建设、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即老课本P99虚线框内的四点)
【变型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这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即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专家点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深厚实践基础。

所有这些,必将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

11.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③对个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3)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①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原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必须发展科学事业。

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③发展文化事业。

原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相关链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公民个人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参加亿万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青年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参加亿万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7)(必要的情况下答上第三单元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或者放在第3点前面答)
12.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有利于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热点举例】社会管理创新、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等。

例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说明】应了解当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哪些形式。

如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孝行少年等、学习先模人物或者感动中国人物等。

1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老教材P103虚线框内容没有变)
1、【本课导言修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我们要更加努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必要性: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2)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促进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命题预测:学习宣传(或评选)思想道德模范有什么重要意义?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②党领导的不同时代涌现的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有利于……(请调用本单元常用术语和材料信息加以补充)
3.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新教材表述:人们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总是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总会因为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差异。

然而,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
德素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如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关系(类同题:如何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1)是什么:(老教材P113第三段,表述略有修改)①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④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

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

④面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专家点评】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则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离开了“魂”,“体”就没有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空洞无物,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不可能实现。

(3)如何建设: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④如何处理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关系(类似同题:如何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当前,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5.在文化建设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文化多样化是否矛盾?
①在文化建设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文化多样化是一致(统一)的。

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③没有文化多样化,社会
主义文化就会单调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④文化越是多样化,越需要主心骨,需要弘扬主旋律。

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生活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6.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例举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1)为什么:全面提供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怎么办: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7.为什么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①重要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必要性: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③意义:明辨荣耻,有助于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8.面对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我们应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9.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区别:含义不同,没做修改见老课本。

10.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详尽分析见老课本,没做修改)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之”见课本)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③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11、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详尽分析见老课本,没做修改)
12、“综合探究”标题“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改为“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①③④⑤⑥是教材综合探究的原文,其余的则是整合的8-9-10三课的正文内容)
①从方向性质看,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从道路看,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