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导练:专题二-细胞代谢(含答案)小专题4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2 细胞的代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2 细胞的代谢
A.若完全培养液中缺少镁元素,t1~t2时间段会延长 B.在t5时适当升高温度,植株光合速率会将进一步加快 C.在t4时向玻璃罩内适量补充CO2会加快植株的光反应速率 D.在t3~t4阶段,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CO2含量下降
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 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则t1~t2时间段会延长,A 正确;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t5时适当升高温度,植株光合速率 会将减弱,B错误;由图可知,在t4时向玻璃罩内适量补充CO2会加快植株的 光反应速率,C正确;在t4时向玻璃罩内适量补充CO2会加快植株的光反应速 率,说明在t3~t4阶段,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CO2含量下 降,D正确。
物的生成 D.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
解析:根据题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2反应产生水,A正确; 有氧呼吸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而磷酸戊糖途径产生了多种 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进一步生成了其他有机物,所以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 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B正确;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细胞内只有10%~ 25%的葡萄糖参加了磷酸戊糖途径,其余的葡萄糖会参与其他代谢反应,例如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也会被标记,所以用14C标记葡萄糖,除了追踪到磷酸戊糖 途径的含碳产物,还会追踪到参与其他代谢反应的含碳产物,C错误;受伤组 织修复即是植物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需要增殖,所以需要核苷酸和氨基酸等 原料,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可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D正确。
B.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C.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乙植物低 D.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乙植物可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小专题2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学案(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小专题2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学案(考试必备)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例1(2018·全国Ⅰ,30)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答案(1)甲(2)甲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3)乙(4)CO2解析(1)由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大,说明甲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

(2)当种植密度过大时,植株的叶片会相互遮挡,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

由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

(3)由曲线图可知,在低光照强度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在高光照强度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甲植物,所以乙植物更适合在林下低光照强度的环境下种植。

(4)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温度较高,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2明显减少,抑制了暗反应,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例2(2013·四川,8)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全国卷地区)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 第2单元 细胞代谢 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名师课件

(全国卷地区)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 第2单元 细胞代谢 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名师课件

图T4-1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题 [答案] C
聚 焦 拓
[解析] C5与CO2结合,形成2分子C3的过程称为CO2的固 定,由图可知,该过程没有消耗ATP,不会将ATP中

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A项错误。CO2需要
先固定为C3后才能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形成糖类,B项错误。暗反应过程中,一些接受能量
■ 方法总结
C3和C5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 当光照强度或CO2浓度改变后,短时间内C3和C5的含量均 可发生变化。无论分析哪种物质的含量变化,都要从生成
核 和消耗两个角度分析。C3产生于CO2的固定过程,消耗于
心 考
C3的还原过程,C5产生于C3的还原过程而消耗于CO2的
点 固定过程。
整 合
如图T4-4所示,在光照强度等适宜
于[H]和ATP增加,所以C3的还原过程增强,而CO2的固定 过程没有马上增强,所以C3含量会减少而C5含量会增加。D 项:由于光照强度增加,水的光解速率提高,所以氧气的
生成速率也提高。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题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
聚 焦
述,错误的是(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够释放能量,无氧呼吸只有第
核 一阶段释放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
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浓度太低;实验材料放置时间
过长,叶绿素含量太少(答出两项且合理即可)
核 心
(3)如图:




突然停止光照后,[H]和ATP的含量下降,C3的还原过程 减弱,而CO2的固定过程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 增加,C5的含量减少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温习第二部份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三回扣四大模块基础锁定高考权威押题模块1细胞代谢专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温习第二部份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三回扣四大模块基础锁定高考权威押题模块1细胞代谢专

模块一细胞代谢1.细胞中各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比例是恒定不变的(×)2.ATP与DNA均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3.没有细胞核的生物必然是原核生物(×)4.细胞学说揭露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5.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再翻译(√)6.无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7.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散布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8.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适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9.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神经递质结合(√) 10.有中心体的细胞必然是动物细胞(×)11.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没必要然有大液泡和叶绿体(√)12.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13.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核孔多(√)14.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通过核孔能进入细胞核,DNA、mRNA通过核孔能出细胞核(×)15.酶催化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使化学反映顺利进行(√)16.过酸、过碱或温度太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乃至使酶永久失活(√)17.酶制剂适于低温下保留,是因为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固(√)18.ATP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19.ATP与ADP彼此转化的能量供给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在正常细胞中时刻不断地发生并处于动态平稳当中(√)20.萤火虫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酶,能够催化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映(√)21.细胞内的吸能反映一样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映一样与ATP的水解相联系(×)22.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23.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及细胞代谢不同(√)24.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组成的大体单位是氨基酸(×)25.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中大量存在(×)26.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27.水稻种子呼吸速度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28.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进程(×)29.有氧呼吸进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30.高等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低等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31.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含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32.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能够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33.有氧呼吸的三个时期都有ATP产生,但第三时期产生的ATP最多(√)34.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映物(√)35.各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要紧场所都是线粒体(×)36.人长时刻猛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比安静时多(×)37.细胞呼吸的产物若是没有水,就必然是无氧呼吸(√)38.人体猛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39.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40.叶绿素a和叶绿素b要紧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要紧吸收蓝紫光(√)4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散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散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42.光照越弱,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强,阳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43.某一光照强度下,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互换,则可判定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44.真核细胞中光反映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映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45.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进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46.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47.降低光照将直接阻碍到光反映的进行,从而阻碍暗反映;改变CO2浓度则直接阻碍暗反映的进行(√) 48.CO2浓度不变,由光照到黑暗的情形下,C3含量将下降,C5、[H]、ATP和有机物含量将上升(×) 49.净光合速度(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总光合速度(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细胞呼吸速度(O2消耗量或CO2释放量)(√)50.并非是无氧情形下最有利于种子贮存,而是消耗有机物最少时的氧浓度最有利于种子贮存(√)51.光反映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作用相同(×)5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被利用(√)53.观看有丝割裂末期的细胞,可看到在细胞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慢慢扩展形成细胞壁(×)54.动物细胞有丝割裂中一对中心粒在间期倍增形成两个中心体(√)55.无丝割裂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转变,也没有DNA分子的复制(×)56.蚕豆叶肉细胞适合做观看细胞有丝割裂的材料(×)57.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互换效率提高(×)58.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割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割裂(×)59.动物细胞有丝割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60.有丝割裂间期DNA复制的进程需要解旋酶参与(√)6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割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割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量不同,DNA分子数量相同(√) 62.动物细胞有丝割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63.有丝割裂进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割裂前期,消失于割裂后期(×)64.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割裂进程中显现的一种结构(×)65.有丝割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66.在细胞周期中,割裂间期的持续时刻通常比割裂期的短(×)67.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割裂进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二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二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量为 0(如图 4)。 BC 段时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 细胞呼吸强度,净光合量 大于 0,就 植物来说,只有净光合量 大于 0 才能正常生长(如图 5)。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C 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 最大值 时的最低光照强度。若改变某一 因素(如 CO2 浓度),使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减小),而呼吸作用不受影 响时,光补偿点应左移(右移),光饱和点应右移(左移);若改变某一 因素(如温度),使呼吸作用速率增大(减小),则光补偿点应右移(左移)。 (2)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 ①净(表观)光合速率>0 时,植物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净(表观)光合速率=0 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净(表观)光合速率<0 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 物将死亡。
考点一 核心整合
试题 解析
5.(2014·高考海南卷)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 CO2 释放和 O2 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题组集训
(1)在 12~24 h 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 要 方式 是 ________呼吸 ,该 呼吸 方式 在细胞 中发 生的 部位 是 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1)无氧 细胞质基质 CO2 和乙醇 (2)减少 在此期间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没有光合作用合成 有机物 (3)有氧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物质转化问题的策略 解答时,应结合所给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理解教材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把握相关生理过程 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光合作用:物质变化为 CO2→C3→C5+(CH2O)、H2O→O2+ [H],能量变化为光能→活跃的化学能([H]和 ATP 中的能 量)→(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2018版高三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光

2018版高三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光

第二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高考必背——记一记1.光合作用的核心知识(1)光反应在光下才能进行,暗反应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为暗反应供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为其他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2)叶绿体并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蓝藻、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CO2浓度影响暗反应,但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4)总光合量、净光合量的表示方法①CO2的吸收量;②O2的产生量、制造量;③CO2的固定量、消耗量;④O2的释放量;⑤有机物的增加量、积累量;⑥有机物的制造量。

其中,②③⑥表示总光合量,①④⑤表示净光合量。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产生[H]。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用于暗反应还原C3;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H]与O2结合生成H2O,产生大量ATP。

(2)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第二阶段,水在第三阶段产生,氧气参与第三阶段,[H]在第一、二阶段产生,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

■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1)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于水与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素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全国卷Ⅱ)()(2)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2014·全国卷Ⅱ)()(3)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2015·山东卷)(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2013·山东卷)( )(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6)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光反应强度会降低,暗反应强度也降低( )(7)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答案:(1)×(2)√(3)√(4)√(5)√(6)√(7)√2.判断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东卷)(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2014·全国卷Ⅱ)()(3)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4)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5)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6)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182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答案:(1)×(2)×(3)×(4)×(5)×(6)√[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析考点做题组攻破热点难点考点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相互关系[真题试做·明考向]1.(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2018年高考生物分类试题及答案汇编知识点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018年高考生物分类试题及答案汇编知识点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1.(2018·全国卷Ⅲ·T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

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作用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和H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COO、222项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项正确。

2.(2018·天津高考·T5)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和O传感器的100 22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和CO相对含量变化如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22- 1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t→A.t21时快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 B.t时,13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OC.若降低10 ℃培养2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D.。

本题通过图形考查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C【解析】选消随着O,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是封闭的,t的因素等。

据图分析可知t→221酵母菌只进0,,O浓度几乎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项正确;t时耗23相对含量远CO且t时培养液中t行无氧呼吸,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231此实验数据是在最适温度下;B项正确时t,所以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总是t,大于t>113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O10 故降低℃,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获得的,2其培养该实验装置在密闭的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C项错误;需时间变长,,D项正确。

2018年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2017湖北六校联盟联考,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元素转移途径中,④与⑧、⑦与⑨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B.在元素转移途径中,能在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②③⑥⑦⑨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⑦和⑨D.ATP中的能量不仅可以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化学能而不能转变为光能2.(2017辽宁铁岭协作体二联,15)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气孔导度的日变化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下降的时间不一致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C.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D.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3.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4.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则图甲所示状态在图乙中的位置是()A.AB之间B.BC之间C.C点以后D.B点5.下列与绿色植物某些生理过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O2生成6.在研究温度对发菜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 专点7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 专点7

考点7 聚焦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1.细胞呼吸类型判定的3类根据(1)根据反应物、产物来判断:若消耗氧气,则一定是有氧呼吸;若产物有水,则一定是有氧呼吸;若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则一定是无氧呼吸;若产物有CO 2,则要分情况讨论。

(2)根据反应场所来判断:在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无氧呼吸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根据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①无CO 2释放和O 2吸收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②不消耗O 2,但产生CO 2,细胞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③当CO 2释放量等于O 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当CO 2释放量大于O 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如酵母菌在不同O 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分析如下:若CO 22O V V =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若CO 22O V V >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势;若CO 22O VV <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势。

2.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相关探究方法的归类分析(1)液滴移动法现有甲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进行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相关问题的测定或探究。

①测定真(总)光合速率: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强度下,默认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在单位时间内,该装置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m)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植物向外界释放的O2量。

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n)表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

综上所述,该植物真(总)光合速率等于上述两个测定的液滴移动距离值之和:m+n。

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须另设对照装置乙(如图),与装置甲构成对照。

装置乙设置:将甲装置中“3%NaHCO3溶液”更换成等浓度等量的NaOH溶液即可。

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第二轮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二)》学案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第二轮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二)》学案含答案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二)班级姓名学号【夯实基础】1.理清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2.解读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1)图示(2)解读①A点:。

②AB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③B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称为。

④B点以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⑤C点:称为。

(3)明确最常用计算公式净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O2消耗量或CO2产生量)。

3.曲线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a点:凌晨3~4时,温度降低,减弱,CO2释放减少。

(2)b点:上午5时左右,开始进行。

(3)bc段: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4)c点:上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5)ce段: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6)d点:温度过高,部分或全部气孔,CO2 。

(7)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8)ef段: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9)fg段:。

4.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物质转化关系5.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关系6.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1)呼吸速率和表观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如下图)(2)真正光合速率的计算: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题组练习】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判断(1)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2009·浙江,4B)()(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2009·浙江,4C)()(3)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2009·浙江,4D)()(4)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2014·海南,7D)()(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2012·海南,8C)()(6)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则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2012·山东,2改编)()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分别完成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全过程B.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均能形成和利用[H]C.在叶绿体内膜上有氧气的形成,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气的利用D.叶绿体中光能可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中化学能可转变成热能3.(2014·天津,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高考生物二轮高频考点选择题专练【2】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高频考点选择题专练【2】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细胞的代谢第三关仿真高考——练一练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解析本题考查ATP的合成过程与部位以及归类比较能力。

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

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内质上进行的反应过程是需要消耗ATP的。

蓝藻(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也产生ATP,其场所是光合片层结构的薄膜。

答案 C2.(2018·山东调研卷)下列能够证明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RNA的实验设计组合是( )。

A.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对于酶本质的验证,需要设置对照组,即第③组,此外检测RNA利用吡罗红染液。

答案 C3.(2018·温州四校联考)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快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可能左移D.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均有可能复原解析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质壁分离复原的时间)应右移。

答案 C4.为了测定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下列关于甲、乙装置烧杯中盛放的溶液最合理的是( )。

A.甲、乙装置烧杯中盛放适量等量清水B.甲、乙装置烧杯中盛放适量等量NaOH溶液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适量NaOH溶液,乙装置中盛放等量清水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适量NaHCO3溶液,乙装置中盛放等量清水解析欲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烧杯中宜盛放NaOH溶液,图乙装置的作用是校正物理误差,与甲装置相比,除植物为杀死的植物外,其余均应设为无关变量。

答案 B5.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4 细胞代谢(B)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4 细胞代谢(B)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训练4 细胞代谢(B)一、选择题1.(2022·吉林长春高三模拟)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B.ATP在细胞内不只是作为能量货币C.细胞内的放能反应就是指A TP水解释放能量D.ATP作为能量通货是由于其能量和含量均较高2.(2022·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胃蛋白酶不会消化胃组织自身的蛋白质是由于酶的专一性D.细胞内的酶与ATP都为多聚体,且成分中均有单糖3.(2022·广东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模拟预测)维生素B1与ATP反应生成焦磷酸硫胺素(TPP)。

丙酮酸脱氢酶只有与TPP结合,才能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

缺乏维生素B1的人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丙酮酸会被转化为乳酸,引起高乳酸血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P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起作用B.甲亢患者对维生素B1的需求量降低C.高乳酸血症患者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增多D.维生素B1缺乏导致供给丙酮酸氧化分解的活化能减少4.(2022·湖北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高等植物体内的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

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产物蔗糖通过一定方式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图1),再经膜上的单向载体W 顺浓度梯度转运到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最后再从细胞外空间进SE-CC中(图2)。

对此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需要SU载体蛋白和NADPH的直接参与B.蔗糖通过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转入SE-CC,使SE-CC中的渗透压升高C.胞间连丝是信息通道,蔗糖作为信号分子对其自身运输速率进行负反馈调节D.与野生型相比,SU载体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C5浓度会显著偏低5.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能成功实现淀粉的人工合成(ASAP),过程如图所示。

2018版高三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1讲代谢中的酶和ATP课时练含答案

2018版高三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1讲代谢中的酶和ATP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解析: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A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ATP水解供应能量,因此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B正确;ATP中“T”表示三个,C错误;ATP分子是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组成的,D错误.答案:B2.(2017·河北定州联考)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1能催化ATP→甲,但不能催化甲→乙,表明酶1具有专一性B.图中含有磷酸键的化合物有三种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解析:根据磷酸基团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ADP、AMP、腺苷和Pi,酶1~3分别催化ATP、ADP和AMP的水解.不同种酶对应不同底物,可反映酶的专一性,A正确;图中ATP、物质甲、物质乙均含有磷酸键,B正确;丙物质为腺苷,丁物质为磷酸,磷酸可用于磷脂的合成,C正确;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经过图示的ATP→甲过程,D错误。

答案:D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ATP在各种条件下含量的变化。

安静状态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所形成的ATP分别为38 mol、2 mol,生成ATP的量不相等.Na+外流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的,需要消耗AT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4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1.(2017·山西名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C.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神经元产生CO2的场所相同D.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破坏内环境的pH解析: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神经元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正常情况下,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下,不会破坏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

2.(2017·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可以直接测出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现在有一与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相连接的透明密闭容器,给予适合实验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环境条件,用此装置做如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C )A.给予充足氧气,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B.制造无氧环境,测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C.给予充足光照,测定植物氧气的制造速率D.制造黑暗环境,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二氧化碳,可以给予O2或制造无氧环境,分别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来计算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植物氧气的制造速率=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速率+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速率,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无法测算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即氧气的消耗速率;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根据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以测定呼吸速率。

3.(2017·山东济南一中质检)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C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解析: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和CO2的量相等,氧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等于产生CO2的量,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大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氧浓度为d时,产生酒精的量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由图中数据可知,氧浓度为c时,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

4.(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以下四幅光谱图(虚线表示林中空地的光谱,实线表示林下的光谱)中,能反映阳光经上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后,透到林下的光波组成的是( A )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当阳光经上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后,透到林下的光波组成中,红光和蓝紫光的量明显减少。

5.(2017·宁夏银川二模)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自然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自然光相同的绿色光照,瞬间叶绿体中的物质所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 )A.ATP含量下降B.C3的含量下降C.合成C5的速率加快D.NADPH的含量上升解析:由于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很少,所以改变光质后,光反应变慢,所以ATP合成减少,导致ATP含量下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NADPH)、ATP以还原C3,光反应减弱后,C3的还原减弱,合成C5的速率减慢,C3消耗减少,同时CO2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C3的含量相对增多;由于光反应变慢,所以水的光解变慢,产生的[H](NADPH)减少,导致NADPH含量下降。

6.(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B.净光合速率长期为0时,植物停止生长C.夏季晴天光照强度最大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D.人体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适合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净光合速率长期为0时,没有有机物积累,植物停止生长;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因蒸腾作用过强,小麦叶片的气孔关闭而出现午休现象,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小麦的光合速率反而下降;人体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7.(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将甲、乙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甲给予光照,乙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将持续增加B.乙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C.如果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加D.甲、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相同解析:密闭的装置甲给予光照,其内的甲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装置中O2含量将减少;密闭的装置乙给予遮光处理,其内的乙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含量将减少;如果对遮光处理的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由于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导致C3还原过程加快,所以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给予光照的装置甲,由于其内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遮光处理的装置乙,由于其内的乙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8.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称为单作。

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

如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光照强度为a,玉米叶肉细胞中没有还原氢生成B.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C.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 μmol·m-2·s-1D.实验表明,超过一定光照强度,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解析:分析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两者均产生还原氢;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5=15(μmol·m-2·s-1);曲线表明超过c点光照强度后,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

9.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研究人员获得一株莲藕突变体,发现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发现,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的弥补了内部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突变体的效率较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3)藕极易褐变,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在有氧条件下催化相关反应,将藕用开水处理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褐变会影响藕的品质,请为商家储藏、运输藕提供一条合理性的建议: 。

解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因此由于突变体莲藕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反应减弱,最终导致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

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的较强光照弥补了内部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3)高温破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将藕用开水处理后可减轻褐变程度。

褐变会影响藕的品质,由于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因此商家在储藏、运输藕的过程中,可以对藕低温处理或浸入水中。

答案:(1)光反应减弱较强光照暗反应(2)有氧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3)高温破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低温处理或浸入水中10.(2017·山东青岛一模)为探究某观赏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生理活动的变化,研究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采用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光合作用过程推测,干旱条件下A、B两品种的光饱和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填“高”或“低”),推测理由是。

(2)研究发现,该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对进行调节,使植物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含量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3)据图分析,在干旱条件下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下生存,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解析:(1)由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少,所以较弱的光照即可满足暗反应的需求,因此干旱条件下A、B两品种的光饱和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低。

(2)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植物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3)据图分析,B品种光补偿点低于A品种,说明该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4~6 klx,B品种净光合速率较高),在干旱条件下B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下生存。

答案:(1)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少,因此较弱的光照即可满足暗反应的需求(2)(相关)基因的表达(基因组的表达) (3)B B品种光补偿点低于A品种,说明该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4~6 klx,B品种净光合速率较高)11.(2017·四川绵阳质检)为了探究不同遮光和温度处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A品种水稻均分为6组并置于人工气室中培养。

1组模拟田间环境(对照组),另5组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组),在维持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注:A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其依据是。

(2)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填“光照强度”“CO2浓度”或“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