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
海底两万里
一、选择题
1.诺第留斯号船长为船员选择珊瑚地为墓地,是因为
A.珊瑚虫可以封锁墓地B.珊瑚石比较坚硬
C.珊瑚很漂亮D.珊瑚石不为人知
2.下面不是尼摩船长保护长须鲸理由的一项是
A.长须鲸善良无害。

B.因为无故滥捕,这里的鲸鱼越来越少。

C.长须鲸自有它的天敌。

D.长须鲸没有利用价值。

3.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儒勒·凡尔纳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该书的动人之处在于科学和幻想的巧妙结合,书中的一些奇妙想象,如人类登月、太空飞行、潜入地心等,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C.主人公驾驶的潜艇是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很坚固。

D.船长尼摩也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作者反对殖民主义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4.下列对《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著名的海域。

B.《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的船长是尼摩,他的身份还有前印度王子、设计师、建筑师。

C.在陆地上的几天里,康塞尔捕到了一只珍贵美丽的鸟叫极乐鸟,其被捕的原因是被红果灌醉而飞不起来。

D.法拉格特是一位职业的捕鲸专家,他有一个外号叫鱼叉手之王。

二、填空题
5.《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其仆人
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号潜艇周游海底的故事。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的船长,驾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7.填空。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19 世纪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的“ 三部曲”之一。

第一部是《》,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

8.《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

而事实上,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只不过是他的幻想。

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

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选择图,相关情节:
科幻小说的特点:
三、解答题
9.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

10.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海底两万里》的名著阅读课上,小钱同学在发言中说:“我觉得尼摩船长也是一个‘圆形人物’,他身上有反对殖民压迫的一面。

”然而,当老师问他书中的哪些文字让他有了这样的阅读感受时,他却支支吾吾,说自己记不太清了。

也是这节课上,在分享阅读方法时,小唐同学说道:“《海底两万里》里面很多海洋中的景物描写,说实话,对这些海洋中的珊瑚啊、鱼啊、水母啊,我提不起兴趣,所以每次读到这些时,我就直接略过,去看后面发生的故事了。

对于小钱、小唐同学的阅读方法,你怎么看?请作简要评析。

12.阅读《海底两万里》中的片段,回答问题。

“‘鹦鹉螺号’船只没有搁浅,先生,”A 冷冷地回答我说,“它是在海床上面歇息。

居维尔要想其船只脱浅,必须做艰巨的工作,而且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至于这些活儿,我可是什么都不用干,星盘号和虔诚女号两艘船只几乎是沉没了,但是,我的‘鹦鹉螺号’船只却是没有任何危险。

明天,在那指定的日子,指定的时刻,潮水就会将它平平安安地托起。

它又将在大海大洋之中穿梭般航行起来。

“船长,”我说,“我不怀疑……,”
“明天,“A 于是站起身来,又说道,“明天,下午2 时4 分,‘鹦鹉螺号’船只将浮出海面,将会毫无损伤地驶离那托里斯海峡。


选文中的“A”是指,他具有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题
13.名著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 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

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100 米以内的物体。

百米之外,水底现出蓝天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

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

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 选段岀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
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填人名),在海底做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2) 请简要概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

14.我回到客厅中,既怕碰见又想碰见尼摩船长,既要又不要看见他。

我可以跟他说什么
话呢?我可能隐藏住他使我心中发生的那种自然而然的厌恶吗!不能!那么看不见他,不跟他面面相对是好些!忘记了他是好些!本来也只能这样!
我在诺第留斯号船上过的最后这一天是多么长!我一个人单独在那里。

尼·德兰和康塞尔躲开我,不跟我说话,怕泄露我们的计划。

六点,进晚餐,但我并不饿。

我虽不想吃,但我勉强吃些,不愿意把自己弄得没有气力。

六点半,尼德兰走进我房中来,他对我说:“我们只到出发的时候才能再见了。

十点,月亮还没有上来。

我们乘黑暗逃走。

您到小艇那边来。

康塞尔和我,我们在那边等候您,”
加拿大人说完了就走,连回答他的时间也不给我。

我要确定一下诺第留斯号所走的方向。

我到客厅中去。

我们是在深五十米的地方,船以惊人的速度向东北偏北方驶去。

我最后看一下堆在这陈列室中自然的奇珍异宝,艺术的宝库,最后看一下有一天要跟亲手收集它们的人一齐消灭在海底的那无比的珍贵收藏。

我想在我心中把我的十分深刻的印象最后一次固定下来。

我就这样过了一小时,在光辉的天花板发出的电光照耀下,把玻璃柜中那些辉煌灿烂的珍宝重看了一遍。

然后我回房中来。

到了房中,我穿了海中穿的结实衣服,整理了我的笔记,把它包裹紧密,仔细地装在贴之的口袋里。

我的心跳得很厉害,不能抑制我的脉搏。

当然,我的心绪,我的激动,,可以被尼摩船长的眼睛看出来。

他这时候干什么呢?我到他房门口细听一下。

我听到有脚步声。

尼摩船长在里面。

他并没有睡下。

听到他的每一动作,我觉得他就要走出来,质问我为什么要逃走!我感到有连续不断的警报声。

我的想象又把这些警报声扩大起来。

这种感觉十分难受,使得我心中想,到船长房中去,跟他当面,用手势和眼光向他挑战,或者倒好些!
这简直是疯狂的想法。

很运气,我抑制住自己,我躺在床上,让身体的激动平息下来。

我的神经安静了一些,但脑子受了过度的刺激,在迅速的记忆中,我又看见我在诺第留斯
号船上度过的整个生活,自我脱离了林肯号以来所碰到的,或快乐或痛苦的所有意外事件:【海底打猎,托列斯海峡,巴布亚岛的土人,坐礁搁浅,珊瑚基地,苏伊士海底地道,采多林岛,克里特的潜水人,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冰山,由极,被困在冰层中,跟章鱼战士,大西洋暖流的风暴,复仇号,以及那把船跟船员一起撞沉的可怕场面】……所有这些事件都涌现在我眼前,好像那些背后的布景,在舞台底层,一幕一幕地揭开。

这时候,尼摩船长在这离奇古怪的环境中间显得异常巨大。

他的形象集中起来,现岀超人的典型。

他并不是我的同类人,他是水中人,是海中神。

——选自《海底两万里》(有删改)(1) 请依据选文和阅读原著的记忆,把有关选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诺笫留斯号抵达北
大西洋尼摩船长潜入海底凭吊“复仇者号”后,潜艇遭到,“我”目睹了,于是决定。

(2) 按括号内要求答题。

我回到客厅中,既怕碰见又想碰见尼摩船长,既要又不要看见他。

(“我”为什么“既怕碰见又想碰见尼摩船长,既要又不要看见他”?请结合《海底两万里》的相关内容回答)
到了房中,我穿了海中穿的结实衣服,整理了我的笔记,把它包裹紧密,仔细地装在贴身的口袋里。

我的心跳得很厉害,不能抑制我的脉搏。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 有其他中文译本将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删去了。

你认为该不该删,请说明理由。

(4) 请结合全书,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句“他是水中人,是海中神”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4 ADBD
5. 儒勒·凡尔纳;阿龙纳斯;鹦鹉螺
6. 海底两万里;尼摩
7. 法;儒勒·凡尔纳;海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8. 一;尼摩船长邀请阿龙使用的猎枪,具有高压电能,动物被击中后可以像被雷击一般倒
下。

;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而新奇,但这种想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9. 示例:潜艇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10. 诺第留斯号在南极冰层之下前进时,冰山翻转撞上诺第留斯号,堵住了所有的出口;后
来尼摩船长让诺第留斯号用自身重量来回冲撞,冲破冰层。

11. 小钱同学在阅读时注意对文中的人物作出评判,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遗憾的是,他的阅
读感受没有“聚焦”到具体的文字之上,因此读得不免粗糙了一些,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边读,边圈点勾画,做些笔记,这样才能提升阅读质量,更好地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唐同学其实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采用了“快速阅读”的策略。

像《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结局,我们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围绕全书的核心人物“尼摩”进行阅读,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12. 尼摩船长;智慧、勇敢、自信、有责任感
13. (1) 尼摩船长
(2) 结局是博士和他的同伴回到了陆地,博土将这次的经历写成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而尼摩船长和他的潜艇仍然在大海航行。

14. (1) 战舰的攻击;战舰爆炸,全员失踪;逃走
(2) 我怕尼摩船长发现我们要逃走的计划。

回忆起在在潜艇中的快乐的日子,又有些不
舍的分别。

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我要离开前的准备工作已完备,要逃走前紧张的心
理。

(3) 不该删去,这些是“我”在潜艇上的所有的回忆,有快乐、有痛苦,表达出“我”离开前
的不舍。

曾经经历的种种困境,也是“我”要逃走的原因。

丰富故事情节,使文章更加完整。

(4) 尼摩船长是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表面看来,他似乎
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